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煤提钒水浸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合集下载

石煤提钒实验报告

石煤提钒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石煤提钒实验,了解石煤提钒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影响因素,掌握石煤提钒实验的操作方法,并分析实验结果,为石煤提钒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石煤提钒实验主要采用酸浸法,通过将石煤中的钒元素溶解于酸溶液中,然后对溶液进行净化、沉钒等操作,最终得到钒产品。

实验原理如下:1. 酸浸法:将石煤与一定浓度的酸溶液混合,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进行反应,使石煤中的钒元素溶解于酸溶液中。

2. 净化:通过过滤、吸附等手段,去除溶液中的杂质,提高钒溶液的纯度。

3. 沉钒:在钒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钒离子生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洗涤等操作得到钒产品。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石煤、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铵、活性炭等。

2. 实验设备: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加热器、搅拌器、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量的石煤,用硫酸溶解,制成石煤溶液。

2. 将石煤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使钒元素充分溶解。

3.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使钒离子生成沉淀。

4. 将沉淀过滤、洗涤,得到钒产品。

5. 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酸浸效果:通过对比不同酸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酸浸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酸浸条件。

2. 净化效果:通过对比不同净化方法、净化时间等因素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净化条件。

3. 沉钒效果:通过对比不同沉淀剂、沉淀时间等因素对沉钒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沉钒条件。

4. 钒产品纯度:对得到的钒产品进行化学分析,确定其纯度。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掌握了石煤提钒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影响因素,为石煤提钒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石煤提钒的酸浸效果、净化效果和沉钒效果均较好,钒产品纯度较高。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2. 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好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设备进行清洗、保养,以备下次实验使用。

石煤钒矿中钒高效浸出新技术研究

石煤钒矿中钒高效浸出新技术研究

59石煤中的钒绝大部分以V 3+形态存在于云母类及高岭石等矿物中,部分取代硅氧八面体复网层和铝氧八面体单同层中的Al 3+、Ti 3+、Fe 3+;通常石煤中V 3+难以被水、酸或碱溶解,可以认为V 3+基本上不被浸出,除非破坏矿物晶体结构。

只有将V 3+氧化至高价之后,才有可能被浸出。

在石煤原生样中V 4+存在甚少,石煤受熔岩侵蚀地质作用、风化淋滤作用或经氧化焙烧之后,会产生较多V 4+。

石煤形成于还原环境,原生样中不存在V 5+,当石煤经风化作用或氧化焙烧之后,会生成一定量V 5+。

石煤中V 5+主要以游离态V 2O 5或结合态(XM 2O·V 205)钒酸盐形式存在。

由于石煤中钒存在的形式多样化,而且钒品位低,因此,石煤湿法提钒工艺流程有多种,但其技术关键在于浸出,浸出效率的高低决定了该矿是否具有开采价值。

因此,开发出普遍适合石煤湿法提钒流程浸出新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许多石煤提钒的企业大多数都采用石煤直接酸浸工艺。

该工艺的优点是作业环境好,但石煤矿直接酸浸矿物分解速度慢,浸出时间长,一般需要36h;当硫酸的加入量达到石煤质量的20%时,钒的浸出率只有70%,酸的利用率只能达到70%。

由于各地矿物结构不一样,技术水平不一样,钒的浸出率相差较大,导致钒总回收率降低,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钒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此,开发出高效的钒浸出新技术是石煤钒矿提钒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是钒冶炼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为了提高石煤钒矿中钒的浸出率,必须解决钒矿中V 3+的浸出率。

要想使V 3+浸出,可以采用添加强酸及助浸剂破坏矿物晶体结构。

本文利用这种方法,寻找合适的助浸剂,以实现比较理想的浸出率。

一、试料制备与加工每次取500 g石煤矿样加入锥型球磨机(XMQ-67型)中,并在锥形球磨机中加入350mL自来水将矿样磨细,然后将石煤钒矿中钒高效浸出新技术研究汪 虎1 左 恒2 陈 超2 1.陕西五洲钒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陕西五洲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摘 要】随着石煤钒矿采矿深度的增加,原来的单一硫酸浸出工艺已显露出其不足,钒的浸出率只能达到70%。

石煤矿硫酸浸出提取钒的研究

石煤矿硫酸浸出提取钒的研究

石煤矿硫酸浸出提取钒的研究I. 引言A. 研究背景B. 目的和意义C. 研究现状II. 实验部分A. 材料和试剂B. 实验方法1. 石煤矿硫酸浸出提取钒过程2. 实验条件控制3. 实验结果分析III. 结果分析A. 硫酸浸出效果分析B. 钒含量分析C. 影响因素分析1. 浸出时间2. 正硫酸浓度3. 硫酸用量4. 温度IV. 讨论A. 实验部分讨论B. 可行性分析C. 推广应用前景V. 结论A. 实验结论B. 发现和启示C. 研究展望I. 引言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品,钒被广泛应用于合金、催化剂、稀土金属等领域,然而大部分钒矿石存在于煤中,利用煤矿资源进行钒的提取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钒的提取方法种类繁多,其中石煤矿硫酸浸出提取钒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常用的方法。

本文对石煤矿硫酸浸出提取钒的研究进行探讨和总结,旨在深入了解该方法的原理和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和检测方式。

A. 研究背景石煤矿是一种含煤量较高的矿石,在中国煤炭资源储量排名靠前,而其中存储的钒矿占比较高,这为石煤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外石煤矿钒资源的开发主要通过煤普跃流化床燃烧、氧化亚铁改性等方法提取钒,但几乎所有的钒提取方法都需要在硫酸介质中进行。

硫酸浸出提取钒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硫酸对煤质和钒的浸出,提取出含钒的溶液,然后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从溶液中分离和回收钒元素。

该方法优点是浸出效果稳定、钒品位高、回收率较好、成本低,已经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

B. 目的和意义石煤矿硫酸浸出提取钒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常用的方法,但是其效率、环保性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本文旨在通过对该方法的研究和分析,探讨该方法的原理和特点,找出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以实现优化和提高提取效率,为其商业化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C. 研究现状目前,硫酸浸出提取钒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内外的学者在石煤矿硫酸浸出提取钒的过程中进行了有效的工艺改进和技术研究,例如学者王传彦等人通过进行反应条件优化,实现了硫酸浸出提取石煤矿钒的高效率、低成本和环保稳定等目标。

