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语文)0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7篇)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7篇)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积累篇一同学们,鸟是人类的朋友,今日,教师要向大家介绍一种长得十分漂亮的鸟,它的名字叫——翠鸟。
(板书课题,出示翠鸟的彩色图片)你想明白翠鸟有什么特点吗?让我们一齐到课文中去看一看吧!(经过简明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急于阅读的欲望。
)1、让学生用自我最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让学生读给同桌听,听听同桌的意见,让同桌指出自我的不足,并根据自我的不足再读课文。
3、把自我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
4、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翠鸟的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以上教学环节,让学生经过多种形式的读,既强化了对课文资料的感知,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本事。
)(一)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1、出示翠鸟的彩图,启发学生思考:你觉得翠鸟长得怎样?(让学生按“羽毛——身子——眼睛——嘴——爪子”的顺序说说翠鸟的外形特点。
)2、师:是啊,多美的翠鸟啊!那么,课文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外形美写下来的呢?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里浮现翠鸟的样貌。
3、师:翠鸟真美,看到这样美丽的翠鸟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此刻请大家把自我感受到的翠鸟的美读出来,看谁最能读出翠鸟的美。
学生自读——指名读——赛读。
4、逻辑引读,指导背诵师:让我们把翠鸟美丽的外形记在自我的脑海里。
教师引,学生读。
翠鸟真美啊!它有一双,它的颜色。
头上的羽毛像,背上的羽毛像,腹部的羽毛像。
它的身子,一双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的嘴。
5、同桌互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以上教学设计,经过观察和美读,让学生从视觉和心灵上感受翠鸟的“形”之美,在美读的基础上,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背诵,把理解语言与积累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
)△过渡:翠鸟除了外形美外,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看下面的课文。
(二)理解翠鸟捕鱼的本领,体现翠鸟的动作特点1、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从哪些词句能够看出翠鸟捕鱼时的动作真快?把这些词句划出来与同桌交流一下。
语文教案(7篇)

语文教案(7篇)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理解体会作者借助野草的力量表达积极的抗日主张。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
借助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教法学法采用读——划——悟——说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引导学生深层次的阅读。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学生带着植物种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样既让学生回忆了课文内容,又明确了作者的观点:一粒种子显示出来的力简直可以超越一切。
二、引导自学1、自学指导(1)分析事例,理解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2)了解小草的生长过程。
(3)深入理解野草的内涵,感悟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4)理解文章内涵,学习写作方法。
2、展开自学三、交流精讲1、问题:课文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种子的力非常大的?引导学生抓住“可以分开人的头盖骨”和“在石块瓦砾中顽强的生存的小草”这两个事例,体会种子那超越一切的力。
2、引导学生细读悟理,通过让学生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谈一谈的方式,引导他们抓住段落里的重点词句加以理解,体会顽强的生命力,并借助小草的生长过程理解“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的表层意思。
3、指导学生朗读。
4、深入理解野草的内涵,感悟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引导学生品读悟情,问题:“作者笔下的小草只是自然界那普通的野草吗?”让学生对照写作背景自己品读课文,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生命的内涵,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激情诵读。
5、理解文章内涵,学习写作方法。
通过作者为什么要赞颂小草的力量这一问题,总结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
同时教给学生一种新的写作方法——隐喻,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学习使用,以提高自己文章的内涵。
四、精练点评五、课堂总结让学生谈野草给自己的启示,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具有野草精神的人,从中受到教育,汲取力量。
一课时语文教案(5篇)

一课时语文教案(5篇)一课时语文教案 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__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__惯。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探究教学后记:教学内容及过程一、课前学*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2.查找克隆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
3.思考:以克隆为例,谈谈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二、课文学*(一)1、导入: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
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奇妙的克隆”。
2.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问题,供小组讨论。
问题:a.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b.“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c.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d.“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e.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明确:a.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b.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c.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小学语文简单教案模板(通用8篇)

小学语文简单教案模板〔通用8篇〕小学语文简单教案篇1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9个新词,认识新部首“衣字底”“竹字头”。
2、看懂图意,围绕“我”和“浪花”进展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才能。
