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学生积极性的借鉴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学生积极性的借鉴意义
作者:刘丽容
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1年第10期
摘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于教学管理实践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五个方面联系到了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达到激励学生的效果,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教学激励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从事教学工作这么多年,越来越觉得老师并不是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需要在授课的过程中,以及平时的生活中去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需求,由于本人长期从事管理学之类课程的讲解,所以对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比较感兴趣,尤其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因此在本文中想就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两者的关系进行阐述。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需要层次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来的。
其基本内容: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生理需要是指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安全需要是指人们希望避免人身危险和不受丧失职业、财物等威胁方面的需要;社交需要是希望与别人交往,避免孤独,与同事和睦相处、关系融洽的欲望;尊重的需要是人们追求受到尊重,包括自尊与受人尊重两个方面;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理想和抱负的欲望。
这种需要突出表现为工作胜任感、成就感和对理想的不断追求。
这一层次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马斯洛认为:只有低一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较高层次需要才发挥对人行为的推动作用(低层次需要并未消失);人的行为主要受优势需要所驱使。
此理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正确认识被管理者需要的多层次性;找出受时代、环境及个人条件差异影响的优势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具体教学中的借鉴意义
1、生理需要。
在学生教学管理工作中,应把握好生理需求的欲望。
就大学生而言,它反映的是社会需求,这种需求并非先天而有,而是后天形成,并随社会发展而变化。
因而,对于学生的生理需求,可以采取激励的措施。
如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制度等等。
用以激励学生转向更为高尚的社会需求,即树立起新的目標,以实现其人生价值。
2、安全上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马斯洛认为,人们都喜欢一个安全的、有序的、可以预测的有组织的世界,在那里有所依靠,不会发生意外的难以控制的或危险的事情。
学生的安全需要表现在他需要一种安稳的程序或节奏。
比如,老师的非正义、不公正或相互矛盾似乎使学生感到焦虑和不安全。
学生需要的安全环境不仅是物理环境上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心理环境的安全。
3、社交需要。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都离不开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现实中,大学生人际交往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自卑心理、猜疑心理、与异性交往把握不当等,影响着学生间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
在教学工作中,老师应该用爱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笔者对此点感触颇深,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也是这样做的,平常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可以利用多种形式,邮件、电话、短信、QQ等,和学生平等的做朋友。
4、尊重的需要。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与独特见解,鼓励与支持他们将自己的想法付之于实践,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而且对学生要充分信任与理解,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一点,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激励。
而且,这种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低层次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即组织用于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投入的效益,是递减的。
当普通学生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教师仍以原来的激励方式来激励学生,效果会很小。
但如果着眼于学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则对学生的激励可以使组织绩效明显提高,使心理辅导效果提升。
按照这种理论,如果要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目前的需要处于哪一个次水平,从而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
三、结束语
笔者认为,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激励学生,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是在了解学生学习动机之后,为了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动力,给予适当的外部刺激,启发同学们立志,引导他们心甘情愿为满足自己的高级需要而发奋并从中感受努力的价值和过程,这实际上是为学生创造出一个适宜的外界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自己的潜能,以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所以笔者认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于教学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值得借鉴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
(作者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单凤儒主编.管理学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7月第2版.
[2]罗宾斯. 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