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word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word 含答案
学科:历史吴洪广王翠丹
第Ⅰ卷
本卷为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简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A.已经出现铁犁牛耕B.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
C.耕作方式不断进步D.农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
2.西汉设立内外朝,尚书权力发展,东汉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到魏晋时成为宰相机构,再发展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制。
这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
A.受宗法关系影响渐趋淡化B.是相权与皇权妥协的产物
C.有效防范了宰相的擅权D.分工逐渐细化,利于合理决策
3.宋太祖曾发布诏令:“所在不得苛留行旅,赍装非有货币当算者,无得发箧搜索。
”又诏:“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
"这表明当时
A.统治者注意保护商人的权益 B.商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得到较大提升
C.商业税率比较低 D.官商勾结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4.中国古代科技取得了杰出成就,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说法正确的是
A.对外来科技排斥和不兼容,形成了独立的科技体系
B.比较注重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C.富含理性探索精神
D.不断发展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有紧密关系
5.著名画家俞剑华在谈某一绘画特点时,认为这是由于“(文人学士)非专门名家,并未受
绘画上基本技能之严格训练。
不过心中有一段意思,借笔墨以为摅写之具,所写之究为何物,所写之物似与不似,并未加重视”之故。
这一绘画艺术
A.属于山水画派 B.能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
C.属于市民文化 D.对研究当时社会风土人情具有熏要价值
6.唐甄说:“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
嘉庆《嘉兴府志》卷4记,平湖县的乍浦镇,“番舶凑集,居民成市”。
两则材料反映了
A.政府对民间贸易约束比较少B.我国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
C.国内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兴盛 D.国内市镇已同国外市场建立联系
7.张之洞说:“现在洋商已准在内地设厂制造土货,无从禁阻,愈开愈多,华商更难觅生计,即使日后续开,已著著落后。
莫若议与洋商合办,既免占我全利,并可学其工艺,此亦补救漏卮之一法。
”材料表明张之洞
A.主张中外合作办厂以图求富自强
B.认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不合时宜
C.通过民间办厂以解决人民生计D.力图保护自然经济
8.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欲负峪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
张鸣岐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
龙、李遂亦卑辞乞降。
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
材料反映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主要作用是
A.传播革命思想,赢得群众支持B.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
C.革命运动迅速波及全国D.使清政府统治空前孤立
9.1943年秋季,为悼念某位抗日将领朱德、彭德怀的挽联是:“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
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
参加本次抗日的军队隶属于
A.八路军 B.新四军
C.国民革命军 D.东北抗日联军
10.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重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主要原因不包括
A.有相似的政治奋斗目标B.社会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相似
C.面临相同的国际政治境遇D.都面临发展民族经济重任
11.一位著名学者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思想确立了以后中国搞建设就有了方向,搞经济改革就有了方向。
由此看出该学者认为“这个思想”
A.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
B.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C.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最终形成
D.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12.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
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
材料中所说的“革命”是指
A.君主制在英国被推翻B.议会开始要求制约王权
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D.国王从议会手中接过王冠
13.世界体系霸权周期是不断更替的,霸权国家也是不断更迭的,而世界体系结构本身也一直处在不断变动之中。
在历史上,世界体系曾存在三个中心。
它们是
A.l7世纪的荷兰、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B.l7世纪的西班牙、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C.17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D.17世纪的西班牙、19世纪的荷兰、20世纪的英国
l4.从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考察,对外贸易政策可归纳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大类型。
下列有关两种贸易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行何种贸易政策取决于该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B.重商主义属于保护贸易政策,代表商业资本的利益
C.18至19世纪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D.二战后美国一直倡导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15.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曾说:“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
……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该言论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当时仍受英国控制B.宪法制订面临重重阻力
C.独立后的美国邦联松散D.人民主权原则已得到宪法肯定
16.新帝国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最大的邦占帝国全部面积的55%和人口的61%;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
材料突出反映
A.普鲁士有统一德意志的趋势B.德志帝国存在不稳定因素
C.德意志各邦发展极不均衡D.联邦制不利于德国的长期统一
17.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