3、理解词句的意思,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生字新词,掌握有关句式,感知句子辅助成分。
2、在理解图意的根底上,理解句子的意思;初步认识拟人的修辞法〔把浪花当作人〕。
教学思路: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仔细观察课本插图,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用具:彩色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看到过浪花吗?在沙滩上拣过贝壳吗?有一位小朋友在沙滩上玩耍,看到了海边的浪花〔板书课题〕,可好玩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课。
〔齐读课题:20、浪花〕二、指导看图。
1、整体看图:从近到远图上画了些什么?〔小女孩坐在沙滩上、光着脚丫在玩耍。
还可以看到:篮子、贝壳、浪花、海面、船、海鸟、云等〕理解“沙滩”意思。
2、仔细观察,展开现象:浪花是什么样?想象一下浪花卷上沙滩或退回大海时会发出什么声音?〔轻松、走、悄悄、哗哗哗、唱着、笑着、跑……〕3、观察小姑娘的动作、神态,想象一下她的心情是怎样的?4、再看看小姑娘身边的小篮子装些什么?想象一下小姑娘拣贝壳、捉小虾的情景?5、把以上几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夏天的一个下午,一位小姑娘光着脚丫,来到海边的沙滩上拣贝壳、捉小虾。
浪花哗哗地卷来了,小姑娘坐在沙滩上,浪花冲着小姑娘的脚丫,逗得她哈哈大笑。
浪花退下去了,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还有活蹦乱跳的小虾。
小姑娘拣啊、捉啊,拣得满满的一篮子,她快乐极了,笑得嘴也合不拢了〕三、借助汉语拼音,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给生字新词做上记号。
2、认读生字卡片:浪、贝、壳、篮、步、次、悄、虾、唱、装。
语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语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语文教学设计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会本课10个生字,重点指导“瀑”字的书写;朗读课文,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生字,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喜欢这篇课文,愿意朗读课文,通过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对学习有着积极的态度,高度的热情。
教学重点:在读文中掌握要学习的生字,能够朗读课文,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对这首诗歌内容的理解。
如: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一道白银;诗中人物位置的变换。
教具准备:录音机、音乐、图片、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你喜欢旅游吗?贴图(丁丁、冬冬)老师和丁丁冬冬也很喜欢旅游,他们今天邀请我们和叶圣陶爷爷一起去看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项自然景观“瀑布”,你们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让我们和丁丁冬冬一起去看看“瀑布”。
(学生发言老师板书“瀑布”)[导入的语言亲切又简单,巧妙的告诉了学生*的作者是叶圣陶。
]二、指导书写:老师板书时让学生跟着书写“瀑”字,并认真看老师写。
1.指着“瀑”字问:想一想,这个字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学生观察并指名发言。
)2.看黑板上的“瀑”字书写,心里提醒自己这个字需要注意的地方。
3.打开书73页,在生字表“瀑”字下面写一个。
写字要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要想把字写好还要做到1、2、3,想知道是什么吗?(1)要认真看书上的字;(2)想它是怎样组成的;(3)一次性写好。
你有信心写好吗?4.学生写字。
如果你觉得自己写的还不错,就奖励自己一个小笑脸。
[写字的指导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在安排写字环节时,没有墨守成规把写字教学放在教学的最后,而是在出示课题时巧妙地解决了本课生字的难点“瀑”。
同时,生字教学的环节扎实,在教学过程中给出学生写好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随文识字1.过渡:你们写得真认真,丁丁冬冬都快等着急了。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案(十五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案(十五篇)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案篇一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启蒙以来的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你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和权威的科学态度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这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教学准备老师查阅收集关于不迷信书本和权威的故事和文章。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精神的科学家。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
他是心目中的老师。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默读课文,想一想: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②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师”?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1、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师?2.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不禁被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
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3、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划、议)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相信书本,不相信权威。
你知道哪些例子?(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2.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你对科学精神了解多少?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案篇二1.理解荀子关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劝,劝勉,鼓励。
学,学习。
1.我们已经粗略地翻译完了这篇课文,大家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1.大家思考: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答:请读出并翻译前两个。
这两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呢?答:2.那么通过学习改变了的本性是否又可以回复到过去的特性呢?又用了一个比喻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个比喻是什么?答:已经改变的本性,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的,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案(15篇)

〔1.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2.“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3.“大话〞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的话是大话?
