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沈阳市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沈阳市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镌刻(juān kè)黝黑(yǒu hēi)恣意(zì yì)B. 瞠目(chēng mù)蹒跚(pán shān)缄默(jiān mò)C. 剽悍(piāo hàn)踌躇(chóu chú)窸窣(xī sū)D. 饕餮(tāo tiè)踯躅(zhí zhú)翩跹(piān xiā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不能掉以轻心。
B.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精神矍铄,行动敏捷。
C.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D.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保的。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风儿轻轻吹过,柳条随风摆动。
C.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D. 雨滴落在湖面上,激起了层层涟漪。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大地回春;夏天,万物生长;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D. 我们既要学习知识,也要培养能力。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B. 学习语文,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C. 语文学习,对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D. 学习语文,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狮子一样勇敢。
B. 他勇敢地面对困难。
C. 困难像高山一样阻挡在他面前。
D. 他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跑得很快。
C.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D. 他跑得飞快。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辽宁省沈阳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弟弟穿了爸爸的大衣,真搞笑的
B. 海鸥站在悬崖上,翱翔着
C. 妈妈说:“你真的不想吃苹果吗?”。
D. 天空中飘着雪花,雪花像仙女舞蹈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白雪纷纷朵朵婀娜多姿
B. 匆匆忙忙撒丫子小脚步
C. 红杏出墙步履蹒跚口若悬河
D. 大步流星藕断丝连劳逸结合
二、简答题
1. 请写出“忍”字的相关解释和造句。
解释:忍是指忍耐、忍受的意思。
它可以表示忍住内心的痛苦、抑制情感的爆发。
造句:我要忍住内心的哭泣,勇敢面对困难。
2. 请分析并比较“希望”和“梦想”的区别。
分析:希望是指渴望实现的事物,具有相对较高的可达性。
梦想则是指内心深处的追求和理想,可能难以实现。
比较:希望更注重现实和现实的实现,而梦想更富有想象和理想的色彩。
三、作文题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80字的短文。
提示:用“欢迎”四个字写一篇短文。
短文内容:在生活中,我们时常需要用到“欢迎”这个词。
它不仅仅是一句问候的话语,更是一种表达友好、善意和热情的方式。
当我们欢迎一个人时,我们可以向他微笑、握手,或者说一句热情的话语。
欢迎,是一种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方式。
与人为善,热情相待,不仅可以让自己感到快乐,也可以让他人感到温暖。
让我们融入一个充满欢迎和善意的社会,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善于欢迎的人。
答案仅供参考。
沈阳中考语文试题
沈阳中考语文试题沈阳中考语文试题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 (42分)(一) 默写 (18分)1.河汉清且浅,。
(《迢迢牵牛星》)2. ,若出其里。
(《观沧海》)3.衣沾不足惜,。
(《归园田居》)4.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5. ,故克之。
(《曹刿论战》)6.苔痕上阶绿,。
(《陋室铭》)(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 (4分)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 这首诗按照情节可大致分为三部分,依次是:卖炭翁炭——卖炭翁运炭——卖炭翁炭。
(每格一字)(2分)8.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衣正单”和“人饥”呼应了“身上衣裳口中食”。
B.从“晓驾炭车”到“日已高”写出运炭历时之久。
C.“翩翩”一词形容太监及其爪牙得意忘形的模样。
D.“惜不得”表现出卖炭翁的心如刀割,意欲抗争。
(三) 阅读下文,完成9—11题 (8分)为学彭端淑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⑵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⑶富者曰:“子何恃而往?”⑷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⑸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⑹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⑺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9. 以下人物和彭端淑不在同一朝代的是(2分)A.郑燮B.姚鼐C.周敦颐D.袁枚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文言诗文满分25 分.1、默写填空。
6 分.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
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曰,____________________。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
5.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
6.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填空。
2 分.《春夜喜雨》中,作者想象雨后清晨百花盛开的美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诵读下列句子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 分.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D、先帝/创业末半/而中道崩殂。
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2.分A、谈笑有鸿儒(轻).B、渭城朝雨浥轻尘(吹).C、人恒过,然后能改(犯过失).D、野芳发而幽香(香气).5、选出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乐享受使人委靡死亡。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读文章的人。
C、灌清涟而不妖。
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D、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6 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11 分.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郎琊也。
山行六七里,见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023年沈阳中考语文试卷
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封神演义》
D. 《水浒传》(正确答案)
下列诗句中,描述的是春天景色的是?
