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教材营养以写引领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汲取教材营养以写引领阅读
作者:章珍君
来源:《读写算》2018年第17期
摘要传统阅读教学往往偏重内容分析,写作训练抛开范文技巧。

从教材中汲取营养,用写作引领带动阅读,既可强化阅读体验,优化教学结构,又能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写作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写作;引领;技巧
中图分类号:G252.17,G212.2,G83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7-0212-01
一、语文教学现状
(一)读写相对分离。

传统阅读教学几乎变成了对课文的肢解,而作文教学往往另起炉灶,读写相对分离。

目前比较流行的一些教学设计参考资料,无外乎由“解题”、“理解字词”、“感知文意”、“把握文脉”、“内容赏析”、“品味语言”、“手法鉴赏”、“疑难探究”等构成,对文本的分析还存在支离破碎甚至重复繁赘的现象,悖逆于语文学科重感悟、重实践、重审美的要求。

(二)写作教学困惑。

由于过分肢解课文,原本情感丰富、富于灵性、催人感奋、诱人遐想的文本在解剖式的知识灌输中变得索然寡味,因此教师花了很多时间讲解,学生却“百读而厌”,作文时绞尽脑汁干着急,把作文看得过于神秘,甚至畏惧作文;教师想尽千方百计指导作文,但学生作文水平老是提不高,种种写作知识都显得很空洞,种种妙法都感到很不妙,语文老师也对作文教学感到困惑。

二、写作引领阅读的可行性
(一)“动机理论”为写作引领阅读提供了理论依据。

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这种行为,并使这种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一定的动机使然。

学习绘画是为了自己能绘画、把画画好,练习书法是为了把字写得漂亮。

学习写作不一定都能成名成家,但提高写作能力、发展自我是毋庸置疑的。

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写作意识,就会在心底变为练笔的激情和使命感,从而驱使他调动意志的力量,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去克服困难,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历史经验和现代教学实践为写作引领阅读奠定了实践基础。

古来善写者皆善读。

当今有不少语文老师在“读写结合”、“以写促读”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探索出一些成功经验,取得可喜成绩。

事实证明,写作并非单纯的写作,写作者并不辍于阅读。

以写作引领阅读是完全可行的。

三、以写作引领阅读的方法步骤与内容形式
以写作引领阅读,就是以学习写作技巧、获得写作灵感、准备写作行动来引导、带动、导向自觉、探究的阅读行为。

导向阅读的自觉与深入,引导阅读的方向,推动阅读的行动或发展。

(一)基本步骤
(1)明确写作要求。

即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明确写作的文体、内容、技巧、重点等。

(2)阅读借鉴文本。

我国的语文教材,汇聚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各体精华,久经岁月磨练,脍炙人口,融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语言美、情操美于一体,是一个璀璨夺目的世界,历朝历代,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示范性。

我们所谈的各种写作技巧,几乎能从选入课本的经典文章中找到样品或踪迹源头。

只要抱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态度去阅读借鉴,是比随意读破万卷还要有益的。

学生通过阅读借鉴,就会很快掌握写作要领。

(3)学生写作实践。

结合阅读的写作实践,不一定都要安排写大作文,可以写片断甚至写一句话,根据情况而定。

形式也应力求多样。

目的在于消化所学知识,学以致用,记述点滴所得,表达感悟与创造发挥。

(4)习作讲评活动。

以写作引领阅读的最终成果是习作。

学生习作情况,既反映写作功底,又能反映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要通过习作讲评,来纠正对文本的理解偏差和失误,弥补阅读中的疏漏,强化阅读层次,培养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方式方法
(1)创设情景,激发联想。

喜欢写作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阅读活动中,会因某些情节或内容突然引发联想、想像,产生写作欲望,欣然命笔。

因此,这种不仅仅为了了解或理解而阅读的阅读十分有效。

(2)引导借鉴,拾取珍奇,教给技法,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

中学语文课文,包罗写作技法万象,而且皆为成功典范。

学生虽然有了写作材料,“怎么写”却往往大伤脑筋,苦于找不到“高人”指点迷津。

而古今中外的“高人”都在他们身边,他们却看不
到。

他们往往只重理解,只会欣赏,不会借鉴。

或因司空见惯,舍近求远。

课文可借鉴的技法是多方面的,包括审题拟题、立意构思、结构布局、选材剪裁、表现手法,等等。

(三)内容形式
写作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形式应该灵活多样。

不必强求写整篇作文,可以写片断,甚至一句话。

这样既可以避免时间的限制,又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写作能力。

片断写作,可以连缀词语造句写话、将优美词句嵌入作文品味语言、仿照精彩语段学写句式、引用化用古诗词培养语感能力、与作品中人物对话沟通。

其他片断写作有片断联想、人物景物事件片断、语言创新片断、顿悟灵感片断、专题活动讲话片断、人物访问片断,等等。

结合阅读教学安排的整篇作文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才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多种写作能力,这也正是新课标的要求。

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写作,诸如读后感、心得体会、短评,缩写、改写、扩写、续写,编课本剧,为人物写悼词等等。

个人长期教学实践表明,从教材中汲取营养,用写作引领带动阅读的课堂策略是十分有效的。

纯粹的阅读教学,往往有一部分学生心不在焉。

书面表达能力提高了,各种语文素养都会相应提高。

写作能力的提高,又能增强继续学习语文的自觉性,为终身学习语文奠定基础。

俗话说:“教无定法。

”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努力探索研究,多渠道、多途径地“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而开展教学,才能实现培养有用人才的远大目标。

参考文献:
[1]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