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
这种现象
A.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B.提高了英国国民的素养
C.迟滞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D.加快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
18.恩格斯说,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对启蒙主义的“理性王国”来说是一幅讽刺画。
充满希望的启蒙主义知识分子们忍受不了这样的社会现实,强烈的反差令他们失望。
其实,也并不是没有人预感到这种社会现实。
如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就提出了“返回自然”的口号。
而同时文学领域出现了
A.浪漫主义文学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C.魔幻现实主义文学D.印象主义文学
19.在牛顿经典力学、麦克斯韦经典电磁学等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四维时空”的概念,它认为时间和空间各自都不是绝对的,而绝对的是一个它们的整体——时空,在时空中运动的观者可以建立“自己的”参照系,可以定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而不同的观者所定义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是不同的。
该理论
A.开启了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 B.对天主教会权威构成了冲击
C.属于广义相对论D.将量子论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20.苏联农村从1922年到1946、1947年,大饥荒大约平均每隔十一、十二年出现一次,连续发生了三次,造成人口非正常死亡无以计数。
这种现象的出现
A.削弱了苏联政权的群众基础 B.主要由于恶劣的气侯条件和自然环境
C.是赫鲁晓夫改革的直接原因 D.与西方大国封锁苏联的政策关系较大
21.下表为1933—1939年美国救济与联邦工程计划支出情况
该表反映出
A.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在美国得到运用 B.美国财政赤字现象有所减轻
C.新政规范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秩序 D.新政的着眼点是缓解供需矛盾
22.1970年尼克松在报告中说:“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而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从报告内容可以直接看出
A.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 B.尼克松有与中国改善关系的愿望
C.美国在国际外交上有绝对控制D.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转变
23.有人曾形象地如此比喻:各国到世界市场来做生意,①为这个市场建立了一个做生意的基本准则,②解决了双方货币认可汇率问题,保证公平交易;如果成员国经济复兴与建设出现困难,可以向③申请贷款,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④的规定对所有成员有严格的法律约束。
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应是
A.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世界银行
B.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
C.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
D.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
24.读下图:2 000年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贸易比较(百万美元)
从图示可以看出
A.区域间贸易增长率超过区域内贸易增长率
B.区域内贸易在各个区域集团的出口总贸易中重要性降低
C.区域集团内部贸易流量明显高于区域间贸易流量
D.区域间贸易的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同期的全球贸易增长率
第Ⅱ卷(共52分)
25.(14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黄宗羲认为古代君主“不议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但自秦以后,君反客为主,“视天下人民为人君囊中之私物。
”“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君臣关系应该以“天下万民为事”。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
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封建法制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都出于君主一人一姓的“利欲之私”,“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
——《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在卢梭看来,“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纵然个别意志与公意在某些点上互相一致并不是不可能的,然而至少这种一致若要经常而持久却是不可能的;因为个别意志由于它的本性就总是倾向于偏私,而公意则总是倾向于平等”。
“如果人民单纯是唯唯诺诺地服从,那么,人民本身就会由于这一行为而解体,就会丧失其人民的品质;
只要一旦出现一个主人,就立刻不再有主权者了,并且政治体也从此就告毁灭。
”
——徐琳《卢梭政治思想述评》
(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8分)
(2)据材料二,概括卢梭的观点,并分析卢梭与黄宗羲主张的根本不同。
(6分)
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摘编自李蓓蓓等《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城市化分期》材料二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l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美】墨菲《现代中国的钥匙》
材料三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阶段城市化水平(%)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城市化率的发展趋势。
并分析1840—1893年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6分)
(2)据材料三和所学,分析1949—1958年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及相应原因(3分);请指出导致1958—1978年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因素。
(4分)
27.(10分)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做了关于殖民主义的真理性的判断: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对此理论历史学家有如下观点:第一,殖民主义对东方世界的破坏是本质的,实在的,长远的和多重的。
第二,殖民主义对东方世界的重建是现象的,被动的和想象的。
将以上理论与历史事实进行比照,对其中有关殖民主义的观点进行阐释。
(可对其中任意一种观点进行阐释,另有观点亦可)
请考生从28-31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汉光武帝(公元25-57年在位)时,开始对选拔与提拔的对象,施行“授试以职”,内容有策、经、笺奏(章奏文体)等。
初在部分科目,后向所有科目渗透。
材料二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时任尚书令的左雄提出“改察举之制”,主要
内容是:(一)“限年四十以上”。
(二)“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
又提“先诣公府”
的办法,先在中央公府初试,再由尚书省复试。
——摘编自《解密:察举制度在东汉时期有着什么样的发展?》(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光武帝与汉顺帝时左雄“察举制”改革的共同点。
