神经系统总论周围神经系统一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运动神经元(传 出神经元):将冲 动从中枢→周围 (多极神经元)
2.神经元分类
⑵按功能及神经冲动传导方向分:
③联络神经元(中 间神经元):位于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 觉和运动神经元之 间(多极神经元)
㈡胶质细胞
㈢神经纤维
由神经元的长 突起及由胶质细胞 所形成的包被结构 所形成。一般而言, 组成神经纤维的神 经元突起是轴突。
损伤:
不能伸腕、伸指,旋后 困难,“垂腕” 前臂背侧、手背面桡侧 半(尤其虎口)皮肤感 觉障碍明显。 深支损伤(桡骨颈骨 折):伸腕力弱,不能 伸指
6.胸背神经
臂丛后束→伴肩胛 下血管下行→支配 背阔肌
乳癌根治术清除淋 巴结时,应注意勿 损伤此神经
三、胸神经前支
12对 1~11对胸神经前 支称肋间神经 12对胸神经前支 大部分称肋下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神 经
神经元(神经细胞):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
组 神经胶质(神经胶质细胞、胶质细胞):对神经 织 元起支持、保护、分隔和营养作用。主要包括:
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
Schwann细胞及室管膜细胞。
㈠神经元
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
⑴胞体 ⑵突起 树突
轴突
⑶终末 突起的一部分,参与形成突 触和组成神经末梢,分布于外周器 官,感受来自体内、外的刺激或支 配效应器(如肌细胞、腺细胞等) 的活动。
枕大神经:第 2颈神经后支 的皮支特别粗 大,称之。分 布于枕和项部 皮肤。
脊神经干的分支:
前支:粗大,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及四肢的皮肤和肌 肉,在人类仅胸神经前支保持着明显的节段性,其 余的脊神经前支先交织成丛,再分支分布。
一、颈丛
㈠组成和位置:
C1-4前支组成,位于中斜角肌 和肩胛提肌的前方,胸锁乳 突肌上部的深面。
肌支:支配耻骨 肌、缝匠肌、股 四头肌;
皮支:股部,膝 关节前面的皮肤
隐神经:小 腿内侧、足内侧 缘皮肤
股神经损伤:
①屈髋无力,坐位时不能挺伸膝关 节,行走困难; ②膝反射消失; ③股前及小腿内侧皮肤感觉障碍; ④股四头肌萎缩,髌骨突出。
❖闭孔神经
腰大肌内侧缘→骨 盆侧壁前行→闭膜 管→股内侧→前、 后二支分别位于短 收肌前、后方。
③多极神经元 多个树突 一个轴突
如大脑皮层的锥体细胞、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小脑的Purkinje细胞等。
2.神经元分类
⑵按功能及神经冲动传导方向分:
①感觉神经元(传 入神经元):感受 机体内、外环境的 各种影响,把冲动 从周围→中枢(假 单极神经元、双极 神经元)
2.神经元分类
⑵按功能及神经冲动传导方向分:
皮支:掌心、鱼际、桡 侧三个半手指掌面及其 中节、远节指背的皮肤。
正中神经损伤
运动障碍——前臂不能旋 前、屈腕力弱,拇、示、 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 对掌,握持无力。“猿手”
正中神经损伤
感觉障碍——手掌 桡侧半和1-3指掌 面及此三个半手指 的中节、远节背侧 面皮肤感觉丧失。
3.尺神经
臂丛内侧束→肱动脉内侧 →穿内侧肌间隔→臂后面→尺 神经沟→尺侧腕屈肌两头之间 →前臂前面:尺侧腕屈肌和指 浅屈肌之间、尺动脉内侧下降 →腕部→豌豆骨桡侧→腕横韧 带浅面分浅、深两支→掌腱膜 深面→手掌
第பைடு நூலகம்节 脊神经
脊神经 31对
前根(运动性) 后根(感觉性)
脊神经干
脊神经节
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 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 尾神经1对。
马尾:腰骶部的神经根较 长,近乎垂直下行,而形 成马尾。
脊神经纤维成分:
⑴躯体传入(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 骼肌、肌腱和关节的感受器,将皮肤的浅部 感觉冲动和肌、腱、关节的深部感觉冲动传 入中枢;
三、胸神经前支
