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6(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譬.(bì)如深山的阴处有一种植物,叫“山海棠”,既便生在僻处,无人观赏,可它依旧一丝不苟.(gǒu)地向上挺拔了枝叶,开出鲜艳欲滴的花朵。

B.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遑.(huáng)论义师讨伐叛臣,还是利欲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总是剑拔弩.(nú)张的。

C. 两村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zhù)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稗睨的表情、跌宕.(tuò)飞扬的韵致、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

D. 《北京折叠》中设定了三个互相折叠的世界,隐.(yǐn)喻上流、中产和底层三个阶层,整个城市尺度的空间和时间双重折叠意象恢弘.(hóng),映射出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阶层割裂趋势的深切焦虑。

(命题思路:原创。

考查常用规范汉字的读音和书写。

选项来自美文及报刊,关注文化和时事热点,语言材料新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相同的手法在小说《在酒楼上》中也有使用:“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
..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
慢,如蔑视游人的甘于远行”。

其实鲁迅曾经说过:“对于自然美,自恨并无敏感,所以即便恭逢良辰美景
....,也不甚感动”,【乙】但是他写景状物仍旧当得起顾随形容的“一笔一个花”,全然大家水准:这其中奥妙,就在善于用色。

当然他对色彩一定有天生的敏锐,但后天的自我培养也不可忽略。

记得萧红回忆鲁迅的文章中就提到
说他留日时曾经读过不少美学方面的书籍。

【丙】诸位看客实在应该效仿
..他老人家,即便自认格高,也不惮精.
工细作
...。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仿佛
B. 良辰美景
C. 效仿
D. 精工细作
(命题思路:原创。

考查词语的理解和正确运用,涉及一般实词、成语,范围广。


3.文段中划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句是(2分)(▲)
A.甲
B.乙
C. 丙
(命题思路:原创。

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涉及冒号、引号、逗号、句号的运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2022年亚运会等国际大型活动的举办,又为杭州健全城市治理能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带来了重大机遇。

B.据国家卫生部调查显示,农村有 37%应就诊病人没有就诊,65%应住院病人没有住院。

老百姓看病难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除根治药价虚高这一首要顽疾外,还需要加大全方位监管力度。

C.“网络水军”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以注水发帖来获取报酬,是网络营销的进阶,有时会左右舆论,误导受众,制造假民意,甚至影响政府决策,值得注意与警惕。

D.中医认为,春季睡眠不佳,一部分原因源于肝气不舒,这种情况下,一般只需要通过调节心情、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再适当补充些营养素,这种暂时的睡眠障碍即可迎刃而解。

(命题思路:原创。

本题考查学生的病句的辨析能力,ABD项来源于时政新闻,C项没有作修改,报刊语言不规范现象严重。


5.给下面两首诗歌补写恰当的诗句,使整首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富有哲理。

(3分)
他们在觉醒的时候对我说:“你和你所居住的世界,只不过是无边海洋的无边沙岸上的一粒沙子。


在梦里我对他们说:“▲,▲。


(命题思路:原创。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仿写,所选材料贴合学生生活,在考察诗歌语言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的挖掘。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要求至少有一处运用比喻、拟人或排比修辞手法中的一种。

(6分)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

第二▲。

第三▲。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命题思路:原创。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鲜明、生动,合并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10分)
材料一: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

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

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

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

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
....。

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

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

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

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摘编自白龙《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材料二: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

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你看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吗?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吧!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

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

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

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摘编自朱光潜《谈读书》) 材料三:
我们说过很多次,一个好的读者也是自我要求很高的读者。

他在阅读时很主动,努力不懈。

现在我们要谈的是另外一些观念。

你想要用来练习阅读技巧,尤其是分析阅读技的书,一定要对你也有所要求。

这些书一定要看起来是超越你的能力才行。

你大可不必担心真的如此,只要你能运用我们所说的阅读技巧,没有一本书能逃开你的掌握。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技巧可以一下子像变魔术一样让你达到目标。