(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汉顺帝时左雄“改察举之制”的主要创新之举。
(9分,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29.【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针对1787年宪法保留黑人奴隶制度,马克思指出:“同机器、信用等等一样,直接奴隶制是资产阶级工业的基础,没有奴隶制就没有棉花。
没有棉花现代工业就不可设想,奴隶制使殖民地具有价值,殖民地产生了世界贸易,世界贸易是大工业的必要条件,可见奴隶制是一个极重要的经济范畴。
”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美国保留黑人奴隶制度的主要原因。
(6分)(2)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黑奴制度对独立后的美国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9分)
30.【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2年4月16日,协约国代表们在热那亚唾沫飞溅,十分恼火。
他们聚会讨论欧洲的财政改组,希望强迫苏维埃俄国偿还沙皇的债务。
在热那亚的会议几乎尚未开始时,协约国惊悉德国和苏联代表正在附近的拉巴洛会谈,甚至已签订一项新条约。
——摘编自《拉巴洛条约》材料二德外长沃尔特-拉特林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在拉巴洛达成协议。
德国同意成为第一个承认苏联的国家。
两国都赞成取消战前的所有债务,并放弃战时所提出的要求。
德国还接受了非常有利的贸易特许权。
——摘编自彭树智《世界现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苏《拉巴洛条约》签订的背景。
(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巴洛条约》对苏俄而言产生的作用。
(9分)
3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钱玄同(1887-1939),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学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材料一钱玄同在国语运动中的建树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审定国音常用字汇
(历时10年,合计12220字)。
二、创建以白话文编辑的国语教科书。
三、起草《第一批简体字表》(计2300余字)。
四、拟定国语罗马字(汉语)拼音方案。
——摘编自《钱玄同的两次背叛:从复古走向新文化》材料二钱玄同在北京大学执教近三十年,开设过“古音考据沿革”、“中国音韵沿革”、“说文研究”等课程。
周恩来曾经说:“没有钱玄同等前辈锲而不舍的追求,也许我们今天还无缘享用汉语拼音和标点符号之恩泽。
”
——摘编自国学网《钱玄同:引领风气的一代宗师》(1)根据材料一,简析钱玄同等发起的“国语运动”有哪些突出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钱玄同在当时的主要贡献。
(9分)
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25.(14分)
(1)主张:天下为公,反对君主专制;调整君主与臣民的关系;批判封建法制(3分)原因: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分)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封建制度衰落(2分)
思想:理学僵化(1分)
(2)观点: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2分)
不同:卢梭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反对封建制度(2分)黄宗羲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反对君主专制,维护封建制度(2分)
26.(13分)
(1)趋势:局部时段有所波动,总体上不断上升。
(1分)
特点:虽有发展,但整体上城市化进程缓慢。
(1分)
因素:五口通商后,城市内的现代工业逐步兴起;对外开埠城市以商业化为主,城
市化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不足(或工业化水平整体低,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动力不足);长期战争(如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对江南城镇破坏
很大;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4分)
(2)特征:1949至1957年,城市化平稳发展。
(1分)
原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经济恢复和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城市工业人口大量增加。
(2分)因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出现;“文革”期间国民经济整体停滞不前;“上山下乡”运动使城市人口流向农村等。
(4分)
27.(10分)
观点一:列强在殖民过程中,对东方造成破坏,侵害了东方国家权益。
(1分)
为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列强对东方世界发动的侵略,严重践踏了他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主权,疯狂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通过各种手段控制当地的经济命脉;列强无视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使大量无辜百姓流离失所,造成极大的精神损失;疯狂掠夺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总之,列强的侵略使这些国家逐步沦为受列强支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9分)
观点二:列强在对东方世界的侵略的同时,客观上也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明。
(1分)
经济上,随着旧经济形态的破坏,近代生产方式传入;政治上,旧的外交制度和机构逐渐走向近代化;思想观念上,自由、平等、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生活方式上,西方的饮食、服饰、交通、报刊等影响着民众的生活。
(9分)
答出以上任意一种观点即可,如有其它观点亦可得分。
28.(15分)(1)共同点:对察举的人士,通过加试对策、读经、撰写奏章等方式,(4分)给优秀者授以官职。
(2分)
(2)创新之举:年龄限制;(3分)儒者、文吏分类测试;(3分)分级测试。
(3分)(摘抄材料,不加解释者,一律不给分。
)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9.(15分)(1)原因:黑奴制是美国经济、工业发展的基础;(2分)是稳定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的需要;(2分)是国家统一、建立联邦政府的需要。
(2分)(答出3点,给6分)(2)有利于加强与世界的贸易联系;(3分)推动美国的工业革命。
(3分)但也导致种
精品文档
族歧视和国家分裂(或答:南北战争)。
(3分)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0.(15分)(1)背景:协约国企图通过强迫苏俄还债削弱、压制苏俄;(3分)战胜国讨论欧洲经济财政问题。
(3分)
(2)作用:使苏俄初步打破被孤立局面;(3分)有利于减轻苏俄经济困难;(3分)有利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3分)有利于瓦解帝国主义阵营。
(3分)(答出3点即给9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1.(15分)(1)规范汉字读音;(2分)加强并推动白话文教育;(2分)简化汉字书写。
(2分)
(2)推动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3分)传承国学,培养国学人才;(3分)推动汉语普及教育。
(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r38434 9622 阢!31459 7AE3 竣 36648 8F28 輨:21998 55EE 嗮$34862 882E 蠮S939412 99F4 駴S31906 7CA2 粢
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