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生态经济
煤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经济行为的分析

煤 矿 区生态环境治 理经济行 为的分 析
李 茜 毕如 田 ,
( . 西 农 业 大学 经 贸 学 院 ; . 西 农 业 大 学 资 源 与环 境 学 院 。 西 太谷 0 0 0 ) 1山 2山 山 3 8 1
【 摘 要 】 煤矿 区经济发 展对其生 态环境 有严重 的影 响; 煤矿 区生态环境 治理 对矿 区经济 可持 续发展有 着最根本
我们 该保 护 土 地 资 源 和 生 态 环 境 的 时 候 . 可 能 已 经 到 了 无 法 它
补救 的 地 步
I的 平均 耕 地 拥 有 量 。 开采 塌 陷 使 农 民 失 去 赖 以 生 存 的 土 地 . S l 导致 严 重 的 社 会 问题 。 山 区 . 开 采 引 起 的 山 体 滑 坡 和 泥 石 在 由
、
煤 矿 区经 济 发展 对 生态 环境 的 影 响
煤 炭 资源 开 发 过 程 中 对 环 境 的损 害 是 难 以避 免 的 这 种 损 害 的 主要 表现 形式 为 地 表 的移 动 和 变 形 、 筑 物 和构 筑 物 的 破 建 坏 、 资源 的流失和水 质劣化 、 气 环境的 污染 、 声 的影 响 . 水 大 噪 以及 居住 环 境 恶 化 对 人 心 理 的不 良影 响 等 ( ) 煤 对 土 地 的 损 害 一 采 开采 对 土 地 资 源 ( 别 是 农 田) 特 的损 害 是严 重 的 。 不 完 全 据 统 计 , 今 中 国 累计 塌 陷 农 田超 过 4 迄 o万 h . 均 每 开采 万 吨 煤 a平
据统 计 。 国 建 筑 物 下 压 煤 超 过 4 中 8亿 吨 . 中 村 庄 下 压 煤 其 占 23 在 山 东 、 北 、 南 、 徽 和 江 苏 五 省 平 原 地 区 . 煤 村 /。 河 河 安 压 庄 l10个 , 住 村 民 百万 以 上 。与 水利 工 程 移 民 相 比 . 0 居 采煤 迁 村 移 民难 度 更 大 。 先 是 搬 迁 费 用 一 再 攀 高 . 业 无 力 承 担 . 首 企 如 鲁 西 南地 区 搬 迁 一 户 费 用 达 十 几 至 二 十 几 万 元 ; 次 . 迁 距 其 搬 离 远 , 村 选址 难 。 远 距 离 搬 迁 使 农 民 耕 作 、 输 不 便 从 而 协 新 运
浅谈煤矿经济与矿区生态环境的和谐构建

区 的水 资源 污 染 , 加剧 了缺 水地 区的供 水紧 张。在煤 炭开 采 的过 程 中 , 水 、 煤水 和矸 石淋 溶 水等 未 经 完善 净化 就 被 直接 排 矿井 洗 放 , 有进 行 净化 的水 含 有大 量 的化 学物 质 和矿 物 质 。 这 些 物 没 而 质 会造 成周 围水 资源 的污 染 。据调 查 ,全 国 9 6个 国有重 点矿 区 中, 矿 区 占 7 %, 中严重 缺水 矿 区占 4%。 缺水 1 其 0 随着 煤炭 开采 强 度 和延 伸速 度 的不 断加 大提 高 , 区地 下 水位 大 面积 下 降 , 矿 使缺
效 防治 的地 区 ,因其 既解 决 了塌 陷 地 复垦 又解 决 了矿 区 固体 废 弃物 的处 理 问题 , 以经 济 效益 显 著 ; 四 , 态 工程 复 垦 法 主 所 第 生 要就 是将 土地 复 垦工 程技 术 与 生态 工程 技 术相 结 合 ,运用 生物 学 、 态经 济 学 、 境 科 学 、 业技 术 以及 系统 工 程 学等 理 论 进 生 环 农 行有 机 的结合 , 现生 态 系统 的种 植 资源 的 再 生原 理 , 实 针对 破坏 的土 地 ,进 行 多层 次 的 资 源优 化 配 置 ,实 现 土地 资源 的还 原 。
水 矿 区供水 更 为紧张 , 以致 影响 当地 居 民正 常 生产 和生 活。随 着
井水、 煤泥 水 、 工业 厂 区污 水和 生 活污 水 等 。其 中矿 井水 和 煤泥 水 对矿 区 生态 环境 的 污染十 分 严 重 。因此 最 大 限度地 处 理 和净 化 矿 井水 和 煤 泥水 , 行循 环 利 用 , 之 资源 化 , 进 使 以代 替工 业 用 水 和饮 用水 , 有减 少 污染 、 决煤 矿 缺水 和减 轻 矿 区经 济 负担 具 解 的三 重 功效 ; 泥水 的处 理 一般 采 用在 浓 缩池 前 加絮 凝 剂 。 缩 煤 浓 池底 安 装压 滤机 或挤 压机 回收 煤泥 的 工艺 ,基 本 上可 以实现 洗 煤水 的 闭路 循环 ; 井水 的处 理 一般 采 用添 加 絮凝 剂 , 矿 再经 沉 淀 池浓 缩澄 清处理 的工艺 。 ( ) 用 现代 化 的设备 进 行大 气污 染 三 . 使
矿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及其运行机制

