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环保小课题研究》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八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八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让学生掌握环境问题的产生、危害及解决方法。
3.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家园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2. 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3.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4. 青少年如何参与环保活动5. 环保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环境问题的产生、危害及解决方法2. 环保政策的理解与运用3. 青少年如何参与环保活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危害及解决方法,环保政策的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环保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和建议。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需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 讲解:介绍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危害及影响。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和经历。
第2课时: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1. 导入: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讲解:介绍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如减少污染、节能减排等。
3. 互动: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措施。
第3课时: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1. 导入:讲解环境保护政策的作用和意义。
2. 讲解:介绍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及其实施情况。
3. 互动:学生分析环保政策的优点和不足。
第4课时:青少年如何参与环保活动1. 导入:讲解青少年参与环保活动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青少年参与环保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3. 互动:学生讨论并制定自己的环保计划。
第5课时:环保案例分析1. 导入:讲解环保案例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2. 讲解:分析环保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和环保知识的掌握。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五)教案 语文版 教案

综合性学习
一、活动内容:环保小课题研究
二、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提倡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在跨学科的整合学习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水平;活动过程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环保信息、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在实践中培养探究精神和细腻意识;更强调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以综合性学习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在判断、选择、处理信息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
三、活动建议:
1.小组成员的构成最好能按照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和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小组,这样更有利于合作探究,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
2.确立的课题宜小不宜大,尽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这样容易搜集资料开展研究,也容易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教师事先要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如何确立课题、如何搜集资料、如何进行分工、如何开展研究、如何撰写结题小论文、如何设计调查问卷等等。
四、参考课题:
1.本地退耕还林与环境保护
2.某段河水断面水质分析
3.农药化肥对生态的影响
9.家庭装潢中的涂料选择与室内空气
1
8.居民生活小区的绿化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7.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循环利用
5.学校绿地小环境考察
6.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
4.助力车(简易摩托车)废气和噪声污染及防治方法
10.“白色污染”与环境保护
11.某区域噪声污染状况调查及对策 2。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环境保护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3.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环境保护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向学生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启发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意义。
2.分组让学生讨论,搜集环境保护的案例和相关图片,并让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所收集到的内容。
二、展示与讨论(20分钟)1.分组成员将自己搜集到的环境保护案例和图片展示给全班,其他组员对其进行评价和讨论。
2.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案例中的环保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标准和方式。
三、小组活动(30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环境保护问题,由小组讨论并制定相关环保方案。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实践环保方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四、成果展示(20分钟)1.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环保实践成果,并对实践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2.全班师生讨论并评价每个小组的环保实践成果,提出改进和提升的建议。