无论你多么努力,总会有些书是跑在你前面的。

事实上,这些书就是你要找的书,因为它们能让你变成一个更有技巧的读者。

伟大的科学作品比一些非科学的书籍还要容易阅读,因为这些科学作者很仔细地想要跟你达成共识,帮你找出关键主旨,同时还把论述说明清楚。

在文学作品中,找不到这样的帮助,所以长期来说,那些书才是要求最多、最难读的书。

譬如从许多方面来说,荷马的书就比牛顿的书难读——尽管你在第一次读的时候,可能对荷马的体会较多。

荷马之所以难读,是因为他所处理的主题是很难写好的东西。

读一本好书,却会让你的努力有所回报最好的书对你的回馈也最多。

当然,这样的回馈分成两种:第一,当你成功地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

第二——长期来说这一点更重要—一本好书
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

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

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像只提供讯息的书所形成的那样。

你会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认。

(摘编自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
7.下列理解,不属于“精神刷新”内容的一项是(3分)(▲)
A.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发现自己的过程,正所谓“人文日新”。

B.我们可以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的,足以让人废寝忘食愉悦,借此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

C.我们可以从读书中寻出更多的趣味,激发对生命的思考,成为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D.一本好书不仅能让你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会变得更有智慧,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认。

(命题思路:原创。

综合考查学生的对现代文语段的理解能力及信息筛选能力)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要通过阅读,我们就能使精神日益丰富,在一次次的刷新中,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B.读一本好书,第一遍要着眼于全篇主旨与特色,第二遍要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更需用笔记增加记忆,刺激你思考。

C.荷马的书比牛顿的书难读,是因为荷马过于仔细地想要跟你达成共识,帮你找出关键主旨,同时还想把论述说明清楚。

D.阅读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将懂得更多阅读技巧,变得更有知识——像只提供讯息的书所形成的那样。

(命题思路:原创。

综合考查学生的对现代文语段的分析理解能力及信息筛选能力)
9.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多读书”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4分)
答. ▲ .
(命题思路:原创。

引导学生对阅读现状的思考和关注,培养爱读书的习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20分)
春天的腔调
施立松
①春天是有腔调的。

这腔调有时隐隐约约,细碎模糊,又羞涩迟疑,有时却浩浩荡荡,惊天动地,铺天盖地。

10.开头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 .
(命题思路:原创。

考查语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11.赏析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5分)
答:▲ .
(命题思路:原创。

本题考查的是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通过对语段的赏析,考查内容及艺术手法,尤其是
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


12.根据上下文,简析第⑥段画波浪线部分的语言艺术效果。

(5分)
答:▲ . (命题思路:原创。

本题考查的是赏析作品艺术风格的能力。


13.结合全文,分析题目“春天的腔调”的意蕴。

(6分)
答:▲ . (命题思路:原创。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作品内涵的能力。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
《岑嘉州诗集》序
【唐】杜确
自古文体变易多矣,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始为轻浮绮靡之词,名曰“宫体”。

自后沿袭,务为妖艳,
谓之摛锦布绣焉。

其有敦尚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为当时所重,讽谏比兴,由是废缺。

物极则变,理之常也。

圣唐受命,斩雕为朴。

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博之风,兹焉渐革。

其时作者,
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粲粲然,近建安之遗范
..矣。

南阳岑公,声称尤著,公讳参,代为本州冠族。

曾太公文本,大父长倩,伯父羲,皆以学术德望,官至
台辅。

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鉴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回拔孤秀,
出于常情。

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

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
亦可谓精当矣。

天宝三载进士高第,解褐
..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转右威卫录事参军,又迁大理评事,兼监察御
史,充安西节度判官,入为右补阙。

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改为起居郎,寻出虢州长史,又改太子中允兼殿
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

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

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入
为祠部考功二员外郎,转虞部库部二正郎,又出为嘉州刺史。