石煤水浸液中钒的富集研究

石煤水浸液中钒的富集研究
w a g Siua D h Che n Kun X uBa m i g, u n q , a , o n Hu Ch a g un n n i me t n ie r g H B i nv ri f eh oo y wu a 3 0 8 C ia I tue f e s dE vr n E gn ei u e U ies yo cn lg , h n4 0 6 , hn ) ni C ra n n t T
L o O e rc m e t a t r a 2 t 5 t e , h e u t sg o W a e e c i g a d n ur 1 n io m e t v i e cd c ro in r d c d te wa t cd wa t rS . n ih n co s 1 02 i s t er s l wa o d f w m trla h n n e ta vr n n o d d a i o r so . e u e h s a i , s e e a e wa e m iso s g e t e u e ee v r mn n a o l t n c m p idw i la r d c i np rIs s tr e s i n . r al r d c d t n i y h o e tl l i . o p u o l t cenpo u t u l e e h o : o
f 中圈分类 号]Q T 【 献标识  ̄] 文 q -A [ 编号 ]0716(0 00—220 文章 10.8 52 1)70 1.2
Enr c i hm e fV ana um r m a e a hi l i n o one Coa nto di f o W t r Le c ng So uto fSt l

石煤流态化焙烧—酸浸提钒工艺研究

石煤流态化焙烧—酸浸提钒工艺研究

石煤流态化焙烧—酸浸提钒工艺研究石煤是一种含有丰富钒资源的煤矿石,其主要成分为煤和石灰石。

石煤流态化焙烧—酸浸提钒工艺是利用流态化技术将石煤焙烧成钒酸盐,在酸浸条件下提取钒的一种新型工艺。

本文将从石煤焙烧和酸浸提钒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研究。

石煤焙烧是指将石煤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高温煅烧的过程。

通过焙烧过程,石煤中的有机物和硫化物会分解为气体和固体产物,同时石煤中的钒和钙会形成固态反应生成钒酸盐。

在焙烧过程中,流态化装置将石煤和石灰石通过流化床的方式进行反应,使得反应更加均匀有效。

此外,流态化技术能够使焙烧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得到控制,从而提高焙烧效果和产物质量。

石煤焙烧的关键参数是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

研究表明,焙烧温度在800-1000℃范围内,焙烧时间在1-3小时内,能够获得较好的焙烧效果。

在这一温度范围内,石煤中的有机物和硫化物能够充分分解,而钒和钙能够快速反应生成钒酸盐。

此外,流态化装置的选择和操作也对焙烧效果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流态化装置设计和操作参数选择。

焙烧后的石煤产物是一种钒酸盐,其主要成分为钒酸钠和钙钒酸盐。

钒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钒含量和稳定性,在后续的酸浸提钒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而钙钒酸盐则是一种固态反应产物,含有较高的钙含量和较低的钒含量,对后续的钒提取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石煤焙烧的关键是获得高钒含量的钒酸钠产品。

酸浸提钒是指将焙烧后的石煤产物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提取钒的过程。

常用的酸浸剂包括硫酸、盐酸和氯化氢等。

硫酸是一种常见的酸浸剂,具有良好的钒溶解度和选择性。

酸浸提钒的关键参数是浸提温度、酸浸剂浓度和浸提时间。

研究表明,在浸提温度60-80℃范围内,浸提酸浓度1-2mol/L,浸提时间1-2小时内,能够获得较好的钒溶解率和选择性。

酸浸提钒的机理是钒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与浸提剂发生反应生成溶解态钒离子。

钒酸盐中的钒元素以V(V)价态存在,与酸浸剂中的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溶解态三价钒离子或四价钒离子。

含氟助浸剂对石煤提钒酸浸动力学的影响

含氟助浸剂对石煤提钒酸浸动力学的影响
第4 l卷 第 5期 2 0 1 3年 5月




Vo 1 . 41 No. 5 Ma v 2 01 3
C HEMI C AL ENG I NE ERI NG( C HI NA)
含 氟 助 浸 剂对 石 煤 提 钒 酸 浸 动 力 学 的影 响
杨 晓 ,张一敏 ,刘 涛 ,赵 杰 ,黄 晶
T e c h n o l o g y , Wu h a n 4 3 0 0 8 1 , H u b e i P r o v i n c e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Ai d — l e a c h i n g r e a g e n t c a n s i g ni ic f a n t l y i mp r o v e t h e l e a c hi n g e f f e c t o f v a n a d i u m d ur in g t he p r o c e s s o f e x t r a c t i n g v a n a d i u m f r o m s t o ne c o a l b y a c i d l e a c h i n g . Th e e f f e c t o f l f u o in r a t e d a i d— l e a c hi n g r e a g e n t o n v a n a d i u m e x t r a c t i n g ro f m r o a s t e d s t o n e c o a l wa s s t u d i e d b y a d o p t i n g t h e s h r i n k i n g u n r e a e t e d c o r e mo d e l o f 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

石煤提钒焙烧过程钒的价态变化及氧化动力学

石煤提钒焙烧过程钒的价态变化及氧化动力学

石煤提钒焙烧过程钒的价态变化及氧化动力学哎呀,今天咱们来聊聊石煤提钒这个事儿。

话说这石煤啊,就是那种黑呼噜噜的煤炭,看着就让人觉得不怎么起眼。

可是,你知道吗?它里面可是藏着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贝——钒!是不是很神奇啊?今天,我们就要揭开石煤提钒焙烧过程中钒的价态变化及氧化动力学的神秘面纱。

咱们来聊聊石煤提钒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是个大工程,需要经过好多步骤。

第一步,要把石煤磨成粉,这样才能让钒更容易被提取出来。

第二步,要加入一些化学药剂,让石煤中的钒元素变成可提取的状态。

第三步,就是焙烧啦!把这些石煤粉放在炉子里加热,让它们变成红色的粉末。

这时候,钒元素就会被释放出来,形成一种叫做钒酸盐的物质。

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就可以得到纯度很高的钒了!那么,在石煤提钒的过程中,钒的价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原来,钒元素在不同的状态下,价态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在石煤中,钒是以三价的形式存在的;而在钒酸盐中,钒是以五价的形式存在的。

