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生态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1、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由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运动规律的科学,它研究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从中探索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
2、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它要求按“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进行资源配置,以消解长期以来资源消耗和经济需求的尖锐冲突。
3、生态经济系统:是指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耦合形成的复合系统。
4、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效益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和统一。
5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6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变换能力,即生态系统与其环境系统之间的变换能力,经济生产力是经济系统的劳动变换能力,即劳动者的生产力与其物质资料生产力之间的变技能力。
二者相互依存、协同发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生产力7、绿色GDP: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价值总和,在扣除了原始资源消耗价值与环境破坏损失成本后得到的剩余价值能量,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地区更加综合的经济福利水平。
8、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
9、生态经济平衡: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转10、生态工程: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物质与能量多级利用、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
基于生态经济学的可持续能源利用研究
基于生态经济学的可持续能源利用研究近年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可持续能源利用”一直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热门话题。
在这个话题下,生态经济学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基于生态经济学的可持续能源利用研究。
一、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生态经济学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学理论,它涉及到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并通过对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来评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可持续能源利用需要考虑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关系,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因此,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可持续能源利用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资源的可再生性:可持续能源利用需考虑到能源的可再生性问题,使用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同时结合非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使能源的消耗达到最小化。
2.经济的效益:在可持续能源利用过程中,需考虑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进行资源的配置,利用市场和政府手段保障企业的盈利空间,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创新意识。
3.生态的保护:可持续能源利用需要考虑到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进行资源和环境的整合管理,增加环保投资,推行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城市等,保障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经济学在可持续能源利用中的实践1.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指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这些能源具有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等特点,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具体实践过程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需要满足国家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大方向,提高能源的效益,同时保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面,世界各地都在进行相关实践,如在南极建立旗下的新能源机构,研发太阳能和风能等低碳能源技术;美国加州、欧洲、中国等地推广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2.非再生能源的利用非再生能源是指在短时间内无法再生的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
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
27
整理课件
三、环境资源的价格 ➢ 环境资源的价格就是环境资源价值的货币表现 ➢ 在确定环境资源的价格时必须考虑两个问题:
✓ 首先,要考虑资源本身的价值 ✓ 其次,还应考虑供求关系和供求情况
28
整理课件
➢ 确定环境资源价格的方法有许多种,下面介绍两种 常用方法 : ✓ 边际成本定价 ✓ 市场定价
✓ 正外部性 ✓ 负外部性
33
整理课件
外部性
✓ 正外部性
使市场外的其他人福利增加的外部性
✓ 负外部性
使市场外的其他人的福利减少的外部性
34
整理课件
环境外部性的内涵
⑴当一个人的行为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行为 人的环境时,便有了外部性存在;
⑵将可觉察的利益或损失加于某些人,而这些人并没有 完全赞同或间接导致该事件决策;
传统经济学的价值观
环境资源无价
没有劳动参与的东西没有价值
不能交易的东西没有价值
12
整理课件
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
物化在商品中 的社会必要劳 动量决定商品
价值
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
抽象人类劳动的体现或物化
运用劳动价值论考察环境资源的价值,关键在于环境 资源是否凝结人类的劳动
13
整理课件
劳动价值论
根据支付意愿法确定的环境公共物品的社会总需求一般总是低估 的 ,为什么? ✓ 支付意愿调查本身隐含了消费者不拥有环境公共物品的所有权, 消费者在答卷时会考虑政府将来是否根据个人支付意愿对此种环 境公共物品征税或要求付费。这样,消费者会低估自己的支付意 愿以减少将来可能的支出。
49
整理课件
环境公共物品需求的确定
➢ 补偿意愿法确定的环境公共物品需求 ✓ 假设条件:环境公共物品的产权属于社会公众 ✓ 具体的做法是:设计调查问卷,询问公众居民或公共
生态经济学
目标、手段与政策
第三章 – 生态经济学
科学 - 哲学 - 宗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元论 二元论
极具哲理的第三章概述
目标与手段 – 实用的二元论 手段
目标
政策的先决条件 决定论与相对论
目标—手段谱
集成生态学和经济学的三种策略
目标与手段——实用的二元论
传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对于经济学的主旨并无异议,都
手段 (我们怎么做事?)