A.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正确答案)
下列哪位作家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京派”代表?
A. 巴金
B. 沈从文(正确答案)
C. 鲁迅
D. 张爱玲
下列成语中,与“刻舟求剑”寓意相近的是?
A. 守株待兔(正确答案)
B. 画蛇添足
C. 亡羊补牢
D. 掩耳盗铃
下列哪部作品是莫言的代表作?
A. 《平凡的世界》
B. 《活着》
C. 《红高粱家族》(正确答案)
D. 《许三观卖血记》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用来形容书法艺术的?
A. 力透纸背
B. 龙飞凤舞
C. 余音绕梁(正确答案)
D. 入木三分
下列哪句诗出自李白之手?
A.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正确答案)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下列哪个节日与屈原有关?
A. 中秋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正确答案)
D. 元宵节
下列哪部作品是曹雪芹所著?
A. 《聊斋志异》
B. 《儒林外史》
C. 《三国演义》
D. 《红楼梦》(正确答案)。
沈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沈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沈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做中考语文真题是检测复习效果的好方法,凭着不怕输的劲好好完成这份中考语文的真题吧。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沈阳市中考语文真题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悬念(xuán)笨拙(zuō)沉淀(diàn)阴悔(huì)B、拂动(fó)管束(shù)侵蚀(qīn)清撤(chè)C、主宰(zǎi)拯救(zhěng)疏忽(shū)纽带(niǔ)D、酷爱(kù)参差(cān)融恰(qià)启蒙(méng)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__的经典名作,__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__。
我们从中不仅能__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不言而喻滋润苦痛获取B、脍炙人口滋养沧桑汲取C、不可名状养育磨难吸取D、家喻户晓培养苦难吸收3、下面画线句有一个有语病,请找出并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2分)在人生的赛场上,信心就是力量。
是它,让我们相信自己,超越自己;是它,让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①是它,让我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决心。
②第__句;改为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名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战国策》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西汉末刘向统计编订。
B、《钦差大臣(节选)》中市长主官员们得知上了假钦差的当,个个丑态毕露。
C.《爱莲说》的作者是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
D.毕淑敏,当代女作家,我们学过她的作品《一厘米》。
5.走近名著。
(3分)(1)根据要求填空。
(1分)他向我和蔼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辽宁沈阳语文中考试卷(试卷+答案)
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俏.皮(qiào)鄙.视(bǐ)参.天(cēn)立椎.之地(zhuī)B.萧.条(xiāo)心弦.(xuán)骤.然(zhòu)拙.拙逼人(duō)C.瞭.亮(liáo)摧.残(chuī)掩.饰(yǎn)呼朋.引伴(pénɡ)D.废墟.(xū)贿赂.(lù)憔.悴(qiáo)别具.匠心(jù)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你若盛开,那是在春日枝头上的一种情怀。
盛开,是花朵潜伏已久的梦,也是它不得不的一种职责。
盛开,总是美丽的。
花朵的盛开是,是热闹;生命的盛开是激情,是。
A.悄然绽放履行绚丽奋进B.含苞待放施行妖艳前进C.悄然绽放施行绚丽前进D.含苞待放履行妖艳奋进3.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夏天,我想青城山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
在那里,虽然我只住过十天,可是它的幽静已拴住了我的心灵。
在我所看见过的山水中,这里只有没有使我失望。
到处都是绿,目之所及,那片淡而光润的绿色都在轻轻地颤动..了.....似的。
这绿色像音乐,涤清.....,仿佛要流入空中与心中心中的忧虑..。
A.“涤清”“忧虑”都是名词,“轻轻地颤动”“空中与心中”都是偏正短语。
B.“夏天,我想青城山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
”这个句子中,“夏天”作主语。
C.“虽然我只住过十天,可是它的幽静已拴住了我的心灵。
”一句是因果复句。
D.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把“这里”和“只有”调换位置。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张岱,他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
