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链球菌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链球菌抗原构造模式图
荚膜
蛋白质Ag 多糖Ag
肽聚糖 .
核蛋白Ag
10
第二节 链球菌属
•抵抗力
抵抗力不高 不耐热,55℃灭活 对常用消毒剂及抗 生素敏感
.
11
第二节 链球菌属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1、细菌胞壁成分
(是细菌侵入机体并在体内定居的首要条件)
①黏附素:包括脂磷壁酸(LTA)、F蛋白
β-溶血
.
4
甲链
丙链 乙链
.
5
第二节 链球菌属
2、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类
根据C多糖抗原不同分20群(其中致病菌株多 属于A群)
各群之间,又按蛋白质抗原不同,分若干 型。如A群—— 分M、T、R…等约150个型
B群——分 4型 C群——分13型
.
6
第二节 链球菌属
A群链球菌
• 一、生物学性状
• 形态与染色 G+ 球菌,链状排列 无鞭毛、芽胞 培养早期可有荚膜。
.
41
.
27
油镜 ×1000
.
28
肺炎链球菌
Gram’s染色镜检图
.
29
扫描电镜
.
30
电镜
.
31
• 培养特征– 营养要求高,血平板上生长
菌落周围α-溶血,与甲链相似
肺炎球菌与甲型链球菌区别--胆汁溶菌
试验、菌落中间下陷(自溶)
.
32
脐样凹陷 . 18-24h
33
胆汁溶解试验
.
34
致病物质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抗体(ASO)
抗体在体内存在数月至1年
临床意义:
作为链球菌新近感染指标之一或风湿热及其
活动性的辅助诊断
临床称为抗“O”试验 ,ASO效价在1:400
以上有诊断价值
.
15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链球菌溶血毒素 S
streptolysin S, SLS 特点:对O2 稳定 ,无抗原性。(链球菌在 血琼脂平皿中生长后菌落周围β溶血环由 SLS所致) 作用 :对白细胞及其它组织细胞具有毒性 作用,作用于细胞膜上磷脂,导致细胞损 伤
链球菌溶血素O
• antistreptolysin O test,ASO 抗O试验
• streptokinase,SK 链激酶,溶纤维蛋白酶
• streptodornase,SD 链道酶,DNA酶
• S.pneumoniae 肺炎链球菌
• pneumococcus 肺炎球菌
.
40
本节 要点
• 链球菌形态、菌落特点。 • 链球菌抗原构造及分类方法。 • 链球菌致病因素。 • 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菌落如何区别? • 简述病原性球菌微生物学检查要点。
链球菌光镜 ×1000 革兰染色
链球菌 扫描电镜 ×12000 .
7
链球菌的排列
.
8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 在含血或血清的培养基生长好 液体培养基:沉淀生长,易形成长链 固体培养基(血琼脂平皿):
针尖样小菌落,大多数菌株有溶血圈 根据菌型不同,溶血情况不一
不完全溶血--α- 溶血 完全溶血--β-溶血 无溶血圈
.
13
第二节 链球菌属
②链球菌溶素
• 作用:溶解RBC 、破坏白细胞 和血小板
• 种类:根据对氧的稳定性不同,分为 链球菌溶血毒素O(SLO) 链球菌溶血毒素S(SLS)
.
14
第二节 链球菌属
链球菌溶血毒素“O”
特点: 对O2敏感,抗原性强
遇氧 -SH-
-S-S- 失去溶血能力
抗原性强 SLO
机体
丙型链球菌 (γ - streptococcus)
特点
菌落周围无溶血环,
一般无致病性
.
1
甲 型 溶 血 性 链 球 菌 的 溶 血 情 况
.
2
乙 型 溶 血 性 链 球 菌 的 溶 血 情 况
.
3
第二节 链球菌属
☆不完全溶血--溶血圈 窄,圈内RBC未完全 破坏,呈草绿色
α- 溶血
☆完全溶血--溶血圈宽大 ,RBC完全溶解溶血圈 透明
.
36
大叶性肺. 炎
37
其他链球菌
• B群链球菌(GBS)
• 学名:无乳链球菌 • 为阴道、直肠及鼻咽部中正常菌群。 • 感染途径及类型: ①经产道,新生儿败血症伴呼吸窘迫,
病死率较高,50~70%; ②医院内感染,脑膜炎后可有后遗症。
.
38
第二节 链球菌属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
.
17
第二节 链球菌属
致病物质
• 细菌胞壁成分—黏附素、M蛋白等 • 外毒素—链球菌溶素、致热外毒素等 • 胞外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
链道酶
.
18
第二节 链球菌属
所致疾病
①各种化脓性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上呼吸道
感染等。 感染特征:脓液稀薄,略带血性,病灶与周围组 织界限不清。
②中毒性疾病--由毒素引起,如猩红热、毒素休克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链球菌分类
1、根据溶血能力分类(在血平板上生长的菌 落其周围溶血环的情况)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
特点 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圈 致病性较弱,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
菌落周围有完全溶血圈 特点 致病性强(A群多属于此类)
.
16
第二节 链球菌属
3、侵袭性酶类
①透明质酸酶--扩散因子:分解组织中的透 明质酸,使细菌易在组织间扩散
② 链激酶(SK) --溶纤维蛋白酶:使纤维蛋 白酶原变成纤维蛋白酶,溶解纤维蛋白,有 利于细菌的扩散
③ 链道酶(SD) --链球菌DNA酶:溶解脓液 中高度粘稠的DNA,使脓液稀薄,有利于 细菌在感染灶中的扩散
• 荚膜-- 抗吞噬,是肺炎球菌主要侵袭力。有
荚膜为光滑型“S”型,毒力强
无荚膜
的粗糙型“R”型,毒力降低。
● 其它致病因素-- 肺炎球菌溶血毒素、脂磷壁酸
、神经氨酸酶等,与肺炎球菌致细胞坏死、溶血
、与细胞粘附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有关。
所致疾病
● 大叶性肺炎 偶可引起其它部位的化脓性炎症 及败血症、脑膜炎等。
.
35
样综合症
③变态反应性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
(发病机制 Ⅱ型、Ⅲ型超敏反应)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猩红热皮疹、舌苔
.
25
.
26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
• 形态染色-- G+双球菌,可形成短链状,菌体 为矛头状,有荚膜(根据荚膜多糖抗原不同 分为84个血清型)
☆主要特征:血平皿上菌落周围为草绿色不 完全溶血(α-溶血) ☆致病性:上呼吸道正常菌群。
与龋齿发病密切有关 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
.
39
本节专业英语
• Streptococcus
链球菌
• streptococcus hemolyticus 溶血性链球菌
• streptolysin O,SLO
粘附于哺乳动物多种细胞,利于细菌侵入机体
②M蛋白
抗吞噬作用、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
③肽聚糖
致热、溶解血小板、诱发实验性关节炎
.
12
第二节 链球菌属
2、外毒素类
①致热外毒素:又称红疹毒素或
猩红热毒素
•概念: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 由携带溶原性噬菌体的A群链球菌产生
•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主要引起人类猩红热(皮肤红疹),也 可导致毒性休克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