五、总结(10分钟)1.教师向学生总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醒学生要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2.学生对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感想进行总结,并反思自己在环保实践中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教学资源:1.环境保护案例和图片资料;2.小组的工具和材料,如小锄头、种子、垃圾袋等;3.展示设备,如投影仪、电视等。
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听课和讨论的积极性;2.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3.小组成果的展示和评价;4.学生对本次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一)教案 语文版

综合性学习一、本次活动内容旅游资源调查二、本次活动的目的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三、设计意图本次综合性学习紧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游记,所以安排学生开展本地区的旅游资源调查。
这项活动综合性较强,活动要走访当地的旅游部门或相关人士,需要相应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搜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要完成调查报告,需要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
要进行调查成果的交流,需要一定的表达能力。
本次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多项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实施建议1.建议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
2.教师介绍一些调查的一般方式方法,帮助学生设计调查时常用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3.各组先进行研讨,制定调查计划和调查提纲。
4.学生可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开展调查。
5.教师给学生调查的时间要充裕,应不少于一周。
6.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各组的进展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7.安排调查成果的交流活动,可以让学生制作演示文稿,鼓励学生有创意地展示自己的成果。
附录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和方法一、三大价值指风景资源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
①历史文化价值:属于人文旅游资源范畴。
评价历史古迹,要看它的类型、年代、规模和保存状况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例如河北省赵州桥,外观很平常,但它是我国现存最古的石拱桥,也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其他三桥是潮州湘子桥、山西娘子桥、福建洛阳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有较大的历史文物价值。
类似这种例子的评价在我国还多得很。
如“五岳名山”,“四大佛教圣地”,“四大石窟”,“江南三大古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中国十大古刹”,“广东四大名园”(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萌山房、佛山十二石斋),“东北三大名山”(医巫闾山、千山、长白山),我国“文房四宝”(歙砚、徽墨、宣纸、湖笔),我国封建时代“四大书院”(嵩阳、睢阳、白鹿、岳麓),“我国三大民间年画”(潍县杨家埠木板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我国“三大古建筑群”(故宫、沈阳故宫、曲阜孔府)等。
初中八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初中八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保护环境,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作为初中生,应当具备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现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3.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养成环保习惯,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三、教学内容1. 环境现状: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环保法律法规: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简介。
3. 环保措施: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
4. 环保实践活动:校园环保公益活动、家庭环保行动计划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环境问题的图片和数据,让学生了解环境现状,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2. 讲解:介绍我国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白环保的法律责任。
讲解环保措施,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让学生了解具体做法。
3. 实践: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
鼓励学生制定家庭环保行动计划,从日常生活中养成环保习惯。
4. 交流: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感悟。
组织全班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借鉴。
5. 总结:总结本次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现状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环保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实际效果。
4. 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习惯的养成。
六、教学资源1. 环境现状图片和数据。
2. 环保法律法规资料。
3. 环保实践活动策划方案。
七、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环保活动。
3.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环保榜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初中语文环保教案教案

初中语文环保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环保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课件、环保资料、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了解地球环境的现状,引发学生对环保的关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环保资料,了解环保知识。
2. 学生结合资料,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环保想法和建议。
2. 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全班同学共同交流、探讨。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环保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并表示将在生活中践行环保。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环保行为的实践情况。