胸间内、外肌之间、肋间血管下方,循各肋 沟前行,腋前线附近发出外侧皮支,主干继续前 行,上6对肋间神经到达胸骨侧缘浅出为前皮支; 下5对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斜向下内,行于腹内 斜肌与腹横肌之间,并进入腹直肌鞘,在腹白线 附近浅出为前皮支。
三、胸神经前支
肌支:支配肋间肌、前外侧群腹肌 皮支:胸、腹壁皮肤和胸腹膜的壁层,4~6 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和第2~4肋间神经前皮 支也分布至乳房。
四、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 元胞体聚集成的团或柱。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的聚集。
四、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纤维束:中枢神经系统内,白质中起止、行程和 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而成的束,又称传 导束。
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形成 的粗细不等的干。
脊神经纤维成分:
⑵内脏传入(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 管和腺体的内部感觉器,将这些结构的感觉冲 动传入中枢。是内脏神经的一个组成部分。
脊神经纤维成分:
⑶躯体传出(运动)纤维:分布于骨骼肌,支 配其随意运动。
脊神经纤维成分:
⑷内脏传出(运动)纤维:分布于胸、腹腔脏器 和血管的平滑肌、立毛肌、心肌和腺体。是不随 意运动神经,为内脏神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胸神经前支
节段性:每一皮支分布 区形如环状的条带,由 上而下按神经序数依次 排列。
胸骨角 T2
剑突 T6

T10
乳头
T4
肋弓平面
T8
脐耻连线中点 T12
四、腰丛
㈠组成和位置
T12前支的一部分,L1-3 前支和L4前支一部分组 成,L4余部和L5前支组 成腰骶干,加入骶丛。 位于腰大肌深面
㈡分支除发肌支支配髂腰肌和腰方肌外,还发出:
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基本活动方式 反射(reflex)— —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作 出适宜的反应
反射的形态学基础:
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
四、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 部位。 皮质:灰质集中于脑部的表层。
白质:神经纤维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集聚之处。 髓质:位于大、小脑皮质深面的白质。
5.膈神经: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 于胸膜,心包和膈下面的部分腹膜;右膈神经的 感觉纤维尚分布于胆囊和肝外胆道等。
膈神经损伤:同侧膈肌瘫痪,腹式呼吸减弱或消 失,严重者可致窒息。受刺激时可发生呃逆。
二、臂丛
㈠组成位置
C5-8、T1前支 大部分组成
C5、6→上干
→斜角肌间隙
C7→中干 C8、T1→下干
出斜角肌间隙,每 干分为前、后股
上、中干前股→外侧束
→下干前股→内侧束
腋腔内三个束在胸小肌 后方分别从外、内、后
三干后股→后束
三面包围腋动脉
㈡分支
锁骨上分支:
胸长神经:起自神经根(C5-7), 臂丛后方入腋腔→胸廓侧方 下降→前锯肌 损伤:前锯肌瘫痪,出现 “翼状肩”
锁骨下分支:
1.肌皮神经:外侧束→ 外下穿喙肱肌→肱二头肌 和肱肌之间下降→肌支: 臂前群肌;本干在肘关节 肱二头肌腱外侧穿深筋膜 →皮下:前臂外侧皮神经 →前臂外侧皮肤。
㈡分支:
浅支即皮支,自胸锁乳突 肌后缘中点附近穿出深筋 膜进入浅筋膜内,有:
㈡分支:
1.枕小神经:枕部、耳廓 后面上1/3皮肤;
2.耳大神经:耳廓及其周 围皮肤;
3.颈横神经:颈前部皮肤;
4.锁骨上神经:2-4 支,颈前区下部,第 二肋以上的胸壁、锁 骨上窝和肩部的皮肤。
深支多为肌支, 支配颈部深肌、肩胛 提肌、舌骨下肌群和 膈。
2.神经元分类
⑴按突起数目分:
①单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 周围突:相当于树突 中枢突:相当于轴突