副元帅相国杜公鸿渐表公职方郎中兼侍御史,
列于幕府,无几使罢,寓居于蜀。

时四川节度因乱受职,本非朝旨,其部统之内,文武衣冠,附会阿谀,以
求自结,皆曰中原多故,剑外小康,可以庇躬无假.向阙。

采,登名翰场。

有公遗文,贮之筐箧,以确接通家馀烈,忝同声后辈,受命编次,因令缮录,区分类聚,勒
【注】①旋轸:回车,喻返京。

②犯軷俟时:岑参赴嘉州刺史任途中遇蜀中动乱不得前行,留滞在梁州、成都一带。

軷,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

吉往凶归:唐代宗永泰元年岑参出为嘉州刺史,约大历五年克死于成都。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属:这些人
B.近建安之遗范
..矣遗范:遗存风范
C.解褐
..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解褐:担任官职
D.可以庇躬无假.向阙假:假意
(命题思路:原创。

实词多为常见词语,而且在文中可以经过推断得出其文中含义。

主要考查学生的积累和推断能力。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其.有敦尚风格其.皆出于此乎
B.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物极则.变,理之常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D.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命题思路:原创。

虚词在考纲要求内,主要考查学生的积累和活用的能力。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自宫体诗以来人们做诗致力于铺陈华丽,以致讽刺比兴的手法,从此废弃缺乏,虽有人崇尚风骨格调也不被看重。

B.副元帅相国杜公渐鸿上表让岑参担任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居于相国幕府。

只是没过多久,岑参就被免去官职,寓居在蜀地。

C.岑参写了《招蜀客归》这篇文章,让有见识的人无不感叹,奸谋者惭愧沮丧。

他虽遇上动乱延误了时间,但最终以文采,登名翰场。

D.作者作为岑家的世交,接受委托编纂岑参的文集,是想让后人从他的文章中了解他高尚的人格,激发高远的情怀。

(命题思路:部分原创。

要求学生能读懂文章,并对文章内容有清晰的把握,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


17.用“/”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

(3分)
倘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京兆杜确
(命题思路:原创。

考查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乃著《招蜀客归》一篇,申明逆顺之理,折挫佞之计,有识者感叹,奸谋者惭沮,播德泽于梁益,畅皇风于邛。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思路:原创。

考查理解翻译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20题。

(8分)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9.全诗扣紧一个“望”字。

前六句写“望”中▲,后两句写“望”中▲,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投身疆场为国立功的壮志。

(2分)
(命题思路:原创。

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的能力。


20.有人说这首诗写景“调高语壮”,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6分)
答:▲ .
(命题思路:原创。

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
材料一: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材料二:
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已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
21.第一则材料中“忠恕”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
22.概括第二则材料孔子的观点。

(4分)
答:▲ .
(命题思路:部分原创。

综合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思想的把握)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师者,▲。

▲,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2)▲,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
(3)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4)呜呼!▲,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苏洵《六国论》)
(5)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命题思路: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我们一直倡导“家国情怀”,因为“有国才有家”。

千百年来,以《孝经》《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为代表的经典家训世代相传。

这些家训蕴含的言传身教的家风,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濡养后人。

今天我们站在全新的历史方位、面临着全新的历史任务,优良家风不应只是记于文本、束之高阁的冰冷字句,它应该以与时俱进的内容和全新的生命力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思路:原创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

立意的关键是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家风家训。

材料提示了家风家训在传统中华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也提示考生要立足于“全新的历史方位”“全新的历史任务”,思考家风家训与时俱进的内容和全新的生命活力)
2019年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答案
1.D(3分)A“譬”应读“Pì”,“既便”应为“即便”;B“弩”应读“nǔ”;C“稗睨”应为“睥睨”,“宕”应读“dàng”。

2.D(3分)D项,是指做一样东西很用心做得精致而细腻,这里应用“精益求精”。

A项,仿佛,指差不多;好像。

B项,意思是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C项,是指以某件事情为榜样,模仿来做或作为借鉴以便发扬。

3.B(3分)句中冒号应为逗号。

4. D(3分) A 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搭配不当。

B“据国家卫生部调查显示”句式杂糅,改为国家卫生部调查显示。

C “有时会左右舆论,误导受众,制造假民意”语序不当,改为“有时会制造假民意,误导受众,左右舆论”。

5.(3分)例:我就是那无边的海洋,大千世界只不过是我的沙岸上的沙粒。

(3分)
6.(6分)①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强调发展变化的快乐)
②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强调奋斗的快乐)
③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竟胜而得快乐。

