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临床新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茵陈蒿汤临床新用
作者:陈锐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30期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退黄。

方药组成茵陈蒿6两,栀子14枚,大黄2两。

服法与禁忌上3味,以水1斗,先煮茵陈,减6升,内2味,煮取3升,去滓,分温3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经方方论
茵陈蒿汤是治疗阳黄的主方,除上述见症外,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头眩烦渴,小便不利,寒热兼作。

方中以茵陈蒿为主药,清热利湿,利胆退黄;栀子苦寒清热,解毒退黄;配大黄非攻下阳明里实之举,而是起利胆退黄之效,符合中医“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不管有无阳明实热,皆当放胆用之,效佳。

经方新用
例1患者,女,27岁。

尿黄3天,色鲜明,腹满不食,厌油反胃,大便灰白粗糙松散,随之身目皆黄,低热口苦,神倦困乏。

肝功检查:血清胆红素值45 mg/dl,射絮(++),谷丙转氨酶860 U/L,苔黄腻,脉弦滑略数。

辨证:湿热蕴毒,郁蒸肝胆,此谷疸也。

治法:清热解毒,利胆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

组成:茵陈90g,栀子15g,大黄15g,虎杖30g,板蓝根30g,金银花40g,瞿麦20g,鲜茅根100g。

1剂/日,水煎500 ml,分早午晚3次温服。

复诊:连服5剂,便畅尿多,黄疸渐退,食欲有恢复,口苦恶心消失,精神较前振作,惟肝区有隐痛感,依上方加柴胡12g,郁金18g。

10剂,黄疸退净,诸症悉除。

复检肝功能恢复正常,经多次跟踪复查无反复。

例2患者,女,48岁。

患胆结石。

胆区绞痛,间断发作,莫菲征阳性,肩背坠痛,右胁胀满,巩膜轻度黄染,大便灰白,厌油恶心,傍晚寒热,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左盛。

B超示:胆囊管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结石;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5.1×109/L,中性0.78,淋巴0.22;血清总胆红素23 mg/dl。

辨证:钙聚结石,湿热郁胆,毒热感染。

治法:通便排石,疏肝利胆,泄热解毒。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

组成:茵陈50g,栀子15g,大黄15g,郁金18g,金钱草40g,元明粉5g(冲服),枳实15g,海金沙30g,鸡内金80g,柴胡12g,黄芩12g,金银花30g。

1剂/日,水煎500 ml,分早午晚3次温服。

复诊:服药6剂,胆区绞痛缓解,大便日行3次,质稀,色黄,胆区饱胀大有松缓,继服前方10剂。

B超复查:结石消失,胆囊形态恢复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