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与痛苦的哲学思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与痛苦的哲学思维
前不久,我在“塑造阳光心态”课程中,谈了这样一个观点,即:阳光心态的核心是化解痛苦!因为快乐与痛苦是人生经常需要面对和处理的一对矛盾,而快乐与痛苦的本质特征却完全不同,快乐显得更缥缈,痛苦则显得更真实。

我查了一下词典,快乐是感到幸福或满意,而痛苦是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我的感悟是:由于快乐像鲜花,任你怎么呵护,不经意间就凋零了;而痛苦如野草,随你怎么铲除,终会顽强地滋生,正如诗中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因此,塑造阳光心态的核心就是学习用一种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来迎接痛苦、医治痛苦和化解痛苦。

这两天,看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一书,收获很大,我发现自己那点感悟大哲学家已经说得很透了,自己的认识还是很肤浅,叔本华将快乐、痛苦的问题论述得特别清楚,而且非常有道理。

他说:
我视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为人生智慧的首要律条,即:“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他告诉我们不要把目光盯在追求生活的快感和乐趣上面;而是尽可能地注意躲避生活中数不胜数的祸害。

此话的含义可以用以下2个例子进行解释:假如我们整个身体健康无恙,但只有一小处地方受伤或者作痛,那我们身体的整体健康并不会进入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注意力始终只集中在那疼痛的伤处,我们生活中的总体舒适感觉就会因这一小处伤痛而烟消云散。

同样,尽管各样事情都按照我们的想法进行发展,但只要一件事情违反了我们的意愿——即使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它也会进入我们的头脑,我们就会总惦记着这一件事,而不会想到其他更重要的、已经如我们所愿发生了的事情。

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最好运数就是生活了一辈子但又没有承受过什么巨大的精神上或肉体上的痛苦,而不是曾经享受过强烈无比的欢娱。

我们不应该以痛苦为代价去购买快乐,甚至只是冒着遭受痛苦的风险去这样做也不行,否则,我们就会为了那些否定、因而是虚幻的东西而付出了肯定和实在的东西。

但如果我们牺牲欢娱以避免痛苦,那我们肯定获得收获。

我们在没有痛苦的时候,蠢蠢欲动的欲望就向我们映照出种种并不存在的快乐、享受的幻象;这些镜中花、水中月诱惑我们对其亦步亦趋。

这样,我们就招来了无容置疑、真实不虚的痛苦。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会痛惜业以失去了的无痛苦状态--它犹如我们轻率地就抛弃了的天堂,我们只能徒呼奈何的希望一切都不曾发生,宁愿一切都可以重头再来。

幸福和快乐不过是一层晨雾,我们只能从远处看到它,一旦走近,它就消失不见了。

相比之下,痛苦和磨难则既具体又真实。

我们直接就可以感受到它们,用不着幻象和期待。

我们应该把对快乐、财产、地位、荣誉等等的期望调至一个节制、合适的尺度,因为正是对幸福快乐、荣耀排场的渴求和争取带来了巨大的不幸。

所以降低我们的欲求是明智和合理的,因为相当不幸的生活是轻而易举的;相比之下,相当幸福的生活不仅很困难,甚至完全不可能。

一个例子就是高朋满座、衣香鬓影的隆重场面。

表面上看,人们兴高采烈,沉浸在一片高贵的愉快气氛之中,但通常,拘束、尴尬、无聊才是到场的真正客人。

真正优秀的聚会无论在哪都必然是相当小型的。

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我们不应该向他询问那些令他高兴的赏心乐事,而应该了解那些让他烦恼操心的事情,因为烦扰他的事情越少、越微不足道,那么,他也就生活得越幸福,因为如果微不足道的烦恼都让我们感受得到,那就意味着我们正处于安逸、舒适的状态了。

在很不幸的时候,我们是不会感觉到这些小事情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