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实验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实验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某种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对该有机物的组成元素判断正确的
是()
A.只有C、H两元素 B.一定有C、H、O三元素
C.一定有C、H两元素
D.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除C、H、O之外的其它元素
参考答案:
C
略
2.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参考答案:
C
3. 有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粉末32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11.2L(标况)H2,则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①.Fe、Zn ②Al、Cu ③Ag、Mg ④Al、Fe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略
4. 将2.56 g 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 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 L(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 ) A.0.05 mol B.1 mol
C.1.05 mol D.0.13 mol
参考答案:D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不溶于水,所以碳酸钙是非电解质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C.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水溶液是电解质
D.液态的氯化氢不能导电,但氯化氢是电解质
参考答案:
D
略
6. 已知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Fe2O3(s)+3CO(g)=2Fe(s)+3CO2(g)△H=﹣24.8 kJ/mol
②Fe2O3(s)+CO(g)=Fe3O4(s)+CO2(g)△H=﹣15.73 kJ/mol
③Fe3O4(s)+CO(g)=3FeO(s)+CO2(g)△H=+640.4 kJ/mol
则1molCO气体还原足量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时对应的△H约为()
A.﹣218 kJ/mol B.﹣109 kJ/mol
C.+218 kJ/mol D.+109 kJ/mol
参考答案:
A
解:①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
②Fe2O3(s)+CO(g)=Fe3O4(s)+CO2(g)△H=﹣15.73 kJ/mol
③Fe3O4(s)+CO(g)═3FeO(s)+CO2(g)△H=+640.4kJ/mol
依据盖斯定律计算①×3﹣③×2+②×3,得到:CO(g)+FeO(s)=Fe(s)+CO2(g)△H=﹣218.0kJ/mol,
则1mol CO气体还原足量FeO固体得到Fe单质和CO2气体时对应的△H约为﹣218kJ/mol,
故选A.
7. 黄铁矿(FeS2)中-1价硫元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ClO3-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如下
_____ClO3-+_____ FeS2+_____H+= _____ClO2↑+ _____Fe3++ _____ SO42- + _____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lO3-是氧化剂,Fe3+是还原产物
B. ClO3-的氧化性强于Fe3+
C. 生成lmol SO42-时,转移7mol 电子
D. 向反应后的溶液加KSCN 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色沉淀产生
参考答案:
B
点睛:明确解题方法和思路、理解概念抓实质,解题应用靠特征,即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去分析理解有关的概念,而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应从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入手。
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是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是两种,即S和Fe,尤其是选项C中电子转移计算时容易忽视亚铁离子也失去电子,为易错点。
8. 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有16O、17O、18O,氢的同位素有 H、D,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
A. 3种
B. 6种
C. 9种
D. 12种
参考答案:
C
略
9.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min)”表示的意思是: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
0.8mol/L
C.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停止
D. 化学反应速率是定量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
参考答案:
D
略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CH3COOH+NH3=CH3COONH4
B.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 = 2Fe3++3H2↑
C. 氢氧化钡和稀硫酸:Ba2++2OH-+2H++SO42-=BaSO4↓+2H2O
D.将钠加入水中:Na+2H2O=Na++2OH-+H2↑
参考答案:
C
11. 将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Y 33.6
L(在标准状况下)。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 L,测得溶液的c(H+)=0.1 mol·L-1,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体Y是SO2和H2的混合物
B.气体Y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
C.反应中共消耗锌97.5 g
D.反应中共转移电子3 mol
参考答案:
B
12. 下列各项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A.处理废弃物B.杜绝污染源
C.禁食有毒物D.制定治污规章制度
参考答案:
B
解析绿色化学不同于通过对“三废”处理与利用治理污染的化学方法,因为那些化学方法是终端污染控制而不是始端污染预防。
那些通过加强管理来实现污染预防的手段和方法,不属于化学的范畴,因而不属于绿色化学。
13. A、B两种烃,它们含碳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关于A和B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C.A和B最简式一定相同 D.A和B的化学性质相似
参考答案:
C
略
14. 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一系列物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B.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C.图示的转化反应中有3个分解反应
D.图示的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
A
【考点】电解原理.
【分析】A.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
B.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
C.电解熔融NaCl是分解反应,NaHCO3分解生成Na2CO3是分解反应;
D.NaCl生成NaHCO3,以及NaHCO3分解生成Na2CO3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解:A.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A正确;
B.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如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氢钠沉淀,故B错误;
C.图示中只有电解熔融NaCl以及NaHCO3分解生成Na2CO3是分解反应,故C错误;D.NaCl生成NaHCO3,以及NaHCO3分解生成Na2CO3的反应,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5. 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从上到下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金属性逐渐减弱
B、化合价逐渐升高
C、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
参考答案: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个课题是“NO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由于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NO2气体,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如图甲所示:4HNO3(浓)4NO2↑+O2↑+2H2O
方案二如图乙所示:2Cu(NO3)22CuO+4NO2↑+O2↑
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方案一:实验开始后,发现木条上的火星逐渐熄灭了。
(1)甲同学得出“NO2不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
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2)乙同学认为使木条上的火星熄灭可能是别的物质所起的作用,你认为这种使木条上的火星熄灭的物质可能是:(填化学式)
方案二:实验开始后,当集气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时,发现木条复燃了。
(3)丙同学得出“NO2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丁同学认为“产物中有O2产生,因此不能证明NO2是否支持木条燃烧”。
戊同学说:“因为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不能复燃,所以同学(填“丙”或“丁”)观点是对的”,戊分析的理由
是。
参考答案:
(1)不正确(1分)
(2)H2O(1分)
(3)丙(2分)硝酸铜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NO2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1,与空气中N2与氧气的体积比基本相同,若NO2不支持燃烧,则木条不会复燃(3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已知A为ⅠA族元素。
A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
1.15克A单质与足量的水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0ml,通过计算回答A为什么元素。
参考答案:
Na
18. 氧化铁和铁粉的混合物19.2 g,恰好溶于150 mL某浓度的稀硫酸,并收集到3.36 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不显血红色。
求:
(1)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
(2)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略
19. (6分)使一定质量的Zn与100mL18.4mol/L浓硫酸充分反应,Zn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共33.6L。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500mL,测得溶液c(H+)=0.16mol/L。
求气体的成份及各成份的体积比。
参考答案:(成份2分,体积比4分,共6分) V(SO2) : V(H2) = 1 : 4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