矿 区虽然不是生物体, 但具备 明显的一些生物体特征 , 与 生物体存在着非常类似的机理 , 以看作一个特殊的生命体 。 可 生物的生命 周期 由生物诞生 、 成长 、 成熟 、 死亡 四个 阶段组成 。
中图分类 号 :F 0 - 4 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l 0.59 2 o )30 1.4 0 O2 2 ( O 9 o.l0o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 、 种类齐全的国家之一。
截止 2 0 年底 , o6 全国共有各类矿 山企业近 l .万家 , 26 已探 明 矿种 18种 , 9 开采矿石总量( 原矿量 )35 t居 民点及 工矿 7. ,
益群体之 间的利益整 体水 平和 获取利益能 力产生较 大的差 主要 分析矿 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生命周期性 、生态共生性及 动
异, 从而使矿 区生态经济系统处于一个动态演化过程中。 本文 展 方 向 。
态演化性等类生命特征,并进一步分析矿区生态经济系统的
竞争与合作机制以及动态演化机制 , 从而在矿区资源开发利 用中协调生态 、 经济和社会 发展 的相互关系 , 建立矿区与相关 利益者群体的生态共同体,促进矿区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
发展。
二 、 区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特征 矿
矿 区生态经济 系统 除了具有一般生态经济系统 的共性 , 即整体性 、 协调性 、 层次性 、 复杂性 和随机性等特征外 , 还具有
生命周期性 、 生态共生性 和动态演化性等特征。 充分认识与把 握 这些特征对于探索矿 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机制 ,
10 l
彭秀丽 :矿区生态经济系统 的特征及其运行机制 有效规划与调控 矿区可持续 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的现实意义 。 1 生命周期性 . 等, 在矿 区的生存与发展关系中均可发现 , 矿区同样具备生物
基于循环经济的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分析

基于循环经济的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分析摘要:生态产业链是矿区生态经济系统的骨架,是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是决定整个矿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
作为同煤集团“十二五”规划中五大循环经济园区之一的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尤为重要。
本文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分析了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的优势与可行性,探讨了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的原则和程序,在此基础上构建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并进一步提出矿区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建议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2同煤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以煤炭产业为基础,电力、煤化工、冶金、机械制造五大产业为主导,建材、国际贸易、建筑和文化旅游等多业并举,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新型综合性能源集团。
根据2011年3月编制的《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在“十二五”期间,同煤集团实施大转型战略部署,围绕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机械制造和光伏产业,以千万吨级煤矿为龙头、以循环经济园区为载体、以绿色科技为支撑、以大项目为带动,形成煤-电-建、煤-电-化(气)、煤-电-铝、煤-电-硅等产业链,建设塔山、东周窑-马道头-潘家窑、朔南、白家沟和轩岗五大产值超百亿的循环经济园区。
按照同煤集团的部署,轩岗矿区目前的发展战略选择是坚持“做强轩煤,造福员工”总纲,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以煤为主、适度多元的发展道路;科学规划现有煤炭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稳定产能,延长服务年限,做精做强本部,为实施战略转移提供掩护;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延伸以煤为基础的产业链条,择机适度发展非煤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因此,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是轩岗矿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矿区战略性转型的重要步骤。
一、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的优势与可能从政策环境角度来看,轩岗矿区作为同煤集团“十二五”规划中的循环经济园区之一,在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各方面将得到莫大的支持。
矿区生态经济技术创新分析

2 矿 区生态经 济技术 创新 的 内容
2 1 矿 区生 态经 济 技 术 创 新 的 目标 .
新 、社 会技 术 创 新 和 人 文 技 术 创 新 。 但 自熊彼特提 出 “ 创新” 概念 以来 ,一方面 由于经济 的 不 发 达 与 功 利 主 义思 想 的 影 响 ,技 术 创 新 把 经 济 利 润 最 大 化
一
注重通过创新将 自然技术 物化 为商 品 ,实现经济价 值。而将 社会技术创新与人文技术创新 排除 在技 术创新之外 ,漠视社 会技术创新与人文技术创 新的重要性 ,从 而造成技术创 新体 系结构的失衡和功能的缺 陷 ,放大 了 自然技 术创新 的负面效 应 ,导致 自然生态危机和社会生态 危机 。 要逐步 消除传统技术 创新 _ L 的负面影 响,必 须进 行技 术创新 的生态化转 向。生态化技术创新是 以经济增长为中心 , 追求 自然生态 平衡 、社 会生 态和谐 有序 和人 的全面 发展 。 这 里的 “ 生态化 ”并不单纯是生态学意义上 的生态 化 ,而是 指 事物之 间的平衡 相依 、和谐 协调、相互促进 、共 同发 展的 状态 和过程 ,包括 四个 紧密相联 、相互 影响 、不可分 割的子 系 统 ,即 自然生 态 化 、经 济 生 态 化 、社 会 生 态 化 和 人 的 生 态 化 。 自然生 态化 是 前 提 ,经 济 生 态 化 是 基 础 ,社 会 生 态 化 是 保 障 ,人 的生 态化 是 目标 ,通 过 实 现 经 济 、社 会 、 自然 生 态 化 而 最 终 促 进 和 实 现 人 的生 态 化 , 因而 是科 学 的技 术 创 新 观 。
关 键 词 : 区 ;生 态 经 济 ;技 术 创 新 矿 中 图 分 类 号 :F 2 . 14 5
矿山开发的生态修复与生态经济

整体性原则要求在生态修复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 过程和生态功能等方面。
协调性原则要求在生态修复过程中,要协调好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促 进、共同发展。
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修复在矿山开发中的重要性 矿山生态修复的措施与技术 矿山生态修复的实践与案例
矿山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矿山生态修复的定义和目标
矿山生态修复的主要方法:植 被修复、土壤修复、水资源修
复等
矿山生态修复的先进技术:基 因工程、微生物技术、3D打印
等
矿山生态修复的实践: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技术手段,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
矿山生态修复的案例:介绍国内外成功的矿山生态修复案例,包括技术手段、实施效果等方面 的内容。
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 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矿山开发过程中破坏植被,导致土 地荒漠化和石漠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排放大量粉尘和颗粒物,形成雾霾 等空气污染
矿山开发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和废气 对大气和水体造成污染,影响生态 平衡
PART THREE
生态修复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使其达到健康、稳定的 状态。
矿山生态经济的政策与法规:介绍政府在矿山生态经济方面的政策与法规,以及相关标准和规 范。
绿色矿业: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科技创新:推动矿山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策支持: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PART FIVE
生态修复是矿山开发中生态经 济协同发展的基础
浅析矿区生态修复及其环境经济评价方法

