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西园中学八年级(下)
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选项填在表格中,每题2分,共50分)
1.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生活在()
A.陆地 B.天空 C.原始海洋 D.原始大气
2. 1976年,我国吉林地区曾发生过一场罕见的陨石雨,科学家们在陨石表面发现了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此事实为下列哪种假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A.自然发生论 B.生生论 C.宇宙生命论 D.化学进化论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哪项是不合理的()
A.水生→陆生
B.体型小的生物→体型大的生物
C.简单→复杂
D.低等→高等
4.中生代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A.鱼类藻类植物 B.两栖类蕨类植物
C.爬行类裸子植物 D.哺乳类被子植物
5.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
A.过度繁殖的结果 B.生存竞争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变异的结果
6.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A.黑猩猩 B.大猩猩 C.金丝猴 D.长臂猿
7.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 A.骨骼与现代人近似 B.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发达
C.能够两足直立行走 D.能够使用工具
8.人类进化到下列哪个阶段开始会用火了?()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9.在生物的分类中,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界 B.门 C.纲 D.种
10.下列哪类植物大都对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1.小明养了一种动物,既能用肺呼吸又能用皮肤辅助呼吸.这种动物可能是() A.龟 B.蚯蚓 C.金鱼 D.青蛙
12.某海关在进口食品中发现一种微生物,单细胞、有细胞壁,但没有成形细胞核,这类生物是() A.细菌 B.放线菌 C.病毒 D.真菌
13.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是()
A.原生动物 B.节肢动物 C.鱼类 D.哺乳类
14.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A.家蚕 B.蜘蛛 C.蜈蚣 D.虾
15.下列动物中都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蚯蚓和涡虫 B.蚯蚓和沙蚕 C.蚯蚓和蛔虫 D.水蛭和水螅
16.下列疾病中是由非细胞生物引起的是()
A.肺结核 B.灰指甲 C.疟疾 D.狂犬病
17.下列全属于脊椎体动物的一组是()
A.对虾苍蝇蚂蚁蜈蚣 B.鳄鱼娃娃鱼鱿鱼鲸鱼
C.家鸽丹顶鹤蝙蝠蝴蝶 D.青蛙青鱼乌龟乌鸦
18.制作大而松软的馒头或面包时,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青霉 D.植物病毒
19.山顶洞人属于()
A.能人 B.直立人 C.早期智人 D.晚期智人
20.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的国家是()
A.美国 B.加拿大 C.埃及 D.中国
21.观察图形,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殊征,这一特征是()
A.有种子 B.种子有果皮包被
C.种子无果皮包被 D.叶形为针形叶
22.蝙蝠之所以不属于鸟类,是因为蝙蝠()
A.大脑发达 B.体温恒定 C.胎生、哺乳 D.心脏有四腔
23.观察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时,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有根
B.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都能固着在海底生活
D.与人类关系密切,都能供人食用
24.微生物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有关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利用醋酸菌酿醋 B.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C.利用甲烷细菌产沼气 D.利用乳酸菌酿酒
25.下列生物中,具有细胞结构并且有成形的细胞核的是()
A.
艾滋病病毒 B.
噬菌体 C.
大肠杆菌 D.
出芽的酵母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26.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其总的趋势是:
从简单到从水生到从到.
27.始祖鸟和古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的.
28.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距今3000万年~1000万年前的.
29.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乱,便于研究、交流和开发利用,瑞典科学家于1753年创立了.
30.请将下列6种生物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类别的括号内.
①葫芦藓②金丝猴③满江红④紫菜⑤丹顶鹤⑥蟒蛇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藻类植物
D、鸟类
E、哺乳动物
F、爬行动物.
31.根据水螅、鲫鱼、蛙、壁虎、企鹅、海豚6种动物的特征,编写一个检索表.
(1)身体里没有脊椎骨…
(1)身体里有脊椎骨
(2)
(2)恒温
(3)幼体、成体呼吸器官不相同…蛙
(3)幼体、成体呼吸器官相同
(4)用鳃呼吸…
(4)用肺呼吸…
(5)卵生…
(5)….
3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外壳和组成的内核,病毒只有寄生在寄主的细胞里时,才具有生活活力.
