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经典练习(专题培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纸张的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B.可燃C.易碎D.不溶于水B
解析:B
A.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
C.易碎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
D.不溶于水,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B.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C.液氮做制冷剂D.氧气用于炼钢、焊接D
解析:D
A、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体现物理性质,A错误。

B、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利用氢气密度小,属于物理性质,B错误。

C、液氮升华吸热做制冷剂,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体现物理性质,C错误。

D、氧气用于炼钢、焊接,利用氧气助燃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体现化学性质,D正确。

故选:D。

3.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H2O。

为了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及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都分性质,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图中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可检验物质的酸碱性),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需插入浓硫酸中
B.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的发生和停止
C.铜丝烧成螺旋状是为了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速率
D.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A
解析:A
A、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能把二氧化硫气体排出,不需插入浓硫酸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上下移动粗铜丝能使铜和浓硫酸分离或混合,因此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的发生和停止,该选项说法正确;
C、铜丝烧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速率,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因此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 D
解析:D
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胶头滴管垂直悬空滴加,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药品,图中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没有用外焰加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
B.金刚石的硬度很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D
解析:D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的硬度很大,硬度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铝在空气中会被氧化,属于铝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闻药品的气味
C.加热液体D.称量食盐固体质量D
解析:D
A、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点燃另外的酒精灯,以防发生火灾。

故A错误;
B、闻药品的时候要用手要轻轻的在瓶口煽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故B错误;
C、用试管加热液体的时候,液体的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

故C错误;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时候要“左物右码”,并且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的时候要在两个托盘天平上各放一个相同质量的滤纸。

故D正确。

故选D。

7.下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B
解析:B
A.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则只能有一个出气口,此时试管内不宜有另一根导管,不能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A错误;
B.夹紧弹簧夹,液面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可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B正确;
C.此时的出气口还有长颈漏斗,装置中无压强差,不能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C
错误;
D.此时的出气口还有左端的导管,装置中无压强差,不能检查出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D 错误。

故选B。

【点睛】
装置气密性检查时,只能有一个出气口,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C.燃放烟花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C
解析:C
A、石蜡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 错;
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只是将其异味吸附在表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燃放烟花包含着物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9.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动植物呼吸B.食物腐烂C.木材燃烧D.车胎爆炸D
解析:D
A、动植物呼吸,将氧气和葡萄糖转化为了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

B、食物腐烂,食物变成了其他物质,有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

C、木材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新物质,有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

D、车胎爆炸是气体膨胀使轮胎破裂,无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

只有D是物理变化,和其他有本质区别。

故选D。

【点睛】
区分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核心是看有无新物质的生成。

有新物种的生成,则为化学变化。

否则为物理变化。

10.下列变化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铁钉生锈B.木柴燃烧C.汽油挥发D.米饭变馊C
解析:C
A、铁钉生锈是钢铁的腐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木柴燃烧是剧烈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米饭变馊是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100mL的量筒量取9.8mL的蒸馏水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少于试管容积的1 3
C.实验后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D.实验完毕后先用嘴吹灭酒精灯,再用灯帽盖灭B
解析:B
A、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要选择大小合适的量筒,量取9.8mL水需用10mL量筒即可,故选项错误;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应少于试管容积的1
3
,故选项正确;
C、实验后用剩的药品,不应放回原试剂瓶中,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否则可能污染原药品,故选项错误;
D、实验完毕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2.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变质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C.水结冰D.海水晒盐A
解析:A
A、食物腐败变质生成了菌类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分离液体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进行的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海水晒盐只是水分的蒸发,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 错。

故选:A。

【点睛】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13.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先把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10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mL,这位同学取出的液体体积()
A.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确定B
解析:B
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大,可以假设为11mL,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mL,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小,可以假设为1mL,所以倒出液体的体积为:11mL-1mL=10mL,大于8mL。

故选B。

【点睛】
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接近刻度后要改用胶头滴管,读数时不能仰视或俯视,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伽视或俯视读数时利用假设数值的方法进行解答。

14.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鉴别黄铜和黄金
B.闻气味——鉴别白酒与白醋
C.品尝——厨房中鉴别白糖和食盐
D.用磁铁吸引——木炭粉和铁粉A
解析:A
A、黄铜和黄金的颜色都是黄色的,所以不能用观察法鉴别黄铜和黄金,故错误;
B、酒精与白醋具有不同的气味,所以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酒精与白醋,故正确;
C、白糖和食盐具有不同的味道,在日常生活中鉴别白糖与食盐可以用品尝味道的方法,故正确;
D、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木炭不能,所以可用磁铁吸引的方法鉴别木炭粉和铁粉,故正确。