3. 学生对环保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环保知识,以及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环保,提高环保意识。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环保教育中得到提高。
《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 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因为现在社会环境污染太大,垃圾成堆,浓烟滚滚,这一幅幅令人触目 惊心的画面,让我们仿佛听到了破碎的地球妈妈在伤心地哭泣!人类只有一 个地球,我们怎能忍心看到她备受摧残而伤心呢?因此我就想到了这个课题。
2、 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教育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感悟,激起他们对所关注的环保问题并 通过自己的感官获得更直观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 识。
3、 课题介绍本次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与大自然及现实生活有密切相关,让孩子们在课 程研究的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应用、表达、欣赏的综合性语文能力,激 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并通过网上查找、调查访问、成果展 示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研究能力和积累应用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的阐述 )知识与技能: 1、 根据实际情况,对如何保护环境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
2、 能运用已学的知识与方法,对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采访、调查、拍摄、书法、诗歌朗诵等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2、 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 法,能写出活动记录和总结报告。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考查,初步学会如何与人交流、与人协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环境的调查访问活动,并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2、 通过参与研究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3、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相互关心、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思维导学图如下:研究课题名称: 设计者姓名 所教年级~ 联系电话《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卢文强 三年级所在学校 研究学科 电子邮件沙田镇中心小学语文]、刃如佝*护^^玻B•ll 可屈进斤祈与订 亠、施Hffl 時W 均日BAfe ,刃主沽心r 極再烧(C 齒出 TI81的斛;丸*玄*/ 1.色广曲忆此鱼 怕》EiRCM 曲茬池Mb 谯牺字土的过程与方法,:温订桁暫仔析ms.初气命採J碎习审尹去能亏出摧边记諭总雜犒号.-2、fflii 戲乌«兄堂刁烦■■St.瓷卉羊笙的施巾功*唱直 学生&:1^祁5和.悴孵.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 有影响的因素。
研究性学习---《保护环境》教案

研究性学习---《保护环境》教案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
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2、课题的意义:环境保护就是研究和防止由于人类生活、生产建设活动使自然环境恶化,进而寻求控制、治理和消除各类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努力改善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它更好的适应人类生活和工作需要。
换句话说,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保护人类健康,造福子孙后代。
3、课题介绍保护环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而且对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有很大关系。
翻开历史,再看现实,人类的每一次发展,每一个进步,几乎都要求自然给予的。
从刀耕火种的草与木,再到工业革命的煤与铁,再到今天石油成为了人类的血液。
一个又一个世纪,一个又一个千年,在这不知是不是两厢情愿的联姻中,得益的总是人类,付出的总是自然。
所以我们必须马上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珍爱家园。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三、参与者特征分析七年级的学生进入了心理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基础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不仅思维品质有所发展,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学生对于环保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
同时,所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形式比较新颖,学生对其有一定的兴趣,能够保持一种好奇的心态进行此项研究,有助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保护环境专题教案(精选8篇)

保护环境专题教案(精选8篇)保护环境专题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保护环境专题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保护环境专题教案1一、活动目的:通过这次活动,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生活的环境,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习惯,鼓励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使他们自觉地用行动来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二、活动准备:1、通过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环境污染的图片资料;2、自己编写环保童谣,绘制环保宣传画,用废品制作环保手工艺品,学唱一首有关环保的歌曲。
三、活动过程<一>各小队报告人数中队长:全体起立。
报告辅导员,我中队在籍53人,出席53人。
“让环保走进我们的生活”主题队会已准备就绪,请您批准并邀请您参加我们的队会。
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允许队会开始,并预祝本次主题队会圆满成功。
<二>出队旗,敬队礼。
<三>齐唱队歌。
<四>队会过程。
(一)宣布主题班会开始甲:原以为你是那么宽广,不在乎带走一片荫凉;乙:原以为你那么坚强,没想到你的眼泪在流淌。
甲:地球,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爱你到地久天长!乙:地球,我们的母亲,让我们尽情沐浴你的阳光!甲: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极可爱又容易破碎的星球,也知道了地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