〔4.青蛙为什么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5.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
〔6.青蛙和小鸟为什么都笑了?
〔7.“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
3.及时解答一些疑问。
〔三〕精读课文,解疑
1.同桌学着青蛙和小鸟的样子争论,思考没有解答的疑问。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成员可以补充。
学生发言的要领主要是认识掌声对英子的帮助,谈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学生自己先练读。
b、然后展示朗读水平,可以进行赛读,挑战读。
学生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良?
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②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③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缺乏。
④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①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屏显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
④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
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认知目的:1、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员还应承当相应的责任。
2、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当一项任务。
情感目的:1、体验不同的角色应承当的不同责任。
2、增强责任意识。
行为目的:1、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承当的责任。
2、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当一项任务。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承当的不同责任。
四、课前准备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电脑出示课文63页的插图。
2、讨论:这些事情该由谁来做?3、分析^p 图中的事情,哪些是自己会做的?哪些是自己不会做的?4、说一说,议一议:对于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是否做了?〔二〕板书课题:我的责任〔三〕讨论明责任1、让学生进一步回忆,自己家中每天都有哪些家务事,这些事都由谁来做的。
2、启发学生讨论:这些事情当中,有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3、在学生讨论的根底上,让学生写出自己在家中可以做和应该做的事情。
并进一步考虑:我能为学校为班级做些什么?4、老师在搜集学生的答~`案后,给予肯定。
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5、齐读句子:自己的事情,能耐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大家都来做。
〔四〕提出建议1、观察第64页的插图,看看说了什么事情。
2、让学生谈谈有没有与教材第64页中的同学类似的情况。
以小组为单位,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3、各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老师给予点拨。
4、各小组选出代表,以表演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方法。
〔五〕品质升华1、观察第65页的插图,看看他们给自己找了什么岗位?2、老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我给自己找岗位。
〔1〕在老师的帮助下,大家将班里的事情分分工,每人承当一件详细的事情〔可以多人承当一样的事情〕。
小学语文教案(通用15篇)

小学语文教案(通用15篇)第一课时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谁能来说说你见到的石榴?(请几位同学说一说)同学们说得不错,老师今天要把你们请到石榴园,请你们欣赏一下石榴的姿态。
(点击光盘,欣赏视频)二、自读课文,梳理文脉1.石榴园的美景把我们深深吸引住了,同时被吸引住的还有一位石榴园所在地——山东枣庄的中学生。
他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自己的咸受,就有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石榴》(学生齐读课题)2.我们先来听一听,他是怎么描写石榴的?(点击光盘,欣赏课文朗读)3.同学们一定也想学一学,看看中学生大哥哥是怎么把石榴写得这么美的。
好,现在老师就请你们自读两遍课文。
注意老师的自读要求:(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老师要来看一看,课文的词语你们学得怎么样了?(课件出示本课词语:抽出长出开出枝条叶子石榴花露出剥开红白相间嫩绿绿黄色火红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组织学生用“小弹簧”的游戏来读词。
4.观察词语,发现秘密老师这样排词语,是有一定原因的。
请大家看第一组,你看出什么了吗?(动词与名词一一对应)请同学们根据这六个词语练习说一句话。
第二组词呢?(多音字)眼睛真亮,奖励你们玩一个小游戏。
(点击光盘,玩游戏“练武厅”,以巩固多音字)第三组词呢?(表示颜色)那老师为什么不把它们写在一排?(分别描写了不同的东西)对了,这样一理,文章描写了什么你就会清清楚楚了。
请你带着对文章最初的了解再去读一读课文。
5.检查朗读三、教学生字,描红仿影1.让我们一起翻开电脑老师送给我们的电子字典。
(点击光盘,看电子字典)教师要相机进行“抽”、“扒”的义项选择训练,注意“仿”的笔顺,练读“佛”的句子进行积累。
2.再来看一看,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漂亮呢?电脑老师这儿有不少小秘诀呢!(点击光盘,看字形指导)3.开始写字。
第二课时教学准备:1.本课课件2.本课教学光盘3.石榴实物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石榴》一课,老师想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生字词掌握情况。
语文教学案例(10篇)

《语文教教案例》语文教教案例优选(一):扬生活之帆船创讲堂之出色《井底之蛙》教教案例一、背景剖析跟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讲堂也逐渐地发生着变化。
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课中应发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想,奇妙地将讲堂教课引向生活,侧重讲堂之源生活。