它 实 际 上 是 将 原 始 数 据 用 某 一 特 定 的统 计 方 法 构 造 一个 综 合 性 以便 于 相 互 之 间 的 比 较 , 决 了多 指 标 在 评 价 时 经 常 出现 的此 解 生 态 修 复 是 依 靠 生 态 系统 本 身 的 自组 织 和 自调 控 能 力 的作 用 , 或 指 标 . 从 依 靠 生 态 系 统 本 身 的 能 力 与人 工 调 控 能 力 的复 合 作 用 , 部 分 或 完 全 好 彼差 的矛 盾 , 而 实 现 了 从 时 间 和 空 间 角 度 对 多 因 素 系 统 环境 进行 使
加 上 对 矿 产 资 源 的 大 规 模 、 合 理 的 开 发 利 用 , 在 着 大 量 尖 锐 复 杂 不 存
的生 态 经 济 问 题 , 矿 区地 表塌 陷或 挖 损 , 要 是 平 原 区井 工 开 采 , 如 主 在 复 原状 所 需 支 出 的费 用 来 评 估 环 境影 响 经 济 价值 的 一 种 方 法 。 41 .. 代 性 市 场 法 2替 地 表 形 成 大小 、 浅 不 等 的塌 陷 坑 , 表 塌 陷最 明 显 的 影 响 是 造 成 地 深 地 表 建 筑 物 变 形 乃 至破 坏 , 其 是 地 表 塌 陷 不 均 匀 时对 建 筑 物 的影 响 最 尤 在 现 实 生 活 中 , 些 商 品 和 劳务 , 们 是 可 以 观 察 和度 量 的 , 可 有 他 也 不 大。 当塌 陷深 度 超 过 地 下 水 位 时 , 形 成 积 水 , 原 有 的 陆 生 生 态 系统 以用 货 币价 格 加 以测 算 , 过 他们 的 价格 只 是 间 接 的 反 映 了人 们 对 环 会 使 用 变成水 生生态系统 , 同时 也 会 造 成 地 表 景 观 的改 变 ; 陵 山 区 的井 工 境 价值 变 动 的评 价 。 这 类 商 品 和 劳 务 的 价格 来 衡 量 环 境 价 值 变 动 的 丘 类方法就是替代性市场法。 开采 造 成 地 表 塌 陷 的 几 率不 大 , 会 加 剧 地 表 的水 土 流 失 。露 天开 采 但 4 1 意 愿 调 查 评 价 法 .3 则 会 挖 损 地 表 .挖 掘 的 地表 覆 盖 物 和煤 矸 石 的堆 积 也 会 占用 土 地 , 所
矿山的社会经济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矿山的社会经济影响与可持续发展矿山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矿产资源然而,矿山开发过程中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矿山的社会经济影响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矿山的社会经济影响正面影响1.提供就业机会:矿山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来源2.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矿山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运输、餐饮、住宿等,从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3.增加财政收入:矿山企业需要向政府支付税收和矿产资源费,为政府提供了稳定的财政收入4.技术进步与创新:矿山开发推动了矿山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负面影响1.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矿山开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矿山开采会破坏地形地貌和植被,影响生态平衡2.土地资源占用与破坏:矿山开发需要大量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影响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3.社会矛盾与纠纷:矿山开发可能引发当地居民与企业的利益冲突,导致社会矛盾和纠纷4.资源枯竭与经济衰退:矿山资源是有限的,一旦资源枯竭,可能导致矿山所在地区的经济衰退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政策与法规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矿山开发、利用、保护和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矿山开发的合法性和合规性2.强化政策引导: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矿山企业实施绿色开发、循环经济和科技创新技术与创新1.推广绿色开采技术:采用先进的绿色开采技术,减少矿山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鼓励矿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环境保护与修复1.实施矿山环境治理与修复工程:对已关闭或废弃的矿山进行环境治理与修复,恢复地形地貌和植被,重建生态平衡2.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加强对矿山企业环境保护行为的监管,确保其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要求社会责任与公众参与1.履行社会责任:矿山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心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2.提高公众参与度:积极倾听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加强矿山开发与社区沟通,形成多方参与的共同治理机制矿山的社会经济影响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在矿山开发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努力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矿区的社会经济影响与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矿区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将从矿区的社会经济影响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矿区的社会经济影响正面影响1.提供就业机会:矿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来源2.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矿区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运输、餐饮、住宿等,从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3.增加财政收入:矿区企业需要向政府支付税收和矿产资源费,为政府提供了稳定的财政收入4.技术进步与创新:矿区开发推动了矿区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负面影响1.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矿区开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矿区开采会破坏地形地貌和植被,影响生态平衡2.土地资源占用与破坏:矿区开发需要大量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影响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3.社会矛盾与纠纷:矿区开发可能引发当地居民与企业的利益冲突,导致社会矛盾和纠纷4.资源枯竭与经济衰退:矿区资源是有限的,一旦资源枯竭,可能导致矿区所在地区的经济衰退矿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政策与法规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矿区开发、利用、保护和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矿区开发的合法性和合规性2.强化政策引导: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矿区企业实施绿色开发、循环经济和科技创新技术与创新1.推广绿色开采技术:采用先进的绿色开采技术,减少矿区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鼓励矿区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环境保护与修复1.实施矿区环境治理与修复工程:对已关闭或废弃的矿区进行环境治理与修复,恢复地形地貌和植被,重建生态平衡2.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加强对矿区企业环境保护行为的监管,确保其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要求社会责任与公众参与1.履行社会责任:矿区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心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2.提高公众参与度:积极倾听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加强矿区开发与社区沟通,形成多方参与的共同治理机制矿区的社会经济影响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在矿区开发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努力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应用场合以下场合:1.政策制定与监管: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矿山开发政策、法规时,可以参考社会经济影响和可持续发展建议,以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矿山企业内部管理:矿山企业可以利用内容进行内部培训,提高员工对矿山开发的社会经济影响和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3.矿山项目评估:在矿山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本文章提供的社会经济影响和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可用于评估项目的潜在影响和风险4.公众参与和教育:本文章可作为公众了解矿山开发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的参考资料,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5.学术研究与交流:本文章可作为学术研究的基础资料,用于探讨矿山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注意事项1.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在矿山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实现综合协调发展2.遵循法律法规:矿山企业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开发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3.加强环境保护:矿山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施绿色开采和修复矿区环境4.重视社会责任:矿山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促进社区和谐发展5.持续创新与改进:矿山企业应不断推动技术和管理的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6.公众参与和沟通:矿山企业应主动与当地社区和公众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多方参与的治理机制7.培训和教育:矿山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和实施能力8.监测与评估:矿山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矿山开发的社会经济影响和环境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开发策略通过以上应用场合和注意事项的指导,本文章可以帮助相关利益方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矿山开发中的社会经济影响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促进矿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矿区生态修复分析

