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子500米速滑运动员起跑技术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女子500米速滑运动员起跑技术的研究
作者:何大为
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7年第02期
中图分类号:G8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要在速滑运动500米比赛中,起跑技术对比赛结果有决定性作用,所以在进行训练时应将起跑技术作为训练核心内容之一,帮助运动员在赛场上取得理想的成绩。

本文主要对起跑技术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从生物力学等多种角度对其进行阐述,争取提高我国女子速滑成绩。

关键词速滑 500米起跑技术
速度滑冰是我国是继乒乓球之后第二个拿到世界冠军的项目,也是自从参加冬奥会以来最早要实现奖牌零的突破的项目。

说明我国速滑运动员是具备竞争能力的,只是还欠缺一些对比赛的把握能力。

细节决定成功对应目前现代大道速滑运动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我国运动员想在此项目上有所突破和提高,就必须掌握大道速滑运动的规律。

一、500米速滑与起跑技术特点
(一)500米速滑技术特点
速滑运动中包含多种项目,500米是其中最短的一项。

在进行比赛时,运动员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并在短时间调整自己的状态并使用战术,这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必须全力以赴,不能出现失误,才能使自己在赛场上取得优势。

500米速滑在进行训练时应将提高速度作为核心内容,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将速度与技术以及力量进行充分的结合,促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比赛,取得胜利。

蹬伸是速滑运动的主要特征,加速能力是由起跑阶段的蹬伸力量决定的,为了实现滑行速度的最高点,必须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增加自己的蹬冰功率,这些都说明,运动员腿部应该有足够的力量,在训练中爆发力与肌肉保持力应作为训练重点。

(二)速滑500米起跑的技术特点
1.起跑技术的重要作用。

在短时间内,将静止到移动的过程最大限度的提高到最快就是指起跑。

滑跑速度与起跑速度有直接关系,在进行实际比赛过程中,好的起跑可以为运动员带来一定的优势,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自己的滑跑速度与蹬伸功率,也对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有一定的帮助。

起跑技术是大道速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500米速滑运动成绩起决定作用。

所以,在进行训练时,应将起跑技术作为训练要点。

起跑对于优秀选手来说具有抢先位置的重要作用,对于相对较差的运动员来说有领先位置的作用,对运动员取得理想成绩都有一定的帮助。

第一步不仅是比赛中的重点,也是起跑运动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做好第一步是整个比赛的关键。

2.起跑技术特点分析。

预备姿势、起跑以及疾跑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起跑运动,为最大限度的实现快速运动以及加速滑跑,应在起跑时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及做好正确的起跑姿势,为后来的比赛打下基础。

起跑姿势分为多种,各有自己的优势以及弊端,运动员应结合自身情况对起跑姿势进行选择,帮助自己取得理想的成绩,下面我们对起跑姿势进行分析研究。

相对于三点式起跑姿势来说,站立式起跑稳定性较低,但利于运动员状态的改变,可以最快的速度从静止状态进入到蹬冰状态。

而三点式起跑可以有效的增加运动前冲力,实现提高运动频率的目的。

二、起跑技术的关键环节
(一)蹬冰角度分析
我国大道速滑运动员在滑行时膝关节角度过大,造成蹲屈姿势偏高,在进入蹬冰阶段后下肢三关节伸展顺序为髋-膝-踝,这符合蹬地动力机制及肌群运动规律,即大肌群带动小肌群运动。

在整个蹬冰过程中髋关节角度逐渐增大,而膝、踝两关节在充分伸展前均存在屈膝和屈踝现象。

在蹬冰结束时三关节角度基本达到峰值。

从数据上看虽然踝关节伸展幅度较大,但仅发生在蹬冰结束前,膝关节充分伸展后0.02s左右,踝关节才充分蹬伸。

(二)心理精神因素
随着竞技运动的发展,优秀运动员在体能和技术上的差距越来越小,心理因素对比赛的影响被深刻地认识和挖掘,成为影响运动员竞技状态和最终名次的重要因素。

按照国际滑联对大道速滑起跑的规定,每组选手允许一次抢跑,如果运动员第二次犯规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这样的规则在增加了比赛观赏性和竞技性的同时,也对大道速滑运动员达到成功起跑,以及起跑心理素质和技术的稳定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提高起跑关键环节对策分析
(一)生物力学对策
在大道速滑中,影响速度大小的重要因素是每次蹬冰的机械功量,而决定其大小的参数有:蹬冰角度、膝关节角、小腿与水平面夹角、最大展膝角速度和最大展髋角速度。

起跑时,蹬冰角和上体前倾角是影响起跑速度的两个重要因素。

起跑时较低的前倾角和蹬冰角有利于蹬冰动作的进行从而获得较大的初速度,并且进入起跑后半段时,蹬冰角迅速减小,在疾跑阶段充分发挥腿部力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加速度。

(二)反应速度训练
我国女子大道速滑运动员在起跑阶段前三步每一步所用时间均稍长于世界优秀大道速滑运动员的平均用时。

建议应加强运动员启动反应速度训练,提高步频及步幅,以获得更快的向前加速,从而获取有利的起跑时间。

在训练方法上,可以采用在陆上或冰上用不断变化的信号指令运动员做各种反应练习,提高集中注意力的各种练习,运用运动感觉法,提高运动员对时间
感觉的准确性与判断性;利用视觉、听觉和触觉二者或三者共同结合的练习,来提高运动员高度集中自己的动作反应能力,减少动作的反应时间,各种发展反应速度的游戏活动。

(三)反应速度训练
应加强运动员启动反应速度训练,提高步频及步幅,以获得更快的向前加速,从而获取有利的起跑时间。

在训练方法上,可以采用在陆上或冰上用不断变化的信号指令运动员做各种反应练习,提高集中注意力的各种练习,运用运动感觉法,提高运动员对时间感觉的准确性与判断性。

四、结论
起跑技术要有较高的平衡能力和较强的腿部力量,才能做出合理的技术动作。

大道速滑技术中起跑技术是全程滑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刘德光,杨含笑.对牡丹江市冬管中心速滑运动员500米起跑技术的研究[J].华章.2014(10).
[2] 程磊,温朝晖,乔静.世界优秀速滑运动员起跑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J].冰雪运动.20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