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全册表格式第五单元 寒号鸟 优质版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3寒号鸟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请学生借助拼音识字,把词语读准确。

语言运用: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10个字。

思维能力:体会动作行为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恰当,精妙生动。

审美创造: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课前解析】
《寒号鸟》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

本文通过讲述寒冬将近,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不同做法以及不同结果,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道理: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创造。

只顾眼前、不想将来的人必定会受到惨痛的教训,这样的人才是真的傻。

教学中要利用文本,请学生想象寒号鸟住在寒冷的崖缝里冻死的画面,在读对话、说感想、演结局中借助相关词句以及插图理解文章。

关注课题:《寒号鸟》这课可以借助名字“寒号鸟”,让学生猜想一下这是一种什么动物?从而让学生了解其实它并不是鸟,它的真名叫复齿鼯鼠,白天待在巢内,黄昏或夜间出来活动,生来比较怕冷,尤其在冬天的夜晚,常常发出类似于哭叫的声音,所以才有这样的一个名字。

关注课文:本文共九个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结构清晰。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寓言故事。

第1自然段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的住处,寒号鸟住在崖上的一道缝里,而喜鹊住在树上,它们面对面住着,为后文故事的发展作铺垫。

第2至第9自然段,按照“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这3个关键时间点描述了寒号鸟和喜鹊对做窝的不同态度、不同表现和不同结果。

第2至第4自然段讲冬天快要到来的情况,喜鹊趁天气晴朗忙着做窝,寒号鸟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睡觉,并且不听劝告。

第5至第7自然段,讲冬天到来了的情况,喜鹊有自己温暖的窝,而寒号鸟冻的直打哆嗦,嘴上说做窝,第二天还是不做窝。

第8至第9自然段,讲的是寒冬腊月的情况,天气十分寒冷,寒号鸟又一次哀号起来,决心明天做窝,但是觉悟的太晚,最后被冻死了。

文中寒号鸟和喜鹊的两次对话反映了各自的性格,读起来富有节奏,生动有趣。

喜鹊和寒号鸟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有所感触。

关注插图:课文第一幅插图中喜鹊忙着衔树枝做窝,寒号鸟却躺在崖缝里休息。

第二幅图寒冬腊月,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寒号鸟却已冻死在崖缝里。

孩子们并不认识寒号鸟,单从名字来看似乎是鸟类的一种,其实它并不是鸟,课文中的插图可以帮助孩子们快速的了
解寒号鸟的样子以及居住环境。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学习多音字“号、当”,可以通过组词或者辨别字义的方法加以区分。

会认字可以利用图片、联系生活体验理解字义等方法。

比如:“衔”字可以通过喜鹊衔着枯草的图片来理解字义。

也可以调动已有识字经验、形近字比较、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

如:“缝、枯”等字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且”可以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姐”减去女字旁就是且。

会写字八个左右结构、一个半包围结构、一个上下结构的字,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

如“脚、阵、枯、将、难、纷”左窄右宽,“朗”左右宽窄相当,“却”左宽右窄。

关注词语:重点理解“得过且过”的含义,可以联系寒号鸟对于做窝的态度理解成语的意思。

除此之外还要重点掌握“得”字短语的使用方法,“得”字前面是形容词,“得”字后面是补语。

【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衔”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脚、道”等10个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造成喜鹊和寒号鸟不同结局的原因。

3.能用带“得”字的短语。

4.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
1.认识“堵、缝、衔”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脚、道”等10个字。

2.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难点】
准确领会寓意。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
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设计
1.认识“堵、缝、衔”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脚、道”等8个字,积累数量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寒号鸟和喜鹊的生活环境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很多种鸟,你知道哪些呢?(出示课件3)
课件依次出示麻雀、燕子、鸽子、喜鹊的图片,最后出示文字“寒号鸟”,询问学生寒号鸟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寒号鸟》这篇文章,(板书课题:寒号鸟)学生齐读课题。

