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第一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盘锦市第一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
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瞭.亮(liáo)粗犷.(kuǎng)烂漫.(màn)人声鼎.沸(dǐng)
B.着.落(zháo)侍.弄(shì)分歧.(qí)翻.来复去(fān)
C.应和.(hè)莅.临(lì)憔.悴(qiáo)喜出望.外(wàng)
D.贮.蓄(zhù)决.别(jué)云霄.(xiāo)咄.咄逼人(duó)
A.潜移默化日积月累锻造完善
B.潜滋暗长水滴石穿打造完备
C.潜移默化水滴石穿打造完善
D.潜滋暗长日积月累锻造完备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我真正喜欢
..摇曳在纸上的美感。
我怀着春风般的心意把它们
..呵护..的,是心爱的汉字
在纸页间,渐渐繁盛成属于
..成最温厚的土地。
..自己的秘密花园。
我愿意把纯白的纸页想象
清峻的横折是梅花
..的蜂蝶和鸟雀。
..的钩钩点点则是四下翻飞
..,飘逸的撇捺是兰草,灵动
A.“喜欢”是动词,“汉字”是名词。
B.“它们”是名词,“属于”是动词。
C.“想象”是动词,“灵动”是名词。
D.“梅花”是名词,“翻飞”是名词。
4.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B.《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现代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病隙碎笔》,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
C.《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朝花夕拾》是鲁迅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十篇。
从这组散文我们可以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二、名著阅读
5.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A.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B.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人家的孩子却很好,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1)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描写了两位很典型的妇女形象,请判断上面句子分别写的是
A 、
B 。
(2)任选一位,分析其形象特征。
三、句子默写
四、选择题
7.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凭阑人·金陵道中
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A.两首元曲都描绘了一个沦落天涯、落魄困顿的游子形象。
B.“枯藤”“柳花”都是通过对秋天的植物的描写烘托思乡之情。
C.《天净沙·秋思》以“瘦”状马,《凭阑人·金陵道中》以“倦”绘鸟,以形传神。
D.“断肠”二字为诗眼,直接抒发了游子的孤苦寂寞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②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政》
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⑤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⑥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乙】
普①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②.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③.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④.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注]①普:赵普,北宋初年丞相。
①太祖:指宋太祖赵匡胤。
①箧:书柜、书箱。
①薨:古代指诸侯、丞相等去世。
8.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普少习.吏事
B.逝者如.斯夫处决如.流
C.曲肱而枕之读之.竟日
D.可以.为师矣太祖常劝以.读书
9.翻译下列句子。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10.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开在回家的路上
①立春了!天亮堂起来了!一条条树枝上那么多春天的眼睛。
紫藤还在盘算
..着如何
艳压群芳,春梅已悄悄冒出满身红蕾,早开了一朵两朵,和迎春一起撬开
..冬天的壳。
②在寒冷的日子里盼春,于料峭的日子里寻春,那些花不是花,芽也不是芽,而是温暖的感觉,明亮的化身,使人在黯淡的日子里保持着爱和希望。
③“明天回家吃炸糖糕吧。
”母亲打来电话说。
回家,回家。
走在松软的田间小路上,一大片素净的蓝色小花突然出现在我的脚边,星星般灿烂!春天才掀开一角,它们已迫不及待抖落出一地春天。
不,每朵小花都是一个盛开的春天。
一种我从未注意过的花,竟齐刷刷开在我回家的路边!忙查“识花君”,是婆婆纳。
再看一眼这明媚朴实的婆婆纳,不禁想起母亲纺织的老粗布。
④去年春天,听说村口来了一家印染花布的,母亲赶忙把她年轻时熬夜织成的最后一卷白粗布从箱底搬出来,请人印染上花色,反复洗晒晾干,捶平整,做好的十几个床单全分给了我和弟媳。
那些粗布床单,冬暖夏凉,越铺越柔软。
可惜,年轻的时候,我不懂。
记得20年前我出嫁时,母亲问我要不要这种老粗布,我一口回绝说,只喜欢洋气的花洋布。
就像从前,吃住在母亲身边的时候,我不知道我是生活在幸福里的人。
⑤“过了冬至,一天长一线,你瞧这条线又向北移了一指宽。
”每年冬至一到,母亲常常指着地上的房檐影子说。
爽朗的话语里充满无限的希冀和温暖,怕冷的我立即觉得春天就要来了。
⑥“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每当我发了新书,母亲总是放下手中的活儿,坐下来,翻着课本,轻声读上一阵子。
那种如饥似渴的沉醉使一旁幼小的我对读书充满莫名的亲近感和神圣感。
小学三年级就被迫辍学的母亲把美丽的读书梦传给了我。
⑦花盆里的指甲草从泥里钻出两片圆圆的子叶。
看着,盼着……终于茎叶间开出了紫的、红的花。
母亲采几朵最新鲜的花儿配了白矾,于碗底的凹槽里捣成花泥,敷在我的指甲上,再用扁豆角叶子包好,白线缠紧。
这样连染五六次,我的指甲便红得发紫,
13.“春天”为什么会“开在回家的路上”?