根本手段: 低熵的物质—能量。所有效用的共通点。 从本质上来说,人类的存在起源于阳光所提供的熵流。
( 熵耗散) 问题: 信息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吗
乔治· 吉尔德(George Gilder)— “热力学世界中的经济这种观点已经一去不复返 了,… … ,知识的核心就在于它是反熵的:它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积累和聚合… …思想超 越了所有的熵的陷阱,并且抛弃了物质本身。” “人类的智慧 … 是靠叶子的动力点燃的” –劳伦· 艾斯利(Loren Eisley) “ 没有磷就没有思想” –弗雷德里克· 索迪(Frederick Soddy) Q: 何为诺斯替教?
/watch?v=F-QA2rkpBSY&feature=related
罗伯特•科斯坦萨(可持续和合意的)
/watch?v=RaAEfERGyO8
集成生态学和经济学的三种策略
作为子系统的经济系统的不同边界的共同本质
如果认为目标是增加我们的繁殖效率——遗传基因骗
我们的一种幻觉,我们就不应该致力于政策讨论。
爱德华· O· 威尔逊和理查德· 道金斯vs.温德尔.拜瑞和保罗· 埃尔利希
决定论和相对论
“政策研究者,包括经济学家都假设世界供多种选择,有些选择确实
生态经济
基本概念
按照生态系统的上述定义, 我们既可以从类型上去理解,例如森林、草原、荒漠、冻原、沼泽、河流、海 洋、湖泊、农田和城市等;也可以从区域上理解它,例如分布有森林、灌丛、草地和溪流的一个山地地区或是包 含着农田、人工林、草地、河流、池塘和村落与城镇的一片平原地区都是生态系统。整个地理壳便是由大大小小 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镶嵌而成。生态系统是地理壳的基本组成单位,它的面积大小很悬殊,其中最大的生态系统 就是生物圈,它实质上等于地理壳。
生态经济区划、规划与优化模型: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观点指导社会经济建设,首先要进行生态经济区 划和规划,以便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特点发挥其生态经济总体功能,获取生态经济的最佳效益。城市是复杂 的人工生态经济系统,人口集中,生产系统与消费系统强大,但还原系统薄弱,从而生态环境容易恶化。农村直 接从事生物性生产,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稳定、保持生态平衡、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据不同地区城市和农 村的不同特点,研究其最佳生态经济模式和模型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的经济。生态经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即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 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
基本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态经济基本理论: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与生态需求, 生态价值理论,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等。
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们关注的是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性的协调。
本文将介绍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生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它将环境资源视为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强调经济发展应以保护环境为前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经济学不仅关注经济增长,还注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强调人与自然的综合福祉。
在生态经济学中,研究的核心包括资源约束理论、环境评估与管理、生态足迹和生态补偿等。
资源约束理论指出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利用是有限的,必须在可持续范围内进行。
环境评估与管理是指通过对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管理,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生态足迹研究则衡量了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情况,为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平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生态补偿是指通过对环境破坏的补偿机制,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够协调推进。
二、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环境经济学是将经济学原理应用于环境问题的研究领域。
它研究的核心是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经济手段来管理和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经济学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的效益最大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经济学主要涉及到的概念包括环境评估、环境政策、环境成本和环境利益等。
环境评估是指通过评估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政策包括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等,旨在引导经济主体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
环境成本是指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污染减排成本、环境修复成本等。
环境利益则是指通过环境保护获得的经济效益,如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
三、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分析、模型建立和政策评估等。
生态经济学
# 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经济学、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知识。
生态经济学强调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主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繁荣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本文将探讨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念、发展历程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念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念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常常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过度开发和消耗资源,导致了生态系统的恶化和环境问题的加剧。
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只有在环境质量得到保障的情况下,经济才能持续增长。
生态经济学强调资源利用的最优化,通过提倡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另外,生态经济学还强调了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
生态经济学认为,人类经济系统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的。
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和规划,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生态经济学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提出,他在19世纪就提出了“繁荣引起破坏”的理论,强调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经济学开始受到更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在发展历程中,生态经济学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涵盖了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生态经济学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和实践经验,如生态税制、生态产品认证、碳交易等,为实现经济繁荣和生态平衡提供了有力支撑。