乙: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的家园正在遭受破坏,地球上的空气、水、土壤等等正在受到严重的污染,这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为了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合:《让环保走进我们的生活》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二)环保小品表演乙:大森林里的动物聚集到一起了,它们在干什么呢?请欣赏小品《动物法庭》。
甲:看完小品,我们明白了,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家园里,我们在一起,互利互惠,长期共存,缺一不可。
初二环保与保护教案

初二环保与保护教案导语:环境保护是当今全球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希望,初中生应该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保护活动。
本文将以初二学生为对象,提供一份环保与保护的教案,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环保相关知识,并鼓励他们采取行动,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一、引入环保概念(100字)环境保护是指为了保护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而采取的措施。
环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系到我们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过度,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等问题日益严重。
作为初中生,我们应该树立起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改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环保与保护的重要性(200字)环保与保护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环保可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证物种的多样性。
保持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动植物都有益处,能够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和医药资源。
其次,环境污染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例如大气污染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水污染则会引发胃肠道疾病。
而环境保护可以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保障我们的健康。
最后,环境的恶化还会引发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环保与保护是维护人类生存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三、环保实践:从我做起(300字)1. 减少能源消耗: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比如关灯节约用电、多走路少开车等,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2. 垃圾分类:正确分类垃圾是一项简单却有效的环保举措。
我们可以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投放,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3. 宣传环保知识:作为初中生,我们可以通过举办环保讲座、制作海报等方式,向同学们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4. 参与环保活动: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河流清理等,亲身体验环保的实践,培养环保意识。
5. 科学用水:我们应该养成合理用水的习惯,避免浪费水资源。
比如洗手时及时关闭水龙头、妥善利用雨水等。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综合性学习环保小课题研究

(2)调查实践中的问题发现与解决: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问卷设计不合理、采访对象难以沟通等。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调查实践的实效性。
举例:在调查过程中,如果发现问卷设计存在漏洞,教师需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修改和完善。
举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展示,互相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环保小课题研究》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环保问题?”(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环保的奥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查找资料的方法:学生需要学会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快速准确地找到与环保课题相关的资料,为调查研究提供有力支持。例如,指导学生使用关键词搜索、筛选有效信息等技巧。
(2)调查实践能力:学生需要学会实地调查的方法,包括观察、采访等,以获取第一手资料。例如,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进行有效采访等。
2.查找资料: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问题的背景和现状。
3.调查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观察、采访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4.撰写调查报告:指导学生整理调查成果,撰写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调查报告。
5.课堂展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调查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节课中,我发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但部分学生的观点较为片面。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将在下一节课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教案综合性学习 倡导低碳生活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1.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2.树立低碳环保的意识,践行低碳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一、导入新课播放《呼唤》(公益环保歌曲),在PPT 上显示其歌词:大海是蓝色的吗?(女)妈妈,为什么听不到小鸟在唱歌呢?什么时候能听到叮咚泉水的声音呢?(爸)是呀,大地上有清清的河水在流淌蔚蓝的大海也是碧波荡漾可是,要懂得珍惜它们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永远哦(妈)是呀,那个时候山间的泉水叮咚作响林间的小鸟也随心歌唱但是我们要懂得保护他们我们的家园才会和谐自然还记得,树的翠绿向山间伸展我知道,我们的家园和谐自然还记得,美丽的天空蔚蓝一片我感叹,我们的幸福将会永远还记得,山泉叮咚百灵鸟歌唱我骄傲,我们生活在人间天堂还记得,宽阔的海洋碧波荡漾我自豪,我们的地球风华正旺听,大地呼唤的声音何时才能够散发青春每天都是轻松的心情问,正在沉睡的人们可想过失去生态平衡就会失去后代的生存听,大地哭泣的声音是在诉说受伤的爱情渴望久违的纯洁心灵看,整天忙碌的人们游走在尘世的眼神竟然忽略了母亲的愁容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共存,而不是征服。
