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学分认定考试试题 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师大附中2015级第二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
地理试卷(理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1.太阳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太阳辐射分为三部
分,读下图,其中A、B、C分别代表
A.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
B.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C.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D.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
读“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完成2~3题。
2.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D点即将进入白昼 B.C在昼半球
C. 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是昏线
3.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A. 120°E
B.100°W
C.20°W D.60°E
4.读“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
为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第5题。
5.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D>C>A>B
B.A>B>D>C
C.C>D>A>B
D.C>D>B>A
6.下列体现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我国东南降水多,西北降水少
B.冬季海南岛气候温暖而黑龙江却江河冰封
C.赤道地区降水多,气候湿润;副热带地区降水少,气候炎热;极地地区降水少,气候严寒
D.西北内陆距海远→降水少→内流河多→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多戈壁、沙漠读下图,完成7~8题。
7.气候①和气候③形成主要因素中,相似的是
A.大气环流 B.纬度 C.地面状况 D.暖流
8.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③两种气候在我国均有分布
B.①、④两种气候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
C.②、④两种气候在欧洲都有分布
D.①、③两种气候的气温比较,夏季温差小,冬季温差大
读理想大陆中高纬度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完成9~10题。
9.右图反映的自然带主要分异规律是
A.从沿海到内陆 B.从赤道到两极
C.从山麓到山顶 D.非地带性
10.图中B区域位于300—400,则其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读右图,回答11~12题。
11.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12.甲和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A.虚线处是鞍部 B.虚线处是河谷
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 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
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球因
此而变得越来越“暗”。
据此完成13~14题。
13.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D.沙尘暴肆虐全球
14.“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变化不可能的是( )
A.海平面上升 B.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事件增加
C.冰川覆盖面积扩大 D.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月份 1 2 3 4 5 6 月平均气温(℃)-7.3 -2.5 5.3 11.7 16.7 20.5
月平均降水量(mm) 0.5 0.6 2.5 6.0 13.0 11.0 月份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22.4 21.0 15.9 9.4 1.6 -5.7
月平均降水量(mm) 19.8 28.5 17.0 9.0 1.6 0.5
A.空间分布不均B.季节分配不均
C.利用的广泛性D.气候干旱
16.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人口增长符合欧洲发达国家现
状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至
10%的税率。
其初衷是
A.鼓励生育 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
C.以税养老 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
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
图。
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
下图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据此回答19~20题。
19.造成X、Y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20.X、Y两国主要人口问题分别是
A.人口老龄化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B.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
C.青少年幼儿比重大人口老龄化
D.青少年幼儿比重大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右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21~22题。
2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2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23.读不同人口增长方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B.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
C.我国人口增长属于甲增长方式
D.乙人口增长方式,不会出现人口问题
下图为“某城市内一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
图”。
读图回24~25题。
24.该城市的这个区域最可能是
A.居民住宅区 B.钢铁工业区
C.中心商务区 D.公园游览区
25.该区域地铁客运量的日变化直接反映了
A.住宅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用地减少
C.工业区与住宅区分离 D.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
分离
下图为某假想地域城市分布图。
读图,回答26~27题。
26.最有可能发展成为最高等级城市的是
A.① B.② C.③D.④
27.下列城市及其服务职能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①—摩托车②—小汽车③—高级商务车
B.③—中小学④—大学⑤—中小学
C.④—银行⑤—信用社⑥—股市
D.⑥—电影院⑦—录像厅⑧—歌剧院
下图是“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
据此回答28~29题。
28.关于这两种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
B.乙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C.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家
D.乙城市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区移动
29.关于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的叙
述,正确的是
A.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B.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
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
D.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30.许多大城市的周围建立新城,开发新区,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迁往新区。
从这个意义上看,建设新区的主要意义在于
A.有效控制中心区规模,减轻城市人口压力
B.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竞争力
C.增加郊区的就业机会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第Ⅱ卷(40分)
31.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自然带A→B→C→D反映了自然带__________地带性分异规律,F→G→I反映了自然带________地带性分异规律。
(2)自然带D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自然带E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属于同一气候类型的两个自然带代表的字母代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不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但自然带相同的是F所代表的自然带,即(填F自然带的名称)
(4)自然带A在大陆东岸向高纬延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然带H在南半球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其在大陆东岸向低纬延伸,在大陆西岸向高纬延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读下面两则材料,并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我国某城市规划图
材料2: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
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
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同时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材料3: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是
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上海市辖15个市辖区、1个县,总面积6340平方公
里,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每平方公里近3800人,是我国人口密度极高地区。
(1)结合材料一,可知该市新城区逐步向方向发展,其影响的主要因素
是。
(4分)
(2)在材料一所示图中,该市拟建设钢铁厂和造纸厂。
A、B两地适宜建钢铁厂的是处,理由是。
规划中的造纸厂宜建在C、D两地中的__ 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 8分)(3)结合材料2和材料3,简述上海市举办世界博览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材料,简述上海市近年来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4分)
山东师大附中2015级第二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
地理答案(理科)
选择题
BADDA DABAA BDBCB BAAAC DABCD CABBA
31.每空2分
(1)纬度;经度
(2)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3)G、I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4)东侧沿岸有暖流经过,且处在信风带的迎风海岸
(5)南半球50°~70°大部分是海洋,没有陆地;在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在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
32(1)东北,交通因素(4分)
(2)A;位于当地主导风向垂直方向的郊外,减少对城市的污染;靠近原料地,交通便利;C,地处该市河流的下游,对该市水源无污染;(8分)
(3)经济发达,腹地广阔;科技力量强大;水陆空交通便利;城市基础设施好,接待能力强;国家政策的支持;气候宜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答对两条得4分)(4)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严重,居住紧张,就业压力大(答对两条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