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土地抵押贷款意愿分析及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土地抵押贷款意愿分析及影响因素
苏平
【摘要】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趋紧密,世界其他各国的农产品也纷纷涌入国内并对我国现有农业生产结构构成冲击,面对步步紧逼的竞争环境,我国农业进行升
级转型的需求愈加迫切.而在农业升级转型过程中占有绝对重要地位的农民却在为
扩大生产规模所需的资金而备受困扰,农民手中拥有的大量土地经营使用权无法得
到充分的利用,以获得充足的扩大生产规模的所需资金,这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发
展的巨大瓶颈.面对这样的问题,许多学者对农民的土地抵押贷款意愿和影响因素进
行了深入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认为,农民的土地抵押贷款意愿不但受其个人因素影响,还受国内政府政策、法律法规和贷款成本的影响.
【期刊名称】《黑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08)009
【总页数】2页(P56-57)
【关键词】土地抵押;贷款意愿;影响因素;农民
【作者】苏平
【作者单位】中共界首市委党校,安徽界首 236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1
伴随着我国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脚步,许多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少农户改变了传统的低投入,低产出的小农经济模式,开始向农场化、规模化农
业生产方式转变,还有些农户在延长生产链条上做文章,不再像过去一样只出售初级农产品,而是将农产品进行精细化生产,这样就可以大幅提高农产品的售价,创造更多利润。

因此,随着农户对生产模式的升级,农业生产对资金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

对我国绝大多数农民来说,土地是其赖以生存的重要保证,承担着像社会保障一样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很多制度都会对抵押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给予诸多限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农民虽然想扩大生产却因缺少抵押物而无法获得需要的融资,而其手中现有的农村产权却不能充当获得资金的抵押。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就是贷款困难。

因此,要想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的高速发展,农民抵押贷款问题就必须得到妥善的解决,这样既除去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又可以让农民放心发展生产。

在获得抵押贷款融资困难问题面前,如何让农民以自己手中的“三权”进行抵押融资成为其获得所需资金的重要选择,只有解决这一难题,农民才能将手中所有物变成可投入生产的有效资源,而不是手中握着大笔资源却无法将其有效利用。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指农业土地经营者以所承包农地的经营权抵押作为获取信用的担保向金融机构融资的资金融通形式,这种贷款形式可有效解决农民为扩大经营规模而资金短缺的问题。

而农民强烈的融资意愿也充分反映出放开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迫切性,因此,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开始逐步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很多经营大户得以拥有充足资金扩大自身生产规模,进而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对于城市居民抵押贷款而言,农民的融资途径却格外短缺。

近年来,无论是我国政府还是学界都为解决农民贷款需求大却无物抵押的困境做了大量的调研与讨论,满足农民对于经营发展等多方面的资金需求,彻底解决农村地区的融资供求矛盾现象,农村地区“三权”抵押贷款问题都是这些讨论的焦点所在。

而现实中无论从国
家层面还是实际操作层面,针对“三权”抵押贷款却又诸多障碍,比如,贷款渠道不畅通,制度守旧,产权认证不清楚,评估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导致了农民抵押贷款困难[1]。

调研显示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对抵押贷款的需求就越大,因为良好的经济发展背景使其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并深刻了解到规模化农业生产的必要性,因此,农民为了诱人的经济利益就会选择具有一定风险性的抵押贷款模式。

而随着农民抵押贷款规模的扩大,大量资金被投入到农业生产市场中,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当地农业的生产规模,使经济更为发达。

因此,发达的经济与土地抵押贷款二者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也使得当地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现代化农业生产得以实现。

我国占地广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地人文风俗、自然条件都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都会有所差异,而相对于各地农民对农地抵押贷款的需求也就不尽相同。

相关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农民只会将贷款资金用于农业生产以及其他行业经营,只有极少数的农民会将贷款用于日常生活,由此可见,对此类抵押贷款农民具有生产投资的特点;而大部分农民在需要资金的情况下还是会首选亲朋好友,而不是选择风险性较高的土地抵押贷款,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对抵押贷款具有理性特点;而农民因为担忧到期无法准时还款而丧失土地经营权,所以又表现出了谨慎贷款的特点。

