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1)多余信息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1)多余信息反思
本节课除了主题图以外,准备了2道书本例题和一道千纸鹤的问题。

按照之前的教学容量,一节课内除了学习内容之外,3道题是游刃有余的。

但在例5的学习中,主要内容的互动占到10几分钟。

但这段时间内课堂的留白没有恰到好处,反而大多数是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估计占到5分钟往上。

对此,个人教学时的反思是问题问的太多了么?在设计上,主题图这里预留的是5个引导的问题和一个如何检验回答是否正确的问题。

在个别孩子读图中的文字信息时,能听出来对这些内容不熟悉,个人在想孩子预习时会不会只是看一看,没有思考的过程。

辅助孩子理解信息,要如何准备这个预习单?会不会给有些家长带来负担?
课后根据学生练习五第1题和第4题的完成情况,以视频会议的形式联系了两位学生。

其中一位孩子的解答非常经典,以下面这道题为例:
每人写15个字,男生说;“我写了7个,还要写()个,你呢?”女生说:“我还要写6个字,你猜我写了几个?”
师:请你找一找其中的数学信息!
A:每人写15个字。

师:是,你想先帮助这个男生还是女生呢?
A:男生。

师:请把他的话读一读吧!
A:男生说;“我写了7个,还要写()个,你呢?”
师:这里面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A:条件是:每人写15个字,男生写了7个。

问题是:还要写几个?
师:你能用大括号表示这些条件和问题吗?
A:好。

大括号的下面写15个,左边写7个,右边写个?和个
师:请根据这个示意图,列式写一写。

A:7+8=15(个)。

师:我们来看,这里的大括号下面的15个是什么?
A:每人写15个字。

师:左边的7表示什么?
A:男生写了7个。

师: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呢?
A:还要写几个?
师:我们知道了要写的字,和其中一部分写好的字,求另一部分还要写几个?怎么列式?
A:我知道了。

师:请你写一写。

A:15-7=8(个)。

师:说得很好!我们现在来帮女生。

请你把女生的话读一读!
A:女生说:“我还要写6个字,你猜我写了几个?”
师:这里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A:条件:每人写15个字。

女生还要写6个字。

问题:你猜我写了几个?
师:请用大括号表示这些条件和问题!
A:大括号的下面写15个,左边写6个,右边写个?和个。

师:请根据这个示意图,列式写一写。

A:6+9=15(个)。

师:我们来看,这里的大括号下面的15个是什么?
A:每人写15个字。

师:左边的6表示什么?
A:女生还要写6个字。

师:现在你明白了么?请把式子修正一下!
A:15-6=9(个)
……
在和这位学生的互动中,个人一直在想条件、问题都能找到,也会用大括号表示其中的关系,为什么列式孩子会用加法呢?思维定式还是理解不到位?个人认为两者兼具。

在即将结束时,孩子的回答,“我看了”给我解了些许疑惑。

预习对于家长有能力也能用心辅导的孩子来说,是一环扣一环,在理解中进行的。

而部分家长则是有心却无力辅导孩子,孩子独自一人面对这些对他来说复杂而又彼此独立的信息时,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这时候老师起的作用是引导和帮扶,辅助家长来辅导孩子。

整节课的感悟最深的是预习要重视,数学语言也要继续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