地震、泥石流、洪水频频发生。
因此,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当务之急。
提高环保意识,践行低碳生活,共建绿色和谐家园,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防止地球继续变暖、环境继续恶化,提出要“低碳生活”。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低碳生活,了解低碳生活,作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低碳和低碳生活1.什么是低碳?低碳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明确:①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连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
八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保护环境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目标:1、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对学生进行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争做“环保小卫士”。
3、通过访问、调查、搜集资料等途径,使学生了解我市的生态环境,为保护我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出谋献策。
4、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从家庭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5、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
准备:1.学生自愿组合成若干调查小组,选定调查主题,每组配备摄像机或照相机、录音器等现代化采访工具外出采访、调查。
2. 通过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环境污染的资料。
过程:一、自主确定课题:播放“小鸟天堂”的录像片段。
师配乐解说:这就是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小鸟天堂。
在这著名的国际级生态旅游景点里,一株枝叶婆娑、根茎相连的巨大榕树的浓荫覆盖了占地18亩的小岛。
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素有“南国奇观”的美誉。
古榕树上长期栖息着数以万计的各种野生鹭鸟,白鹭朝出晚归,灰鹭暮出晨归,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翱翔盘旋,嘎嘎而鸣,怡然自乐,蔚为奇观。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一自然景象竟出现在人口稠密区,且生生不息,那是天马村的村民380多年来,一直用“爱树护鸟,爱护自己,爱护子孙”的祖训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用各种各样方式保护这个赖以生存的环境,使这个自然奇观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形成“独木成林、百鸟出巢、百鸟归巢”三大自然奇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小鸟天堂”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今天,保护环境己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们都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发展。
环境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会受到影响,而且人类自身生存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我们班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次关于“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综合实践活动,切身体会到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二.划分小组,明确任务。
语文环保教案初中

语文环保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通过学习环保相关文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3.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表达对环保的认识和看法。
教学内容:1. 环保知识讲解2. 环保文章学习3. 环保话题讨论4. 环保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环保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提问:你们对环保有什么了解和看法?二、环保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如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
2. 介绍我国环保政策和法规。
3. 分析当前我国环保面临的严峻形势。
三、环保文章学习(15分钟)1. 教师选取一篇环保主题的课文,如《只有一个地球》。
2.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所传达的环保理念。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环保观点,并进行讨论。
四、环保话题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环保话题,如“如何减少塑料污染?”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五、环保作文写作(10分钟)1. 教师布置一道环保作文题目,如“我为环保做贡献”。
2. 学生现场写作,表达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和看法。
3. 教师选取优秀作文进行点评和分享。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关注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作文表达对环保的认识和看法。
4. 学生课后作业中对环保的关注程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提高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初中综合实践教案环保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一些基本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环保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常见污染物的种类和危害。
3. 环保行动的具体措施。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2. 如何组织有效的环保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环保宣传资料、实践活动方案。
2. 学生准备:收集关于环保的资料、制作环保手抄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组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2.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环境污染对我们的生活、健康和生态平衡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强调环保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2. 学生了解我国环保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