三、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33.化石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判断对错)
34.生物为了生存,能向着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向发生变异..(判断对错)
35.“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这里的“绿”主要是指绿色开花植物..(判断对错)36.海带可食用的部分是它的叶..(判断对错)
37.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结构很简单..(判断对错)
四、填图
38.如图是某种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示意图中,②是,③是,④是.
(2)这种细菌会运动吗?.这是根据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结构作出的判断.
五、简答题、
39.小明不知道海马是哪一类动物,于是就查找了有关资料.资料上这样描述海马:海马身体侧扁,全身无鳞,躯干被骨板包围,有脊柱,在水中能以直立状游泳,用鳃呼吸.由此你可判断,海马属于
类,因为海马有两个能说明它是此类动物的重要结构特征: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选项填在表格中,每题2分,共50分)
1.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生活在()
A.陆地 B.天空 C.原始海洋 D.原始大气
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解答: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地球从形成到现在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早期的地球是炽热的球体,地球上的一切元素都呈气体状态,那时谈不到生命的发生.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才逐渐为生命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水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当时由于大气中没有氧气,因而高空中也没有臭氧层阻挡,不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所以紫外线能直射到地球表面,在紫外线、天空放电、火山爆发所放出的能量、宇宙间的宇宙射线,以及陨星穿过大气层时所引起的冲击波等这些能量作用下空气中的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物,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于是随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汇集入原始海洋.
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
故选:C
点评:了解原始地球条件是学习生物起源的“化学进化论”的关键.
2. 1976年,我国吉林地区曾发生过一场罕见的陨石雨,科学家们在陨石表面发现了多种有机小分子物质,此事实为下列哪种假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A.自然发生论 B.生生论 C.宇宙生命论 D.化学进化论
考点:生物学史;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命的起源的知识,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我们要科学判断,据此解答.
解答: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而题中的资料记载陨石中除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等与生命密切相关的有机小分子,说明其它天体上可能存在或曾经存在生命,且该陨石的年龄与地球相同,约46亿年,由此说明地球上的生命来可能起源于宇宙,也可能是地球上的简单有机物进化来的.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资料的内容来分析、得出结论.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哪项是不合理的()
A.水生→陆生
B.体型小的生物→体型大的生物
C.简单→复杂
D.低等→高等
考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分析:此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从体型小到体型大不是进化的总体趋势.
故选:B
点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熟练掌握和应用.
4.中生代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A.鱼类藻类植物 B.两栖类蕨类植物
C.爬行类裸子植物 D.哺乳类被子植物
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据此解答.
解答:解: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的哺乳动物虽然分化成很多不同的类群,但所有这些哺乳动物都是些体型非常小的动物.中生代时裸
子植物空前繁盛,有的高达数十米,到了中生代末期被子植物才逐渐繁盛.今天的煤炭石油绝大部分是中生代时期的裸子植物埋藏在地下形成的.
故选:C.
点评:知道中生代时期的动植物特点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5.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
A.过度繁殖的结果 B.生存竞争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变异的结果
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保护色和对自然选择的理解.
解答:解: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从生物进化原因来看,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C
点评:动物的保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6.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A.黑猩猩 B.大猩猩 C.金丝猴 D.长臂猿
考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分析: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
解答:解: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金丝猴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哺乳动物,不属于类人猿.可见C正确.
故选:C
点评:做这题的关键是了解类人猿的特点,掌握常见的四种类人猿.
7.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 A.骨骼与现代人近似 B.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发达
C.能够两足直立行走 D.能够使用工具
考点: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
分析: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
解答:解:因为南方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却不能制作工具.而区分人与猿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否两足直立行走,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制造工具.其实不能制作工具,并不是完全形成的人.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南方古猿朝着人的方向进化,所以归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中的人科.总的来说,其主要依据是应是,南方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
故选:C.
点评:值得一提的是,南方古猿初被发现时,被考古学家分类为猿,后来虽然重新划分为人,但根据古生物分类学的命名规则,已命名的生物不能更改名称,所以至今我们仍称其为南方古猿.
8.人类进化到下列哪个阶段开始会用火了?()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考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进化,首先明确的是人类的进化历程,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解答:解: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类进化的几个阶段,以及不同阶段中人的特点.
9.在生物的分类中,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界 B.门 C.纲 D.种
考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据此答题.
解答: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关键点:种是最小的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比较近,共同特征最多.
10.下列哪类植物大都对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考点:苔鲜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分析:人们通常把苔藓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解答:解: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故选:B
点评:了解苔藓植物叶的特点,理解它与人类的关系.