B.《乡愁》的作者是崔颢,这首诗以邮票等意象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考试题及答案.doc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5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宇的宇音、字形完全正确的( )(2分)A .__________________想(chàng) __________________角(líng) 险__________________(jùn) __________________声匿迹(xāao)B .__________________倒(qīng) __________________托(hōng) 稀__________________(hān) 容光__________________发(huàn)C .__________________达(huò) __________________教(cì) 勾__________________(lè) 老__________________深算(móu)D .__________________理(chù) 宽__________________(chǎng) __________________谈(jiàn) 举世__________________名(wén)【答案】C难度:容易 知识点:字音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生活中,面对别人的困难,有的人总是一副____的姿态。
殊不知,自私导致自伤,____没有一个人能够____到一生不会遇到任何困难.,如果大家都____别人的困难,那么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叉能指望谁来帮助呢?切记,助人即是自助。
A .事不关己 所以 幸福 无视B .心安理得 因为 幸福 漠视C .心安理得 所以幸运 无视D .事不关己 因为 幸运 漠视【答案】D难度:中等 知识点:词语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模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
辽宁省沈阳市语文中考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语文中考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都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踟蹰(chí chú)踟蹰(chí chú)踟蹰(chí chú)B. 沉默(mò)沉寂(jì)沉重(zhòng)C. 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欣慰(xīn wèi)D. 水落石出(shuǐluò shí chū)水滴石穿(shuǐdī shí chuān)水天一色(shu ǐtiān yī s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词语的识记能力。
选项A、B、D中的词语在字形、字音或字义上都有所不同,只有选项C中的“欣喜若狂”、“欣欣向荣”和“欣慰”在字形、字音和字义上都完全相同。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
B.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每天晚上都坚持到深夜。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这次比赛。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
选项B中“我每天晚上都坚持到深夜”应改为“我每天晚上都学习到深夜”,因为“坚持”与“到深夜”搭配不当。
选项C中“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应改为“内容丰富,插图精美”,因为“不仅”与“而且”的使用不当。
选项D中“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这次比赛”应改为“他因为生病,所以未能参加这次比赛”,因为“所以”后的结果表述不够准确。
选项A句子没有语病。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1)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非常出色,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和高度赞扬。
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20__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荡漾〔yàng〕婆娑〔shuō〕隽妙〔juàn〕眼花瞭乱〔liáo〕 B.岑寂〔cén〕贮藏〔chǔ〕明晰〔_ī〕小提大做〔tí〕 C.恻隐〔cè〕忠诚〔qián〕哺育〔pǔ〕因地治宜〔zhì〕 D.晨曦〔_ī〕热忱〔chén〕骊歌〔lí〕余音绕梁〔liáng〕【答案】1.D 【解析】此题考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的才能。
A婆娑〔suō〕,眼花缭乱;B 贮藏〔zhù〕,小题大做〔tí〕;C.哺育〔bǔ〕,因地制宜〔zhì〕。
婆娑:[pó suō]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
如:婆娑起舞。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例:《小湖秋色》秋色里的小湖,小湖里的秋色,——岸在水里小憩。
——水在岸上漾波。
风来也婆娑,风去也婆娑。
湖边稀垂柳,湖中鱼儿多。
——小湖什么都说了。
——小湖什么都没说。
眼花缭乱:拼音是yǎn huā liáo luàn。
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了。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了。
”选自沈石溪《斑羚飞渡》:“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间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
” 贮藏:读音:zhù cáng。
意思与解释:1.储藏。
2.指储藏物。
3.有方案的保存物品。
(2).指储藏物。
沈阳中考真题语文答案及解析
沈阳中考真题语文答案及解析沈阳市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然也承载着重要的教育使命。