3. 教师介绍常见污染物的种类和危害,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污染类型进行深入研究。
2. 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污染原因和危害。
3. 学生讨论如何解决污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
四、展示交流1. 各组展示研究成果,分享环保知识和实践经验。
2. 教师点评,总结各组的表现。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感悟,树立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环保知识?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实践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绿色出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学。
2. 学生分组,每组制定绿色出行计划,记录每天出行方式。
3. 教师检查各组计划,指导学生如何实施。
三、环保手抄报制作1. 学生根据所学环保知识,制作环保手抄报。
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环保小课题研究》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

环保小课题研究教学要求: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好奇心,普及可持续发展思想。
充分利用学生关注环保的积极性,鼓励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
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地去获取环境信息,让学生在判断、选择、处理信息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一、实施过程1.确定课题。
以小组为单位,从本地实际出发,寻找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环保问题,初步确定研究课题。
2.制定研究计划。
计划中要有对目标的清晰表达、研究的具体方法和工作的程序设计。
为便于收集研究资料,可设计“活动情况纪录表”“访谈表”“实验记录表”等。
3.实施研究计划。
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注重资料搜集、实地调查,要注重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
要做好比较详细的工作纪录,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要注意群策群力,问卷设计、实地考察等要集体商量、合作完成。
4.形成成果。
加工整理有关资料,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如小论文、调查报告、对策建议书、活动设计、实物等。
5.展示成果。
在全班展示研究成果,并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递交学校或环保部门。
二、个案示例《施肥对草坪影响的研究》课题计划研究目的通过实施研究,了解氮、磷、钾等几种主要肥料对草坪生长的影响,从而对学校施肥情况进行评价。
通过文献搜集,了解施肥、浇水等草坪护理的正确方法,从而对学校草坪护理提出建议。
研究方法实验法:对十盆盆栽的草坪草苗进行施不同肥料的实验。
顺序为:1.只施氮肥;2.缺氮肥;3.缺磷肥;4.缺钾肥;5.N.P.K肥具备,缺微量元素;6. N.P.K肥,微量元素具备;7. N.P.K微量元素具备,加生长素;8. N.P.K微量元素具备,加酸;9. N.P.K微量元素具备,加碱;10. N.P.K微量元素皆无。
文献研究法: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草坪施肥及与施肥有关的建植草坪的正确方法。
调查法:对草坪护养员等进行访谈。
其中以实验法为主。
实验研究进程11月-1月:实验准备,设计实验计划;2月-3月:草苗培育,资料搜集,调查访谈;3月-4月:施肥实施,资料搜集与分析;4月-6月:分析整理实验结果;6月底:写出研究报告。
语文版八年级上综合性学习教案集

语文版八年级上综合性学习教案合集1旅游资源调查教学要求:进行旅游资源调查。
引导学生善于开动脑筋,进行实地调查,并写出准确的切实可行的调查报告。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既有口头表达能力,又有书面作业能力。
教学内容:一、实施方案(一)调查前指导。
1.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组十人左右,每组设两个负责人,班长科代表做协调员,各小组选择“赤水主要景区景点”中一至两个景区进行调查。
协调员起调控作用,各组调查的景点不要重复。
2.小组经过讨论选定景点后,制订调查计划,小组内部进行进一步分工调查,小组成员应团结一致,群策群力,一起出谋划策。
3.根据调查计划,可选取相关书籍、网络、电视报道、报刊杂志等各种途径收集所需资料。
4.向家长及老年人或向景区负责人及当地旅游局进行采访,弄清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线索或已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等。
5.不论是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线索,还是已开发的旅游资源,要利用假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情况设计可行性的开发方案。
6.各调查小组在调查结束后应将收集的资料,所做记录及相关设想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选一名代表执笔,写成调查报告(内容包括:所选景区有哪些景点、游客量、景区优势及缺陷、如何扬长避短进一步开发等,报告形式可多样,角度自选)。
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共同修改。
(二)学生调查实践活动。
在此期间,教师应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了解学生的调查情况,作相应的指导,不定时召开小组长会议,交流问题及经验,共同商讨对策以共同提高。
调查程序确定目标:感兴趣、有意义的调查对象制定计划:确定范围、明确重点设计步骤、选择方法实施计划:收集资料、实地调查做好记录、群策群力编写报告:分析资料、发现问题重点突出、简明客观二、有关资料1.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讲话:贵州有10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优美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风情,良好的生态资源,而且分布广,战线长,可承载游客量很大,一年接受1亿人次的游客量是完全可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环保小课题研究1 .要求:( 1 )确定课题。
以小组为单位,从本地实际出发,寻找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环保问题,初步确定研究课题。
( 2 )制定研究计划。
计划中要有对目标的清晰表述、研究的具体方法和工作的程序设计。
为便于研究,可设计“活动情况记录表”、“访谈表”、“实验记录表”等。
( 3 )实施研究计划。
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注重资料调查、实地调查,注重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要作好比较详细的工作记录,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要注意群策群力,问卷设计、实地考察等要集体商量,合作完成。
( 4 )形成成果。
加了整理有关资料(文字、图表、图画、录像、录音、小制作等),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如小论文、调查报告、建议书、活动设计、实物等。
( 5 )展示成果。
在全班展示研究成果,并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递交学校或环保部门。