ECOLOGY区域治理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矿区生态修复分析安徽国祯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李广兵摘要:为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目标,煤矿企业应协调好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降低煤炭开采对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因此,煤矿企业要合理应用煤矿环保技术,减少煤炭开采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保效益等角度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进程。
关键词:地质环境治理;生态修复中图分类号:[P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3-0133-0001由于矿产资源开采利用不合理,对土地资源及地形地貌景观造成的影响和破坏较为严重,也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环境问题。
国家制定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解决好社会需求与生态环境、矿山地质环境关系,在合理开发矿山资源的同时,做好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避免对环境较大破坏,防治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等问题,对正在开采或者闭坑的矿山生态环境进行科学、有效的恢复治理。
一、矿山地质及生态环境问题现状(一)开发过程中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意识淡薄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企业往往过分注重其经济效益,环保意识淡薄,在不断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对当地的矿产资源进行无序开采,在开采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加之对其监管不到位,缺乏配套的矿山治理措施,从而为今后的生态环境安全埋下隐患。
(二)缺乏对矿山的治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多不按方案设计的开采方式及开采进度开采,对矿区的后续工作没有进行合理的安排,当矿产资源枯竭时,企业对于废弃矿山没有进行及时的恢复及修复,致使废弃矿山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三)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指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征,造成山体破损、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等现象。
区内废弃露天矿山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主要表现为露天开采的采石场和铝黏土矿致使山体破损、岩石裸露及植被破坏,废渣排放也对地形地貌景观产生一定影响。
建立矿业开采生态保护与恢复机制 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至 全 国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作 出 了 突 出 贡 献 。 但 由 于 缺 乏 统 筹 规 划 。 些 地 区 在 发 这
展 过 程 中 积 累 了 许 多 矛 盾 和 问 题 , 其 是 生 态 环 境 受 到 了严 重 破 坏 。 虽 然 各 尤 级 政 府 在 着 力 建 设 绿 色 矿 山 , 力 改 变 生 态 环 境 , 矿 区 生 态 环 境 安 全 依 然 努 但 形势严 峻 。 实科 学发 展观 理念 , 要 从全 面 、 调 、 持 续发 展 的大局 出发 , 落 就 协 可 遵 循保 护环 境 、 化 结构 的原 则 , 现矿 业 与环境 、 会 的协 调发 展 。 优 实 社
谐 因素 。 据 调 查 .全 省 有 采 空 塌 陷56 1 处 , 裂 缝 14 , 场 ( )0 5 , 地 6处 采 坑 36 处
废 渣 堆 5 2 处 .约 有 矿 山尾 矿 库 50 1 4 座 .尾 矿 积存 量 达61 亿 吨 , 14 .5 河 道 内 尾 矿 积 存 量 达 50 多 万 吨 , 00 有 煤 矸 石 山1 1 座 . 存 总量 达 1 . 45 积 7 亿 4
破 坏 和 污 染 等 仍 然 没 有 得 到 有 效 的
2 0 余公 顷 .固体废 料 占地5 0 余 60 00
公 顷 。矿产 资 源 开采 除 侵 占土 地 和 农 田外 ,还 加 剧 水 土流 失 和土 壤 沙 化 , 成地 下 水 疏 干 , 发地 质 灾 害 造 诱 等 。矿 山“ 废 ” 致环境 污 染 , 民 三 导 矿
的 尾 矿 .导 致 严 重 的 水 土 流 失 和 土 地 荒 漠 化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了 区 域 经济社 会 的可持 续发 展 。 矿 山开采 造 成 的生 态破 坏 和环 境 污 染 具 有 点 多 、 面 广 、量 大 的 特 点 , 上 治 理速 度 缓慢 , 加 目前 矿 山环 境 恶 化 的 趋 势 还 没 有 得 到 有 效 遏 造 成 矿 山 环 境 恶 化 的 原 因 是 多 方 面 的 . 究 其 根 源 主 要 有 以 下 四
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

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
矿业活动是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但它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为了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需要采取许多对策。
1.生态修复
在矿业活动结束后,需要对矿区进行生态修复,以恢复生态环境。
可以进行土地改良和绿化,进行土地复垦和水土保持等措施,促进自然恢复,降低生态成本。
2.废弃物处理
矿业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其中有些可能会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需要采取废弃物处理技术。
例如,可以利用有害物质的替代品,进行回收再利用等技术,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减轻环境压力。
3.污染防治
矿山生产活动经常产生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因此,需要采取污染防治措施以减轻污染对环境的损害。
例如,可以通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来处理废水和废气等。
4.资源回收利用
矿业活动产生的矿产资源,如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可以回收利用,以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例如,可以采用熔炼、溶解、萃取等方法来提炼金属,并制造新产品。
5.各方面合作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
政府应该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矿山生产活动,并加强监管工作。
企业应该制定环境保护计划,并定期对矿山生产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社会应该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理念,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总之,解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生态修复、废弃物处理、污染防治、资源回收利用和各方面合作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
矿山环保整治方案