而收入较高的农民相对于收入一般的农民往往会对资金具有更高的需求,相信自己的还款能力,所以对于此类抵押贷款需求强烈。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农民因自身的经营规模以及不同的资金需求因素对土地抵押贷款意愿影响很大。

但在有抵押贷款意愿的人群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农户担心逾期还款对土地经营权构成不良影响,大多数用户并不会担心抵押土地,因为其在选择贷款之前已做过充分的风险以及收益评估,认为自己具有充足的还款能力,否则并不会随便选择贷款这个融资方法。

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即便自己的资金不够到期偿还,也可以通过跟亲朋
好友进行借贷以保证抵押物的安全。

最后还有一部分人并不会拿出自己所有的土地进行抵押贷款,所以并不担心因为还不了款而使得抵押土地被处置。

(1)因为在我国农村男性需要对家庭经济情况负更大的责任,因此其会对土地抵押
贷款政策进行更为全面的了解与判断,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参与意愿比女性强,而对这种全新的融资方式也会持接受的态度。

(2)随着年龄的增加,一方面,农户的思想开始变得保守并且追求稳妥的生活方式,对土地抵押贷款的需求意愿也会相应降低,另一方面,年长的农户对土地拥有更为深厚的情结,所以其不会轻易选择土地抵押贷款来进行融资。

(3)相对于没有外出工作经历的农民来说,拥有外出务工经验的农民会更愿意进行
土地抵押贷款,这可能是由于拥有外出务工经验的农民其思想比较活跃,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较高,而且本身外出务工就证明其属于乐意尝试新鲜事物、善于利用机会的人群。

(4)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其对从未尝试过的新鲜事物的接受认可能力,因此,越是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越愿意参与抵押贷款,而良好的教育也能使其更为清楚地理解土地抵押贷款的优势与运作方式。

(5)随着农民手中可使用土地面积的增加,其参与贷款的意愿也会明显上升,因为
土地使用面积越大,对于资金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部分农民会反映在抵押贷款的过程中,土地价值评估费用、登记费用等过高导致农户贷款意愿降低。

除了以上因素外,受国家现行法律的影响,土地担保及相关法律知识会降低对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法律知识层次越高的人其贷款意愿就会显著降低。

相应的,农户越是了解抵押土地的相关内容以及法律后果,就越不愿意进行土地抵押贷款。

由以上可知,由于受农民个人综合因素及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农民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意愿也不尽相同。

而资金获取的容易程度也直接影响农民是否参与抵
押贷款的意愿。

在家庭方面,整个家庭的收入水平及富裕程度也会很大程度影响到其对抵押贷款的需求,一般来说在农村某个家庭经济状况越好,所从事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规模也会大于其他经济状况一般的家庭,而大规模的生产经营决定了其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参与土地抵押贷款的可能性也就越大[2]。

而持有大面积土地的农
户其经营规模也就越大,相应的就会更多的承担土地成本,这样资金周转困难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就会对农地抵押借贷产生更高的参与意愿。

抵押贷款过程中高额的手续费及繁琐的程序会降低农户对农地抵押贷款的兴趣。

因此,在宣传农地抵押贷款的同时,政府及金融机构应简化办理贷款的手续和流程,将抵押贷款的主要目标设定为生产大户。

同时,应扩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的试点,建立属于农村自己的交易平台,方便农户进行融资贷款。

另外,应在农村加快建立农户的信用评价机制以降低金融机构资金出借的风险,且可建立共享的资源数据库,使各个金融机构间可以相互合作,共享信息。

政府也应当进一步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农民敢于承担贷款风险去扩大生产,从而促进当地农业的快速及规模化发展。

【相关文献】
[1]尹云松.论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J].中国农村经济,1995(6).
[2]王平,邱道持,李广东.农村土地抵押调查[J].中国农学通报,201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