(强调胜利的快乐)
④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

(强调专注的快乐)
7.B(3分)不属于“精神刷新”内容,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

8.B(3分)A原文材料一是“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表述过于绝对;C原文材料三是“伟大的科学作品比一些非科学的书籍还要容易阅读,因为这些科学作者很仔细地想要跟你达成共识,帮你找出关键主旨,同时还把论述说明清楚。

”答案表述相反;D原文材料三是“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

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


9.①多读书可以使精神日益丰富。

②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

③能够增加抵抗引诱的能力。

④提高阅读技巧。

⑤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

10.(4分)内容上运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地写出了春天的变化多姿(1分)。

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海岛春天的描述(1分),又照应了文章标题和结尾(1分)。

11.(5分)此句使用了比喻(1分)的修辞,把海风比作尽力杀伐的将军,(1分)形象地写出了海风的尖利和冷硬(1分);用三组对偶形成整句(1分),写出了秋季海岛的萧瑟(1分)。

12.(5分)①“一丛”“一枝”“一回头”“一声”,连用4个“一”凸显了“惊雷”前的宁静。

②“菖蒲”“青苔”“陶罐”“藕”“红果”……意象的铺陈渲染了一种温婉、充满情愫的氛围。

③运用叠词和色彩的对比写出了春天的绚丽与浓烈。

13.(6分)①“春天的腔调”不仅指春天的景色,更象征着生命的喜悦与憧憬,一种生命的形式。

②作者告诉我们,无论生命中经历怎样的困苦与挫折,经历怎样严酷的寒霜,都不要忘记绽放生命的美好。

③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历史更替变化的感叹与赞美。

14.D(3分)傲:傲慢
15.C(3分)连词,就;A指示代词,其中/副词,大概;B助词,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D介词,和……相比/介词,被动
16.C(3分)“以文采,登名翰场”的是岑参的嫡长子岑佐公。

17.(3分)倘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京兆杜确。

18.(1)(3分)每一篇作品写成搁笔,人们就纷纷传抄,即使是平民百姓,边远外族,无不吟诵熟读。

(2)(5分)岑参就写了《招蜀客归》这一篇文章,申明逆顺的道理,挫败权臣的算计。

文章让有见识的人感叹,奸谋者惭愧沮丧,岑参在梁、益二州传播皇上的德泽,使皇风在邛崃畅行。

19. (2分)所见所感
20. (6)①首联用“心惊”二字,表示作者对国事的担忧。

接着写听到军中不断传来鼓角声,使人感到浓厚的战争气氛。

②颔联“万里”“三边”两词极言空间之宽广,写景气势恢弘。

(1分)
③颈联危旌、沙场烽火、胡月、云山等意象开阔雄浑,可以看出战事的激烈,全诗意境辽阔雄壮,充满阳刚之美,带有浓郁的盛唐时期的慷慨之气。

③末联连用"投笔从戎"和"终军请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的勃勃雄心,更有豪气顿生之感。

21. (2分)忠,对人尽心竭力,指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原文或解释均可)
23.(4分)要能推已及人。

(2分)在孔子看来,推己及人是践行仁”的方法,要能从自己做起,到为他人服务,再到为百姓服务,逐层推进,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2分)
24.(共6分)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
②鹤汀凫渚即冈峦之体势
③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成曲调先有情
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⑤枯松倒挂倚绝壁砯崖转石万壑雷
25. 作文

文言文翻译:
自古以来,文章体式风格变化很多,梁文帝和庚肩吾这些人,最早写华而不实浓艳细腻的诗歌,叫做宫体诗。

从那以后这种诗歌就沿袭下来,人们做诗致力于辞藻艳丽,叫作铺陈华丽。

其中虽有人崇尚风骨格调,很想使文风规正,却又不被当时的人们看重。

讽刺比兴的手法,从此废弃缺乏。

事情到了极致就会发生变化,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唐朝建立以后,去掉雕饰改为朴实.开元年间,王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