在人教版第三册《井底之蛙》的教课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讲堂教课切近于生活,联系实质,指引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给予讲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讲堂因生活而出色。
二、案例描述《井底之蛙》是一篇十分搞笑的寓言。
文章透过生动搞笑的对话,对孩子们叙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闻名人曾说,学寓言就应让讲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可以让独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
案例中我对教课的办理表现了我对童心的爱惜,童趣的珍爱。
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出色,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
)谈谈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如何样呢?(生思想活跃,争相讲话)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彩缤纷的花儿。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产的情形!生:它会各处走走,看看漂亮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正当我聆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叹之言时,一位学生不由得叫着他也想谈谈)生:老师,我感觉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风景。
师:(师一愣,而后充满好奇迷惑)谈谈你是如何想的?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生: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飘荡着鱼的尸体,内心很惧怕。
生:它看到有人超多砍伐树木,鸟儿没有了家。
生:它看到捕蛙人在超多捕获它的伙伴,残忍将它的同胞卖给酒店酒楼做下酒席。
生:它看到汽车在路上疯狂地飞跑根本就不注意行人,汽车排出的污气让它窒息。
生:它感觉外面的世界其实不像我们说得那么美,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去。
(师灵光一闪)师:那么我们能不可以用什么好方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放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齐。
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案(精选5篇)

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案(精选5篇)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诗节。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新年的新意和生机,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题目引入,质疑问难1.读题,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什么。
2.再次读题,你想知道些什么?3.新年到底新在哪里?新年我们会干什么呢?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想想每一节诗给我们讲了什么。
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注意“淙”、“垛”的读音。
2.开火车读诗句,老师适时点拨容易读错的字和诗歌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感受新年1.学习1、2、3节。
(1)新年新在哪里呢?小声自由读这几节。
思考并勾画有关词句。
(2)交流,板书。
(3)对这些新鲜事物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春的气息,感受一切都是新的,是多么富有生气。
(4)感情朗读这一节,同学互相评议,并相机指导有感情地诵读。
2.学习第4节。
(1)新年,一切都是新的,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该如何把握这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时光呢?齐读第4节,并思考。
(2)学生交流读书后的所得和感受。
(3)这一节中,你认为你还读不明白的诗句是什么?(4)理解“飞驰的列车,将载着我们奔向远方”这句话。
(5)有计划、有信心、有理想,我们的新年就是我们去实践、去奋斗的起点,“有个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所以让我们如同诗中所说的那样去做(再次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这一节诗)。
3.结合课后2题、3题学习第5节。
(1)“三百六十五片叶子”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叶叶青翠”就是指(每天的日子都是那般美好而富有生气)。
该如何珍惜这珍贵的日子呢?默读最后一节。
(2)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小结全诗,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四、朗诵,拓展感悟1.朗诵全文。
小学语文教案简短(通用5篇)

小学语文教案简短(通用5篇)小学语文教案简短篇1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正确认读、积累“卫生间、牙刷”等11个词语,认识“卫、刷”等8个生字。
2、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培养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3、发现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含义,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4、借助插图,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结合生活情境,体会四种不同心情,并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5、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画鸡》。
6、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寓言《三只白鹤》,和大人一起读边思考,并能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判断。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积累“卫生间、牙刷”等11个词语,认识“卫、刷”等8个生字。