2.出示寒号鸟资料。

(出示课件4)
寒号鸟,也叫复齿鼯(wú)鼠,生活在海拔1200米左右的树林里。

在高大乔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里筑巢。

3.学多音字“号”。

(出示课件5)
本文中在词语“寒号鸟”和“哀号”出现,理解“哀号”的意思,“号”就是叫的意思,可以和以前学习的第四声“口号、学号”比较学习。

学生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按要求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6)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出示课件7)
2.出示生字,指名拼读。

(出示课件8)
(1)学生开火车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2)提示:“号、当”是多音字,注意发音正确。

“衔、劝、趁”是前鼻音,“缝、朗、将、狂”是后鼻音。

(3)全班齐读。

(4)学习多音字“当”。

(出示课件9)
“当”在本课中读四声,学生易读成一声,可提供字典义项,引导学生据义定音;也可通过组词对比读,增强语感,如“当然、
应当”“当作、恰当”。

(5)识字游戏。

(出示课件10)
3.初步了解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观察生字结构。

(出示课件11)
(1)课件出示本课写字表中的生字,指名学生读。

(2)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并汇报。

(3)(出示课件12)本课要写的字中,八个是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右两部分不同的比例。

“脚、阵、枯、将、难、纷”左窄右宽,“朗”左右宽窄相当,“却”左窄右宽。

三、再读文本,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13)
课件出示相关提示,学生根据提示默读课文。

本文的主人公是和。

喜鹊住在,而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

(2)指名填写空格处。

(3)提出要求: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画出关键句。

(出示课件14)
预设: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关键句是“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2.理清文章脉络。

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了”的事;()自然段是写“冬天到了”的事;()自然段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3.同桌间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四、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第1自然段,图文结合理解语句。

(1)讲解住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说一说喜鹊和寒号鸟分别住在哪里?(出示课件15)
学生汇报,老师根据汇报出示图画。

图文结合,理解文段。

根据图画,明确住所,喜鹊的家在大杨树上,寒号鸟的家在崖缝里。

引导学生观察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

(出示课件16)
(2)从图上看这对邻居的家有什么不同?
寒号鸟的住处是随便找的石缝,不够保暖;喜鹊的窝是自己筑巢,很暖和。

2.学习2~4自然段:冬天快要到了。

(板书:冬天将到)
(1)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喜鹊和寒号鸟分别是怎么做的?(出示课件17)
(2)引导学生品读,体会喜鹊的勤劳。

出示句子: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

①圈画出“一早”,说一说这体现出了喜鹊的什么特点?
预设:喜鹊出去劳作的时间很早。

②要求:圈画出喜鹊的动作,读一读,说一说,从中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喜鹊呢?
预设:喜鹊做窝非常艰辛,抓紧时间做窝,毫不懈怠。

说明喜鹊非常勤劳。

(板书:喜鹊:做窝)
③角色扮演,教师采访“喜鹊”。

问题预设:
✧你为什么不多睡一会,一大早就起来东寻西找啊?
✧喜鹊可能飞过哪些地方?如何寻找的?
✧这么暖和的天气,为什么不多和小伙伴们玩一会儿?
✧衔枯草多麻烦,现在住的窝不是很好嘛?
(3)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品读,体会寒号鸟的懒惰。

(出示课件18)
出示句子: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指导朗读,在喜鹊最忙碌的时候,寒号鸟是怎样做的?读句子,把感受最深的词语读出来。

预设:
“却”——和喜鹊的勤劳形成鲜明的对比。

“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说明它天性懒惰、得过且过。

(板书:寒号鸟:睡觉)
(4)过渡:看到自己的邻居每天玩,喜鹊是怎么劝它的?它听了吗?分角色朗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看看寒号鸟的命运。