11.小明养了一种动物,既能用肺呼吸又能用皮肤辅助呼吸.这种动物可能是() A.龟 B.蚯蚓 C.金鱼 D.青蛙
考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此题可根据题干中各种动物的呼吸器官来解答,既能用肺呼吸又能用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解答:解: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龟用肺呼吸,蚯蚓用体壁呼吸,金鱼用鳃呼吸,青蛙既能用肺呼吸又能用皮肤辅助呼吸.
故选:D
点评:明确各种动物的呼吸特点是解题的关键,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12.某海关在进口食品中发现一种微生物,单细胞、有细胞壁,但没有成形细胞核,这类生物是() A.细菌 B.放线菌 C.病毒 D.真菌
考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解答:解: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这种病原微生物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是细菌;霉菌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
13.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是()
A.原生动物 B.节肢动物 C.鱼类 D.哺乳类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分析: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是节肢动物.据此答题.
解答:解:全世界已知动物已超过150万种,其中节肢动物约有120万种,节肢动物中的昆虫有100万种以上(即占2/3),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是节肢动物.
故选:B
点评:知道各种生物的数量,即可答题,为基础题目.
14.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A.家蚕 B.蜘蛛 C.蜈蚣 D.虾
考点: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分析:本题考查昆虫的主要特征,即: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
解答:解:A、家蚕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为昆虫.故符合题意.
B、蜘蛛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节肢动物蛛形纲.故不符合题意.
C、蜈蚣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组成的,每一节上有一对足,所以叫做多足动物,属于节肢动物的多足纲,故不符合题意.
D、虾生活在水中,身体分节,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胸部上披坚硬的头胸甲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15.下列动物中都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蚯蚓和涡虫 B.蚯蚓和沙蚕 C.蚯蚓和蛔虫 D.水蛭和水螅
考点: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本题考查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可以从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是典型的环节动物;沙蚕、水蛭和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都属于环节动物,涡虫体呈叶片状,柔软,有纤毛,头铲形,有两眼,有时具触须,尾尖,口在腹面后侧,常在近体后1/3处,无体腔,属于扁形动物门;蛔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属于线性动物门;水螅是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包含有无芽体、精巢,多见于海中,少数种类产于淡水.水螅一般很小,只有几个毫米,需要在显微镜下研究.
故选:B
点评:关键知道环节动物的特征,即: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16.下列疾病中是由非细胞生物引起的是()
A.肺结核 B.灰指甲 C.疟疾 D.狂犬病
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据此作答.
解答:解: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灰指甲是由真菌引起的,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结核杆菌是细菌、真菌和疟原虫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根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非细胞生物.
17.下列全属于脊椎体动物的一组是()
A.对虾苍蝇蚂蚁蜈蚣 B.鳄鱼娃娃鱼鱿鱼鲸鱼
C.家鸽丹顶鹤蝙蝠蝴蝶 D.青蛙青鱼乌龟乌鸦
考点:动物的分类.
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据此解答.
解答:解: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动物中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属于脊椎动物.其余为无脊椎动物.如对虾苍蝇蚂蚁蜈蚣鱿鱼蝴蝶等.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鳄鱼、娃娃鱼、鲸鱼青鱼青蛙等.
故选:D
点评:关键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据此能灵活的对动物进行分类.
18.制作大而松软的馒头或面包时,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青霉 D.植物病毒
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造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制馒头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
解答:解:A、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A错误;
B、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B正确;
C、利用青霉菌可提取青霉素,C错误;
D、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D错误.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制馒头和面包的原理,同时也要注意其它的发酵产品的知识.
19.山顶洞人属于()
A.能人 B.直立人 C.早期智人 D.晚期智人
考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相关知识,思考解答.
解答:解: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北京猿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应属于直立人阶段.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难度一般.
20.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的国家是()
A.美国 B.加拿大 C.埃及 D.中国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分析: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近800种.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据此解答.解答: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代裸子植物分属于5纲,9目,12科,71属,近800种.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5纲,八目,11科,41属,236种.其中引种栽培1科,7属,51种.有不少是第三纪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占世界已知种数的26.7%,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中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裸子植物十分丰富,居全世界的首位.
21.观察图形,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殊征,这一特征是()
A.有种子 B.种子有果皮包被
C.种子无果皮包被 D.叶形为针形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