2、发现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含义,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教学难点:1、发现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含义,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2、结合生活情境,体会四种不同心情,并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
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
)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
(1)读准字音:刷shuā、皂zào、梳shū。
“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
(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出示。
)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并一一课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小学语文教案(通用20篇)

小学语文教案〔通用20篇〕小学语文教案〔通用20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才能,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2、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才能。
3、积累咏月的诗词。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才能,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才能。
三、教学准备1、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搜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誊写在小卡片上。
2、小组评析其它咏月的诗词佳句。
组长记录有价值的赏析,综合成一篇赏析短文,全班交流。
四、方法指导1、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来想象诗的意境意、体会诗的主旨。
2、学习赏析诗歌的方法,来赏析“明月之诗”,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才能。
3、学会对关于明月进展美的想象和描写。
4、你是课堂的小主人,请你大胆与老师对话,此堂课你表现棒吗?你学到了什么吗?你是怎样学到的?你学得快乐吗?5、诵读、默写故事是积累古诗的重要方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诵明月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十五夜望月》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十五夜望月》1、我会读这首诗。
2、我会边读边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美景。
在《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声中,生轻声吟咏,走进诗中,答复: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3、请你看下面《十五夜望月》的赏析文章,请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十五夜望月》赏析在唐代咏月的篇章中,这是较为的一首。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此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
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10篇)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10篇)小学语文教案篇一识字6综合课1、认读“海——领”十四个汉字;掌握“沙——苗”六个字的读写及运用。
2、朗读课文,读流利优美,在头脑中再现画面。
在朗读中体会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识字、朗读。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组合作识字卡片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合作交流,展示预习内容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还选了自己喜爱的一句话画成一幅画。
现在请小画家们把自己的精彩作品拿出来,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画了什么。
小组内交流,师参与交流,选四幅图贴于黑板。
图中画有哪些景物?能用数量词说说吗?二、情境导入课文学习1.从第一幅图引入:海滩的风景真美啊!谁可以当导游,带我们去海边玩一玩?2.指名介绍第一幅图。
3.引导学生从书中找到相应的一句,自读,指名读,齐读。
4.课件展示生词:海鸥、沙滩、军舰、帆船5.开火车读,同桌互相考读。
6.课件隐去熟字,留生字:海、鸥、滩、军、舰7.自读,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8.总结学生识字方法:“鸥”,是“鸟”字旁,是鸟的一种;“海鸥”是在海上飞的鸟。
谁能画一只在海上飞的海鸥?“滩”,是“ 氵”,跟水、沙土有关。
谁能画一片沙滩?“舰”是“舟”字旁,跟船有关;“军舰”是军事上所用的一种船。
谁有军舰的图片,请贴在黑板上。
“帆”是“巾”字旁,跟布有关。
帆船是怎样的一种船,谁能用图表示出来?猜谜识字:每天都有水(海)。
小区里飞来一只鸟(鸥)。
水爬沙滩,太难太难(滩)。
把车盖住(军)。
看见一只小船(舰)。
三、引导学生小组自学其余三句1.小组户主学习。
下面再看另三幅图,小组商量一下,看你们最喜爱哪一幅,讲出图意,再找到相应的一句自学,要求读优美,圈出要学的字,想办法把字认准记牢。
哪组学得好,我们请他们上来做小老师教大家学。
生自学,师临场指导。
2.自学展示:请学习良好的四人小组上台,一人做导游,指图讲解,带大家“游览”。