每年的中考对沈阳考生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挑战。
语文作为中考的一科,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关键。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阅读理解例题1:如果你有一个含义丰富、情感深厚、经济适用的11位数字数码时钟,你就成了我这样的人。
如果你开始厌倦了这11位数字的戏剧性表演,你开始发现时针在“三”后的绝对个位数是时刻的个位数的半,只有钟面的含义;你开始注意指针在“二”后的0个位数(一个新闻的五分中沈阳中考真题语文时间停顿);你分清了时钟的一圈是一空间年的一天时间,又仿佛回到了“一”,除非你对一些日子特别重要。
1. 这篇文章主要在讨论什么?答案:数码时钟和时间的感悟。
2. 如果你对一些日子特别重要这句话指的是什么?答案:指的是我们在某些特殊日子里对时间的重视和关注。
解析:这篇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描述了作者对数码时钟和时间的感悟。
通过对数字时钟现象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时间的思考和对特殊日子的重视。
文中的“一圈是一空间年的一天时间”,则更强调了对时间的把握和珍惜。
二、完形填空例题2:从现在起的提高阅读速度需要你动动嘴巴。
每次一声或大声地读两三个单元,如一个短句或一个逗号,不要遇到逗号就停顿或读一半,更不要在逗号前停顿。
你的目的将是学会为整个句子或整个短句刷新一个篇幅。
这种方式节约时间,提高效果。
1. 作者通过什么方式来提高阅读速度?答案:通过大声或出声读。
解析:作者通过大声或出声读的方式提高阅读速度。
这样做可以避免在逗号前停顿,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整个句子或短句的意思。
2. 以上做法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节约时间和提高效果。
解析:以上做法的目的是节约时间和提高效果。
通过大声或出声读,可以更好地掌握整个句子或短句的意思,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并节约时间。
三、语言运用例题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校食堂又新添一道西红柿炒鸡蛋,应龙显现出强大的美食攻击力。
2024辽宁中考语文试卷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澎湃(pài)酝酿(liàng)豁然开朗(huò)B. 诘责(jié)缄默(jiān)随声附和(hè)C. 琐屑(xiè)炽热(zhì)鲜为人知(xiǎn)D. 慰藉(jiè)蜿蜒(wān)锐不可当(dāng)但“当”在此处应读dǎng(答案)B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阅读名著,使我们的文学素养得到了提高。
B.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C. 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学生不得私自到江边游泳。
D. 沈阳市政府正在努力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
(答案)D3、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弱冠”指的是男子二十岁,这时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 “及笄”指的是古代汉族女子十五岁时的成年礼,故又称“笄年”。
C.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D. “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答案)D(谥号不一定都是寓含善意评价)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B.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非常美丽。
C.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的代表作有《我们仨》、《干校六记》、《走到人生边上》等。
D. 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以全新的方式演绎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
(答案)D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菩提祖师处学得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这些神通为他在后来的取经路上战胜妖魔提供了极大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沈阳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真挚.(zhì) 频.临(bīn) 颠簸.(bō) 慷慨.激昂(kǎi) B.眷.顾(juàn) 肃穆.(mù) 绽.放(zhàn) 豁.然开朗(huò) C.怠.慢(dài) 点.范(diǎn) 造孽.(nüè) 优.柔寡断(yōu) D.晶萤.(yíng) 络绎.(yì) 擅.自(sàn) 浮想联翩.(piān)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中虚度。
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美丽的浪花。
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你享受了的过程。
A.索然无味激起而且精致B.如释重负激扬况且精妙C.如释重负激扬因而精美D.索然无味激起因为精彩3、下面一段话中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
(2分)①在宋代,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和图书编篆的繁荣,使私人建造藏书楼之风日盛。
②后来,传统藏书楼被逐渐取代,新式图书馆被大量树立。
