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构成教学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是现代艺术设计部分中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平面构成课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平面构成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在推动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点。

创新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社会的发展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可以说,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不但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和思维模式,还能促进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进步。

为此,建立有效的平面构成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创新和现代设计理念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在当前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中显得尤其重要。

一、平面构成的基础含义
平面构成(Plane constituted)主要探讨的是二度空间的视觉语法,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它综合了美学、现代物流学、心理学、数学等多个领域的成就,为艺术设计的诸多领域带来了很多新鲜的观念要素,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必经之路。

在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平面构成课程,可以使得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更多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帮助学生拓展创新思维和创新手段,训练出更多的创作方法和思路,进而使得学生在今后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平面构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由于大多数事物或者现象存在的模式以具体现象为主,所以人们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主要思维模式也是具体直观的。

在平面构成教学中,常常会存在一些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有难度,所以在进行观察训练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事物入手,通过引导和带领学生观察事物的外在、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将抽象的理论简化成最容易理解的几何图形,在这样的观察过程中,学生无论对观察事物的角度还是新颖度,都会使得学生的思维向外拓展,促使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和观察,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很大的作用。

2.帮助学生扩展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创新思维是一个艺术设计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了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在平面构成教学中,首先,教师会指导学生避开直接的思考从横向的其他多个方向展开,这属于横向思维,也是激发艺术设计学生思维模式的重要来源;其次,教师会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在原有模式行不通的情况下,可以从与其模式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这属于逆向思维;还有,在平面构成设计中,需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从不同的方向去设想问题,将自己原有的知识和自己丰富的联想力或者想象力相结合,产生一种新的看法,这类发散性思维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

以上的三种思维方式都属于创新的思维模式,就是要求学生从别人没有注意到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平面构成教学中通过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引导学生向未知领域探索。

学生的联想能力在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是特别重要的。

在平面构成教学中,只有引导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
的重要性分析
李旭
(四川省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系艺术设计教研室,四川眉山62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社会发展中才能占有明显的优势。

平面构成课程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在教学改革实施后,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100-02作者简介:李旭(1970-),女,汉族,四川眉山人,本科学历,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美术。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才能使得学生的设计风格不拘泥于现实,让他们的思维逐渐延伸,不断向未知领域去探索。

在平面构成课程教学中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主要放在制作之前的草图设计上,平面设计知识更新速度比较快,这就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才能设计出更优秀的作品,学生们在设计草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进行设计,通过自身联想能力的发挥,可以在草图中将学生的独特见解表现出来,而随着设计的图形逐渐形成,学生的联想思维在无形中得到延伸,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逐渐培养出来。

三、平面构成课程教学的分析
1.对基本构成理论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对理论的学习不深。

当前由于一些院校在教学方法上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重视制作轻视理论,重视模仿轻视创新,忽略了理论知识传授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理论缺乏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程度只停留在经验表层,对图例的学习过于看重模仿,缺乏理性的分析,理论的指导意义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培养创新思维和艺术潜力的目标。

在素质教育的推广下,艺术理论逐渐丰富,平面构成课程中注入了不少新鲜的理念,这需要在平面构成课程中的教学环节必须投入不少的精力。

然而有些院校在构成课程理论传授这一环节仅用了很少的课时,初始阶段的启发性教学不够,平面构成教学的发展历程和形式规律掌握得不够扎实,导致学生在今后的课程学习中难以理解,照本宣科的情况依旧延续,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形式法则过于重视模仿,与现实生活脱节。

平面构成的生命力主要源于现实生活,要具备一定的时代感和创新精神,更需要与相关专业紧密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平面构成的研究方法中不断融入了很多的新思维和新理念,为平面构成课程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所以,目前的平面构成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造型手段,更是一种实现造型目的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观念。

然而,当前部分院校的教师仍旧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平面课程教学中将教学的重点大多放在了探索形式法则的形式推敲上,导致学生在平面构成课程学习中偏重对形式法则的教条模仿,缺乏求新求异的动力和观念,在平面构成创造方面表现比较笨拙,甚至还有些教师将平面构成片面地理解成素描之后的又一再现性的手工课程,最终延续成相关手工制作课堂练习技法的一种形式。

这种过于重视“形式化推敲”的形式,不仅导致学生对平面构成知识的认识处于简单化和浅层化阶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自身的艺术潜能的激发。

四、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后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1.新教材中构建了符合市场需要的教学内容。

在平面构成课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从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通过构建新颖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作热情。

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只要教师注意对教学内容的侧重和选择,尽可能选取的内容不要重复,教材中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除了利用教材教会学生基础的课程知识,还能利用新教材中的题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启发他们从实际生活中提取关于平面构成内容的知识,通过有效的利用新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动力。

2.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为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应试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种束缚,所以,在平面构成课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更新教学观念,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平面构成作为一门造型的基础课程,学生对平面构成这门课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意义,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生主动思考的关系是分不开的。

所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挥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平面构成课程改革后,教师创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认真做好主导者的角色,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新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设计潜能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中,这对培养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3.将创新纳入评价标准和考核标准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大动力。

新课标中指出,客观、科学的有效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就需要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要综合多个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价,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还要包括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创新意识。

尤其是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学生设计离不开创新,教师要懂得利用客观的眼光去评价一个学生的创作和日常表现,对如此看重设计创新的平面构成课程,教师不能采用固定的唯一的评价方式,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和内容,避免出现学生为了完成考核在创作中跟随标准进行思考的现象产生,尊重学生的创造自由和个性化表达。

参考文献:
[1]乔春梅.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2]朱晓娟,刘寿平.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9).
[3]乔春梅.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谈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4]张园.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平面构成——
—谈我对平面构成教学的一点看法[J].科技信息,2010,(28).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