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天下大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拍场图解Auction iLLuStRAtion
兮甲盘是宋代宫廷收藏唯一可见之实物,亦是宋代及宋代以前所有记载中唯一传世之重器,
可谓流传年代最久远的国宝重器。

器中铭文133字,记载中央王朝西周周宣王的历史,从政治稳定、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多角度记录
一个正在崛起的伟大文明古国。

其出版著述,自南宋初年起,途经宋元明清历代金石学大家,多达百余种。

是已知国内拍卖市场中铭文字数最多、出版著述最多、级别最高、分量最重的青铜器。

铭文所记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齐全,意义简而概括如下:
一、所涉人物级别之高前所未有。

周宣王为西周倒数第二王,开启了“西周中兴”之盛世。

国家博物馆镇馆
之宝“虢季子白盘”即是周宣王所铭,且比兮甲盘要晚七年。

兮甲就是尹吉甫,是当时的军事家、政治家和
大诗人,文武双全。

他是《诗经》的主要编纂人,保留和弘扬了中国早期文化,被认作“诗祖”。

二、 记载保卫国土、稳定南北边疆。

兼及与少数民族之关系。

兮甲跟随周王北伐匈奴获胜,保卫北方国土。

又治理南淮夷,维护了王朝东南边疆的稳定。

“虢季子白盘”同样记录北伐之事。

三、记载建设法制、完善社会制度。

兮甲监督贡赋,规范商贸,严明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臣。

孔子尚钦周礼,
周代之制度也可谓中国后世一切制度的鼻祖。

四、记载开展贸易、丝绸之路萌芽。

南淮夷向周的进贡主要是丝织品,线路自黄淮到陕西,即是早期的“丝
绸之路”。

五、流传为宋代以来金石学及其他学问之缩影。

宋代以降,张抡、鲜于枢、陆友仁、吴式芬、陈介祺、吴大澂、
罗振玉、王国维、容庚、郭沫若、陈梦家等几乎所有重要之金石学著作均载此件。

另,对文字的兴趣不仅兴
起了金石学,也可谓宋代以后其他学问之开端。

正如王国维所说:“此种重器,其足羽翼经史,更在毛公诸鼎之上。


唯一存世南宋宫廷旧藏
西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 青铜兮甲盘
LOT 号:868
来源:西泠拍卖2017年春拍
《南宋宫廷旧藏西周重器国宝兮甲盘专拍暨中国青铜器专场》
估价:咨询价
成交价:RMB 2.1275亿
北宋定窑“尚药局”款暗刻龙纹圆盖盒
LOT号:1456
来源:西泠拍卖2017年春拍
《中国历代瓷器》
估价:RMB 350万-500万
成交价: RMB 632.5万
定窑作为宋代最重要的瓷器生产窑口,深受宋代皇室、文人士大夫所钟爱,在杭州出土的后刻款宫廷器物标本中,占据了80%的份额。

目前发现奉华、皇后阁(整器,见藏于欧洲)、殿字等铭款。

但北宋确切皇室用瓷目前少之又少,此件“尚药局”药盒是目前仅见可流通的北宋皇室用瓷。

此件“尚药局”铭龙纹药盒其工艺十分考究,该器物由盒和盖两部分组成,子母口扣合。

盒盖高敞,面微拱,上阴刻一三爪盘龙。

口沿一侧釉下以及盖身与盒身均刻有“尚药局”三字横款。

清乾隆御铭 宋代端石七光砚
年春拍
历代名砚及古墨专场》
600万
钦定四库全书·西清砚谱》之孤品。

皇十一子成亲王
此砚之不可仿之处为砚面石品花纹与砚额之活眼及覆手内七枚眼柱。

砚面
蕉白青花隐隐,与此砚相合。

砚额石眼,文记为砚
微偏右侧,形为椭圆,此点亦与此砚相合。

砚石天目前之技术,亦无法以人工仿造,纵偶有机缘,得石与所
石眼位置形状大小亦无法一处不差,且砚背覆手之中,眼柱
谱中图绘清晰,此万万不可仿冒之处。

此数处与谱无异,加之其余如尺寸铭文诸项无一不合,则此砚为谱中所记真品无疑矣。

惜砚
谢稚柳 三十八年(1949)作 秋浦雁影 镜心 设色纸本
《秋浦雁影》取竖幅左水右岸式布局,一株红枫位于画面中心
几欲冲出画面,四只大雁分作两组,两只站立在中景的坡岸上
仰望,引颈长鸣,似呼唤友伴,飞翔的大雁虽在空中
容。

近景的坡岸上,一对野凫相向呢喃。

水塘畔芦荻瑟瑟
风拂动。

此作主旨意在送别,画家以雁喻人,通过描绘大雁难舍难分之态
老友之感伤,巧妙地将情意融于画中。

是幅描绘极其细致
笔笔分明,野凫的身躯以浓淡不一的黄色绘就,
尚不盈寸,但每一羽毛都清晰可辨,大雁用墨线勾廓
都一丝不苟,可谓精工已极。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梅瓶
年春拍
重要古董器物专场》
本拍品具有显著的清乾隆时期梅瓶的特征,乾隆时期的梅瓶肩部特别丰满,
腰部以下收得较直。

其纹饰、青花发色带有明显的仿照
宣德青花烧造的特点,永宣青花备受乾隆帝推崇,明永宣两朝
,在青花瓷烧造历史上堪称稀世珍品。

其异域风
、超凡脱俗的纹饰,被后人赞誉为“发旷古之未有,
乾隆帝曾多次责令景德镇御窑厂慕古创新,研习永宣青花
以花卉纹为饰,题材与15世纪早期流行的海水云龙
更突显梅瓶的雅致,既慕古,亦创新,为乾隆官窑早期的仿
该琴仲尼式,木质松黄古老,八宝灰胎,内杂大量硃砂,间有少量金末流水断、牛毛断并存,琴名“金声”字体内填以朱砂。

据杨大钧先生后人杨宝元先生讲北京古琴会就在隔壁的兴华寺街,即现今的兴华寺胡同,并随身带着修琴的瓶瓶罐罐,里面装着大漆和鹿角霜等材料是在解放前1948年做的修复。

琴面栗壳色,局部有朱红漆和混有八宝灰的鹿角霜虽然漆的色相与明度较朱漆更接近于原有漆面,但略显偏暖唐“金声”仲尼式古琴
LOT 号:*4903
来源:中国嘉德2017《丝桐金声—名家藏珍古琴萃选估价:咨询价
成交价:RMB 18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