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县杉木优良种源区优良林分选择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水县杉木优良种源区优良林分选择研究
作者:廖凡妤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4年第10期
摘要:融水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是全国杉木优良种源区。
本文介绍了优良林分的选择方法,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出优良杉木林分的特征,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融水县;杉木;优良种源;林分;选择
中图分类号:S719.27 文献标识码:A
融水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是全国杉木优良种源区,并建立杉木良种培训基地,可以为全国的造林区提供优良的杉木用种,为杉木的速生丰产奠定了基础。
1 优良林分的选择方法
1.1 融水县优良林分源区概况
融水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理坐标E108°35′00″
~109°28′47″,N24°49′02″~25°44′00″。
东北靠三江侗族自治县,东邻融安县,南与柳城县接壤,西南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为邻,西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北与贵州省从江县交界。
东西最大跨度88km,南北最长101km。
在优良种源区范围内,N25°~26°,E108°48′~109°40′,应用1/10000地形图,对2.3万hm2林分进行踏查,初步勾绘优良林分1086hm2。
根据林分分布的特点和面积,按调查面积的1%~2%确定调查样点数,机械布点设置样地进行全林调查,样地面积0.04hm2。
1986年进行第1次调查,设置样点363个,1988年进行抽查和复查,设置样点238个,复查内容增设10项形质指标,其中包括树冠的类型、树皮的厚度、树干的型体、树干的圆满度、Ⅰ级侧枝粗、分枝角度、主干与侧枝距离、林分抗性、生长态势、开花结实的情况等。
2012年再进行第3次调查,本文仅应用第3次调查材料展开分析。
1.2 优良林分的选择方法
1.2.1 调查方法
样地的调查指标数据包括胸径、树高等,形质指标按照各个级别规定的范围及要求。
按照具体的林木生长情况,在调查的时候,要在相应的指标内打勾,即可反映出林分的性状和特征。
树冠的类型:树冠分为宽冠和窄冠,一般宽冠的杉木树冠的中部侧枝较粗,侧枝的角度在80°~90°左右,树冠舒展。
窄冠的杉木则在树冠的中部侧枝较细,侧枝的基部小于2.5cm,角度小于80°,枝条较短,不舒展。
树皮的厚度:树干1m处测树皮的厚度在0.5cm以上为厚树皮,在0.5cm以下为薄树皮。
树干的型体:分为树干通直型和树干弯曲型(全株有一个以上弯曲)。
树干的圆满度:树干的圆满度主要是指树干的1/2处直径与胸径的比率,称为形率。
圆满型,形率在0.7以上;一般型,形率在0.5~0.7之间;尖削型,形率小于0.5。
Ⅰ级侧枝粗:树上最大枝条的粗度,用2、4、6、8……厘米整化进级。
分枝角度:树冠中部的分枝角度用目测即可,直立型的分枝小于75°、平展型分枝近似于90°、下垂型分枝大于90°。
主干侧枝距:一般以树冠中部的侧枝距为依据。
枝距大于1m以上为长枝距、枝距在
0.5~1m为中枝距、枝距在0.5m以下为短枝距。
林分抗性:抗性分为病、虫2项。
用符号“-”和“+”表示,“-”表示无为害;“+”表示有轻度的为害;“++”表示为害较重;“+++”表示为害非常严重。
生长的态势:生长良好型,树冠呈圆锥形或塔形,冠高比大于1:3;生长态势一般型,树冠呈圆锥形,冠高比大于1:4;生长态势较差型,树冠呈平顶或球形,冠高比小于1:4。
开花结果的情况:开花结果的情况也可以目测,结果较多型表现为树冠的上下部都有球果;结果中等型表现为树冠上部有较多的球果或者树冠上下部有部分球果;结果较少型表现为树冠只有少数球果;不结果型,当然就是树冠无球果。
1.3 统计分析
以t检验对优良种源区进行差异性分析。
对于不同年龄林分的产量用算术平均法去统计。
林分结构特征按照个年龄段的形质因子所占的百分率进行比对。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源内林分差异
在种源区域内,林分之间的差异较大,这与生态的环境有关,生态环境好一些,则有利于杉木的生长表现。
生态环境差一些则会抑制杉木的生长。
从调查结果来看,土壤肥沃的黑土层,杉木生长态势良好,北坡阴面的杉木生长较差。
所以,开发利用优良种源区,比较重要的是进行优良林分的选择。
调查的林分标准地有332个,林分立地指数大于等于18的样地占有81%,小于18的样地占有19%。