故选:A。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管使用后都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B.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用 10ml 的量筒量取 9.75ml 的水
D.为了节约药品,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B
解析:B
A、滴管使用后不能冲洗,否则会污染或稀释原药品,说法错误;
B、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说法正确;
C、10ml 的量筒精度为0.1ml,不能用 10ml 的量筒量取 9.75ml 的水,说法错误;
D、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以免污染瓶内药品,应统一收集处理,说法错误。

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16.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⑤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⑥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填序号),化学性质有_____(填序号)。

点燃酒精灯的全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填文字),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填文字)。

①②③④⑤汽化燃烧
解析:①②③④ ⑤ 汽化燃烧
①酒精的颜色、气味和状态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②酒精的挥发性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③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是酒精的溶解性,溶解性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④酒精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描述的是酒精的溶解能力,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⑤酒精易燃烧,是酒精的可燃性,可燃性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由上述分析可知,属于酒精的物理性质的是①②③④,故填①②③④;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⑤,故填⑤;
点燃酒精灯时,酒精汽化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即酒精的汽化属于物理变化,点燃酒精灯的全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汽化;
酒精燃烧后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与水,所以酒精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填燃烧。

【点睛】
在描述物质的语句中,带有“能”、“可”、“会”、“易”等词语的语句,描述的是物质的性质,带有“生成了”、“形成了”等词语的语句,描述的是物质的变化。

17.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酒精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
(1)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
(2)酒精的化学性质是____.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酒精能燃烧(或酒精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或酒精具有可燃性)
解析: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酒精能燃烧(或酒精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或酒精具有可燃性)
(1)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挥发性等,酒精的物理性质有: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
(2)化学性质: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酒精能燃烧,具有可燃性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

1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

(填序号)
①冰雪融化②汽油挥发③灯泡发光④石蜡熔化⑤煤气燃烧⑥食物变质⑦粮食酿酒⑧气球爆炸⑨铁器生锈⑩金属导电①②③④⑧⑩⑤⑥⑦⑨【解析】
解析:①②③④⑧⑩⑤⑥⑦⑨
【解析】
①冰雪融化只是水的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汽油挥发只是汽油的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③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石蜡熔化只是石蜡的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⑤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⑥食物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⑦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⑧气球爆炸是气体分子间间隔增大,体积膨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⑨铁器生锈是铁和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⑩金属导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②③④⑧⑩,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⑤⑥⑦⑨。

19.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面是实验室中常见仪器,请用所提供仪器的序号进行填空。

(1)常用于保存液体药品的是_____;
(2)常用于保存固体药品的是_____;
(3)可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是_____;
(4)可用作反应容器且不能直接加热的是_____;
(5)用于加热的仪器的是_____;
(6)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⑤④①②⑥③
解析:⑤ ④ ① ② ⑥ ③
(1)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中;故填: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内;故填:④;
(3)试管可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故填:①;
(4)烧杯可用作反应容器且不能直接加热;故填:②;
(5)酒精灯是用于加热的仪器;故填:⑥;
(6)量筒可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故填:③。

20.根据生活经验,简单说出鉴别下列厨房用品的方法:
(1)植物油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2)白醋和白酒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糖和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4)酱油和白酒 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状态闻气味品尝观察颜色
解析:观察状态闻气味品尝观察颜色
试题分析:要鉴别物质应抓住物质性质的不同,(1)植物油和水可以通过观察状态,植物油黏稠,而水稀释
(2)白醋和白酒通过闻气味,白醋有刺激性气味,而白酒有特殊气味
(3)白糖和食盐可以通过品尝,白糖是甜的,而食盐是咸的
(4)酱油和白酒可以通过观察颜色,酱油是黑色,白酒是白色的
考点:根据物质的性质区分物质
2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给物质加热应用酒精灯的____部分,这部分火焰的温度最高。

内焰外焰焰心外焰【解析】
解析:内焰外焰焰心外焰
【解析】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用外焰加热。

22.托盘天平在使用前应先检查是否_______,再进行称量。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
_______的砝码,再加质量 _______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小静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和药品,当天平达到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1)若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有20 g砝码,则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质量是____________;(2)由于操作错误,误将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放在了右盘,天平左盘上的砝码还是20g,则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

平衡大小224g176g
解析:平衡大小 22.4g 17.6g
托盘天平使用前,要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故要先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添加质量小的砝码。

(1)图中游码的质量为2.4g,故药品的质量为20g+2.4g=22.4g。

(2)根据天平平衡原理,左盘物体的质量=右盘的物体质量+游码,当物品和砝码放反了,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20g-2.4g=17.6g。