这就是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中,原子之间的键合方式发生了变化。

所以啊,要想把石煤中的钒提取出来,还得先把它变成五价的形式才行。

接下来,我们再来聊聊石煤提钒焙烧过程中氧化动力学的问题。

所谓氧化动力学,就是研究物质在氧化反应中的速率、机理和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科学。

在石煤提钒的过程中,氧化动力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因为只有掌握了氧化动力学规律,才能保证提取出来的钒的质量和数量。

那么,石煤提钒焙烧过程中的氧化动力学到底是怎样的呢?原来,在这个过程中,钒元素会受到氧气的影响,发生氧化反应。

这个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很多中间体和催化剂。

而且,随着反应的进行,钒元素的氧化态还会发生变化。

所以啊,要想准确地研究这个过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石煤提钒焙烧过程钒的价态变化及氧化动力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它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煤炭中隐藏的宝藏——钒元素,还让我们领略到了化学反应的奥妙。

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这样的话题让我们探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甘肃某石煤钒矿浸出实验研究

甘肃某石煤钒矿浸出实验研究

甘肃某石煤钒矿浸出实验研究摘要:为解决石煤钒矿生产线浸出工艺浸出率低的难题,以七角井钒矿焙烧粉料作为研究对象。

在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加药系统,药剂制度及助浸剂。

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合适的浸出条件及药剂添加对石煤钒矿的浸出率有很大的提升,石煤钒矿的浸出率由原来的70%提高至80.7%。

说明合理的浸出条件及药剂添加对钒矿浸出有很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现场的生产指标。

关键词:石煤钒矿;浸出条件;浸出率前言我国是钒资源大国,金属钒储量510万t,约占世界的37%。

随着勘探与采掘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我国不断发现新的含钒矿床,资源储量应该还会有所增加。

我国钒资源主要以钒钛磁铁矿和含钒石煤形式存在。

钒被称为金属中的“维生素”,有着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主要应用于冶金、航空航天和化学工业三大领域,在各领域中的终端应用产品主要包括: 冶金工业用钒铁合金、钒氮合金、氮化钒铁、航空航天工业飞机和火箭高温结构材料( 钛合金) 生产用铝钒合金、化学工业用钒催化剂。

因此,最大程度的利用钒资源尤为重要,一般通过改变现场工艺流程及设备和优化药剂制度来提高资源利用率。

1原矿类型及矿石性质矿石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七角井矿区的矿石,该矿山钒矿资源储量4394万t以上,V2O5资源量22万t,V2O5平均品位为0.70%。

矿区内矿石基本为碳质板岩型钒矿石,具变余泥质结构、显微粒状变晶结构、显微鳞片粒状变晶结构,板状构造和微层理构造。

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含微量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碳质、泥质、石英、方解石等,并形成蚀变矿物绢云母、纤闪石等。

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C、Al2O3,其总量和大于78%,其中SiO2一般含量为42.35%~83.75%,Al2O3含量为5.84%~8.74%,C含量为2.29%~20.24%,矿石的主要矿物组分由石英、碳质、绢云母组成。

表1 石煤钒矿样化学成分(%)元素V2O5Ni Cu Zn Pb CoMo原矿.700.0210.0480.0470.00900.0036.048元素MnTiO2SiO2Al2O3Ca MgBa原矿.0350.6044.437.293.290.821.18元素AsP2O5S C K2ONa2O——原矿.0332.123.9917.223.430.19——由表1可知,矿石中可主要回收的元素V2O5,品位分别为0.7%;硫含量3.99%、碳含量17.22%,伴生有价金属含量低。

N235从石煤酸浸液中萃取提钒的研究

N235从石煤酸浸液中萃取提钒的研究

N235从石煤酸浸液中萃取提钒的研究目前,对于石煤酸浸液常采用二(2-乙基己基)膦酸酯(P204)萃取,而该工艺一般需用石灰调整酸浸液pH值为2,萃取前需对酸浸液进行还原处理,萃取后再对反萃液进行氧化。

流程复杂,药剂成本较高,且在调节pH时固液分离也较为困难。

同时,由于P204为阳离子萃取剂,所以对于酸浸液中大量存在的铁、铝、镁等杂质分离效果一般,较难分离完全。

为了缩短工艺流程,降低成本,本文提出了在较低的pH值下采用叔胺类萃取剂N235(三烷基胺)萃取石煤酸浸液,水洗后再反萃回收钒。

试验研究了N235对酸浸液中主要离子的萃取性能。

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N235萃取V(V)的萃取率显著高于V(Ⅳ)。

升高溶液pH有利于V(V)的萃取,在pH为1时V(V)的单级萃取率可达97.21%。

在pH=0~2时,N235对Fe2+、Al3+、Mg2+、PO43-、Si2O32-的萃取能力均较弱,而控制体系pH值小于1.5,可以显著降低N235对Fe3+的萃取。

整体上Fe3+、Al3+、Mg2+、PO43-、Si2O32-的共萃程度较弱,对钒萃取影响较小。

研究确定了N235萃取石煤酸浸液的工艺参数。

在25℃下,有机相为40%N235、60%煤油,萃取相比O/A为1:4,萃取6分钟,经过2级萃取,钒的萃取率达97.82%;洗涤条件为55℃水洗,洗涤相比O/A为1:1,洗涤10分钟,两级硫酸洗脱率为52.5%;反萃剂采用0.8 mol/L碳酸钠溶液,反萃过程中,反萃相比O/A为3:1,反萃6分钟,经2级反萃,钒的总反萃率大于99%。