生态经济学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当今社会正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严重问题,生态经济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和参考,指导人类如何实现经济繁荣和生态平衡的统一。
通过生态经济学的理念,可以引导经济主体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生态经济学知识点归纳
生态经济学知识点归纳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交叉学科,它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和协调。
以下是对生态经济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一、生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经济活动必须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进行。
生态系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然资源和生态服务,如清洁的空气、水、土壤,以及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同时,经济活动也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可能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二、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各种惠益,包括供给服务(如食物、木材、水资源)、调节服务(如气候调节、水质净化、土壤保持)、支持服务(如土壤形成、光合作用、养分循环)和文化服务(如旅游、休闲、美学价值)。
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和量化是生态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三、外部性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中,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未通过市场交易反映出来的影响。
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如植树造林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带来的好处;负外部性如企业的污染排放对周边居民健康和环境造成的损害。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可能会失效,需要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调节。
四、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目标,它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三个方面。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采取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五、自然资源的价值评估自然资源不仅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还具有间接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传统的经济核算方法往往忽略了自然资源的生态和社会价值,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生态经济学采用多种方法对自然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如市场价格法、替代成本法、意愿调查法等,以全面反映自然资源的真实价值。
六、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是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和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指标。
生态经济学——精选推荐
生态经济学第一章生态经济学概论第一节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一、生态经济学的产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发表了一篇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文章,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
60年代末,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利用数学模型和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了关于人口问题、工业化问题、粮食问题、自然资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等五个因素的内在联系及其与人类未来发展的关系。
二、生态经济学的学科体系1、理论生态经济学2、应用生态经济学从应用上来说,生态经济学可分为部门生态经济学、专业生态经济学、综合生态经济学等三个部分。
生态经济学的每一个分支学科的研究领域都是人类经济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区域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是在生态与经济之间矛盾激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它所进行的研究可以为缓解这种矛盾关系,为创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一、生态经济学的概念1、生态经济学的概念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由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运动规律的科学,它研究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从中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
二、几个相关的概念认识生态经济不断增长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止境性,与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局限性之间,必然构成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而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关注点;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特征是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核心内容包括制定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措施。
生态经济学大纲
生态经济学大纲
引言
介绍生态经济学的定义和背景
强调生态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概述本文将讨论的主题和结构
第一部分:生态经济学基础
1. 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生态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点
生态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2. 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论
生态经济学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
生态经济学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生态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案例
3. 生态经济学的价值观和伦理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目标
生态经济学的道德和伦理原则
生态经济学的政策导向
第二部分: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
1. 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层次结构
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