①②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春》《背影》都是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朱自清所作。
B.《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
C.《钦差大臣(节选)》中众人得知受骗后,气急败坏,相互指责。
D.我们学过艾青的作品《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
5、走进名著。
(3分)(1)根据要求填空。
(1分)两匹马走到我跟前,仔细地端详我的脸和手。
那匹灰色马用右前蹄摸了一圈我的礼帽,弄得它不成样子,我只得摘下来整理一下重新戴好。
它和它的伙伴(一匹栗色马)见此更加惊讶了。
这段文字出自名著《》。
(2)下面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水浒传》中的鲁达个性鲜明,他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尽显嫉恶如仇、有勇有谋的英雄本色。
B.《名人传》分别叙述了德国的贝多芬、意大利的米开朗琪罗、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三人伟大而坎坷的一生。
C.《童年》中的朱赫来是外祖父家的房客,他教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做任何事都要讲求技巧。
D.《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来到北平后,当上了人力车夫。
他省吃俭用地拼了三年,买了第一辆车。
6、诗文填空。
(请规范书写)(12分)(1)最是一年春好处,。
(2),尽日不能忘。
(3)马蹄声碎,。
(4),去年天气旧亭台。
(5)水河潺潺,。
(6),在乎山水之间也。
(7)单车欲问边,。
(8),二十三年弃置身。
(9)吾视其辙乱,,故逐之。
(10)子在齐闻《韶》,,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1)《春望》中的诗句“,”描绘了一个忧国念家者的具体形象。
7、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A.这是辛弃疾写给好友陈同甫的一首词,全词以“壮”语贯穿始终。
B.上阕有对沙场点兵军容的描绘,并用“秋”字给整个场面增添肃杀之气。
C.下阕写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追求,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D.全词采用写实的手法,真实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善战的将军形象。
8、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材料一】位于沈城北部的新乐遗址代表了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沈阳故宫、福陵、昭陵宏伟壮丽、金碧辉煌,融合了当时东北亚地区满族、蒙古族、汉族建筑文化的精华;奉天落子、奉天大鼓、评词、高跷秧歌等艺术形式推进了清代各类艺术的空前发展。
【材料三】如今,铁西新区、浑南新区的开发建设,使沈阳城市规模大大扩展。
浑河已如穿过巴黎的塞纳河一样成为沈阳内河,河上提拉桥高耸,两岸公园林立,与贯穿沈城南北的金廊胜景交织成沈阳城区最瑰丽的景观。
地铁、轻轨等现代化公共交通设施建成使用,为城市交通注入新的血液。
沈阳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如一颗明珠闪耀在祖国的北方。
(1)综合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补全下面的句子。
(2分)沈阳是一座的城市。
(2)沈阳某市民写了一副对联,抒发对沈阳发展的赞叹之情。
下面是他写的上联,请你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补写下联。
(2分)上联:昔日古都融古韵下联:二、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选文,完成9~13题。
(17分)【甲】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帝尧者,放勋①。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
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能明驯德②,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便章③百姓④。
乃命羲、和⑤,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信饬⑥百官,众功⑦皆兴.。
(选自《史记》,有删节)【注释】①放勋:尧的名。
②驯德:顺天应人的美德。
③便章:治理。
④百姓:百官族姓。
⑤羲、和:曦氏与和氏的并称。
⑥饬(chì):约束,整顿。
⑦功:事情。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1)期年..之后(2)众功皆兴.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其.仁如天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B.就之如日.停数日.(《桃花源记》)C.以亲.九族其将归见其亲.也(《送东阳马升序》)D.乃命.羲、和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6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1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请写出齐威王和尧帝为使国家大治,分别采用了什么治国方法。
(4分)齐威王:尧帝:(二)阅读选文,完成14~20题。
(23分)雨夜的灯光①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
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出去十几斤。
②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
