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海油画作品《火红的青春处处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纯海油画作品《火红的青春处处开》
火红的青春处处开
刘纯海作为一个职业艺术家,在这个充满各种诱惑的时代里,还能始终如一地关注着精神与物质的对立,历史与现代二者共存的状态实属不易。
刘纯海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符号、波普等元素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极富冲击力的画面。
其实,构成他现在画面标志性符号的红卫兵形象与他的人生经验有关,文革中的下乡经历是他走上画家之路的起源。
他画中的人物总是健康的却带着淡淡的忧伤,但又是阳光的,是无谓的年代里大家共识的标志。
刘纯海的画作留给我们更多的是纯粹的精神层面:青春是新鲜饱满的,所以她会绽放;青春又是一个极其简单又极具生命力的参照,让我们看到不尽如人意的人生仍然能有美好的生活。
今天的青春依旧阳光、透明、纯净地灿烂着,同时也成了可消费的。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文明社会在颓废,总之青春是火
红的,是在处处开放的。
“青春”永不退色刘纯海的画如记忆的鼠标激活了中国当代多数人头脑中仍记忆犹新的一段历史上,那段用西方艺术学者们的观念称其为上个世纪中国最富创意的一段历史,既然最富创造性,它所制造出的无数神奇也就不足为怪了。
刘纯海的画将人们的视野拽到了三十多年前的文革年代,这种突如其来的时空转换,所引起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视觉与心灵的共鸣、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一切都势必让人们的思维陷入暂时的混乱和困惑之中,观念上产生重叠、错位和断差,感性与理性之间生成纠葛,思想和精神上引起骚动…… 刘纯海的语言准确套用了当代符号概念的模式,十分感性地叙写了一段他思维中的有关青春历史的一段真实情结,这种跨越时空的思维表现即包含了一份怀思,又包括了一份理解和感悟。
现实和怀念交织的思考产生了丰富神秘、好奇的色彩,迫使我们无法抗拒作品带给我们的引力和魅力,让我们的目光沿着语言流动的时间轨迹平和地感受着这份青春中的火热激情和温情浪漫中的情感起伏。
细细品味刘纯海的每一幅作品,会从这些无声的语言中感受到青春韶华岁月中所发生的一切,青春的纯情、青春的无邪、青春的节奏、青春的浪漫、青春的遐思、青春的忧伤、青春的放想、青春的欢愉、青春的自恋、青春中的放荡不羁和青春中的无怨无悔……画面中单一色调的服饰,失去性别意义的装束,难以掩饰少女躯体内喷薄欲出的激情活力,这种在赤色年代灰色情绪中绽放出的青春光彩带给我们的是纯情、冷艳、无邪的健康印象。
解读刘纯海的语言会发现这是封存在画家记忆中的一段生命中最美丽、最生动、最纯净、最火热的一段美好光阴,这段用女性青春表现出来的一段情怀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变化,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画家对爱和被爱的渴求愿望。
这段非同寻常的陈述表明了那个年代人们精神中对爱情的理解和态度,其中不乏隐含着他们对异性充满幻想般的倾慕、追求的细腻表达以及对爱情羞涩、渴望,痴情和想往的复杂情绪。
刘纯海的作品如一曲为青春而唱响的颂歌,曲调高昂委婉,时而激荡、时而平缓,时而欢快、时而忧伤,这曲调来自画家内心的情怀、来自画家脉搏中流淌着的精神追求。
刘纯海的语言释放出了上一代人在青春岁
月中的豪迈情趣,这种情趣中隐含着无助的伤痛和无奈、隐含着他们对那个年代无声的诉求。
在这种苍白无力的诉求中充满了无数种遐想,释放过无数次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刘纯海的语言凝聚了对那段历史文化思考的思想沉淀,这显示了画家对历史回顾表现出的一种态度,是画家从容坦诚给予历史的一种诠释。
虽然这个诠释有些沉重、包含了一些令人伤感的情愫,但却是透明和阳光的,是无怨无悔的心灵告白…… 刘纯海的语言给我们带来的是那个年代中激情四射的青春写照,作品中没有一丝颓废、沮丧的情调;没有一丝晦暗、消极哀怨的宣泄;没有一丝庸俗、低级趣味的精神污染,作品明确表明那个年代的青春是圣洁无暇的、是纯情无邪的……这一切或许是画家在今天将历史重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一个理由。
“火红的青春处处开”这份带着政治色彩的激情元素虽然在今天已然失去了当时原本的政治威力和效能,但因它而引发的情感震动仍会令很多人心有余悸而难以释怀,时下这种政治热情已经被冷冻和消解,政治性的面纱已经不再神秘,政治性被当代压缩成为了象征意义的“红色符号”“被使用,它已经成为了当代年青艺术家们时常引用的一种象征意义的政治年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