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和脆弱性
2. 资源与环境的经济学分析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资源的供需关系与经济效益评估
环境负荷与环境容量的经济学分析
3. 生态经济系统的市场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与生态经济系统
环境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政府干预与生态经济政策
第三部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学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范畴
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与评估方法
2. 生态经济学与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生态经济学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应用生态城市建设的案例分析
3. 生态经济学与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原理与实践
生态经济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结论
总结生态经济学的核心观点和方法
强调生态经济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出未来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方向和挑战。
生态经济学
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比率。
投入:包含机会成本的概念。
产出:包含经济的产出和环境的产出。
最优:是指在相关约束条件下,使目标最优的资源配置。
目标可以使企业的也可以使社会的,约束可以是经济的也可以是环境的。
可持续: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矛盾:是指生态资源存量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
生态经济的基本要素:人口:指居住在一定区域,一定时间点上生存的人类。
人口存在意味着:物质的消耗,能量的消耗,能动的反作用于自然资源:指可利用的自然物质。
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经济:指社会物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活动。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的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的科学。
马尔萨斯和人口论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
把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一切问题和灾难归结为人口过剩的结果鲍尔丁的思想发表了“即将到来的太空船地球经济学”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具体指出在哪些方面受到限制主要观点1.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工业化发展、人口剧增、粮食短缺、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的相互作用及发展趋势作了研究。
2.如果不缓减人口,制止经济发展,则在100年内人类社会将不可逆转的瓦解。
3.人类的出路:保持人口平衡、限制经济增长。
《我们共同的未来》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共同生活着的所有生物与其循环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组成的一个系统。
生态系统的要素结构: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a无机物:包括物质循环中的各种无机物质。
b有机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类和腐殖质c气候因子:包括阳光、温度、风生产者:是指能利用简单无机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
生态经济学
一绪论(二)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生态经济系统。
其特点:(1)在构成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而经济系统则对整个系统的变化越来越起着主导的作用。
(2)生态经济系统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不断发展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通过劳动在改变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中逐步形成的。
(3)生态经济系统是必须把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这一关键性因素包括在内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
(4)在组成生态经济系统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中,各自存在着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而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以及在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平衡与生态平衡之间,它们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
(5)生态经济系统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特征。
(6)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循时发展的连续性的特点。
(7)在生态经济系统的地域大小的划分上,也如生态系统的划分一样,是可大可小的。
(三) 生态经济学的性质和特点1 综合性2 整体性3 前瞻性4 交叉性(四)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 系统分析法2 系统模拟法3 效益论证法4 历史比较法5 专家评分法二生态经济系统年龄金字塔:(1)增长种群(2)稳定种群(3)衰退种群生态系统的信息流: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二)经济系统: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有机整体;国民经济各部门(工业、农业、商业等)有机整体;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构成的有机整体(五)生态经济系统的配置原则:互利共生原则适度规模原则同步运行原则立体布局原则最大功率原则(六)生态经济系统的分类:农村生态经济系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渔业生态经济系统)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城郊生态经济系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七)农业生态经济系统:1结构:农业生态结构、技术结构、经济结构(镶嵌)3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规律:1)适应改造法则2)转化循环法则3)自我维持法则4)演替发展法则5)动态平衡与无限循环法则6)整体大约总和法则7)生物种群的相生相克法则8)投入产出相适应法则9)食物链与营养结构法则10)百分之十定律三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基本关系(一)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1 生态平衡:生物和环境之间在能量流动、物质交换、信息传递等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相对稳定状态。
第三章 生态经济学
之 处 。现 代 经 济 学 和 生 态 学 之 间联 系 的 概 况 , ( 见
C Sa z  ̄ 人 ( 9 7 : 9 7 ) 只 是 他 们 常 常 相 Otn a 19 a 1 — 6 不 似 的 形 式 . 有 他 们 描 述 现 实 的 方 法 ; 同 在 于 还 不 “ 实 ” 它 们 谈 及 还 是 已 经 谈 及 的 。 使 它 们 共 现 是 即
“ 态 经 济 学 研 究 生 态 系 统 和 经 济 活 动 的 相 互 生 作 用 ” 。 为 了这 个 目的 , 态 经 济 学 涉 及 了三 个 层 次 生
的 考 虑 ( 31 图 . ):
进 行 分 析 的 根 本 。 们 的类 型 以及 能 被 分 析 的第 他
二 , 三 的经 济 考 虑 为 基 础 。 这 些 内 容 主 要 是 从 第
第三章
生 态 经 济 学
第三章
3 1 引 言 .