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
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③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
我们俩眼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④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
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往裤脚里倒灌。
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梁上,骑着自行车,摸黑往家赶。
走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⑤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成黏泥。
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来也是慢如蜗牛。
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
⑥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
这附近遍地坟场,林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吓得我几乎丢了魂。
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带着哭腔说:“爸,我怕……”“别怕,跟着我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着。
⑦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⑧“你们去哪儿呀?”光亮后面的人影问。
“陈坊。
”父亲应声答道。
“你儿子多大了?”那人又问。
“八岁。
”父亲答。
⑨“我送送你们吧!”○10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
..的夜衬得更加寂静○11一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12那年,他儿子也是八岁,一次突然高烧不退,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子去山下的医疗站。
因为走得急,忘了带马灯。
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难行。
一家人摸黑赶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在沟边的岩石上,儿子竟被摔坏了头,至今反应还很迟钝。
○13“我不希望再有人在这条山道上摔倒。
一到雨夜,没什么事,我就打着马灯出来看看,好让路过的人能看清前面的路。
这条路上满是泥巴,路边沟沟坎坎全是硬硬的岩石,要是摔倒了,可真危险啊!”他边走边说。
○14走了大约五里山路,我的双脚实在酸痛得不行了,就向父亲直嚷嚷:“爸,我脚疼,走不动了!”父亲一边吃力地推车,一边安慰我说:“就快到了!”那人二话没说,竟半蹲着让我趴到他背上。
他直起腰的时候,对我说:“我儿子,当时也是你这么大!”然后就一路背着我走。
黑夜里,我定定地看着马灯前面那一缕温暖的灯光,把淡红的软泥照得亮亮堂堂,而他一脚踩下去,温暖的灯光里便飞溅起一串红泥来。
夜风吹起,让人顿感一阵凉意,我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感受到他后背的温热,心里也热乎乎的。
○15走出山林,父亲向打马灯的男人道谢。
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脸:黑黑的眉毛,浓浓的胡须,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流尽了泪……○16多少年过去了,那一路的灯光总让我感到那样的温暖,那样的难以忘怀。
(选自《轻阅读丛书》,有删改)1415、选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16、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17、请分析选文第○10段中两个加点词“寂静”的含义。
(3分)第一个“寂静”:第二个“寂静”:18、选文第○12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4分)19、选文第○15段为什么要细致描写“打马灯男人的脸”?(3分)20、选文多次写“马灯的光亮”有什么作用?(3分)(三)阅读选文,完成21~26题。
(20分)美妙的羚羊峡谷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
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光与影的舞蹈便在这里释放魅力。
这就是美妙的羚羊峡谷。
②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宫殿。
谷壁看似轻柔,实则非常坚硬,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一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
阳光从峡谷顶部射入,幻化出奇幻的色彩。
所以也有人说,羚羊峡谷是“被上帝抚摸过的地方”。
③羚羊峡谷分上、下两段,两段相隔的几公里之间都是平坦的沙漠。
④上峡谷只有180米长,谷底稍宽一些,但最宽的地方也不过5米。
走进上峡谷好像进入了一个大自然的神殿。
头顶上射下来的阳光让曲折的峡谷时而暗影朦胧,时而红光沐浴。
一道道层峦叠嶂的优美弧线背后不时透出柔和的彩光,神秘莫测,吸引着无数探奇的游人。
⑤下峡谷是一条长800米,深约10米到20米的“地缝峡谷”。
它像蛇一样蜿蜒在地下,宽的地方只有两三米,狭窄处难有下脚的地方。
谷底很平坦。
两侧光溜溜的砂岩壁上呈现出各种曲线的三维组合,水平的波纹和纵向的波浪形曲面相交,凹凸有致。
构成羚羊峡谷的岩石是红色的砂岩,它之所以显示出鲜艳的红色或橘红色,是因为铁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同沙子一同沉淀下来,充当了红色的染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