矿山环保整治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矿业行业也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由于矿山开采规划不合理、环保法规执行不到位等问题,矿山行业也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解决矿山行业存在的环境问题,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制定科学的矿山环保整治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将针对目前矿山行业面对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关的整治方案。
一、矿山尾矿库环保整治方案矿山尾矿库是矿山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工业废渣堆积場所,是造成当地水土流失和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保护当地水资源和土地生态环境,我们需要对矿山尾矿库实施环保整治。
1.形成封闭式尾矿库目前,很多矿山的尾矿库采用露天堆放方式,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尾矿产生的含毒有害物质污染土壤和水源。
为了减少尾矿对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将其改造成封闭式尾矿库,防止尾矿流入周边环境。
2.实现尾矿资源化利用尾矿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有用金属矿物,如果能够对尾矿进行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减轻环境污染,还能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进行封闭式尾矿库改造的同时,也需要探索尾矿资源化利用的新方法,推动矿山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方案矿山生产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较为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如地质灾害和地震等,这些问题给矿山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污染。
因此,在整治矿山环保问题中,解决地质环境问题也是必须重视的。
1.加强地质环境监测通过加强地质环境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地质灾害和地震等异常情况,减轻地质灾害给矿山生产和环境带来的损失。
因此,应该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和地震监测网络,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2.预防地质环境问题发生矿山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和区域分析,对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预判,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此外,对于地震等自然灾害事件,应该采取科学应对措施,减少对矿山生产和环境的影响。
三、矿区生态环境整治方案矿山的生产和开采活动,往往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煤矿区城乡生态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社会 一经 济 一自然复合 生态 系统是 指 以人为 主体 的社 会 、 经济 系统和 自然生 态系统 在
基金项 目: 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研究项 目(0 0 ; 2 1 ) 山西省社 科联社会科 学 “ 十一五 ” 划 2 1 规 0 0至 2 1 0 1年 度
关 键 词 : 矿 区 : 乡 ; 态 化 煤 城 生
D :0 37 /. s.0 6— 85 2 1 .2 0 2 OI1 .7 3 isn1 0 48 .0 1 1 .7 i
中 图分 类 号 :30 3 F2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73 2 1 ) 2— 0 2—1 1 0 言
2 0世 纪 9 0年 代 , 可持 续发 展观 念 的被普 遍采 纳为 实现 自然 、 环境 、 济协 调发 展 经
的重要 途径 。 当前 , 生态 化建设 实践 已在 我国城 乡蓬 勃展 开。在新 一轮跨 世 纪城 乡总 体 规 划 中 , 态意识 已 大大提高 , 国已 有 3 生 全 0多座 城 市 ( 上海 、 州 、 家港 、 山 、 如 扬 张 乐 成都、 日照 、 襄樊 、 堰 等 ) 确提 出了建 设 生态 城 市 的发展 目标 , 有浙 江 、 南 、 十 明 还 海 吉
资源型 经济 转 型综合 配套 改革 试 验 区 , 据 山西 省 委 关 于 制 定 “ 二 五 ” 划 的建 议 根 十 规
和建 设 资源 节约 型 、 境友 好型 社会 的发 展 目标 , 环 加快 转变经 济 发展方 式 , 实施城 乡生 态化 建设 是在 这 些建设 实 践基础 上 的发 展 和 提高 。 山 西省 城 乡生态 化 建设 与 经 济发
“绿水青山,煤海逐梦”——感知神东矿区生态发展

“绿水青山,煤海逐梦”——感知神东矿区生态发展摘要:神东矿区作为重要的资源集聚区,必须要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出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才能有效保护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今后发展的重要竞争优势之一。
本文拟从西安科技大学“百年初心,煤海逐梦”暑期实践团对神东矿区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的调研内容出发,介绍神东矿区哈拉沟煤矿与布尔台煤矿生态治理发展情况。
关键词:神东矿区采煤沉陷区光伏矿区生态治理神东采煤沉陷区位于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交接处,晋陕蒙接壤的毛乌素沙地边缘地带,是我国优质煤的重要来源,被誉为世界8大煤田之一。
神东矿区的主要地貌为覆沙黄土硬梁地上的各类沙丘和黄土丘陵,地貌外营主力要是风蚀作用和流水作用,长期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地表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状态,少有大面积完好的高原地面。
但其地势相对平坦,坡度主要在15以下,相对建设生态经济林的条件较好。
矿区内原始的植被种类单调,植被覆盖率极低,起初仅为3%~11%,荒漠化占土地面积的85%。
生长的植物为梭梭草、骆驼刺、沙蒿、杂交杨等,人工植被有沙棘、苜蓿、紫穗槐、草木樨等。
根据国家“十二五”能源战略西移的整体布局,神东矿区作为重要的资源集聚区,必须要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出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才能有效保护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在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中占据主动和有利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
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环境越是优越,对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就越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今后发展的重要竞争优势之一。
本文拟从西安科技大学“百年初心,煤海逐梦”暑期实践团对神东矿区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的调研内容出发,介绍神东矿区哈拉沟煤矿与布尔台煤矿生态治理发展情况。
1.哈拉沟煤矿生态示范区治理1.1初期生态治理实践2008年,神东煤炭公司曾选择山杏、文冠果、红枣、酸枣、桑树、刺槐、沙棘和樟子松等优质种植资源来进行引种种植,并且卓有成效。
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点与项目特色