一人带同学们读相应的一句,另二人(可用生字卡片)教大家学本句中的生字。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5篇)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5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学习目标①准确划分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③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教学重点①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③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正确停顿,疏通文意。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香港是弹丸之地,高楼林立,将道路挤得没有了,楼与楼之间没有空间建路、相通,怎么办?建筑师们就带着画好的图,来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在楼与楼之间划上路,孩子们拿起笔,不假思索地就在楼与楼的空隙间画上楼梯,楼梯间搭上天桥,几分钟内就把成人们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解决了。
这说明孩子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童趣》。
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
它告诉我们,只有观察得仔细,想像得丰富,才会有乐趣。
朗读课文第一遍,教师范读;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为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第三遍,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跟读;第四遍,学生齐读。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藐(miǎo),项为之强(jiāng),鹤唳(lì),怡(yí)然,凹凸(āo tū),为壑(h è),癞(lài)虾蟆。
掌握规律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
教师按照上述方法试讲一两句。
重在讲清方法。
用老师所教给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启发学生,设小台阶,让学生自己解决未解决的问题,领会课文大意。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经典教案(精选10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经典教案(精选10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篇一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案在教学系统中起到主线贯穿的作用,它是教师教育理论、教育规律、自身教学素质、学情研究等各种因素。
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作者通过太阳表达的美好心愿,体会作者想象之美。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善于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1、多媒体、四个太阳贴画2、《种太阳》的音像视频。
3、搜集一些描绘四季景色的图片或照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设置悬念1.看到你们坐得这儿端正,老师奖励你们猜个谜语:一个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你真聪明!板书:太阳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都是红色的,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却画了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是四个什么样的太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四个太阳》。
(齐读课题)二、自读读文,整体感知小画家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呢?让我们赶快到文中去看看,请自读课文,完成老师给出的任务。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思考:小画家画了__________的太阳送给__________;三、小组合作,感受奇妙这四个太阳,藏着作者的四个不同心愿。
你最喜欢哪个太阳?学生上台说到哪个太阳,相机出示哪一个。
(一)感悟金黄的太阳师:请闭上眼睛,想想秋天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欣赏秋天美丽的景致吧!①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园里传来阵阵诱人的香味。
你知道有什么水果是秋天收获的吗?随机出示:果园里,果子熟了。
(葡萄、苹果、柿子、橘子,梨,山楂等)引导学生用果园里,果子熟了,有_________,有__________,还有________.②你们看,金黄的落叶飘来了,它正忙着___________________(生接读)2.选择金黄太阳的小组请起立,请你们来邀请后面的老师尝尝水果的香甜,开心地把这一句读一读。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5篇)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5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领悟“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愿望”的道理,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的积极态度。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领悟“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愿望”的道理。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2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文字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检查预习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不平凡的朋友,他就是圆圆的沙粒!板书课题2、课文中圆圆的沙粒最后变成什么了?二、利用反差,提炼主问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段落告诉你:他终于变成了珍珠呢?2、齐读课文的10-12自然段读一读。
读了过后,看看你们会想到什么!(齐读10-12)反馈。
三、细读课文,探究原因1、自由认真地读一读1-9自然段,利用手中的小铅笔勾画出这颗沙粒变珍珠的原因。
2、反馈、交流(1)“十分真诚”: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出“十分真诚”的语气过渡:说了,那么做了吗?哪里看出来?(2)“下定决心,坦然钻进”:创设情景理解“议论纷纷”。
老师语言过渡6-8自然段那,齐读6-8自然段,体会圆圆的沙粒这时候的感受!★同学们,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搁在这里,表示什么呢?3、情景创设:一天,蚌壳被打开了(课件创设情景:一只蚌壳慢慢地打开,出现一颗晶莹璀璨、光彩夺目的珍珠)。