而且大部分杂质离子被分离,其中铁、铝、钙、镁等主要杂质离子的去除率均高于95%。

对于反萃后有机相作红外光谱分析可知,其与萃取前有机相红外图谱特征峰几乎一致,说明N235萃取剂经过反萃后可以循环利用。

采用饱和容量法以及斜率法研究了N235萃取钒的机理,确定N235萃取钒的萃合物为[R3NH]4[H2V10O28]。

石煤提钒浸出过程研究现状与展望

石煤提钒浸出过程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34卷 第1期Vol 134 No 11稀 有 金 属CH I N ESE JOURNAL OF RARE MET ALS2010年1月Jan 12010 收稿日期:2009-06-03;修订日期:2009-08-10 基金项目:贵州省发改委资助项目(2007GH001) 作者简介:王明玉(1976-),男,山东博兴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稀有金属提取冶金3通讯联系人(E -mail:wmydxx@s ohu .com )石煤提钒浸出过程研究现状与展望王明玉3,王学文(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要:介绍了我国钒资源以及石煤的分布情况,指出了石煤提钒的难点和关键,综述了国内主要石煤提钒浸出过程的工艺条件、应用情况及各自的优缺点。

空白焙烧2低酸浸出成本低、钒的浸出率高、污染少,但该技术不具有普适性;石煤碱浸出提钒、钙化焙烧提钒及石煤高酸浸出提钒,污染少,都能够获得高钒浸出率,但高的浸出成本,限制了其应用。

钠化焙烧提钒普适性强,钒浸出率高,浸出液中钒的提取过程简单,在焙烧过程添加固氯剂后,产生的Cl 2和HCl 气体能够75%以上被固化下来,可大大降低烟气治理的成本。

关键词:石煤;钒;浸出过程;现状及进展doi:10.3969/j .issn .0258-7076.2010.01.018中图分类号:TF8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7076(2010)01-0090-08Research Sta tus and Prospect of Vanad i um L each i n g Processes fro m Stone Coa lW ang M ingyu 3,W ang Xue wen(S chool of M etallurg ical S cience and Engineering,Central South U n iversity,Changsha 410083,China )Abstract:Vanadiu m res ources and the distributi on of st one coal in China were intr oduced .The difficulty and the key of st one coalextracti on vanadiu m were pointed out .The vanadiu m leaching p r ocess fr om st one coal was revie wed,including its leaching conditi on,app licati on circs and its res pective merits and faults .A lthough no 2salt 2r oasting and dilute acid s oluti on leaching technol ogy had the ad 2vantages of l ow cost,high vanadiu m leaching efficiency as well as l ow polluti on,this technol ogy could not be app lied for all st one coal .No 2salt 2r oasting Na OH s oluti on leaching technol ogy,calciu m salt r oasting extracting vanadiu m technol ogy and high concentrate acid leaching technol ogy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 ow polluti on and high vanadiu m leaching efficiency .However,the high costs restricted their app licati on .NaCl r oasting extracting vanadiu m technol ogy had good universality,high vanadiu m leaching efficiency,and the ex 2tract p r ocess of vanadiu m fr om the leaching s oluti on was si m p ly .After adding the agent during the r oasting p r ocess,the s olidified rati o of Cl 2and HCl could reach 75%,which could greatly reduce the cost of waste gas treat m ent .Key words:st one coal;vanadiu m;leaching p r ocesses;status and p r ogress 钒是重要的国防战略物资,有金属“维生素”之称,广泛应用在冶金、化工、原子能、航空和新兴的钒电池等领域,目前钒用量最大的是冶金行业,从世界范围来看,钒在钢铁工业中的消耗量占其生产总量的85%左右。

石煤浸出液分离富集钒的研究

石煤浸出液分离富集钒的研究
第3 3 卷第 5 期
2 0 1 3年 1 O月
矿 冶 工 程
MI NI NG AND METALLURGI CAL ENGI NEERI NG
Vo l - 3 3№ 5
0c t o b e r 2 O1 3
石 煤 浸 出液 分 离 富 集 钒 的研 究①
高 峰 , 颜 文斌 , 华 骏 , 李 莹 , 何新波
GAO F e n g ,Y AN We n ・ b i n ,HUA J u n ,L I Yi n g ,HE Xi n — b o
( 1 . C o l l e g e o f C h e mi s t r y a n d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J i s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J s i h o u 4 1 6 0 0 0 ,H u n a n ,C h i n a ;2 . S c h o o l f o Ma t e r i a l s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ee n r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 fS o c i e ce n a d n T e c h n o l o g y B e n g,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 C h i n a )
Ab s t r ac t :The v a n a d i u m wa s e n ic r h e d f r o m l e a c h i n g s o l u t i o n o f s t o n e c o a l by us i n g c a l c i um c h l o id r e t o p r e c i p i t a t e

石煤脱硅渣中钒的浸出动力学

石煤脱硅渣中钒的浸出动力学
能 为 1 . 8k / l 3 8 J mo 。
关 键 词 : 煤 脱 硅 渣 ; ; 浸 ; 力 学 石 钒 酸 动 中图 分 类 号 : F 4 . T 81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7 7 4 ( 0 2 0 —0 10 1 0 — 5 5 2 1 ) 60 0 — 4
v na i m la h ng a e w e e n e tga e . T he e u t s w t a t e e r w o t ge i he e c i g a du e c i r t r i v s i t d r s ls ho h t h r a e t s a s n t la h n
出动 力 学 , 察 了 浸 出 温 度 、 始 硫 酸 浓 度 对 钒 浸 出率 的影 响 。结 果 表 明 , 硅 渣 的 浸 出分 为 两 个 阶 段 : 考 初 脱 反应 刚 开始 时 的快 速浸 出 阶段 和 2ri 后 的缓 慢 浸 出 阶段 , 两 个 阶 段 均 受 固 膜 扩 散 控 制 , 应 活 化 n之 a 这 反
张 国 范 , 继 武 , 琨 , 思 思 闫 刘 龙
( 中南 大学 资源 加工 与 生物工 程 学院 , 沙 4 0 8 ) 长 1 0 3
摘 要 : 石 煤 熔 融 水 淬 后 碱 浸脱 硅 渣 为 原 料 , 用 液 固多 相 反 应 的缩 芯 模 型 研 究 了石 煤 脱 硅 渣 中钒 的浸 以 采
21 年 6 02 期
有 色 金 属 ( 炼部 分 ) ht : yy. gi 冶 ( tp/ s1b r / mm.n c)
d i 0 3பைடு நூலகம்6 /.sn 1 0 — 5 5 2 1 . 6 0 1 o :l . 9 9 J i . 0 77 4 . 0 2 0 . 0 s