23.写出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1)用嘴吹灭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用细口瓶中的液体,细口瓶的标签没有正对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外壁附有水珠_______________。

用嘴吹灭酒精灯会导致酒精灯翻倒酒精洒出着火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灯芯处温度低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取用细口瓶中的液体细口瓶的标签没有正对手心会使液体流下腐蚀标签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外壁附有水
解析:用嘴吹灭酒精灯,会导致酒精灯翻倒,酒精洒出着火。

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灯芯处温度低,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取用细口瓶中的液体,细口瓶的标签没有正对手心,会使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外壁附有水珠,水珠流淌下来,使热的试管遇冷炸裂。

(1)用嘴吹灭酒精灯,会导致酒精灯翻倒,酒精洒出着火;(2)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灯芯处温度低,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3)取用细口瓶中的液体,细口瓶的标签没有正对手心,会使液体流下,腐蚀标签;(4)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外壁附有水珠,水珠流淌下来,使热的试管遇冷炸裂。

【点睛】
本题考查实验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的后果。

24.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___;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___;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⑥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
(2)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

(填序号)
IADGBC
或IC
解析:I A D G B C或I C
(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烧杯不能直接在酒精灯上进行加热;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坩埚钳,坩埚钳可以用来夹持较高温度的物品;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烧杯,烧杯不能直接在酒精灯上进行加热;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药匙;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胶头滴管;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集气瓶或试管;(2)实验结束之后,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托盘天平上面的砝码应该放到盒子里;胶头滴管不应该横放在桌面上,这样容易腐蚀胶头。

【点睛】
本题考查常见实验仪器的用途和注意事项。

25.结合下列实验的有关问题.
(1)用容积为15毫升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最多可盛液体__毫升,在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持在试管的__;
(2)吸取和滴加液体的仪器是__.使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橡胶帽朝__;
(3)根据图示的实验仪器,写出仪器名称及用途:
图1:名称__用途__;
图2:名称__用途__.
中上部或距试管口大于1/3处胶头滴管上铁架台用
来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常用于加热和过滤操作集气瓶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解析】(1)试管的容积为15mL则最多盛放液体的体积为5mL试管夹应该加持在试管的
解析:中上部或距试管口大于1/3处胶头滴管上铁架台用来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常用于加热和过滤操作集气瓶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
【解析】
(1)试管的容积为15mL,则最多盛放液体的体积为5mL,试管夹应该加持在试管的中上部或距试管口大于1/3处;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胶头滴管,使用后需洗涤再去吸取其他的液体,否则易造成药品污染,使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橡胶胶帽朝上;
(3)图1中的仪器名称是铁架台,用来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常用于加热和过滤操作;图2中的仪器名称是集气瓶,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

26.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_____,细口瓶的塞子要_____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
(4)如何确认D中的试管已经清洗干净:_____.向着手心倒放C1/3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解析】(1)用细口瓶倾倒液体时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握防止液体腐蚀标签同时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2)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
解析:向着手心倒放 C 1/3 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解析】
(1)用细口瓶倾倒液体时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握,防止液体腐蚀标签,同时,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2)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是为了让灯冒中的温度降低,减少酒精的挥发,故选C;(3)为了防止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液体外溅,要求试管中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4)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明试管清洗干净了。

三、解答题
27.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用胶头滴管取完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

(2)倾倒细口瓶中的药液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_____。

(3)用嘴吹灭酒精灯:____。

(4)给烧杯里液体加热时没垫石棉网:____。

(5)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瓶:_____。

(6)将铁钉投入竖直的试管中:_____。

解析:液体倒流腐蚀橡胶胶头残留液体流下腐蚀标签引起失火或爆炸烧杯炸裂药品受到污染打破试管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会造成液体倒流腐蚀橡胶胶头;故填:液体倒流腐蚀橡胶胶头。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液体流出腐蚀标签;故填:残留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3)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以防引起失火;故填:引起失火。

(4)给烧杯里的液体加热没有垫石棉网会因受热不均而破裂;故填:烧杯炸裂。

(5)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污染瓶内药品;故填:药品受到污染。

(6)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如果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会将试管砸破;故填:打破试管。

2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将试管套入试管夹时,应从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套入(选填“底”、“口”)。

(2)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___________________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3)给试管加热时,都要先给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热。

(4)倾倒液体时,标签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

(5)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6)用酒精灯给容积为15ml的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则试管内的液体体积不宜超过
________ml。

(7)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________倾斜。

(8)洗过的试管内壁附着的水 _______________ ,表明试管已洗干净。

解析:底灯帽预热向着手心凹液面最低处 5 下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1)将试管套入试管夹时,应从试管底套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