生态经济 学
经济学 和生态学 之 间历史上 的相似之 处 , 以
及 在 经 济 理 论 中对 历 史 趋 向 的 仔 细 的 分 析 ( 别 特
是 重 农 主 义 者 ) 明 确 这 两 个 学 科 共 享 许 多 共 同 ,
在 这 个 章 里 . 们 提 出 生 态 经 济 学 和 可 能 对 我 IP 策 的 潜 在 意 义 。虽 然 生 态 经 济 学 表 面 上 与 P 政 产 品 无 关 . 它 为 研 究 环 境 — — 经 济 问 的相 互 作 但 用 提 供 了一 个 大 体 上 综 合 的 框 架 。 就 这 点 而 论 , 能 发 现 洞 察 各 种 环 境 政 策 是 有 价 值 的 。 这 对 于 IP 策 的 例 子 可 能 有 很 大 的 帮 助 , 如 : 政 策 P 政 例 在 发 展 期 间 . 如 在 本 章 的 前 部 分 所 看 见 的 , 一 正 这 背 景 似 乎 已 经 被 忽 略 了 。 一 章 也 为 这 一 内 容 的 这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2、系统分析 类方法
系统分析是对所有体系系统均有普通意义的科学技术,对不同 类型的生态经济系统问题,一般说,都是适用的。运筹学的一 些方法,大系统多目标决策方法,动力学的方法等,都可创造 性的应用
1、经济分析 类方法
(1)效益——费用分析法
效益费用分析是判别和度量一个建设项目或 规划对象的经济效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评价方法是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对经 济——环境系统进行分析的方法,其评价过 程可分四个步骤:
首先确定开发项目对各种重要的环境影响;
其次,对环境影响加以量化;
第三,对这些数量变化进行估价,并以货币价值表示,
最后,才是经济分析,即用某种形式的效益——费用分 析进行综合评价。这种方法对于复杂的生态经济系统 而言,目标并不单一,而是多目标的
1
风险效益分析是指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可能遭到不 利后果的概率及其效益的分析。
(2)风险效 益分析法
2 风险效益分析的内容:一是超前风险函数的估计,即估计风险发生的
的外部效益与外部费用也是可以测算的。因此,对于水、土资源生态
经济系统的效益评价可与上述经济效益费用分析法同时使用。
1 投入产出分析是由w.里昂捷夫1936年创立的。它的基 础是现代经济系统中生产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以投入 产出表来体现。
(3)投入产 出分析法
2 该表的一般结构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种产品的最终需 求;第二部分是各生产部门的生产与分配关系;第三部分 是新创造的价值。在编制好投入产出表后,需要计算各部 门间生产技术性的数量联系,以直接消耗(也称技术系数 或投入系数)表示。接着要计算完全消耗系数
生态经济系统与生态经济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和功能关系1.物质关系(1)自然物流主要有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小循环和地球化学循环。
前者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周期性循环,主要通过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存留和归还来实现。
一般来说,这种循环的范围小,流速快,周期短。
后者范围大,周期长,影响面广。
(2)经济物流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物流;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消费过程中的物流。
(3)自然物流与经济物流的相互转化最初主要是在农业和采掘业的生产过程中,自然物流与劳动的结合使其开始转化为经济物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终了,全部经济物流又先后不断地转化为自然物流。
两种物流相互贯通,成为同一线性转化过程的不同环节,且这些环节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以维持和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秩序的完善和发展(如图)。
自然物流是经济物流的基础,表现为自然物流是经济物流的来源和归宿。
经济物流又可反馈作用于自然物流以促进其高速转化和物质积累。
(4)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物质平衡关系A≡W;A≡B+W1+r1-R;B≡C+W2+r2;C≡W3+r32.能量关系(1)自然能流包括太阳能(以及与太阳能流有关的生物能、矿物能、水能、风能等)、地热能、潮汐能等。
食物链、食物网是生命系统能量的主要通道;大气循环、水循环、地质活动等则是非生命系统自然能流的主要表现形式。
(2)经济能流生态食物链、生产链、流通链等是经济能流的主要通道。
(3)自然能流和经济能流的相互转化 a.自然能流向经济能流的转化太阳能:农林牧渔业是自然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的接口,是自然能流向经济能流转化的生物渠道。
采掘业开采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电力行业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发电,是自然能流向经济能流转化的工业渠道。
其他:地球内能如核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引力能如潮汐能的利用。
b.经济能流向自然能流的转化经济能流大部分以热耗散的形式退出经济活动,向自然能流转化。
第03章 环境经济学理论
2、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环境经济效益
环境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环境经济效益的特点:
第一、一些利益的不确定性; 第二、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的不一致性; 第三、环境经济效益的长期性; 第四、综合性。
第四节 经济外部性理论
一、基本概念 二、经济外部性分析 三、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四、外部经济性内部化
一、三效益
1、经济效益 (1)差式:经济效益=劳动成果-劳动消耗 =产出-投入 =所得-所费 (2)商式 经济效益=劳动成果/劳动消耗 =产出/投入 =所得/所费
2、环境效益
(1)环境效益有正负之分 (2)滞后性 (3)计量的困难性
3、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指人类活动所产 生的社会效果
社会效益明显,为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 促进了具有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草产业、中药材、花卉种 植业、林果(山杏、野葡萄、沙棘)以及特色种养殖业 (马鹿、山鸡)等生态产业的开发 • 如宁城的桑蚕产业、喀旗的中药材基地、万寿菊基地等多 元化特色产业都已达到一定的规模。 • 畜牧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革:实现了由散撒放养到禁牧舍 饲、由数量型畜牧业向效益型畜牧业的转变。 • 节余劳动力:全市通过退耕形成了10余万节余劳动力,他 们通过科学种田、劳务输出等,提高了素质,增加了收入, 拓宽了致富门路。