提高石煤钒矿中钒浸出率的研究

提高石煤钒矿中钒浸出率的研究
泥岩 型 钒矿 石 。
法 。其中焙烧一浸出法投资大 ,由于工艺复杂 , 处理成本高 ,也不太容易大工业化应用 ,更为致命
的是 ,由于矿 石性 质 的复 杂性 ,焙烧 过 程 中会 产生 大量 的废 气 ,给周 围环 境造 成 严 重 的破 坏 ;氧 压浸 出法 目前 尚处 在实 验 室阶段 ,处 理成 本 也较 高 ,工 业 化 尚待 时 日;直 接 酸法浸 出法 是 目前较 为先进 的 工艺 ,但是 ,石 煤 钒 矿 中钒 的赋 存 状 态 较 为 复 杂 ,
()碳 硅质 岩夹 互 泥 岩型 钒 矿石 :由黑 色碳 硅 1 岩夹 互 泥岩 或互 层 组成 ,具 有 碳硅 质 岩 型与 泥 岩型 矿石 的双重 矿 物成 分和 结 构 、构造 ,黑 色碳 硅岩 组 成 矿 物 以石 英 为 主 ,石英 含 量 6 %~ 5 ;其 次 为 5 9% 黏 土 矿 物 ( 云母 、高岭 石 ) 1%、碳 质 1% 、方 水 0 0
有效提 高石煤钒矿的综合利用率 ,降低成本 ,
钒 的浸 出率是 关键 。为 了提 高钒 的 浸 出率 ,科 研工 作者 做 了大量 的工 作 ,所 采用 的方法 有 钠化 焙 烧一 浸 出 、氧化 焙烧一 浸 出 [ 、钙 化 焙烧一 浸 出 [ 。 ] 等焙 烧一 浸 出法 、氧压 浸 出法 [ 及 直 接 高酸 浸 出
母 为 主 ,黏 土矿 物含 量 i7 %,碳 质 5 1% ,次 > 5 %~ 5
为黄 铁矿 、石英 等 ,隐 晶一 泥质结 构 、粉 砂质结 构 。
( ) ( 质 ) 泥 岩 型 钒 矿 石 :主要 由泥 ( ) 2 碳 页
出 ,浸 出率 可 达 8%。为 了进 一步 提高 浸 出率 ,降 0
收 稿 日期 :2 1— 3 1 0 0 0 一l 作者简介 :戴子林 (9 4 ) 16 一 ,男 ,福建 莆田人 ,研究员。

从石煤酸浸液中萃取钒的实验研究

从石煤酸浸液中萃取钒的实验研究
陈向 阳 ,兰新 哲 ,李林 波 ,张艳 超 ,张秋 利 ,宋永辉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冶金工程学 院,陕西 西安 1 2 .陕西省冶金工程技术 中心 ,陕西 西安 70 5 ; 10 5 70 5 ) 105
摘要 : 以陕西山阳石煤钒矿作为研究对象 , 实验研究 了磷酸二异辛酯 ( 24 对硫 酸浸 出溶液体系中钒 的萃 取工艺。 P0 ) 主要考察了 Po 体 积分数 、H值 、 24 p 萃取时 间、 萃取级数及有机相 与水相体积 比等 因素对钒 萃取率的影响 。确定 了 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 : 2 4体积分数 2 % , Po 0 磷酸三丁酯( B ) % , 化煤 油 7 % , TP5 磺 5 萃取平衡 值在 2 5左右 , . 相
P o ic r vn e,Ch n i a;2. Re e r h Ce tr o tlu gc l En i e n & Te h lg fS a n i s a c n e fMe al r ia gne r g i c noo y o h a x
Poic , i n7 0 5 , h ax Poic , hn ) rv e X 0 5 S an i v e C ia n a 1 r n A src :aigtes n ol nS ayn f h ax a bet e h xr t n poeso aa i nte btatT kn t eca i h n ago an i sojc v ,teet ci rcs fvn d m i h o S i a o u h
vlm at no 2 4 p et c o m , xrc o r s p ae a o(o me a oo ognc h s a r o ef c o f 0 , H, x at nt e et t nsi , h s t vl t f ra i p ae o t u r i P r i i a i ee ri u ri tw e

石煤钒矿酸浸液中萃取提钒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石煤钒矿酸浸液中萃取提钒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 10 •矿产综合利用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2020 年石煤钒矿酸浸液提钒萃取剂的研宄进展与前景胡艺博、叶国华 '左琪、谢禹、童雄1(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2.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93)摘要:石煤钒矿是我国独特的、最具优势的钒资源,其酸浸液的进一步提钒主要采用溶剂萃取法。

钒在酸浸液中的存在形式会影响萃取效果,其主要与氧化还原电位、p H值有关,当钒的存在形式以V02+、H2V1()02,和h v1()〇2,为主时,易被萃取。

溶剂萃取法的关键在于萃取剂的选择:酸性磷类萃取剂主要萃取酸浸液中的 V( IV ),常见的是P204;中性含磷萃取剂(主要是TBP)在钒的萃取中多作为协萃剂,很少有单一萃取提钒的研究;碱性胺类萃取剂主要萃取酸浸液中的V(V),常见的为伯胺和叔胺;螯合羟肟类萃取剂多用于高浓度的强酸介质,应用并不广泛。

对于石煤钒矿酸浸液萃取提钒应注意寻找或研发选择性更高、适应性更强的萃取剂,并选择更 加有效的预处理方法和协萃剂。

关键词:石煤钒矿:酸浸液;溶剂萃取;存在形式;萃取剂doi: 10.3969/j.issn. 1000-6532.2020.01.002中图分类号:TD983;TF84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532 (2020) 01-0010-06石煤钒矿属于一种低品位多金属共生矿,是我 国独特的、最具优势的钒资源,广泛分布于湘、赣、浙、豫、皖、鄂、陕、桂、黔等省区⑴。

