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相关问题探究——以百花山自然保护区防控实践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我国林业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的林业规模不断扩大,其受到林业有害生物的困扰愈发明显,主要可以体现为:林业有害生物对林业企业的经济性重创、林业有害生物对于树木的侵蚀等。

针对林业有害生物问题,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积极引进多种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构建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初步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其仍旧无法彻底解决林业有害生物问题。

基于此,地区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要认识到林业有害生物问题的重要性,分别从资金投入、构建体系、强化预警、优化人才队伍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能力,构建健全、完善、有效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促进地区林业的良性发展。

1.百花山自然保护区防控实践案例分析
1.1百花山自然保护区防控情况简述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清水镇境内,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动物资源约为169余种,植物资源约为1100余种。

一直以来,百花山自然环境保护区收到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的影响,主要品种为:松梢螟、白蜡窄吉丁、榆蓝叶甲,主要危害其在每年的4月份到9月份之间,严重危害着保护区内植物与动物的健康生长,且这种危害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

因此,保护区管理工作人员结合这一情况,提出“要建设防治服务体系”。

1.2百花山自然保护区防控体系实践现状
1.2.1开展百花山保护区的监测管理。

工作人员通过林区普查与虫情监测扥两种手段,在每年年初调查保护区内额度情况,时刻掌握林区内的害虫生长与存在情况,作为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资料。

1.2.2引进防治技术。

保护区管理人员根据区域内的有害生物存在种类与发生时间,分别引进了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集中处理林间有害生物,灭杀害虫,以此维护保护区域环境稳定3]。

1.2.3开展综合治理。

工作人员分别从改善林间卫生环境与开展越冬调查两方面入手,改善林间环境,调查林业受害情况,为下一年的有害生物防治做准备。

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相关问题
2.1建设现状
结合“百花山自然保护区防控实践”进行分析,我国现阶段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践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先后提出了关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的构建制度与相关规定,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健全的林业防护体系,能够基本满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需求。

其次,在各个地区纷纷开展林业周边环境管理,对林业有害生物记性协同防御与管理,地区林业治理服务体系的规模不断扩大,治理质量不断提升。

最后,各个地区纷纷将目光放置于具有优秀素养的林业治理专业人才招募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2.2相关问题
虽然如上述的“建设现状”所言,我国政府及各地区林业主管部门纷纷采取一系列的行动,但是由于林业发展时间较晚,发展周期较短,在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且各个地区之间的林业发展差异较大,一些地区的林业治理力度仍然存在欠缺。

在一些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由于投资力度较小,重视程度不足,在人才资源与技术资源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无法充分发挥林间有害生物防治体系的应用价值。

此外,一些地区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部门中人员结构较为松散,很多人员是“临时招募”的,甚至存在“临时工”、“兼职人员”等情况,部门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相关问题探究
——以百花山自然保护区防控实践为例
郭宇旸
(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北京 102311)
摘 要:林业有害生物是林业防护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地区林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积极构建健全、完善的防治服务体系,致力于解决有害生物问题,以试图提高林业整体水平,构建良好林业自然环境。

一般情况下,林业有害生物可以分为自然类与社会类,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直接关系到我国林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能否顺利建设良好生态环境。

本文结合百花山自然保护区防控实践情况,简要分析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相关问题,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建设路径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实践
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9-36-0042
·42·
·43·
林业防治知识与技能,不能够有效治理林业问题,阻碍了地区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3.1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
结合“百花山情况”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相关问题”,要想构建完善、有效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各地区政府部门就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专项资金,让地区主管部门引进多种先进技术,比如:可以引进雷达技术,结合实施监测体系,时刻监控林间一切有害生物的活动信息,做到“知己知彼”;还可以引进数字化技术,通过GIS、RS、GPS 等多种技术形式,全面收集统计有害生物相关信息,实现数字化的林业监测工作。

此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引进转基因技术,借鉴国外相关成功经验,利用树木遗传学原理,培育出更具抗病虫害能力的树苗,广泛推广这一树苗,以此提高树木自身防御水平,强化百花山保护区的防御能力,从根源上提高林区整体生长水平;通过这些不同的方法而构建较为全面健全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

3.2明确工作目标,构建健全服务体系
要想构建完善、有效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各地区林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开展林间调查,深入了解地区有害生物种类、爆发类型、时间与程度,以此作为制定工作计划的依据。

在百花山保护区内,除了红脂大小蠹、白蜡窄吉丁、榆蓝叶甲之外,林区内还零星存在其他有害生物,比如:黄栌胫跳甲、落叶松叶蜂、松大蚜、光肩星天牛、吉丁虫、草履蚧等,还存在柳溃疡病、海棠锈病等病害;这些有害生物及病害往往具备虫口数量较少、感染规模不大、发生范围分散等情况,不容易引起注意。

基于此,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小规模”的有害生物及病害的影响,将其纳入重点防控范围体系中,且提出明确的防控目标与防控方法,以此形成健全完善的服务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调查数据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有目的展开防治行为。

此外,要联合地区的其他部门,比如:检疫部门,加强对林业工作的检查力度,从而强化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的管理力度,一旦发现疑似有害生物,及时处理。

3.3设置预警机制,及时处理保护区内灾害问题 要想构建完善、有效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还要设置预警机制,将预防作为主要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手段。

在实践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分别从设备、人员、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入手,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提出可能发生的有害生物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促使,充分发挥林业预测工作的有效性。

举例分析,工作人员可以提出
“虫情监测”机制,在成虫扬飞期前,在林区内各类有害生物诱捕器,控制每500㎡范围内悬挂一个诱捕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林间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严格控制保护区内的灾害发生情况,将不良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还可以结合不同的监测对象、诱捕器型号调整诱捕器的放置位置,比如:红脂大小蠹诱捕器底部距地面30cm 左右。

通过预测——制定预防手段——制定紧急防御策略的模式,保证区域内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控制有害生物情况的危害,提高地区林业的管理水平。

3.4优化队伍结构,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要想构建完善、有效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就要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地区主管部门要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剔除原本存在的“兼职人员”“临时人员”等。

此外,还要提出“校地联合”的活动,与地区内的农业类大学、林业类大学采取合作,结合自身对于防控人才的需求,提出具体的能力要求及标准,促使大学能够培养出符合防控体系建设需求的专业型人才;或者引进各个大学内具有丰富经验的林业防护专业的教授级主任,提高林业防护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为构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以“百花山”为例,林业有害生物问题至关重要,工作人员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制定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

工作人员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类型普查,根据具体数据,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治计划。

此外,要认真分析现存问题,积极引进多种先进技术,比如:数字化技术、雷达技术、转基因技术等,构建智能化、高科技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还要加强对地区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为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体系的构建、完善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锦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研究[J].种子科技,2020[2]钟 锐.浅谈林业有害生物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现代园艺,2019
[3]史赟斌.试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19
[4]赵万启.制约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检疫工作的因素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9
[5]胡亚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J].现代园艺,2019
作者简介:郭宇旸(1991—),男,汉族,北京,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