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点与项目特色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点与项目特色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矿区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促进矿区的可持续发展,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点:1. 生态修复技术创新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修复是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采用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人工湿地等技术手段,有效地治理了矿区地表水、土地、大气等环境污染问题。
2. 矿山生态经济模式创新矿山生态经济模式创新是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发展矿山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等产业,实现了资源再生、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
例如,在矿山开发的过程中,可以种植经济作物和果树来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利用废弃矿山建设旅游景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矿山生态修复规划创新矿山生态修复规划是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矿山生态修复规划,可以有效地减少矿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生态系统恢复。
例如,在规划中可以对矿山断面、坑缘、堆场等区域进行分类管理和分区治理,实现了矿山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矿区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特色:1. 矿山生态公园矿山生态公园是将废弃的矿山改造成公园,是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
通过矿山生态公园的建设,可以减少矿山对环境的破坏,提高绿地覆盖率和生态价值,同时也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2. 矿山湿地公园矿山湿地公园是通过人工修建湿地,恢复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的重要项目。
通过建设矿山湿地公园,可以有效地治理矿区地表水和土壤污染,促进植被的生长和土地的修复。
同时,矿山湿地公园还具有观赏性和生态旅游价值。
3. 矿山生态园矿山生态园是利用废弃矿山建设的综合性公园,是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
通过矿山生态园的建设,可以实现矿山资源的再生利用,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矿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方法与对策

律等 进 行定 性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述 它 们 所 包 含 的 描
1 问题 的 提 出
矿 区是 原 料 基 地 , 采 和 利 用 矿 产 资 源 必 然 开
会 破 坏 生 态 环 境 , 态 系 统 一 旦 受 损 , 变 得 十 分 生 将
数值 特 征 和数 量 关 系 , 并进 行 科 学 的测 定 、 算 分 计 析直 至仿 真 或 模 拟 的过 程 , 可称 作 经 济 学 中 的定
了经 济 快速 发展 的历 史 阶段 , 矿 产资 源 、 源 等 对 能 的需求 量 快速 增 长 , 必 加 大 自然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势 的力度 。矿 山存 在 的 生 态环 境 问题 在其 他 部 门或
地 域 很 难 避 免 不 再 发 生 。 为 此 , 从 可 持 续 发 展 要
等等。 这种 定 量化 研 究 的 重 要 性 , 年 来 在 我 国 各 近 学 科 范 围 内都 颇 受 瞩 目 , 多 被 论 及 。进 行定 量 且 化 研 究 , 重 要 的原 因是 , 更 当代社 会 主 义 的实 践 向 经 济科 学 提 出 了这 种客 观 需 要 _ 。 7 J
中 图 分 类 号 :47 1 F0 .
文献 标 识码 : A
M e ho s e s e o a m o z d d v l p e t o c n m y t d of a s s m ntf r h r ni e e e o m n f e o o
a n io m e n m i e a e nd e v r n nt i n r a
维普资讯
第 21卷 第 2期
200 2 年 6 月
大 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

1.土壤恢复:改善矿区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恢复土壤生态功能。
2.植被重建:恢复矿区植被覆盖,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
3.水资源保护:减少水体污染,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
4.生态景观重塑:构建和谐美观的矿区生态环境,提升生态价值。
5.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确保矿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八、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进行矿区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制定详细治理方案。
2.实施阶段:按照治理方案,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治理工程。
3.监测评估阶段:对治理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调整治理措施。
4.验收阶段:完成治理工程验收,确保治理目标达成。
九、总结
本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以实现矿区生态环境的全面恢复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治理措施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通过实施本方案,将有效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贡献力量。
2.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3.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安全、高效。
八、时间节点
1. 201X年X月至201X年X月:开展矿区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制定治理方案。
2. 201X年X月至201X年X月:完成治理工程招投标工作,启动治理工程。
3. 201X年X月至201X年X月:实施治理工程,进行生态环境监测。
(2)植被配置: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植被配置模式,提高植被覆盖度。
(3)植被养护:加强植被养护管理,确保植被成活率和生长状况。
3.水土保持
(1)截排水工程:设置截排水设施,降低地表径流对矿区的侵蚀。
(2)梯田工程:在矿区适宜地段修建梯田,减缓坡度,减少水土流失。
徐矿集团的矿区工业生态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程, 平衡系统建立需要很 长时 间, 至是几代人 的 甚 努力 。
15 煤炭企 业发展生态 经济的必 要性 .
维普资讯
陈引亮 , : 徐矿集团的矿 区工业生态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等
济就是在 矿区 内一 切 市场 经 济活 动符 合 生态规 律 和
费、 城区与郊区、 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 , 实现可持 续 生产 和消费 。 () 4 绿色消费特点: 提倡物质消费应适度 、 分层
次消 费。消费要 与 自然生态相平 衡 。鼓 励多 次性 、 耐 用性 消费 , 减少一次性 消费 。在 消费 的同 时考 虑废弃
等等都会给环 境 带来 一定 的影 响 。这 些 环境 问题 都
10 0 多年的煤炭开采, 在徐矿集 团积累了 1 座煤矸石 7 山, 堆积量达 10 万 t目前每年还将新增大量的煤 80 , 矸石。在生产过程中, 每年还排出矿井水 60 00多万
t无法完 全综合 利用 。此外 , 有 近 25万亩 采 煤 塌 , 还 .
用, 揭示 自然和 社会 之 间 的本 质 联 系和 规 律 , 而 改 从
来指导矿区生产经营活动。其 目的是控制经济活动 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
实 现矿 区物质流 、 流 、 能量 资金流 的优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置 。
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生
态经济理念 的产 生和发展 , 类对人 与 自然关 系深 是人
经济规律的要求。研究矿区生态经济重点就是按生 态经济的观点, 充分利用矿区的各种资源, 建立资源 、
经济 、 环境 、 人 文之 间协 调发 展 的工业 生态 经 济 社会 体 系。
莱州虎头崖:打造生态经济 矿区“由灰转绿”