第三章 环境经济学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环境经济系统理论 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 效益理论 经济外部性理论 产权及公共商品理论 环境成本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生态经济学原理
生态经济学原理一、生态经济学的概念与背景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强调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生态经济学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二、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 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
例如,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活动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在保护自然环境和实现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点。
2.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念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所需资源和环境质量。
这一理念体现了对未来世代利益的尊重和责任感,并强调了长期性和整体性。
3. 内部化外部性原则内部化外部性原则指的是将外部性纳入内部经济活动中,通过市场机制或政府干预实现环境成本的内部化。
这一原则能够有效地激励企业和个人对环境问题进行积极管理和改善。
4.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生态效益指的是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类社会的各种服务,例如水源、空气质量、土壤肥力等。
经济效益则是指各种经济活动所带来的收益和利润。
在生态经济学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
三、生态经济学的应用1. 生态足迹分析生态足迹分析是一种评估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程度的方法。
通过计算人类社会对土地、水资源、森林等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以及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等污染物量,可以评估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需的生态资源面积。
2. 碳交易碳交易是一种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进行减排和污染治理的市场机制。
通过引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以激励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量,并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3.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注重生态系统平衡、保护自然资源和保障食品安全的农业发展模式。
通过采用有机农业、生态耕作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四、生态经济学的挑战与展望1. 传统经济模式的转型传统经济模式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对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关注。
生态经济学课件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生态经济学的定义:研究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学科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经济活动应与生态系统相协调实现可持续 发展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经济问题
生态经济学的应用领域: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生态规划等
生态经济学的实践应用
04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定义: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生态经济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探讨生态经济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如生 态经济学对经济学的影响经济学对生态经济学的贡献等。
生态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探讨生态经济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 系如生态经济学对自然科学的影响自然科学对生态经济学的贡献等。
未来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方向
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生态经济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 生态经济学与资源管理的关系研究 生态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案例的局限性及改进建议
案例选择: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避免过于特殊或极端的案例
数据来源: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使用过时或不准确 的数据
分析方法:需要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避免主观臆断或过度简化
结论建议:需要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避免泛泛而谈或缺乏实际操作 性
YOUR LOGO
THNK YOU
生态交通系统:提倡公共交 通减少私家车使用
垃圾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回 收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前景
05
生态经济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生态经济学是研 究经济与环境关 系的学科为可持 续发展提供理论 支持
生态经济学强调 经济与环境的协 调发展促进经济 与环境的良性循 环
