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体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市议会—经理制(市经理制)
– 委员会制的派生形式 – 在组织结构上与私人公司相似,由市议会聘任一位市经理,把行政权
授予市经理行使,市经理对城市公共事务进行专业化管理 – 20世纪美国发展最快的市政体制 – 美国部分中等城市和多数小城市实行 – 优点:竞争性;专业化、效率效益;政治矛盾与城市管理分开 – 缺点:矛盾复杂时,市经理往往无能为力;选民的影响是间接的
– 临时委员会;联合委员会
• 法国中央政府监控下的市政体制 • 高度中央集权是法国的传统 • 在法国的地方行政体制中,市镇是基层行政单位,拥有公法人资格,具
有独立的行政地位,拥有独立的预算和和财政体系,有决策权。
• 法国市镇政府的组织结构具有同质性和统一性
– 城市议会由市民普选产生 – 市议会每季度至少开会一次 – 市长既是市议会议长,又是城市的行政首脑;没有薪金,但领取职务津贴。 – 法国市议会负责设立和组织市行政机构,决定预算并监督执行,领导各项公
3.市长由议会选举产生或由议长兼任,也可由市民 选举产生,市长是荣誉性的职务,没有实际权力,无 权干预市经理的工作。
市经理制适应了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减少了 政治对行政的影响,把“掌舵”和“划桨”相对分离, 并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效 益。但是,当政治矛盾和城市利益冲突纠缠在一起时, 市经理制就难以把握政策方向,难以整合利益。
市长议会制的优点在于市政府由市长统一指挥,有利 于提高行政效率;缺点在于议会制约市长的权力弱, 容易引起市长专权并激化政府和议会的矛盾。
• 市长—市议会制
– 1、强市长制
• 议决机构和行政机构分设,市长在与市议会的关 系上处于优势地位。
• 优点: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 缺点:容易引起市长专权并激化府会矛盾
具体理解:
核心:权责配置问题 特点:差异性、多样性、动态性 基本要求:法制化 作用:体现和调整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巩固和发展国家 政权、推动城市管理的进步,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市政体制的内容
城市政府与其上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城市政府与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其他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 城市中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 城市内的歹意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 市与所辖区、县之间的关系
过的这些文件,市长不同意,可以要求复议,一旦市议会 以超过三分之二的多数重新通过,市长必须接受。
3.市议会拥有对市长任免政府工作部门首长的同意权。 4.议会对市长和市政府有工作调查权,有权要求市长和市政
府提供有关文件或到场作证。
5.市议会拥有通过不信任案而要求市长辞职的权力。
议会市长制,有利于议会监督市政府的工作,但不适 当的监督可能会降低行政效率。
思考题:
1、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特点 2、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形式 3、我国市政体制的特点 4.市领导县体制的弊端与改革
一、市政体制概述
(一)体制的含义
体制是指组织中各层级、各部门之间关系的 制度化的表现形式
对体制的理解,重点把握两点:
一是,体制是组织内各层级、各组成部门之 间的关系;
二是,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松散的关系,而 是通过制度(包括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 确定下来的关系。
选民
市议会
市长
市行政管理
部门
部门
部门
• 市长—市议会制
– 2、市长—行政长官制
• 由市长任命一名对自己负责的行政长官或称首席 行政官,具体负责市政府的行政事务。
• 市长的职责就是全面考虑市的总体方针、政策, 全力以赴从事竞选活动。
• 优点:分工提高专业化水平和行政效率 • 缺点:两者经常发生矛盾,影响效率。
2.议会市长制
议会市长制的城市,议会地位高于市长,市 长和市政府实行议会的最终决议。市长只有礼 仪性的职权,包括主持议会会议、出席重要庆 典活动、会见重要宾客、授予荣誉称号等。市 政府部门对市长和议会双重负责。日本各城市 实行议会市长制,美国部分小城市和少数大城 市实行这种市政制度,通常称为“弱市长制” (weak-mayor)
在美国,市政体制有强市长制、弱市长制、市委 员会制和市经理制,而其具体职能没有多少差异。
