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桅杆工艺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桅杆钢结构工程安装工艺标准(Ⅲ-802)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电视桅杆、通讯桅杆、无线电桅杆、烟囱、排气塔、输电塔、风力发电塔、钻井塔、安装塔等拉线式桅杆结构的施工。
2.施工设备
2.1材料、构件、标准件
2.1.1构件、连接件、标准件进入工地后应进行验收;钢材、辅材、标准件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应齐全,构件、连接件均应有工厂检验合格证,当有疑问时应进行抽样复验。
2.1.2高强度螺栓应进行工地抽样复验。
2.2机具设备
2.2.1吊装机械
一般选择移动式吊车(如汽车吊),牵缆桅杆式起重机,起重卷扬设备,有时也用杆身作自提升设备的支承体。
2.2.2工地连接设备
气体保护焊机,用于现场焊接连接。
⑴电焊机,主要类型为交直流焊机和CO
2
⑵连接扳手,用于螺栓连接,其中电动扳手用于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分为定扭矩扳手和扭矩扳手2类,手动的扭矩扳手用于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连接、一般的手动扳手用于普通螺栓连接。
2.3作业条件
2.3.1基础、锚拴及纤绳地锚施工完毕并按规定完成交接验收。
2.3.2现场具备的基本的吊装条件和设施,安装机械落脚点及安装用纤绳锚
固须作适当地基处理,以满足受力要求。
2.3.3经验收合格的构件,材料运入现场,按指定位置,合理放置。
2.3.4施工机具和施工设备准备就绪。
2.4技术准备
2.4.1经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齐备并组织图纸会审。
2.4.2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报审。
2.4.3组织由业主、监理、设计参加的对土建基础的联合验收工作,并交验有关技术文件。
2.4.4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质量和安全工作交底,开工报告报审完成。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3.2操作方法
3.2.1基础定位应使用原轴线控制点和标高基准点,并应根据双向垂直度监测要求,在两个方向可观测距离处设置检测基准点,塔心应设置固定定位中心点。
基础面应投设安装用纵横向中心轴线,并按要求设置钢垫板、钢垫板数量不宜多于三块。
3.2.2桅杆钢结构可采用单件整体吊装或单件分段吊装法,或整体拼装整体起扳法安装,对架构式结构可采用综合安装法安装。
3.2.3纤绳(钢丝绳)应在安装前作预张拉,预张拉荷载不小于其破断荷载的55%。
预张拉次数2次,持续时间应大于60分钟。
3.2.4纤绳、锚具、绝缘子等在安装前应进行组合抗拉试验,拉力值为拉力设计值的1.1倍,并应符合有关行业规范要求。
3.2.5吊装时应预先按施工方案或设计要求装上纤绳,每一吊装段完成后及时校正,纤绳与锚固点应及时固定,使之形成一个稳定结构体系后,再安装上部结构。
3.2.6构件翻身和起吊时均应进行工况计算校核,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安全度要求,不足时应予加固或改变施工方法。
3.2.7纤绳施加预拉力应分级分步对称实施,作到各向均衡,对地形复杂的位置应制定预拉力专项作业设计,以防止侧偏失稳。
3.2.8桅杆与基础的防雷接地应按要求进行可靠焊接连接。
4.质量标准
4.1主控项目
4.1.1桅杆中心整体垂直度偏差:
当H≤75m时,△≤H/1500
当H>75m时,△≤50+(H-75000/4000)
其中H为桅杆总高,公式中H以㎜计。
检查数量:正交双向;
检验方法:用经纬仪测量,取双向位移矢量和。
4.1.2地锚、桅杆、纤绳及防雷接地应符合下述要求:
4.1.2.1地锚和重力式地锚埋深不应小于设计值。
4.1.2.2板式地锚拉杆与地锚板之间的连接质量应作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1.2.3当桅杆安装需利用自身作提升设备支承体时,应详细验算桅杆及纤绳的强度、刚度和稳定,并按规定提交设计审定;实施时应对该支承点采取保护措施。
4.1.2.4防雷接地焊缝截面积不小于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的应不小于接地扁钢横截面积,并应按要求作防腐处理。
检查数量:每杆杆脚一个点。
检验方法:用钢尺测量。
4.2一般项目
4.2.1桅杆纤绳连接层间垂直度偏差:
△≤h/750(h为纤绳连接层间距离以㎜计)。
检查数量:全部、双向。
检验方法:用经纬仪测量,取双向水平变形之矢量和。
4.2.2地锚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4.2.2.1桅杆纤绳地锚到桅杆中心的水平距离偏差不应大于0.025a,a为桅杆基础中心到锚杆出土点间的水平距离。
4.2.2.2桅杆地锚拉杆与水平面夹角的偏差≤+0°-2°
检查数量:全部
检验方法:用经纬仪、钢尺等;
4.2.3桅杆纤绳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向与设计规定方向的夹角差≤±1°。
检查数量:全部。
检验方法:经纬仪。
4.2.4桅杆纤绳安装后施加的初拉力与设计初拉力的偏差≤设计初拉力10%,初拉力测定时间应在清晨或阴天,且在2级风以下进行。
检查数量:全部。
检验方法:纤绳拉力测量仪检测。
5.成品保护
5.0.1进入现场的构件应合理堆放,支垫稳固,较长的构件应三点或多点支垫,直径不太大的细长构件可以叠层堆放(不多于三层),支垫点应上下对齐。
5.0.2堆放、搬运、起吊时应注意保护镀锌层或涂装层不被损坏。
凡有损坏,应及时修补(按设计规定的层数和厚度)。
5.0.3其它专业施工时应提前作好成品保护工作。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0.1不等厚钢板(或钢管管壁)焊缝对接时,过渡段坡度应≤1/2.5。
6.0.2角焊缝的焊脚尺寸hf不得小于1.5t,t为较厚焊件板厚,并不得大于较薄焊件厚度的1.2倍。
6.0.3构件端部焊缝可采用围焊,围悍在转角处应连续施焊。
6.0.4受剪螺栓的螺纹部应在剪切面外,受拉或受振动的螺栓,螺帽应采取防松措施,靠近地面桅杆和拉线的连接螺栓还应采取防拆卸的措施。
7.质量记录
7.0.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7.0.2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见证、检测和记录。
7.0.3外观质量检测记录。
7.0.4质量验收记录。
7.0.5隐蔽工程检验项目检查验收记录。
7.0.6不合格项的处理记录及验收记录。
7.0.7重大质量、技术问题实施方案及验收记录。
8.安全环保措施
8.1安全操作要求
8.1.1桅杆结构施工首要注意的是纤绳地锚设置合理牢固、纤绳张拉应分级对称施拉,并及时紧固,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首要因素。
8.1.2严格按施工方案作好防雷电工作,保证接地有效畅通。
8.1.3未经设计同意,严禁在桅杆结构主要受力杆件上焊接悬挂物和卡具。
8.1.4六级风以上及雨雪天,低温(-10℃以下)气候条件下均应暂停施工。
8.1.5在附近处有高压线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后方可作业。
8.2环保措施
8.2.1施工现场机具和构件应摆放整齐,构件堆放合理。
8.2.2设置安全区域标志,严格遵守在规定的区域内施工,及时清除建筑垃圾。
8.2.3防腐涂料应设置专有库房保管,剩余涂料严禁乱丢弃。
8.2.4现场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行业和地区有关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的法规和文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