目前,在 我国己探明的石煤钒矿中,总钒量高达1.18 x 1〇81,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钒的总储量12]。

然而,由于其性质复杂、品位低、提钒难度大,我国丰富的 石煤钒矿资源尚未得到充分高效的开发利用W。

目前,石煤钒矿多采用焙烧后浸出的方法,先破坏矿物晶格,除去还原性矿物,使其中的低价 钒氧化为易浸出的高价钒。

提高云南某石煤钒矿酸法提钒浸出率的研究

提高云南某石煤钒矿酸法提钒浸出率的研究

提高云南某石煤钒矿酸法提钒浸出率的研究随着当前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化工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钒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云南某石煤钒矿钒含量较高,是值得开发和利用的资源。

万安县某石煤钒矿提取钒的主要方法是采用酸法提钒浸出。

而酸法提钒浸出率是影响钒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其主要的影响变量是浸出剂温度、浸出剂用量、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等。

首先,浸出剂温度是影响浸出率的主要因素。

浸出温度越高,动力学相反作用越大,溶液中的各种有机物质越易被酸溶解,也就是说,浸出率越高。

相反,浸出温度越低,矿石中的细晶石和微晶石被酸溶解的能力越弱,浸出率也就越低。

因此,通过适当调整浸出温度,可以提高浸出率。

其次,浸出剂用量对于浸出率也有很大的影响。

增加浸出剂的用量,可以增加溶液的活性能和溶解量,从而提高浸出率。

但是,过多的溶剂会使浸出反应变慢,出现溶解减慢的现象,从而降低浸出率。

因此,适当调整浸出剂用量,也可以提高浸出率。

此外,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对浸出率也有重要影响。

适当提高搅拌速度,可以加快反应的进行,改善溶剂的分散度,有利于矿石的溶解和浸出,从而提高浸出率。

但是,搅拌时间过长会使反应进程过于复杂,出现结晶和沉淀,影响浸出率的增加。

因此,需要适当调整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以获得最佳浸出率。

最后,可以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来提高浸出率。

比如,在浸出时可以加入少量碱性物质,以及适当添加水来增加溶解性,从而达到提高浸出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要提高云南某石煤钒矿酸法提钒浸出率,必须对上述几个变量进行合理调节,同时,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以便有效地提高浸出率。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浸出率,达到提高云南某石煤钒矿钒提取率的目的。

以上就是关于提高云南某石煤钒矿酸法提钒浸出率的研究的详细介绍,最后,仍然要提醒大家,在实际操作中,以上参数的调整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才能够获得最佳浸出率。

提高云南某石煤钒矿酸法提钒浸出率的研究

提高云南某石煤钒矿酸法提钒浸出率的研究

提高云南某石煤钒矿酸法提钒浸出率的研究近年来,全球钒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并且并存在着资源紧张的问题。

云南省是国内钒的重要产地,也是国内石煤钒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的某石煤钒矿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

然而,某石煤钒矿的钒浸出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因此,解决提高浸出率的问题是有必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立足于云南某石煤钒矿浸出率提高的研究,重点介绍了有关酸法提取钒的原理和方法。

酸法提取钒是将石煤钒矿中含有的有效钒以不同酸汁成分的溶液体系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技术。

它的原理是根据钒的溶解度图,选择合适的酸汁组成和温度,通过溶解、沉淀、萃取和水洗等工艺运算,以达到提高矿石浸润率的目的。

一般来说,酸汁组成可以分为两种:(1)含活性金属氰化物的酸汁组成;(2)含活性非金属氰化物的酸汁组成。

在采用酸法技术提取钒的过程中,有几点必须注意的:(1)选用合适的酸汁组成;(2)选择合适的温度;(3)控制好溶液的pH值。

针对云南某石煤钒矿的浸出率提高的研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以采用酸法提取钒的方法,首先进行研究分析,根据云南某石煤钒矿的性质,结合该矿体中钒的分布特点,分析出其有效钒含量能够采用何种酸汁组成提取,以及温度和pH值调节参数等。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试验研究,以适用于云南某石煤钒矿的酸法技术提取钒,结合试验内容、参数调节、技术操作等,探究出适合云南某石煤钒矿的最佳酸法提取钒的浸出率的方法。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可以得出一定的结论,即针对云南某石煤钒矿所采用的酸法技术提取钒的方法,经过适当的酸汁组成、温度、pH值等参数的调节,可以显著提高其浸润率。

同时,可以提出实用化的技术建议和参数控制措施,以期达到提高云南某石煤钒矿酸法提取钒浸出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云南某石煤钒矿酸法技术提取钒的浸出率,经过科学的调节,可以得到显著的提高。

本研究是以云南某石煤钒矿的特点为基础,提高浸出率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探索有效技术措施和参数调节,从而提高云南某石煤钒矿浸润率,实现钒的充分利用。

石煤提钒空白焙烧工艺及助浸剂酸浸热力学研究

石煤提钒空白焙烧工艺及助浸剂酸浸热力学研究

石煤提钒空白焙烧工艺及助浸剂酸浸热力学研究石煤是我国特有的含钒资源,储量巨大且分布广泛。

石煤提钒过程中,须破坏含钒矿物的晶体结构,使钒释放出来,才能使钒被浸出。

采用添加助浸剂方式强化浸出条件,有效破坏含钒矿物的晶体结构,获得较高的钒浸出率,是石煤提钒实践中提高钒总回收率的一条重要思路。

并且添加助浸剂工艺还具有操作简单,对原有工艺无需大的改动,易于在生产中实现等优点,从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论文以湖北某地石煤为原料,研究了空白焙烧-加助浸剂酸浸提钒工艺,及含氟助浸剂对焙烧酸浸过程的影响,并从热力学的角度阐明了含氟助浸剂对含钒云母结构破坏的机理。

研究表明,石煤空白焙烧-加助浸剂酸浸提钒最佳工艺参数为:焙烧温度700℃,焙烧时间1h,焙烧熟样磨至-0.074mm占70%,液固比1.5:1,硫酸浓度4mol/L,搅拌速度为300r/min,含氟助浸剂添加量为原矿质量的5%,浸出温度98℃,浸出时间为4h,钒浸出率可达86.26%。