市经理制的推广与新公共管理的兴起有关。
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在1992年合作著作 《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 撒切尔夫人改革,克林顿政府改革。
• 英国单一制下的地方分权的市政体制 • 英国是议会民主制度和地方自治制度的发源地 • 英国的城市自治并不意味着城市议会在所有事务
法国所有的城市实行市长议会制,市长在每次议会 选举后由议员选举产生,市长不仅是议会的议长,也 是中央政府的代理人和代表。
市长由议会选举产生,但市长一旦任职,议会便无 权罢免,只有中央政府有权撤销市长的职务。
美国多数大城市也实行市长议会制,通常称为“强 市长制”(strong-mayor)。德国许多城市也实行 市长议会制。相比之下,法国的市长有更大的权威和 更高的权力。
选民
市议会
市经理
部门领导 部门领导 部门领导
市经理制有如下特征:
1.由市民选举市议员组成市议会,市议会行使立 法权、议决权和对行政部门的监督权。市议会的人 很少,一般为5~12人。市议会不直接从事行政管 理工作。
2.市议会公开招聘专业人士任市经理,市经理对 市议会负责,执行市议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市经理拥有领导市政府工作的全权,包括:有权任 免政府各部门的负责人只对市经理负责;统一指挥 和协调市政府的各部门工作;编制预算草案并负责 执行;向议会提交地方性法规和决议案等。
3.市议会设有若干委员会,它们既行使议会审议权,又 行使行政决策权。议会的委员会分为得设委员会和应 设委员会两种。得设委员会根据法律的人性条款设立 的,其设置权由市议会根据需要自由决定;应设委员 会时法律规定必须设立的,市议会没有选择的自由。
4.市议员组成委员会,但议员们精力有限,所以,市议 会任免若干行政长官,聘任一些行政职员来处理市政 管理的日常事务。行政长官和行政职员与议会委员会 对口设置,共同行使行政执行权。
– 我国的市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市政管理的机构及 其职能体制、领导体制、市区街道的层级管理体制 等,其核心是各机构间的职、权、责的配置问题。
(二)市政体制的含义
市政体制内涵的三个层次: 宏观:市的建制制度,城市行政区划体制,市制 中观: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狭义) 微观:城市管理具体职能范围领域内的具体管理体制。
二、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
(一)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特点
1.多数城市不辖区县、市县分离、建制性质单一 2.城市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地位、普遍拥有自治权力 3.具体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4.市长、市议员、市法官一般由市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
相互制衡 5.各党派以竞选方式取得执政权或参政权 6.大量利益集团和非盈利组织发挥了重要的政治参与作用
– 、弱市长制
• 议决机构和行政机构分设,市议会在与市长的关 系上处于优势地位。中小城市,早期形式。
• 优点:有利于监督市政府工作 • 缺点:可能会降低行政效率
选民
市议会

委员会 委员会 委员会 长
部门
部门
部门
以日本为例,议会市长制的基本特征是:
1.市议员和市长分别由市民选举产生,市长不得兼任议员。 2.市议会拥有编制预算、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市议会通
上都有自主权,城市议会的职权由国家议会通过 立法作出规定。在法律范围内的有限自治。
• 议行合一制,具体形式是“议会—委员会制”
– 市议会制:议长就是市长,无更多权力;议员兼职、 无薪;授权、监督和控制行政委员会;任命职员。
– 行政委员会:(1)法定委员会:警察、财政、卫生、 消防、教育。(2)常设委员会:处理日常事务。
市委员会制,少数委员集体履行市议会的职责,掌 握立法和行政权力。其优点在于人员和机构精简,议 决权和行政权统一。缺点在于缺乏统一指挥,往往出 现协调困难。
5.市经理制
美国人口10000~500000的城市中,有半数实行这种 体制。它假设城市的主要问题是管理问题,而不是政治问 题。所以,采取公司治理的方式来管理城市。市议会聘任 一位市经理,把行政权授予市经理,市经理对城市公共事 务进行专业化的管理。
结构与体制的关系:
结构是指系统内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 关系;
体制也包括组织内各组成部门的关系,但这种关系通过 制度形式确定下来
(二)市政体制的含义
– 市政管理体制:城市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 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
