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越野滑雪训练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越野滑雪训练模式
发表时间:2011-04-18T14:49:52.690Z 来源:《教育大视野》2010年第6期供稿作者:古春天
[导读] 在运动员积极主动学习过程中。
教练综合利用各种教法,因材施教、使上、中、下三等队员均有提高古春天(长春市冬季管理运动中心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如何按科学规律对越野滑雪基础技术的训练过程实施全面改革,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越野滑雪
前言:改革越野滑雪训练模式,必须从根本上更新传统的训练思想,认真探究“技术训练与培养能力”相结合这种新的训练思想内涵,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1.改革训练方法与结构
我们认为:传统训练的信息流向是单向的,在训练课上讲解,运动员听、看、练习,说白了,这种训练方式,运动员就是一部机器,教练员就是机器的操纵杆。
时间证明,这种训练方法有很多弊端。
(1)公式化,运动员脸的死,能力差。
(2)束缚了运动员的思维,个性化的发展。
(3)训练难从实际出发。
改革训练必须将单项的信息流向变为双项的。
运动员为主体,教练员为主导的原则。
有利于调动运动员主动训练的积极性,提高训练质量。
1.1制定计划,提前预习
按训练纲要,制定训练计划及进度,并交待给运动员,共同讨论,作用运动员根据计划进入情境,在训练之前做到心中有数、思考、揣摩,充分调动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1.2运动员提出疑问,教练启发开导
由于运动员根据计划提前得到了一些信息,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拿到训练课中质疑,因此可以提前得到第一批反馈信息,这就使训练内容更有针对性。
这种训练内容有成了第一批反馈学习的反馈,通过这种反馈,使得训练气氛活跃,从而加深运动员对训练的理解。
发展运动员的思维、观察,探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保证训练质量。
1.3学习指导
在运动员积极主动学习过程中。
教练综合利用各种教法,因材施教、使上、中、下三等队员均有提高。
加速条件反射的确立。
正误对比,促进分化抑制的形成。
1.4共同总结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培养运动员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变教练→运动员的单项信息输入的教学结构,形成教练≒运动员≒运动员的多边信息交换的训练结构。
2.结果与分析
2.1思想品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我队运动员李雪,认为国内高手云集,加之我们的训练条件差,设备简陋,将来就业问题和几次国内比赛没打好等种种原因,一度产生了很大的思想波折,通过新的训练方法的实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性训练方式,无拘无束的师徒关系,得心应手的趣味性的训练结构,使运动员李雪从根本上解决了种种心理因素,为专项技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2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新的训练方法,具有针对性,因势利导,调动积极性,培养意志品质的功能,为此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李雪在2006年吉林省15届运动会上获得自由5㎞、传统10㎞两枚金牌。
3.结论
3.1通过训练方法的改革,克服教与练的脱节状况,实现了以运动员为主体,教练为主导的有机结合。
由于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因此在“教与练”的矛盾运动中,能够激发运动员的积极性。
3.2符合“反馈原理”,输送信息—信息回收—指导实践。
也就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在实践”。
运动员有了“计划”这第一信息材料,促使运动员提前琢磨练习,对不能理解的问题、心中有了数,训练时有了重点,通过反馈,针对性更强了,克服了教练只教运动员不知怎样练的盲目性。
3.3将2训练系统进行了开放,运动员不仅在听、视、练、输入信息,师徒间交流信息,而且,训练前后,运动员经常向教练质疑问难,促进了运动员的思维发展,打破了封闭式的教学方法,使运动员从消极被动状态解脱出来。
3.4有利于按“有序原理”指导训练,过去教练往往只根据自己的设想来安排教学序列,由于不符合实际,所以很难达到要求。
新的教学方法增加了反馈(尤其是正反馈)使教练能切合实际调整训练序列,以致“有序原理”更好地运用。
4.结束语
越野滑雪训练程序的设计构想,只是初步进行了尝试,愿意与广大同仁一起进一步地探索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