空白焙烧能改变云母的内部结构,促进钒的转价;含氟助浸剂对白云母结构的破坏能力明显大于空白焙烧过程,含氟助浸剂的加入,使需要通过焙烧过程实现的对含钒矿物结构的破坏,部分转移到浸出过程中,降低了对焙烧过程的要求。

含氟助浸剂的加入不能强化硫酸直接与熟样晶体中钒的反应,从而破坏含钒云母的结构,提高钒的浸出率,而是通过促进含钒白云母晶体结构中的Al-O键断裂来破坏白云母的结构,强化钒的浸出。

在加入含氟助浸剂的硫酸溶液中,白云母晶体结构中Al与Si能与F生成络合物,使白云母发生的溶解反应的Δ GθT明显小于直接与硫酸发生的溶解反应的Δ GθT,溶解反应的logKTθ明显大于直接与硫酸发生的溶解反应的logKTθ,说明溶解反应更容易发生,反应正向进行的更彻底。

石煤钒矿直接硫酸浸出试验研究

石煤钒矿直接硫酸浸出试验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10GK3187)。

作者简介:田宗平(1963-),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湿法冶金、化工工艺、分析测试和环境保护研究工作。

冶 金石煤钒矿直接硫酸浸出试验研究田宗平,邓圣为,曹 健,李建文,陈 铮,周永兴(湖南省矿产测试利用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007)摘 要:石煤钒矿中的钒一般均以类质同象形式取代六次配位的三价铝而存在于伊利石或云母晶格中,为将钒从伊利石或云母中浸出,必须破坏含钒矿物伊利石或云母的结构。

将矿石粉碎至全部通过0 15mm(100目)标准筛,在加热和有添加剂的协同作用下,可直接用硫酸浸出石煤钒矿中的钒,再将浸出浆液固液分离,得到蓝色硫酸钒溶液。

结果表明:正常试验条件下,通过合理调整添加剂配比,可实现对石煤钒矿粉浸出、固液分离,钒的回收率78%以上,该浸出溶液的取得,为后续提钒工艺提供了技术保障。

关键词:石煤钒矿;硫酸浸出;提钒;试验研究中图分类号:T F 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540(2012)03-0017-03石煤钒矿是我国重要的钒矿资源之一,它的总储量超过世界其它国家钒的总储量,并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各省[1,2]。

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一般认为石煤中五氧化二钒含量达到0 70%以上时,才作为石煤钒矿[3],石煤钒矿中五氧化二钒含量达到0 80%以上时,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4]和作为工业生产提取五氧化二钒的原材料。

石煤钒矿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绢云母、石英粉砂、炭质,少量白云母粉砂和金属矿物。

据南方石煤资源考察报告[5,6],仅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贵州、陕西七省石煤中含钒就达11797万t 。

我国是钒的资源大国,也是钒的消费大国,在钢铁工业、玻璃与陶瓷工业、硫酸与石油化工工业等行业,都广泛使用着钒合金、五氧化二钒及钒的化合物[7]。

由于钒用途广泛,且作用特殊,故国内对从石煤钒矿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的研究也非常广泛和深入[8,9],在我国广泛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时期,石煤钒矿用硫酸直接浸出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

含钒黑色页岩加压酸浸过程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含钒黑色页岩加压酸浸过程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含钒黑色页岩加压酸浸过程动力学及机理研究除钒钛磁铁矿外,含钒黑色页岩(俗称“石煤”)是我国另一种重要的钒资源,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和南方地区。

传统钠化焙烧一水浸工艺由于环境污染较重、金属回收率低,现已逐步被淘汰。

而一些改良型工艺(如钙盐焙烧、钙盐和钠盐混合焙烧、氧化焙烧)仍存在对不同地区黑色页岩的适应性问题。

近年来,酸浸-萃取工艺被认为是一种从黑色页岩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的可行的工艺路线,但该工艺化学反应速率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采用加压酸浸技术可解决传统工艺环境污染重、回收率低等问题,同时提高了酸浸过程的化学反应速率。

在系统工艺研究基础上,本文将从黑色页岩加压酸浸过程的机理出发,研究酸性条件下黑色页岩中含钒矿物的分解行为、不同价态钒物种的可浸出性及其浸出顺序、加压酸浸过程中钒浸出的动力学机理、Fe(Ⅲ)离子对低价钒的催化氧化作。

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XRD、EPMA、SEM-EDS、BEI等多种检测手段对贵州铜仁地区黑色页岩中钒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

黑色页岩中的主要物相为石英、钒云母、粘土类矿物;V与Al、Si、K等元素伴随出现,即钒主要赋存于铝硅酸盐相中;含钒铝硅酸盐以及脉石等小颗粒团聚形成一个大颗粒,小颗粒之间具有一定的孔隙率;BEI像发现,部分含钒铝硅酸盐小颗粒相互聚集形成一个较大颗粒,此外还有的少量含钒铝硅酸盐小颗粒嵌布在脉石成分中。

采用连续提取法对钒物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钒在铝硅酸盐相、吸附态、铁锰氧化物、有机质中的分布率分别为85.41%、4.16%、6.23%、3.50%。

