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个"怎么看"》读后感
近日,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热遍媒体,热销全国。
生活中很多热点问题《七个“怎么看”》均有讨论,这也是《七个“怎么看”》由理论受关注的重要部分。
在阅读日益个性化、浅层化的今天,一本以“理论”冠名的“小册子”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引人深思。
生活中很多热点问题常常让大家感到困惑,比如房价为什么这样高、看病为什么这样难等等。
那么对这些热点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呢?今天我们看的这本新书:《七个"怎么看"》,这本书是"理论热点面对面"品牌的最新作品。
人们关注的很多热点问题,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的情况下,民众的精神需求在不断的提升和发展。
他们渴望政治生活更加民主、社会更加公平公正、希望一些关系民众自身生活发展的如看病、住房、就业等问题能得到更多的改善。
《七个怎么看?》一书是基于民众的这些期盼,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和现实发展阶段,而用理性的观点去解答这些问题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根源,表明了国家的态度和努力。
使民众对于国情和国家的发展现状有了客观的认识和理性判断。
我国是一个占世界20%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仅有占世界7%的耕地。
真正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仅仅60年时间,而且其中还几经曲折。
只有改革开放的30年时间。
我们国家才真正实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
使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变成了经济发展水平世界第三的伟大发展及其。
但是发展的同时一些现实问题也是日益凸显。
这些问题涉及民众的基本生活,与民众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反映了富裕起来的民众对于国家发展、社会公正、政治民主的更高要求。
虽然,这是一个处于发展转型阶段的人口大国所必经特殊阶段必然出现的问题。
虽然国家也在竭尽所能去不断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但这些问题依旧在一定范围和一定层面上存在着。
这给了一些不良用心的海外反华人士和一些妄图分裂国家的人提供诋毁政府的理由。
他们借这些问题在各类媒体上大肆宣扬这些问题,丑化国家和政府的形象,愚弄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
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
《七个怎么看?》这本书的出版发行,显得非常关键。
这本书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注重用事实和事例说话,以专家的视野,百姓的角度、理性的回答了当前广受关注的7个问题。
使民众认识到国家发展和成就来之不易,使民众看到了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
使那些攻击国家和政府的言论不攻自破,从而起到了促进社会稳定团结的作用。
回顾几年来国家的一系列发展战略我们不难看出,国家一直在致力去解决这7大现实问题。
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大西南、发展大新疆等一系列发展战略正在紧锣密鼓的
实施当中。
教育改革,不断推出国家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
城镇医疗、城居医疗覆盖了几乎所有城镇居民,新农合也覆盖可绝大多数农民。
廉政准则52不准如同52把利剑直刺腐败要害,限制高房价和恶意炒房的一些列政策让老百姓看到国家反对高房价的决心。
《七个怎么看?》这本书详细罗列了国家对于解决7个民众关注问题的努力。
让民众看到了一个爱民亲民,负责人的政府。
使民众更加支持和拥护政府。
这本书真正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这本书,没有用抽象的概念演绎和繁琐的逻辑论证,而是把严肃的理论话题用通俗清新、富有哲理的语言娓娓道来,用群众身力鲜活的事例和翔实的数据去说话。
通俗不等于肤浅,浅显不等于浅薄。
这本书坚持平和、平实的文风,说话平易近人,以理服人,不摆架子,不兜圈子,不说空话。
说话有根有据,不遮掩,不回避,不浮躁,不虚夸。
文风显得实。
读这本书,使人感觉很亲切,因为它看问题用的是老百姓的视角,讲道理用的是老百姓的语言,举例子用的是老百姓熟悉的事情,落脚点也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
从而增进理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看完《七个怎么看?》这本书,我想每一个具有理性思维的民众充分理解这些现实问题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看到了政府解决和
处理这些问题所作的一些不懈努力,充分体谅政府的难处,以理性的观点客观的对待存在于身边这些问题。
并以积极的态度去支持政府的工作。
《七个怎么看?》这本书之所以引起使整个社会强烈反响,是因为它反映了时代呼声,解答了时代关注的现实问题,使民众更加理性的去看待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没一件事情,从而使整个社会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团结。
从而使我国的国家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