莱州虎头崖:打造生态经济矿区“由灰转绿”作者:李希平来源:《中国经济信息》2016年第22期在杭州举办的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
我多次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这个朴素的道理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国庆节期间,《中国经济信息》记者深入到山东省莱州市的虎头崖镇,去探寻该镇面对资源产业转型压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下大气力克服“阵痛”,开辟经济绿色发展新局面,创造“生态源头”的可行之路。
面对严峻的环保形势,作为全国镁石和滑石主产区之一的莱州市虎头崖镇,果断向几十年来形成的优势主导产业动刀,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关停境内全部矿山,顶住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财政每年至少减收2000万元的压力,耐心细致地化解矛盾,积极引导涉镁矿山和加工企业向绿色环保产业转型,既保住了“饭碗”,又修复了环境,实现了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环境改善、群众受益的多方共赢,形成了矿山关停转型绿色发展的“虎头崖模式”。
铁腕治污三年关停13家矿山虎头崖镇是我国菱镁矿石主产区,矿储7亿多吨,镁石和滑石开采加工已有近百年历史,2012年以前拥有矿山13座,年产值千万元以上企业10多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涉及38个村庄,占辖区行政村的半数以上,涉镁行业对镇财政的贡献度接近三成。
然而,巨大的经济收益是以惊人的环境破坏作为代价的,致使经济、社会、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区域健康发展。
采矿、加工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和废气,尤其是到处飞扬的粉尘,对土壤、水质、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对此,矿山周边村民最直观的感觉是,整日尘土飞扬,房屋、街院“白茫茫”一片,“衣服常年不敢在户外晾晒,窗户一年四季不敢开”“水果带白斑,贵贱没人要”。
不仅如此,矿山开采爆破和矿石运输中产生的噪音也让周边群众苦不堪言。
大吨位矿石运输车辆对道路损毁严重,出行艰难、交通事故多发,在莱州全市历次社会满意度调查中,该镇群众对于生态环境的意见最强烈。
经济林和矿区生态修复碳汇项目方法学