–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特征, 其发展要受到一国政治、经济、传统文化等诸多因 素的影响。
以美国的市长议会制为例,市长议会制的基本 特征是:
1.市长和议会分别由市民选举产生,市长和市政府工作 部门首长不得兼任市议员。市长是城市的行政首脑, 负责有效执行法律和规章制度。
2.市议会有权制定规章制度和当地法律,制定具体的发 展规划,对市政府的各类活动进行拨款。
3.市长有权独立任免市政府工作部门的首长,他们只对 市长负责。为加强市政管理,市长可以任命一位专业 人士担任首席行政官。
3.市议会制
市议会制,市议会就是市政府,市议会兼行议事决策权 和行政权。英国各城市普遍实行这种市政体制,加拿大多 数城市也采用市议会制。
以英国为例,市议会制的特征如下:
1.由市民直接选举的市议员组成市议会。市议会行使立法权、 议决权、认识任免权、政府预算权、监督行政权等。
2.由市议员选举其中的一位为市议会议长,即市长。议长 (市长)任期一年。只有一些礼仪性的权力,包括主持议 会会议、出席重要庆典活动、会见重要宾客、授予荣誉称 号等。市长在议会表决时一般不投票,但在票数相等时可 以投决定性的一票。市长没有决策和指挥等实权。
企业: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又 称行政总裁
4.财政预算主要掌握在市长手里。市长和市政府的财政部门 有预算的起草权和执行权。市议会审议和通过预算,不能 增加项目,只能减少项目和数额。
5.市长有一定的立法权。市长有权向议会提出立法草案,创 制规章制度。市长可以对市议会通过的法规和决定行使否 决权(除非议会再次以2/3多数通过)。
三市政体制的内容城市政府与其上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城市政府与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其他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城市中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城市内的歹意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市与所辖区县之间的关系二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一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特点1
第五章 市政体制
教学目标:
1、市政体制的含义与内容 2、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 3、中国目前的市政体制
市议会制,维护了议会的权威,有利于对市政管理 的监督,有利于减少议决机构和行政机构之间的矛盾。 但是,市长没有特权,不能对市政管理实施统一指挥, 不利于协调。
4.市委员会制
市委员会的主要特征是市委会既是市议会,又是 市政府,兼行市政管理的议决权和执行权。市委员会 制与市议会制的主要区别:市委员会的成员并不都是 由市民选举产生,也可能由上级政府任命产生。美国 3%的小城市采用这种体制。人口在25万~50万的城 市只有波特兰市、圣保罗市、特尔塞市采用这种体制, 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也采用这种市政体制。人口 在50万以上的城市没有采用这种体制。
7. 议会在市政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8. 实行公共产品的多中心供给制度
– 新公共管理运动:把私人管理和市场机制引入到公共管理领域。
(二)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
西方国家市政管理体制的背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市自治
资料:美国51个州,3043个县(郡),35153个市,
10万人小城市占90%
1.市长议会制
市长议会制,市长和市政府的地位高于市议会。
• 市委员会制
– 议决机构和行政机构合一,市政委员会就是市政府, 委员会主席就是市长和市政府代表。
– 20世纪初期盛行。 – 优点:人员精简、权力统一 – 缺点:协调困难、影响效率
选民
市政委员会
部门领导 部门领导 部门领导
市委员会制的特征是:
1.由市民或州政府选举产生市委员,组成委员会。在美国, 市委员会委员一般为5人。委员会集体对选民负责。委员 会既制定政策,又执行政策,实行集体领导与分工管理。
2. 市委员会推选一名委员担任主席,主持日常工作,也是 该市的市长。市长(即主席)一般由市委员会成员轮流担 任。市长在一些重要场合代表市政府,但市长并不比其他 委员享有更大的立法和行政权力。
3.市委员会任免较为重要的行政长官,如市秘书、市 司库、市审计、市检察官等,他们对市委员会负责。
4.每个委员分别兼任一个或几个行政部门的首长, 对本部门的工作享有独立指挥权,有权任免本部门的 行政官员,就本部门的工作对市委员会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