生态经济学在可 持续发展中发挥 重要作用如资源 节约、环境保护、 生态修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生态经济学有一系列的理论范畴, 结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前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的 研究结论,对生态经济学基本理论进行总结介 绍。阐明生态经济学的若干基本理论,和目前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讲授生态经济学 对传统经济学的反思,以及生态经济学的价值 观,从而总结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是生态 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 综上所述,生态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可概括为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三统一,即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和生态 环境风险小。将它们综合在一起,便是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效益 最大。
(三) 生态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方法
• 由于生态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和综合评价目标的多重性 ,完全恰当而适用的评价方法,目前尚未问世。但是 ,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与人的 经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结合不同 的生态经济系统类型和问题,现代的一些评价方法和 技术,还是可以选用的。本节介绍下列三类方法:第 一类是以经济分析为特点的方法,如效益费用分析法 ,投入产出法和效益风险法;第二类是以系统分析为 特征的方法,重点介绍多目标决策分析法和动力学方 法;第三类为熵值分析法。这些评价方法的共同特点 是:理论性较强,应用范围广和比较全面综合。
(2)风险效益分析法
风险效益分析是指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自然资源开发 利用可能遭到不利后果的概率及其效益的分析。
风险效益分析的内容:一是超前风险函数的估计,即 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概率,(它是以合理的已知概率分 析形式来描述);二是风险发生后效益的估算及对系统( 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产生影响的评价。
1、经济分析类方法
(1)效益——费用分析法
效益费用分析是判别和度量一个建设项目或规划对象 的经济效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评价方法是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对经济——环 境系统进行分析的方法,其评价过程可分四个步骤:
首先确定开发项目对各种重要的环境影响; 其次,对环境影响加以量化; 第三,对这些数量变化进行估价,并以货币价值表示, 最后,才是经济分析,即用某种形式的效益——费用分析进行综 合评价。这种方法对于复杂的生态经济系统而言,目标并不单 一,而是多目标的
在直接和完全消耗系数确定后,就可应用线性分配平 衡方程组,计算出所有部门的总产品数量(当所有部门 最终产品数量已知时),或计算出所有部门的最终产品 的数量(当所有部门的总产品数量已知时)。
2、系统分析类方法
系统分析是对所有体系系统均有普通意义的科学技术,对不同类 型的生态经济系统问题,一般说,都是适用的。运筹学的一些方 法,大系统多目标决策方法,动力学的方法等,都可创造性的应 用
3、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其风险最小
这是衡量生态系统结构有序或优化的原则,也是衡量生态经济综 合效益好坏的另一标志。一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既是生态经济系统 的发展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系统风险最小的原则, 实质上反映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可靠程度,也是生 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发展的必要条件。
2、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是经济与生态矛盾运动 的产物
在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活动中,发展经济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 性与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就必然会出现愈来 愈尖锐的矛盾,从而就会出现生态与经济的日趋严重的不协调。 这就必须依靠人发挥正确的主观能动作用,使生态与经济的关系 从不协调走向协调。
(1)多目标决策分析法
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多方案的复杂大系统,其 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生态、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广阔领 域。因此,它是一个典型的大系统(可分解、协调和聚合)多目标( 不是单一目标)决策(方案多要择优)问题
概括起来,这些方法可分为三类:一是向量优化技术,或非劣解 生成技术,二是结合偏好的评价决策技术,或非交互式决策技术 ;三是结合偏好的交互式决策技术,或对话式决策技术
2、自然、社会结构合理、关系协调
这是评价一个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与功能是否合理高效和生态经济 效益能否提高的另一标志.这里所指的自然,既包括自然生态环 境,又包括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社会主要是指有利于协调系统 发展的各种矛盾关系,如人与人、部门与部门、局部与整体、眼 前与长远、生产与生活、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的共生关系,目 的在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
• 再从其逆向的反作用来看,人们追求生态经济效益的 具体情况(有时是片面的追求),必然会影响生态经 济平衡的状况;而生态经济平衡的状态如何,无疑也 会左右生态经济系统,以至影响它的存亡。
二、生态经济效益的概念
1、经济效益
简单地说,它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获得 的成效与所投入的耗费的比较。人们在一项经 济活动中投入一定的耗费,包括活劳动的耗费 和物化劳动的耗费,获得的经济成效越高,其 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其经济效益就越差。
第一节 生态经济效益理论
一、生态经济效益是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 论范畴
1、发展经济的目的是实现生态经济效益