一、概述1.1 背景介绍经济林和矿区生态修复碳汇项目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碳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的经济林和矿区地块已被开垦和开发,导致土壤贫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愈发突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1.2 目的和意义为了改善经济林和矿区地区的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储量,需要开展相关的生态修复碳汇项目。
本文旨在探讨经济林和矿区生态修复碳汇项目方法学,希望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为生态修复碳汇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经济林和矿区生态修复碳汇项目方法学2.1 生态修复原理生态修复原理是经济林和矿区生态修复碳汇项目的基础。
通过植被恢复、土壤修复、水资源保护等技术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碳排放,增加土地碳汇。
2.2 技术手段2.2.1 植被恢复通过引种、移栽等方法,恢复原有的植被种类和数量,提高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质量。
2.2.2 土壤修复采用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方法,促进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和更新,增加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
2.2.3 水资源保护通过水土保持措施、水源地保护、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法,减少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对水质的影响,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修复。
2.3 配套措施2.3.1 技术研发加强对经济林和矿区生态修复碳汇项目相关技术的研发,提高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2.3.2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生态修复碳汇项目制度体系,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2.3.3 宣传推广加强对经济林和矿区生态修复碳汇项目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公众对项目的认识和参与度,促进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三、案例分析3.1 经济林生态修复以某地区林地为例,介绍了利用植被恢复、土壤修复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林地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改善,并增加了碳汇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矿,尤其是露天开采矿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和破坏森林植被与自然景观,有的矿山位于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地质遗址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重要基础工程设施保护区及城镇周边等,严重影响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重要的基础工程设施的保护和城镇的发展及环境的改善。某些采矿业如对建筑石料、石灰石、水泥配料和砖瓦用粘土等矿山资源的大量开采,与其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矿山固体废料的不合理遗弃堆放,导致边坡失稳,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部分重金属及放射性元素的矿山废碴,随雨水冲刷,造成污染转移,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五)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处理
一要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根据不同村庄地质灾害类型和危害程度,因地制宜采取加固、修缮、避让搬迁等不同治理方式,以确保工程方案的科学性;
二要抓紧推进工程实施,各市县要以年底全面完成任务为目标,分解任务、责任到人,严把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各个环节,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保守估计,多年来全省仅因粗放采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就接近5000亿元。其中大量中小煤矿资源回采率只有15%左右,仅相当先进水平的1/4,这意味着中小煤矿每采1吨煤要破坏和浪费5吨以上的资源。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高度关注山西能源产业,特别是煤炭工业的发展。山西省也针对煤炭行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先后开展了“关井压产、淘汰落后、资源整合”等工作,减少了7000多家小煤矿。但是,到2008年全省矿井数仍有约2600座,小煤矿仍占到70%以上。
2004年到2006年,山西省期望用“资源有偿使用”来变局,通过明晰煤矿产权,引导煤矿主做长期的经营投资,促成煤矿设备更新,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提高。但这一目标并未实现,煤炭生产的诸多顽疾仍然存在,尤其是重特大矿难事故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世界煤炭工业正在向煤炭企业集团化和产业集中高效生产的方向快速前进。澳大利亚前5位煤炭公司的煤炭产量占总产量的71%;南非前4位煤炭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为62%;德国近2亿吨煤炭全部由一家公司生产。在国内,神华集团、中煤集团等全国性、区域性煤炭“巨无霸”,也在不断扩能,形成了一批亿吨级和千万吨级的煤炭大基地、大集团。
长期以来,锡矿山地区的锑矿资源开发和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对当地的饮用水源、地质结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已成为区域性污染问题。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几经努力,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无法彻底消除隐患。调查组现场采样结果表明,矿区下游的涟溪河塘冲煤矿断面砷浓度超Ⅲ类水质标准3.4倍。锑冶炼厂附近废渣堆积如山,废弃的采区也没有得到恢复。
(四)整体治理三大对策
1. 有的放矢,用行政手段依法进行监管
一是要建立健全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监督管理体系。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任务列入相关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加大考核力度。同时,努力贯彻落实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严格执行开发利用方案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方案,签订矿山生产自然环境治理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确保现有生产矿山企业履行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义务。
四是把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与土地整理、工业区建设相结合。
3. 推行市场经济运作,成立矿山治理投资公司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投入大,技术要求高。通过成立专门从事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投资公司,可以对治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行更为有效的治理。
全面铺开的小煤矿,为整个国家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却给山西省留下了难解的问题:矿难频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煤炭更是如同经济鸦片一般,让区域经济陷入了“因煤而兴,因煤而衰”的资源诅咒之中。“血色GDP”一直困扰着山西人。统计显示,改革开放30年来,山西有17000多名矿工因矿难长眠地下。而来自省安监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山西省乡镇小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国有重点煤矿的17.8倍。
四是思想意识有待提高。业主重开发利用轻保护治理的思想根深蒂固,把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缺乏对矿山自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存在只有开发矿产资源,没有治理保护的现象。
(三)生态问题治理责任人
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应当由企业、政府共同参与,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企业承担主要的治理责任。但是,作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引导、监督和管理工作,努力使矿产业走上健康持续的发展轨道。
二是法规不够完善。涉及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较多,但多数为客观的指导性条款,操作性不强,实际运用难,导致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监督管理缺乏具体依据。
三是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涉及环境保护、边坡稳定、植树造林、土地利用等多个领域,这项工作开展牵涉到国土、环保、林业、水利、公安、安全生产等多个部门,由于各自的责、权、利存在交叉,给管理造成较大困难。
调查组在南矿区看到,涉锑企业大部分已关停,但未彻底拆除生产设施。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非法涉锑企业死灰复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锡矿山地区目前尚有涉锑企业27家,除闪星公司等少数企业拥有采、选、冶综合利用能力外,其他企业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亟待以少数骨干企业为龙头,整合辖区内涉锑企业。
二是提高环境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对辖区内所有涉锑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全面清理,将未获准入的企业立即关闭。建立工业园区,引入清洁生产模式,对锑资源采、选、冶实施全过程监管。
三是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锡矿山地区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全面查清区域环境污染风险和隐患,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逐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建议有关部门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支持。
三是要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综合防治,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防治系统。矿山生态环境整治和保护,复垦还绿等,必须按相关规定执行。严格划定开采区、限采区和禁采区。引导现有矿产企业向开采区聚集,限制限采区的矿产开采,杜绝禁采的矿产开采,从而实现矿山生态环境从基本得到控制。
2.加大投入,用经济手段推进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
根据冷水江市的现实情况,调查组建议对湖南省环保局下发环境监察通知书,由其督促娄底市、冷水江市政府采取措施。
一是制定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由当地政府牵头,经济、国土、环保、安监等部门参与,联合制定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开展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恢复等方面彻底解决当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这些不当的采矿造成的森林植被和景观破坏、良田毁坏、水土流失、侵占土地、环境污染、诱发地质灾害等,严重影响重要基础设施及其它资源的保护等,也直接威胁和破坏人居环境、加速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矿区及其周边地区居民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特别是在城镇周边、风景名胜区、交通干道(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主航道等)两侧可视范围内,严重破坏旅游资源、影响观瞻,制约了资源效益与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三要确保资金落实,农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经费主要由各级政府重点补助,受益群众适当分担。各地要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以适应工程建设需要;
四要抓紧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保证金制度。要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积极构建地质灾害治理的长效机制。
治理资金以政府投资为主,集资、融资渠道狭窄,资金已成为矿山治理的瓶颈制约因素。想要解决这个困难,必须从以下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一是从采矿权有偿出让金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
二是积极利用矿地,将矿山可利用地进行开发利用,由开发业主负责生态环境治理;
三是主动争取上级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支持,积极筹措社会资金,开展矿产自然生态环境治理;
二、五大命题要点
(一)矿区生态问题概括
煤矿矿区在开发的过程中,势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由于地下的局部采空,形成地表塌陷和地面下沉。地表塌陷形成“大坑”,植被遭到破坏,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使土地丧失使用功能;同时诱发滑坡、崩塌,破坏含水层,造成水源缺乏,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四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关闭企业死灰复燃。彻底拆除非法企业的生产设施,并恢复原状。
五是保证群众饮水安全。尽快实现锡矿山地区的自来水供水网络覆盖。
材料2:
时间推回上世纪80年代初,为支撑国民经济翻两番目标的实现,国家提出把山西建设成为能源重化工基地。为迅速达到这一目标,一批小型的电厂、铁厂、水泥厂、煤化工厂投产上马。最多的时候,全省合法矿点数达到近11000座,其中,国有大煤矿数量不足1%,乡镇煤矿产量占到全省的半壁江山。
五要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扎实做好地质监测和险情排查,严密防范次生灾害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一、背景资料链接:
材料1:
冷水江市锡矿山锑矿开采已有111年历史。改革开放前,锑资源由原冷水江市锡矿山矿务局独家经营(现改制为闪星公司)。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一地区所属乡镇相继兴建了涉锑企业90余家。经多次整治,目前尚有涉锑企业27家。
多年的锡矿山开发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据估算,共产生二氧化硫100余万吨、砷碱渣20~30余万吨、冶炼炉渣及采选矿废渣数千万吨。大量固体废物堆放,严重污染了当地地下水及地表水,并发生过多起砷中毒事件。同时,锡矿山地区长期掠夺式开采和破坏性采炼活动,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矿区及冶炼厂附近地表植被破坏,地下水量明显减少,80%耕地无法种植,近两万群众基本丧失农业生产条件。
二是要制定主要公路、河流和旅游线路保护目标。在区域内重要河流沿岸,矿山企业尾矿及废石弃置,必须按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水土保持规划和方案要求处理。国道、省道和重要旅游线路两侧300米距离或直视范围内,禁止新办采矿点,对已建矿山实行关、停、转、迁措施。露天采场必须距县城规划区周边500米以上,距乡镇300米以上。重要输电线,通讯线路和国家测量标志等地的采矿活动,严格按国家有关法规、条例执行避让,留足安全隔离带。严格控制矿山废弃物的排放,鼓励选矿用水的封闭循环使用。积极推广无粉尘、无废料的“绿色生产”工艺,尽力减少对矿山生态环境污染。制订开采区和其他限采区域内需要保护的文物古迹、景点、景观等保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