齐读课文的10-12自然段!用我们读书声为这颗成功的、不平凡的沙粒喝彩!(齐读10-12)四、感悟寓意,总结道理五、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沙粒变珍珠的科学道理。
小学语文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吃、帮、究、迅、速、援、参、突、警、险”;读准翘舌音“翅”和平舌音“速、参”;能在老师的指导描写并记忆“究、迅、速、援、参”。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人教版语文教案(精选23篇)

语文教案人教版语文教案(精选2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写三个生字。
3、体会小同学们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奋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教师节那天,老师收到很多贺卡,你们知道是谁送给老师的吗?(同学们说)对,是老师以前教过的同学们送的。
有他们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有自己买的。
老师特别喜欢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的贺卡。
那天你们是怎样向老师祝贺的?2、你们真是尊师爱师的好孩子。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客人,(出示课文插图),你们看她是谁?(同学们说)这位老师在干什么呀?(同学们说)同学们真好!老师为了培育同学们,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熬了多少个夜晚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散文诗,看看诗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尊师爱师的。
(板书:6、一株紫丁香)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同学们读课题)。
3、看了图,读了课题,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为什么种?)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快点拿起书来读读吧。
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快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
(生读)2、大家读得可真认真,那老师先来检查一下,词语有没有读正确了。
谁来领着大家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遍。
读得真棒。
一组开开小火车读给大家听听。
这列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准。
这儿还有几个儿化音的词,我们要把它读好了。
(绿叶儿、脚尖儿)3、读通课文:还有同学想读吗?这么多!老师就满足你们的要求,我们再来读课文,这一次我们默读,用笔标好节序,不懂的地方学着老师的样子标上“?”,好吗?才过了读准词语关,现在看看大家能不能过读通课文关,课文有五个小节,我们请五位同学来试试,其他小朋友也不能闲着,你们可是小评委,看看这五位同学能不能读得正确流利。
语文教案(汇编9篇)

语文教案(汇编9篇)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词语。
2.仿写比喻句,感悟优美、生动的表达。
3.诵读古诗,培养语感。
4.认真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办手抄报,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积累词汇,积累语言。
2.感受汉字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学办手抄报,学习合作。
[教学难点]1.仿写比喻句,培养语感。
2.学办手抄报,乐于表达,学会合作。
[教学准备]1.实物投影仪。
2.录音机,音乐磁带。
2.课件:动画人物阿凡提。
3.词语卡;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动画人物阿凡提。
师:小朋友,你们看,阿凡提大叔来了!他说要到小朋友的语文乐园来做客,大家欢迎吗?我们都知道阿凡提最爱动脑筋想问题,等一会儿可不要被他难倒啊!二、词语超市。
1.课件或卡片出示词语。
师:啊,这么多词语,都是我们在课文中见过的。
阿凡提想听听我们班小朋友是不是会读这些词语。
2.自由读词语。
教师巡视,看看学生是否需要帮助。
开火车读词语,纠正读错的字音。
3.复习了解词义。
有哪个词你不懂吗?阿凡提可以告诉你。
4.现在,你们要把这个词语超市里的词语搬到自己的词语库去。
只要你会用这个词语,就说明你拥有它了。
谁能用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说句子?三、读读写写。
1.师:刚才,我听到有的小朋友用“闪亮的珍珠”说句子,说:“小露珠在小草的叶子上滚动,像一颗闪亮的珍珠。
”说得多美呀!这是课文中的话,因为它太美了,所以小朋友们都喜欢。
我们自己也来学说、学写这样的句子好吗?2.课件出示“读读写写”的两个句子。
读句子,讨论,说说句子的特点。
引导:两个句子中都有个“像”字,而且都是把一样事物比作另一样事物。
这样的句子,叫做比喻句。
3.仿写比喻句。
(1)师:阿凡提要和小朋友比赛,看谁会写比喻句。
你们有信心吗?(2)同桌互相说一说比喻句。
(3)指名说,大家评议说得对不对、好不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课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语文授课时间9 月 5 日--- 9 月9
日
授课班级15级药剂班任课教师郑文钧
课题秋水
课型新授课教学时数 2
教学方法
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课堂互动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庄子其人及其文章风格
2.反复诵读,积累重点词语。
疏通课文大意。
3.理解、体会课文蕴涵的深刻哲理。
主要教学内容
一、庄子及其思想概述
1)先秦散文的分类
●一是诸子散文:各学派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或进行争论的论说文。
(以议论说理为主)●二是历史散文:由各朝、各国史官积累了大量档案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编纂成书,记载政
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事件及统治者和谋臣策士的言论。
(以叙事记言为主)
2)诸子散文的形成和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是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
●第二阶段是战国中期,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
●第三阶段是战国后期,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