发展经济的目的上曾出现过两个方面的错误:
• 一是单纯追求产品的产量和产值,走粗放型增长的道 路;在生产中拼资源、拼消耗,只顾经济数量上的增 长,忽视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 二是在我国长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直至20世纪80年 代,人们不认识以至否定了生态平衡客观自然规律的 作用
1、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经济效益 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 ,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生态与经济矛盾加剧,有 些并且已经给人们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生态经济 灾难。这些问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其中有的 是单项影响某一个方面的问题,有的是影响一 个地区的局部性问题,有的是一个国家的全国 性问题,也有的是全球生态经济效益受到严重 影响的问题,等等。
3、生态经济效益
• 它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所形成的复合效 益。它既包括人们投入一定的劳动耗费后,所 获得的有形产品,也包括同时所获得的各种对 人有用的无形效应。
• 在人们对一定的生态系统作了一定的投入后, 所获得的这种有形产品和无形效应越多,所获 得的生态经济效益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三、用生态经济效益理论指导现实经济的 发展
2、生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理论范畴是有机 的联系与统一
• 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平衡和生态经济效益 作为生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理论范畴
• 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 ,而且这一决定和影响的关系是双向的。
• 从其正向的决定作用来看,生态经济系统是经济活动 的载体,其建立决定了生态经济平衡的建立;而生态 经济平衡作为生态经济系统运行动力的形成,推动了 该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运动,从而产生了最 终的生态经济效益。
2、环境评价
不同的生态经济系统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 存在着很强的地域差异和序演替性,加之人们对系统干预的差别 ,直接影响着系统输入输出的效率,使生态经济系统表现出不同 的功能和效益,通过评价可以揭示由于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所带 来的负效果,为今后确定资源的最佳利用方向和方式,调整系统 结构,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客观依据。
近些年来,国外和国内,对水、土资源和能源开发利用中已基本 广泛使用,但不及效益——费用分析法普及
(2)系统动力学方法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方法是J.W.Forrester 创立的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建模技术和计算机模 拟方法
这种方法将研究对象视为信息反馈系统,且每个系统 中都存在信息反馈机制,它规定了系统行为的模式; 同时,研究对象可分为若干子系统,并建立各子系统 的因果关系,从而模拟系统的动态及非线性特征,得 到系统的响应过程,有助于洞察系统各种内外因素的 演变趋势。因此这种方法被誉为“政策实验室”
3、结构评价
系统结构反映系统内各种关系是否协调和有序,极大地 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功能水平。因而,生态经济必须从其 结构状况入手,通过对系统内部生态结构、经济结构和 技术结构的分析来结实主要生态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 在评价时就要综合考虑这三项结构的协调性和相关性。
4、功能评价
系统功能是系统的作用和效率,也是人们追求的直接目 的,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最终要体现到生态功能、社会 功能和经济功能以及三者的综合功能,功能的评价主要 是在结构评价基础上分别进行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经 济功能的计算和分析,同时对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影响进 行计量评价。
5、效益评价
在上述评价的基础上,评价生态经济系统功能对人 类社会系统及其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系统作用的效 果,着重在各类指标评价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方法进 行生态经济系统多功能对人类社会作用的综合效果即 资源综合效益的计量和评价。
• 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评价、环境评价、结构评价、功 能评价和效益评价构成了生态经济评价的完整体系, 其中资源评价是基础,功能评价是核心,效益评价是 目的,环境和结构评价则围绕功能和效益评价起着补 充说明的作用。
(3)投入产出分析法
投入产出分析是由w.里昂捷夫1936年创立的。它的 基础是现代经济系统中生产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并 以投入产出表来体现。
该表的一般结构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种产品的最 终需求;第二部分是各生产部门的生产与分配关系; 第三部分是新创造的价值。在编制好投入产出表后, 需要计算各部门间生产技术性的数量联系,以直接消 耗(也称技术系数或投入系数)表示。接着要计算完全消 耗系数
(二)、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准则
• 对这一问题,国内研究较少,国外虽有一定研究成果 ,但从生态经济系统整体上进行效益评价,也还处于 不断研究改善中.因为,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实质是 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问题,尚需 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多方面研究。
1、高效率、低能(物)耗、持续稳定的发展
这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整体结构合理有序,功能持久 高效、经济效益最佳的标志之一。高效率主要指的是 整个系统要保持高的生态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低能 耗则是指在高生产力下,同时达到物质、能量消耗低 ,减少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投入,并减轻对生态环境 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