(出示课件19)
(5)课件出示喜鹊和寒号鸟的第一次对话,学生分角色朗读。

(出示课件20)
①交流思考:喜鹊在劝寒号鸟做窝的时候,是带着什么语气来劝的?寒号鸟又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回答的呢?预设1:关心、担心、急促。

预设2:懒洋洋。

②小组合作,练习对话。

一个人当喜鹊,一个人当寒号鸟,一个人说旁白。

朗读指导:练习中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喜鹊的话急促一些,担心一些,读出真诚的语气,寒号鸟的话音要拖得长一些,读出不耐烦的语气。

点拨:寒号鸟“躺在崖缝”这个动作,表现出了它的懒惰。

③寒号鸟说喜鹊傻,喜鹊真的傻吗?为什么?(出示课件21)(喜鹊不傻,它很勤劳,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


(6)引导学生补白想象。

(出示课件22)
喜鹊一早飞出去时,寒号鸟却在()。

喜鹊衔回枯草时,寒号鸟却在()。

喜鹊在做窝时,寒号鸟却在()。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重点指导“阵、郎、枯、却”并讲述要点。

(出示课件23)阵:左窄右宽,“阝”的第一笔写得稍小些,为右边留空间,“车”的第二笔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是竖。

(出示课件24)朗:左右等宽,注意左半部分不是“良”,第六笔是点。

“月”的撇穿插到左半部分。

(出示课件25)枯:左窄右宽,左半部分“木”横在横中线上方,捺改点。

右半部分“古”首笔横在田字格中心起笔。

(出示课件26)却:左高右低,左窄右宽,右半部分“卩”不要写成“阝”。

2.学生描一写二,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对于书写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笔画、笔顺的指导。

3.同桌互评,对于写的不好的笔画及时进行改正。

六、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课堂演练。

(出示课件27、28)
2.课堂小结。

(出示课件29)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只懒惰的寒号鸟和一只勤快的喜鹊,会认会写了一些生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揭晓寒号鸟的命运。

3.课后作业。

(出示课件30)
(1)你都知道哪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一说。

(2)搜集有关时间变化的词语。

背一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将、纷”2个字,理解“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得”的用法并运用。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说一说,本课这个故事里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冬天来临之时分别是怎么做的?(出示课件31)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第5~7自然段:冬天说到就到。

(1)读5-7自然段。

看看冬天到了,喜鹊和寒号鸟分别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32)
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

(喜鹊很温暖,因为有窝,勤快。

)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只打哆嗦。

(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因为没有做窝,懒惰。


(2)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

指名读。

(出示课件33)
(学生交流,指名说)
课件出示:
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
热得直冒汗热得像蒸笼
…………
①教师提示:“得”后面是对前面的补充,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己补充词语。

②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根据图片提示说一说带“得”的句子。

(出示课件34)
预设:快得像一阵风;乱得像团麻。

(3)过渡:冬天到了,喜鹊看到寒号鸟还是没有做窝,喜鹊是怎么劝它的?它听了吗?分角色朗读课文第5-7自然段,边读边继续看寒号鸟的命运。

(出示课件35)
(4)课件出示喜鹊和寒号鸟的第二次对话,学生分角色朗读。

(出示课件36)(板书:两次劝告)
①教师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提示:读喜鹊的话时语气加重,读出语重心长的语气,表现出喜鹊的苦口婆心;读寒号鸟的话时,要读出不屑、懒洋洋的语气。

“伸伸懒腰”中的“伸”字叠用,表示语气的加强,体现了寒号鸟的懒惰。

(板书:喜鹊:真诚)
(设计意图: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很生动,主要通过寒号鸟和喜鹊的语言来呈现各自的特点。

细致的朗读指导和分角色朗读,能够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人物形象的特点。


②引导学生学习“得过且过”。

教师释义:“得过且过”是说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

这里指寒号鸟一天天混日子。

(板书:寒号鸟晚上:发誓白天:懒惰)
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寒号鸟的“得过且过”?(出示课件37)
预设:冬天快到来时,寒号鸟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太阳出来时,寒号鸟伸伸懒腰,继续躲在窝里睡觉。

