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行为习惯案例
案例:高某某,男,12岁,小学五年级(六)班学生,在幼儿园里就比其他孩子明显好动,思维反应各方面都比同龄的孩子慢。
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经常惹周围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上课回答问题要么答非所问,要么连问题都没听清楚;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做作业时,经常拖拉,十次就有九次来不及做;回家后据家长反应,书包一扔,就开电视机,开始看动画片,一看就没完没了,总要看到8、9点钟没有动画片了,这样就会影响第二天的上课质量。
评析:上网查阅了有关多动症症状的表现,发现其特征表现为:
1、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
2、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
3、对别人的讲话经常似听非听。
4、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
5、经常很难安排好日常学习和生活。
6、经常不愿意或回避那些需要用脑的事情。
7、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
8、经常容易因无关刺激而分心。
9、经常忘事。
高某某注意力不集中,偶有集中注意的时候也是短暂的,且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转移,多动是该症比较突出的症状之一,多动不仅是活动过多,而且活动时动作不协调,学习困难,任性冲动情绪不稳定均是症状之一,而且老师反映,他脑子并不笨,比较好动容易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只能屈居下游,英语已经严重脱节。
纵上所述,高某某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但是,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并不一定说是
多动症。
方法:
1、对于好动的孩子,老师最需要的是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耐心纠正孩子的好动行为。
教师可以从他的优点引导,就是肯定他的优点、长处、优势、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张扬其优点,发挥其长处,突出优势,发扬特点,使他看到自己的潜在能力,树立搞好学习的信心,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
2、纠正中要坚持下面鼓励,积极强化,当孩子有一些自制行为的时候,当孩子能持续一定时间稳定注意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肯定,并循序渐进对孩子提出要求。
上课时,多注意他,时不时跟他进行眼神的交流,让他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只要他回答正确,就大力表扬,回答不对,也多鼓励,少批评。
在这样的教育下,发现高某某一听到表扬,学习起来也带劲了,数学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做题的速度还有待提高)。
但由于现在已经是五年级了,训练的时间还不够长,在这个过程中仍有反复。
3、让孩子适当进行一些手脚协调、左右手协调、手脚与身体其他部位协调之类的活动,对纠正孩子好动行为有明显的效果。
我与体育老师沟通,把高某某的情况与体育老师讲明后,他在体育课的单独训练多了,左右手的训练多了,左右脚的训练多了,手脚与身体其他部位协调多了。
在早操进场时,张高某某步子能够踏准了,但身子还是有轻微的晃动,在以后的训练中,相信他能够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