3)《庄子》的历史影响
●《庄子》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的瑰宝,无论是在思想史上还是在文学史上,都具有极重
要的地位,它对后世的影响,无论是积极方面还是消极方面也都十分深远广泛。
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关于道的理论;二、关于逍遥齐物的论述;三、对生死问题的看法;四、关于社会政
治文化的学说
4)生平
●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战国时代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城(河
南商丘县附近)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前268年),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城人。
据《史记》记载,庄子
年轻时曾任蒙地的漆园小吏。
楚威王闻其有贤才,以厚礼聘其为相。
庄子不就,并表示“终身不仕”,“以快吾志”,后一直过着织履糊口的隐居生活。
●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继承者,后世将其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1、自然而自在的人:
●庄子将天赋的、自然的、自由的个体生命存在当作“人”的根本依据,所以他时时
以“天”的自在状态来论证“人”的存在状态,而反对人为的道德和伦理原则对这种状态的损伤。
在庄子看来,自然的“天性”消失之后,才会出现含有道德良知的“人性”,而所谓的“人性”的产生恰恰就断送了“天性”。
在《秋水》篇中庄子说:“牛马四足,是谓天;
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
●2、超越价值标准:齐万物一死生,物我两忘,与道合一;
●3、通向自由境界之路的“无用之用”。
庄子追求“无待”,实际上追求一种在精神上超越了
一切是非荣辱、功名利禄、完全与天地之气融为一体的自在状态,如“庄生梦蝶”,全然物我两忘,身与物化了。
庄子思想的出发点与关心点:
● 1、出于对所处的社会现实的彻底绝望,庄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再抱任何的幻想,庄
子哲学因而也与老子学说在出发点上出现了明显的区别。
老子倡导“无为而无不为”的“道”,总有点为治国治民出谋划策的道术的意味。
● 2、庄子的全部关心点却是在于人类个体命运的生存状态,他要探讨的,所要强调的
都只在于作为个体的人,在当时物欲、名欲横流的世道里,如何摆脱异化,回归自然,以达到全真保性、不为外物所累的绝对自由的境界。
● 3、这种超越现实功利、追求自由获得的态度本身,就进入了审美的层次,所以庄子
全部的心思,是教人怎样“审美”地活着——适意、逍遥、自由。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
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
翻译
庄子在濮水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以管理全国的重任相委任。
”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珍藏在宗庙里。
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
2)哲学思想
●庄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其中心就是“道”。
●“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又多种含义,可以指宇宙的本源,宇宙万物的总体性和
同一性,事物发展变化所依循的规律,哲学领域的一种境界等。
●《庄子》一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生保身,逍遥无为
●2、与道合一
●3、无为而治
3)后世评价
(一)庄子是一个身处乱世,博学多才,家境贫寒而又有志节的知识分子。
(二)庄子服膺老子学说,继承与发展了老子关于“天道无为而自然”的哲学思想。
(三)庄子的内心充满着矛盾,他的哲学思想是作为一个因愤慨之极由积极用世而走向消极应世之心理转变的古代知识分子的特性所使然的。
二、课文讲解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
于是乎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
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
于是乎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即是说的我呀。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
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
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
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
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
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象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也就象在大仓里一颗稗草籽吗?称事物的数量叫做‘万’,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个人只是其中的一个;人与万物相比,不象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
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象你刚才自我夸耀河水之多一样吗?”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庄子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深邃的哲理以审美化的文学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
●(1)寓言的体式:庄子擅长以寓言故事来阐发道理,且大多是根据表达的需要而虚构的,
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造。
●本文整篇就是一个虚构的寓言故事,文中将黄河拟人化为河伯,将大海拟人化为北海
若,通过其对话来架构全篇,构思可谓相当巧妙。
庄子将河伯假设为自己思想的对立面,让北海若代表自己的思想,通过两种视野、精神境界的交锋与对比,鲜明地表现认识无止境的哲理。
寓言说理的方式,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含蓄隽永。
教学重点
对庄子的主要思想主张的讲解。
教学难点
庄子散文中的艺术特色。
通过对文章中相关内容的讲解和分析得出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作业布置
学了本课内容之后谈谈你对庄子的主要思想主张的认识。
15级药剂班7日
教学反思:
教务科长检查签字: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