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出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出限
检出限:以特定的分析方法,以适当的置信水平被检出的最低浓度或最小值。
只有存在量达到或高于检出限,才能可靠的将有效分析信号与噪声信号区分开,确定式样中检测元素具有统计意义的存在。
“未检出”就是北侧元素的量低于检出限。
噪声信号来源于音响装置中。
广义的噪声概念是指当有信号通过装置系统之后,随之带来的、附加的、造成恶劣影响的成分。
噪声造成的影响很重要,因为检测器的分别能力受噪声的限制。
在IUPAC 的规定中,对各种光学分析方法,可测量的最小分析信号以下式确定:
min X =o X +0K S * (1.1) 式中o X 是用空白溶液按同样测定分析方法多次测定的平均值,0S 是空白溶液多次测量的标准偏差,K 是由置信水平决定的系数,IUPAC 推荐K =3,在误差正态分布的条件下,其置信度为99.7%。
由式(1.2) 可以看出,可测量的最小分析信号为空白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与三倍于空白溶液测量的标准偏差之和,它所对应的被测元素的浓度即为检出限 D.L
min 00..X X K S D L S S -*==(1.3)
03..S D L S
=(1.4) 式(1.5)中的S 为灵敏度,即分析标准曲线的斜率。
灵敏度(S)IUPAC 规定S :为分析标准函数的一次导数,若分析函数为
()X f C =(1.4)
其中X 为测量值,成为被测元素或组分的浓度或含量, dx S dc
=(1.5) 即S 为分析标准曲线的斜率,在C 很小的时,S 通常是常数,S 大即灵敏度高,它意味着浓度改变很小,测量值变化很大。
标准加入法测金属离子的含量和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 (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 ÷加标量×100%.
213
Recov (%)*100(*)C C ery C -= 式中: R 为加标回收率; c 1 为试样浓度, 即试样测定值, c 1 =m 1/V 1; c 2 为加标试样浓度,即加标试样测定值, c 2 =m 2/V 2; c 3 为加标量, c 3 =c 0 ×V 0/V 1,或c 3 =c 0 ×V 0/V 1 + V 2; m =c 0 ×V 0; m 1 为试样中的物质含量; m 2 为加标试样中的物质含量; m 为加标体积中的物质含量; V 1 为试样体积; V 2 为加标试样体积, V 2 = V 1 + V 0; V 0 为加标体积; c 0 为 加标用标准溶液浓度
式中的C 2与C 1的计算
1(1)Y A BX =+ 2(2)Y A BX =+ 以电化学方法为例进行解释,式中的Y 1为电流值(未扣除样品的),X 1为样品的浓度,所得直线一般为4-5个点,通过外推可以求得试剂样品的浓度为C 1,即 11||(3)A C B
=- 若以第二种方法进行计算,式中的Y 2为扣除样品后的电流值,X 2 为样品的浓度,所得直线一般为4-5个点,通过计算可知试剂样品的浓度为C 1‘, 即 121'||(4)Y A C B
-= 其中:Y 1 其实为不加入任何样品时的电流值,其实与线性方程中的A 1(X=0时的数值)的数值是一样的,而A 2的数值基本接近于零,因此两种方法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回收率即将家表的样品的Y 1带入到Y 2的线性方程中就可以得到所的C 2,从而得到C 3,从而可以计算回收率,用浓度表示为
213
Recov (%)*100(5)C C ery C -= 样品的回收率与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其实有很大的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