林分树高(m)、胸径(cm)、材积年平均生长量(m3)达到1.0以上的标准地有82个,占24.7%,代表268.3hm2林分;年平均生长量在0.8~0.99(m cm m3)之间的有180个标准地,占54.2%,代表588.6hm2林分;年平均生长量达0.7~0.79的有70标准地,占21.1%,代表229.1hm2林分。
由此可见,所选择的林分产地的杉木生长量能够达到速生丰产的标准,体现了融水县优良种源区杉木的优良性状。
2.2 林分结实规模
优良的种源,杉木的生长期就越长,因此开花结实的年龄就更晚一些。
根据调查的结果可知,优良种源区的杉木在林分达到12a的时候,开始产果,产果263kg/hm2,按照3%的出籽率计算,产种子大约7.9kg/hm2。
13~14a杉木结实率不断增长。
15~20a间,结实量有较大的升降变化,这说明杉木在产果期间,有着比较明显的大小年。
22~23a,杉木进入主伐期,产果量也达到了顶峰,生产种子40kg/hm2。
之后,产果量直线下跌,说明融水县杉木种源区的林分年龄从12a开始产果,产果期持续10a以上。
图1 林分结实规律图
2.3 影响杉树结实的因素
根据调查的结果可知,影响杉树结实的因素有土壤、坡位和坡向。
土壤以黑土层的厚度为标准,越是肥沃的黑土层,林分生长的越好。
从坡位对比来看,上坡和中坡杉木的结实率较高,下坡的结实率低一些。
从坡向来看,同一坡位中南坡结实率最高,东南坡的林分中的杉木结实率也比较高。
这说明林分中向阳通风的地方,有利于开花结实。
但是立地条件好的林分,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的时间长,开花结实要比立地条件差的地方来的晚。
由此可见,要想使林分充分发挥优良的性状,要考虑到很多影响林分生长的因素,把握立地条件和结实规律的关系。
如果立地条件较好,则要及时调节林分结构和林分密度,使生长良好的林木通风透光,以提高单株杉木的结实量。
2.4 优良林分特征
2.4.1 冠型与分枝习性
从理论上讲,冠型窄的林木,所占用的营养空间小。
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冠型窄的林木可以充分利用营养空间,单位面积内的植株更多,单位面积的结实量就大。
冠型窄的林木,枝
条细,枝节痕小,木材的性能更优良。
但是,就目前来看,融水县优良种源区,宽冠型的林木所占的比例较大。
所以,种源的林分选择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
2.4.2 干型及圆满度
干型通直圆满的林木则为性状优良的林木。
树龄在10~15a的林分,胸径生长迅速,一般的林木圆满度所占的比例较大。
圆满度还会随着树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2.4.3 I级侧枝粗和主干侧枝距
从调查结果看,枝距短的林分,树冠的营养空间大,光合作用效果好,生长迅速。
从结实量上看,枝距短的单株林木要比枝距长的单株林木结实量大。
2.4.4 树皮的厚度
薄皮的杉木生长迅速,为速生丰产林的优良采种林分。
2.4.5 林木的等级及生长态势
林分等级是评价林分质量的重要的措施之一。
在相同条件下,I、II级林木所占的比例高,林木的生长就比较均匀。
优良的林分标准中,I级林木的所占比例不低于20%,III级林木所占的比例不高于25%。
3 结语
由于林分所处的生长环境和立地条件不同,杉木林分的生长量有着很大的不同。
优越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杉木的生长和结实,所以种源的选择和利用要以优良的临汾选择为基础。
通常采种林分要选择年均生长量达到3个0.7以上,立地指数也要达到18以上。
优良的林分在达到12a的时候,就进入了产果期,产果期能持续到10a以上。
但是林分结实有明显的大小年的区别。
不过每年的正常结实量占优良林分面积的30%~50%,平均起来,杉木可结实15kg/hm2。
在影响结实因素中可以得知,上坡、中坡的林分,结实量大,尤其以阳光充足的南面坡为最好。
因此,在林分结构的调整中要以林木通风透光为最好的条件,有利于提高林分的结实量。
在特征分析对比中得知,速生的杉木干型通直圆满,枝条较细,枝距较短,树干分枝比较平展,树皮薄。
优良的林分结实良好,I级木能达到27%,III级木只有22%。
种源的培育还应该不断开发利用临汾群体和林分个体,比如窄冠速生类。
杉木种源不仅仅要利用种子,还应该不断利用杉木的穗条、萌条进行繁殖,建立种源培萌圃,研发推广无性繁殖。
参考文献
[1] 全国杉木种源试验协作组.杉木造林区种源选择[J].林业科学研究,1988(1).
[2] 北京林学院.数理统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
[3] 文彪,张晓东,罗耀峰,李宗喻,覃永俊,覃联才.融江流域杉木优良种源区优良林分选择研究[J].广西林业科技,1991(3).
作者简介:廖凡妤(1975-),女,壮族,广西融水,本科,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林业局,工程师,研究放行: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