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北京有座曆代帝王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寺庙:北京有座曆代帝王廟
北京有座曆代帝王廟
北京北海公園的西邊靠近白塔寺的地方有一座廟------曆代帝王廟
首座曆代帝王廟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於洪武六年,在南京的欽天山修建的。

朱元璋規定每年的春秋仲月上旬甲日為祭日,他親自到廟裏行祭禮。

當時的曆代帝王廟享祀的帝王有,正殿中一室祀三皇,即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

東一室祀五帝,即少昊金天氏、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唐堯、虞舜。

西一室祀夏禹、商湯、周文王,又東一室祀周武王、漢光武帝、唐太宗、又西一室祀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元世祖。

索斯帝王都屬曆代創業之君,並塑衣冠坐像。

唯伏羲、炎帝塑像未著衣服,隻因當時還未能織布製衣。

朱棣遷都北京後,也許是忙於軍國事務,無暇顧及。

沒有在北京新建曆代帝王廟。

但明朝祭祀曆代帝王的禮儀並未中斷,有時遣官去南京和鳳陽致祭,有時就在北京舉行郊壇大祀時附祭曆代帝王。

北京的曆代帝王廟始建於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它是明清兩朝祭祀三皇五帝、曆代帝王和文臣武將的皇家廟宇,1996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當與工作人員談及以往多次從門前經過,竟然沒有注意到這裏時。

工作人員言道:這裏以前是159中學,遷出後開始修繕,2004年才完工對外開放,你最近沒來過,當然沒有注意到了。

嘉靖十一年秋祭首次在剛剛完工後的北京曆代帝王廟進行,南京的曆代帝王廟祭祀終止,廟宇也漸漸廢棄。

當時北京曆代帝王廟中的享祀人物與南京的曆代帝王廟基本一致,變化是不設塑像,改立牌位。

15年後,由於蒙古貴族時時加大規模進犯,屠殺和掠奪,使明朝民眾飽受戰亂之苦。

正是這種民族衝擊日趨尖銳和民族感情的危機,才迫使嘉靖接納大臣的建議,把元世祖忽必烈以及穆呼哩、博爾忽、赤老溫、伯顏等人的牌位撤掉。

1644年清室入關,定鼎北京後,從順治帝開始,一直到宣統末代皇帝都重視對曆代帝王的祭祀(曆代帝王廟中至今從未供奉清代帝王)。

北京曆代帝王廟也就成為清室繼承前明的一宗曆史文化遺產,
並在完善崇祀曆代帝王和功臣的禮製上,比明代更上一層樓。

順治在1645年下諭旨指出:元世祖能夠入廟享祀……應當讓遼太祖和功臣耶律赫魯、金太祖、金世宗和功臣宗翰、宗望都入帝王廟享祀。

元世祖之所以能有全國統一的天下,他的功業是繼承元太祖成吉思汗的,所以應當追祀元太祖。

元太祖的功臣穆呼哩、伯顏也應當入廟配祀。

他在諭旨中還說:明太祖朱元璋及其功臣徐達、劉基也要一並增祀。

順治十三年,順治帝親詣行禮,以抒景仰之意。

以後,經康熙、雍正到了乾隆時代,乾隆集中了從明太祖到雍正年間的許多真知灼見,總結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選擇那些帝王入祀曆代帝王廟,要體現出“中華統緒,不絕如線”即一脈相承的特點,“上自軒轅,下至勝國”,要形成係列,形成完整的“線”,不能有缺環或中斷。

他還認為:曆朝曆代的帝王都要供奉,開國守業的帝王都要祭祀,南方北方和偏安之國即分裂時期的局部地方朝廷的帝王都要同等對待。

經過乾隆帝最後這一次調整和完善,曆代帝王苗基本形成了上自三皇五帝、下至曆代帝王這樣一脈相承的帝王祭祀體係。

二.選擇哪些帝王入祀曆代帝王廟,要“大公至正”,不能帶有民族偏見。

他說:“洪武之去遼、金而祀元世祖,猶有一統帝係之公。

至嘉靖之去元世祖,則是狃於中外之見,而至一統帝係於不問矣。

若順治初之入遼、金而去前五代,則爾時議禮諸臣亦未免有左袒之
意。

”“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不敢有所軒輊於其間。

”大意是說:朱元璋去掉遼金,而祀元世祖算是維護中華一統的帝係,算是公正的。

嘉靖撤掉元世祖則是拘泥於中外之見,不顧中華一統帝係的錯誤做法。

順治隻增加遼、金帝王而去掉了前五代帝王,則當時參與意見的諸大臣,未免有偏袒遼、金之嫌。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應該因南北、中外不同而有偏心,不敢因此而產生高低貴賤之分。

三.曆代帝王胥祀於景德之殿,其有德無德,若南若北,曰中曰外,是一家非一家,章章如,昭昭如,孰可以為法,孰可以為鑒,萬世之後,入廟而祀者,孰不憬然而思,惕然而懼耶!大意是說:現在入祀曆代帝王廟景德崇聖殿的這些帝王們,不管他們是否真正的有所作為,興起於什麼地方,出自哪個民族,屬不屬於同一家族,誰可以效仿,誰能引以為戒,待百年之後,入曆代帝王廟祭祀的人,會看的很清楚的,由他們來思考、品評和警戒吧。

乾隆帝又說:“一時之議雖權,萬古之論不可欺也。

”正所謂是非成敗,千秋功罪,自有後人評說。

他的這些話,表現出一位封建帝王難得的遠見和胸懷。

北京曆代帝王廟在乾隆時代趨於鼎盛。

在景德崇聖大殿內供奉三皇五帝和曆代開國帝王、守業帝王188人的牌位,在東、西配殿供奉曆代文臣武將79人的牌位。

另有關帝廟,單獨供奉關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