(2)绘制了25℃下V-H20系电位-pH图及V(Ⅲ)、V(Ⅳ)、V(Ⅴ)离子浓度与pH值的关系图。

在较低pH值条件下,溶液中V(Ⅲ)、V(Ⅳ)、V(Ⅴ)分别以阳离子V3+、VO2+、V02’形式存在。

提高温度将促使V3+、VO2+和VO2+的稳定区域向低pH方向移动。

有Fe(Ⅲ)离子存在时,VO2+、02(aq)以及Fe3+都能将V3+氧化成VO2+,但V3+的氧化主要由02(aq)主导,其次是VO2+和Fe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浸 出速率的影响作为辅助判断,通过尝试法确定 了浸出过程 的控制步骤 。研究表明,可用上述两模型分段描述浸出过程 ,
搅拌强度在 2 0 m n 5 d i 时,浸出过程在 0 5 m n - 0 i 受液膜非稳态扩散控制 , - 其动力学方程为 4 3 [ )L1 k t 2 叶 ( 4 ]_ 。 “ ,表观活 1 化能为 8 l J o; 当加强搅拌 、升高温度或减小矿样粒度能提高可溶钒通过液膜的扩散速率 。 . / l 适 5 km
子非稳 态扩散 的阻力 层 [ 。 2 ]
主要 矿物 为含钒 云母 、含钒 高 岭 土等 ,经武 汉科 技 大学分 析 检测 中心 对矿 样进 行 分 析 ,其 主要 成分 及
含量见表 1 。 1 试 验步骤 . 2
试验所用焙砂经分级 ,粒度组成为单粒级多颗 粒体系 , 单体颗粒组织均匀 ,等效于球体 ,符合未
表 1
成分 质 量分数 V0 25 09 .2
矿 样主 要化 学成 分
% SO i2 6 .7 30 C l.9 54 A23 1 0 43 .3 F23 e 0 39 .6 CO a 11 .5
Ta l Ma n c e c lc mp sto fc a a l be 1 i h mi a o o ii n o o ls mp e
维普资讯
20 年第 4 08 期
-色 有 金属( 选矿部 分)
・ 5・ 1
刘建朋 ,张一敏 ,陈铁 军 ,康 兴 东,刘涛 ,杨建祥
( 汉科技 大学 资 源与环境 工程 学 院 ,武 汉 4 o 8) 武 3o 1
摘 要 :基于未反应核收缩模型和液膜非稳态扩散模型 , 探讨 了石煤提钒水浸过程的动力学机理。以搅拌强度对
4: 、搅 拌 强度 为 20/ n 1 5r 、不 同温 度 条 件 下水 浴 mi 浸 出 ,浸 出率随时 间的变化 趋势如 图 2 所示 。
鉴 于此 ,选 用江 西某 地 石煤 为 研究 对 象 ,分 析 了石煤钠 化焙 烧 后焙 砂水 浸 动力 学 过程 ,并对 该 过 程机 理做 了初 步探 讨 。
不溶产物层使固体膜增厚 ,可溶性产物通过固体膜
扩 散 — 生 成 的可 溶性 产 物通 过边 界 层扩 散 到溶 液 中。视被浸 物料及 方法 差异 ,浸 出历 程略有 不 同。 液膜 非稳 态 扩 散模 型 与未 反应 核模 型 的应用 条
1 试 验原 料 及 试 验 步骤
11 试验原 料 .
试 验所用 矿样取 自江西 某地钒 厂 ,属碳 质页岩 ,
件及原理有许多相似之处 ,这一模型假设多孔固体 为均 匀微 粒 的集合 体 ,浸 出试剂 通 过微 粒 之 间 的空
隙 向 固体 内部 扩 散 。固体 空 隙 间形 成 的液膜 构 成 离
学研 究 尚未见报道 。
2 结 果 与讨 论
21 基 本原 理 .
关 于液 固多相 反应 动 力学 模 型 的种类 很 多 ,未 反应收缩核模型 _ 1 ]适用条件 广泛 ,概念简 洁 、清晰 ,
反 应 浸 出过程 主要 经历 以下步 骤 :浸 出试 剂 通过 边
界 层 向矿 粒表 面 扩散 — 浸 出试 剂进 一 步扩 散通 过 固体 膜 — 浸 出试 剂 与矿 粒 发生 化学 反 应 — 生 成
烧一水浸提钒工艺以其对原矿适应性强、工艺简单 、 投 资少等 特点 而显 现 出其 突 出优 势 。浸 出操 作 是石
煤提 钒工 艺 中 的关 键环 节 ,直 接 影 响到 产 品 的 回收
据 液 固 比 ,在烧 瓶 中加入 清水 ,水 浴加 热 至所 需 温 度后 ,加入 一定 量焙 砂 ,搅 拌浸 出。用 亚铁 容 量法
维普资讯

1 6・
有 色金 属 ( 选矿 部 分 )
20 0 8年第 4期
稳 态 扩散 控 制模 型 的 应 用 条 件 。焙 砂 中可 溶 性 钒 酸 盐 在 浸 出试 剂 ( ) 中的 浸 出过 程 模 型 尚需 试 水
( 2 )模型方程的拟合分析 将 粒 度 为 一8 + 5 m 的 试 样 ,在 液 固 比为 10 14
关 键 词 :石煤 ;浸 出;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 :T I1 1 D 5 F . ;T 94 l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42 ( 0)0—0 50 6199 2 8 40 1—3 0
从石煤 中提 取 VO 是获 得钒 的重 要途径 ,近年 来 ,虽 然 提 出 了原 矿 直 接酸 浸—萃 取 、钙 化 焙烧 一 碳 铵加 压浸 出等 新工 艺 ,但 其仍 然 存 在对 设备 要 求 严 格 ,原 材料 消 耗 大 、流 程 冗 繁 等 问 题 。钠 化 焙
测定 浸 出液 中钒 的含 量 。
率、成本的高低乃至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浸 出动力 学的研究是操作优化和工程放大的重要基础 ,浸出 速率直接关 系到浸出设备的利用率 、生产处理能力 和投 资成本 。 目前关 于 石煤 提 钒 的研 究 ,主要集 中
在 工艺方 面 ,仅 陈竹保 、 张小 云等 人 … 曾讨论 过 钢渣钙化 焙烧—碱 浸 提钒 和 石煤 HS 4 eO 提 钒 O_ S - 浸 出的动力 学理 论 ,有关 石 煤 提钒 水 浸过 程 的动 力
反应 核收 缩模 型研 究 对象 的基本 特 征 。浸 出一 段 时
石煤 原矿经 破碎 、脱 碳后 ,与 添加剂 混合磨 细 、
焙烧后得 焙 砂 。将 三 口烧 瓶 置 于 叵温 水 浴槽 中 ,根
间后 ,焙 砂 内间 隙变 大并 有 液膜 形 成 ,满 足液 膜非
收稿 日期:0 80 — 0 20 — 3 2 北 武汉人 , 在读研 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