③想象说话:如果你去劝寒号鸟,会怎么说?(出示课件38)
预设:我会对它说:“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要有长远打算。


过渡:那么,寒号鸟有没有听喜鹊的话?我们继续往下看。

2.学习8~9自然段:寒冬腊月。

(1)读8-9自然段。

看看寒冬腊月里,喜鹊和寒号鸟分别有怎样的命运?(出示课件39)(寒号鸟被冻死了,因为没有做窝,懒惰)
(2)(出示课件40)品析句子: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出示“大雪纷飞”和“北风呼呼”的图片,借助图片体会严冬到来时,大雪纷飞、被封狂吼的情景,说明环境非常恶劣。

(3)随文识字。

(出示课件41、42)
①学习“腊”字。

组词:腊月腊梅
造句:腊梅开得真好看。

②学习“狂”字。

组词:狂奔狂风
造句:天空黑压压的,狂风卷积着乌云。

③学习“吼”字。

组词:吼叫怒吼
造句:发动机像野兽一样怒吼着。

(4)思考:寒号鸟两次都不听喜鹊的劝告,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得过且过”带来了什么后果?(出示课件43、44)
小组交流汇报。

第一次不听劝告: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第二次不听劝告: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然后,在夜里冻死了。

(板书:冻死)
3.聚焦结局,体会寓意。

(1)想一想: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出示课件45)
预设1:喜鹊很勤奋,看得远。

冬天快到的时候,它就已经在给自己做窝。

预设2:寒号鸟懒惰,不听劝告,得过且过,所以被冻死了。

(2)看到故事的结局时,你有什么感受?结合课文说一说。

(出示课件46)
预设1:我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得过且过。

预设2:我们要像喜鹊那样看得远,做得早。

预设3:美好生活需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懒惰散漫就什么也得不到。

(板书: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3)想一想:你有没有得过且过的行为?(出示课件47)
学生交流讨论。

预设:做作业拖拖拉拉,非要第二天老师催才补做;家里长时间不整理,乱七八糟的,最后想找的东西也找不到。

三、指导书写,练习写字
1.教师指导书写“将、纷”两个生字,提示书写要点。

(出示课件48、49)
将:左窄右宽,右半部分要写得紧凑,“寸”的横在横中线下侧,较长,点在竖中线上。

纷:左窄右宽,右上“八”撇要收,捺要展。

“分”的两个撇都穿插到左半部分。

2.学生自主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3.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并选用其中的词语写句子,同桌交流。

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课文小结。

(出示课件51)
本课是一篇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喜鹊提前准备,到了冬天睡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每天得过且过,最后冻死了。

告诉我们: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懒惰散漫就什么也得不到。

2.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52)
课件出示《明日歌(节选)》,警示学生不要蹉跎光阴,做一个勤劳的人。

明日歌(节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cuōtuó)。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3.课堂演练。

(出示课件53、54)
4.课后作业。

(出示课件55)
学了《寒号鸟》一课,谈一谈你的感受和收获。

把这个故事演
一演,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寒号鸟》是一篇寓言故事,重在要让孩子们从寒号鸟的悲惨下场中明白: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只顾眼前、不想将来的鼠目寸光的人,以侥幸心理对待生活,在灾难来临时就会付出惨重代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1.找出描写季节变化的语句,以此为节点弄清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2.角色对比,通过对比寒号鸟和喜鹊对做窝的不同态度、不同表现和不同结果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3.抓住角色特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由于寒号鸟与喜鹊这两个角色截然不同,因此,在朗读时语气应不同。

但由于时间关系,对寒号鸟和喜鹊不同时段所说的话的语气指导不足,学生还不能完全读出两次对话的不同情感。

在今后我将继续努力,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多向老教师请教,不断提升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