见于脑神经节和脊神经节中的感觉神经元, 如脊神经节细胞。
2.神经元分类
⑴按突起数目分:
②双极神经元 树突 轴突
多位于特殊感觉器官中,如视网膜双极细 胞及前庭、耳蜗神经节的神经元。
2.神经元分类
⑴按突起数目分:
脊神经干的分支:
脊膜支:经椎间孔返入椎管,分布于脊膜
脊神经干的分支:
交通支: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 白交通支:发自脊神经连至交感干的支; 灰交通支:来自交感干连于每条脊神经的支。
脊神经干的分支:
后支:细小,明显的节段性,分布于项、背、腰骶 部深层肌肉和皮肤。
枕大神经:第 2颈神经后支 的皮支特别粗 大,称之。分 布于枕和项部 皮肤。
网状结构: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灰质与白 质混杂交织的部位。
神经系统常用术语理解表
胞体
纤维
灰质/皮质(脑表面) 白质/髓质(皮质下)
中枢
神经核
纤维束
网状结构
周围
神经节
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指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部分,可分为: 脊神经:与脊髓相连,分布于躯干、四肢; 脑神经:与脑相连,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内脏神经:与脑和脊髓相连,主要分布于内脏、平 滑肌、心血管和腺体。
肌支:支配股内收 肌群,闭孔外肌。
皮支:股内侧部皮 肤。
❖生殖股神经
腰大肌前面穿出→ 腰大肌表面下降→ 腹股沟韧带上方分 为:
生殖支→腹股沟管 →支配睾提肌,分 布于大阴唇、阴囊
股支→分布于股三 角上部的皮肤
See you next time!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神经系统总论
神经系统:是机体的 主导系统,将人体内、 外环境的各种刺激转 变为神经冲动,通过 反射调节各器官的活 动。
一、神经系统的分部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脑、脊髓 周 围 神 经 系 统 : 脑神经
脊神经 内脏神经 根据分布又可分为:
躯体神经——体表、骨骼肌、骨和关节 内脏神经——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尺神经损伤
感觉障碍——手内侧 缘为主,以小鱼际和 小指感觉障碍为甚。
4.腋神经
臂丛后束→穿四边孔→绕肱骨 外科颈→三角肌深面
肌支→三角肌、小圆肌
皮支→三角肌区、上臂上1/3 外侧面皮肤
损伤:臂不能外展,臂 外旋力弱,不能做梳头、 戴帽等动作;三角肌区 皮肤感觉障碍;“方肩”
5.桡神经
后束→腋动脉后方→ 肱骨肌管→旋向外下, 贴于骨面→肱骨外上 髁的上方→穿外侧肌 间隔→肱桡肌、肱肌 之间→
5.桡神经
浅支→桡动脉外 侧下降→前臂中、 下1/3交界处转 至背面→手背, 分布于手背桡侧 半及桡侧两个半 手指背面的皮肤;
5.桡神经
深支→行向背侧,桡骨颈外侧 穿旋后肌→前臂背面→前臂浅、 深层肌之间下行→腕部:分支 支配前臂后群肌
臂部:
肌支→肱三头肌、肱桡肌、 桡侧腕屈肌
皮支→臂、前臂背侧皮肤
2.正中神经:
臂丛内、外侧束,内、 外侧两根→夹持腋动脉
→肱动脉外侧→经肱动脉前(或 后)至腋动脉内侧→旋前圆肌 两头之间→指浅、深屈肌之间→ 穿腕管→掌腱膜深面→手掌。
2.正中神经:
肌支:支配除尺侧腕屈肌、 指深屈肌尺侧半和肱桡肌 以外的前臂前群肌。
返支:除拇收肌以外的 三块鱼际肌、第1-2蚓状 肌。
肌支: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
手背支:手背面尺侧半、小指、环指及中指 尺侧半背面的皮肤。
浅支:手掌侧面尺侧 一个半手指及小鱼际 的皮肤;
深支:小鱼际肌、拇 收肌、骨间肌、第3、 4蚓状肌
尺神经损伤
运动障碍——屈腕力弱, 环指和小指末节不能屈, 不能屈掌指关节和伸指间 关节,拇指不能内收,各 指内收与外展运动丧失, “爪形手”。
❖股外侧皮神经
腰大肌外缘→髂肌 表面行向外下方→ 髂前上棘内侧1cm→ 腹股沟韧带后方→ 大腿→穿缝匠肌和 阔筋膜→大腿外侧 区皮肤。
❖股神经
腰大肌和髂肌之 间下行→腹股沟韧带 中点稍外侧→腹股沟 韧带深面→股部:分 数支,终支为隐神经 →随股神经入收肌管 →膝关节内侧→穿出 深筋膜至浅筋膜→伴 大隐静脉下行→足内 侧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