14.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首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5.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6.文章回忆了母亲日常生活的多件小事,其中哪一件事打动了你?又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写出来。
(不得抄袭文中的内容,不超出所给字格)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并蒂莲的梦想
①与并蒂莲的缘分,像一首小令,清新,婉约。
②班级里一个叫许超的男孩送来并蒂莲,泡在塑料袋的水中。
透明的袋子,透明的水,浮游着两颗卵形的巧克力色种子,茎细长,绿里泛黄,整个构图像白石老人的画,三五笔,异趣横生。
只一眼,我就被迷住,一个普通的清晨诗意得让人感叹。
③“给花一天换一次水就行,不用土和肥料。
”许超慢声细语的几句颠覆了我的认知。
侍弄花的人心思细腻,灵魂有香气。
许超痴迷养花,尽管他成绩平平,我却挺喜欢他。
④我家无鱼缸,小镇上也無卖家,并蒂莲只能委身于不锈钢盆里,日后再为它换新居。
一颗并蒂莲长出三根茎,细细长长,蝌蚪一样游在水中。
叶子卷着,不细看以为它是茎。
另一颗像一只小龟安静地潜伏着。
⑤几天后,圆叶展开,铺在水面上,像碧绿的油纸伞,仿佛伞下正走来身着旗袍的女子。
⑥并蒂莲乃莲中贵族,虽说所需不多,养它却没有男孩说的那么轻松。
先是烂了一根茎,只能剪掉,疼痛是为了逼它生出渴望的心,更好地活下去。
不知何时那颗忘记生长的并蒂莲种子丢了。
可能是换水时掉入水池,混在垃圾里扔掉了。
⑦花病了,男孩也病了,难不成花与人之间真的有感应?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授课,许超的青春期遇见网络,彻底沦陷。
他的妈妈养牛,种地,照顾生病的姥姥,每个日子湿答答的,冒着汗酸气。
他心疼妈妈,想在网上赚钱贴补家用,反而坠入蛊惑的陷阱,输光了妈妈手机里的钱,还欠了债。
许超不肯吃饭,不肯睡觉,脸色灰暗,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他闭着眼不想看世界,进班级时撞在门框上,头上起了包。
新鲜水嫩的生命锈住了,许超把自己封在别人无法进入的囚笼。
⑧泪水浸泡的日子,许超的妈妈连梦都做得提心吊胆。
她面容憔悴,一夜苍老。
想
到儿子喜欢我这个语文老师,在她眼里,许超信任我,就像花蕾信任春天,就像鸟儿信任蓝天,她仿佛抓到了救命的稻草。
⑨教学楼大厅,坐在圆桌旁,许超低着头,仍不肯睁开眼睛。
我握着他的手,与他谈心。
⑩一次又一次,圆桌旁少年与老师的身影成为一道风景。
我与他谈天说地,鼓励他走出网络,到阳光下呼吸。
“你那么喜欢花,将来可以有自己的花园农场,或者开一家花店,做自己喜欢的事……”和风细雨洗去少年心灵上的尘泥,如一缕阳光照亮他的灵魂,唤醒昏聩的心。
终于,他慢慢抬起头,眼睛一点点亮.起来,笑容里栖.了阳光的明媚。
⑪养花养根,育人育心。
花和人一样,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
我看向盆中的并蒂莲,惊喜地发现剪了的地方已冒出嫩芽,它编织着自己的梦——莲花并蒂,那个锦心绣口的少年,这正是你可期的未来啊!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8.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①段画线句子。
透明的袋子,透明的水,浮游着两颗卵形的巧克力色种子,茎细长,绿里泛黄,整个构图像白石老人的画,三五笔,异趣横生。
19.结合语境,品析选文第①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他慢慢抬起头,眼睛一点点亮.起来,笑容里栖.了阳光的明媚。
20.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的“我”这一人物形象。
21.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七、作文
22.文题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过往让人难以忘怀,或是亲情,或是友情,或是某一瞬间的心动与温暖。
这些美好的记忆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伴随我们成长,因为他们曾经的陪伴,我们才会感觉到成长的路上阳光多于阴雨,温暖多于寒冷。
请以“忘不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①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字数600字左右。
①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23.文题
绽放的不只是花儿,一次成功,一缕微笑,一份情谊……生活中每一次蓄势待发的酝酿总会迎来绽放。
请以“那一刻的绽放”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①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字数600字左右。
①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