2 .注意事项:( 1 )课题切入点要小。
( 2 )尽可能邀请本校教师或校外专业人员进行指导。
3 .参考课题:( 1 )本地退耕还林与环境保护( 2 )某段河水断面水质分析( 3 )农药化肥对生态的影响( 4 )助力车(简易摩托车)废气和噪声污染及防治方法( 5 )学校绿地小环境考察( 6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 7 )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循环利用( 8 )居民生活小区的绿化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9 )家庭装潢中的涂料选择与室内空气( 10 )“白色污染”与环境保护( 11 )某区域噪声污染状况调查及对策4 .总结:在综合性学习中,你表现怎样?请用语言给自己画像。
(最好举例哟)①参与意识:②主动意识:③活动态度:素养养成型评价试卷评价时间: 120 分钟评价分值: 100 分一、语言积累(共 20 分)1 .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灼()伤摄()取萎()谢聘()用栖()息分泌()柔嫩()挠()头芯()片折()射2 .解释下面词语。
( 1 )按部就班( 2 )归根结底( 3 )屡见不鲜( 4 )与日俱增3 .问答题。
( 1 )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吗?( 2 )为什么说雨林毁灭所带来的灾难是世界性灾难呢?二、阅读理解(共 40 分)(一)风能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成都的秋风竟卷去了杜甫草屋上的茅草,足见风的威力。
参考《蒲福风力等级表》,估计袭击杜甫茅屋的秋风在七八级左右,实际上才刚刚跃入“大风”的行列。
1949 年 11 月,大西洋的一次风暴便使六百多艘轮船惨遭覆灭之灾;古代新疆罗布泊附近的楼兰城即为暴风夹带的大量黄沙所掩埋;陕西榆林城曾因风沙袭击而三迁其城池;巍巍古代天山亦为风所削平……风力之大,真可谓“力拔山兮气盖世”了!②风之所以成灾,是其蕴藏的能量起了破坏性的作用。
成灾之深,说明能量之大。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的风能相当于 65 万亿度电能,比全世界人工发电总量还大若干倍。
若与烧煤所产生的能量相比,全世界每年烧煤所产生的能量只是风能的三千分之一,所以,人们又给风以“蓝煤”的褒称。
③对于如此巨大的能量,人们岂能视而不见?古代有些商船便专门扬帆迎风,凭借风力的吹送,往来于海洋之上。
风车的使用,说明人们利用风能更为积极主动。
现在人们设计的一种风动泵,只要有三级风,便可带动水泵抽水;还有一种简易风力磨,磨上装有变速轮,不论风力大小,均可转动,一小时可磨面十多公斤;在天寒地冻或缺水的地方,或对某些不适于湿选的矿物(如石棉)等,风力选矿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④风能的利用,虽然历史悠久,进展却很迟缓。
因为风力变化多端,反复无常,有时能拔树毁屋,有时却又无影无踪。
就以我国大风地区之一的雷州半岛来说,年平均风速只有 3.5 — 4 米 / 秒(约三级风)左右,因此,怎样改进风轮发电机,提高效率,对风力的利用是颇为重要的。
目前,人们已能用改变叶片螺距的方法来保持风轮恒速运转,美国卡孟航空公司已经设计了一种在四级风到八级风中速度恒定的风轮发电机。
“树欲静而风不止”,自然界向我们提供的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风也来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出力吧!4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中。
( 1 )本文的中心是()。
A .说明风力巨大,以致成灾。
B .说明利用风能能为人类造福。
C .说明风蕴藏了巨大的能量。
( 2 )结尾一节文字的作用是()。
A .突出事物的特征。
B .使文章结构严谨。
C .揭示文章的主题。
( 3 )本文说明的对象的特征是()。
A .能量巨大。
B .破坏性大。
C .变化多端。
5 .( 1 )如果把第②段中的“据估计”删去,看起来准确,但实际上并不准确,这是因为。
( 2 )第①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第②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第③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人类。
( 3 )第③段中的第一句话的作用是。
( 4 )第④段中能概括本段内容的一句话是。
( 5 )比较文中的两个粗体词“改进”、“改变”。
(二)大豆的吃法大豆,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的食物。
它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多,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又有一定量的脂肪, 15% 的磷脂。
它的吃法多种多样。
用它作原料,可制成各种豆制品。
我们熟悉的豆浆、豆腐脑、豆腐,以及酒宴上的美味佳肴——腐竹等都出自大豆。
有人喜欢吃炒豆,这种炒熟的豆吃起来虽然很香,可是太硬,不容易消化,营养也不易被人体吸收。
特别是一些牙不好的人,更是无能为力,只好“望豆兴叹”。
科学的吃法有以下几种:大豆经过水泡,磨碎,过滤,煮沸后变成豆浆。
豆浆含的蛋白质、铁质比牛奶要高。
早餐吃上个馒头,喝上一杯豆浆,物美价廉,再好不过。
豆浆煮沸冷却后,一部分凝固的蛋白质连同部分脂肪浮于豆浆表面,取出晾干成片就是豆皮,做成条状的是腐竹。
它们是高蛋白、高热量的优良副食品。
豆浆加石膏水搅拌静置,蛋白质就凝固成白嫩的豆腐脑,我们南城人叫它“豆腐崽”。
夏天凉拌,清凉解热;冬天烧成汤,就着火锅喝,管叫你鼻尖冒汗,浑身暖和。
豆腐脑用布包好,再经压榨去水就成豆腐。
豆腐可做成几十种美味可口的菜肴。
因为它质地柔软,不含胆固醇,所以老幼皆宜,特别适合胃溃疡、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食用。
有些人喝酒时喜欢用豆腐做下酒菜,原来,豆腐中含半胱氨酸,能加速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可以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毒害。
大豆经过水浸发芽,豆芽长 1 — 2 寸,白嫩多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味道鲜美。
由于它四季都可以发芽,所以特别受人们欢迎。
煮熟的大豆和豆腐经接种霉苗发酵后,可制成豆酱、豆豉( ch ǐ)、霉豆腐,这些都是有名的调味品和地方风味小菜。
大豆接近成熟的时候,人们就把它剥出来煮熟吃,叫它“毛豆”。
“毛豆”是秋季的美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热量很高。
朋友,我劝你按科学的吃法,多吃些大豆和豆制品!6 .大豆营养丰富,含有、、、等。
7 .大豆的科学吃法有多种,主要用大豆制成,再用豆制品做成、、、。
8 .文章在介绍每一种科学吃法时都先说,后说,使文章有条理。
9 .本文哪个地方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简要表述出来。
(三)卧思增智①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在白天遇到的费神耗时而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到晚上卧而不眠,闭目而思的时候,往往灵机一动,迎刃而解;而且这时想出的办法一般都无懈可击,美妙绝伦。
闭目而思更是“爬格子”的人理清思路妙笔生花的绝妙时刻。
当你冥思苦想无从下笔的时候,当你突然思路中断难统全文的时候,只要闭目而卧,智慧的大门就会被进一步打开,令你文如泉涌。
②凡人如此,古今中外的名人也不乏其事。
哲学家笛卡尔一天中卧思的时间长达 16 个小时,著名的《方法论》就是他的卧思之作。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约一半的构思和初稿是在卧思中进行的。
美国剧作家柯汉只有在隆隆行驶的火车卧房里,才能文如泉涌,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
与他相似的还有一位美洲作家——卡玻特,如果他不躺下来,就什么也想不出,写不出。
我国隋朝诗人薛道衡,写诗作文,必于一个不放任何杂物的空房子里,面壁而卧,闻室外有人则怒。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每次写作之前,先磨墨数升,饮酒数杯,然后用被子蒙头构思,起来后提笔挥洒,一气呵成。
宋代文人杨朴,作诗喜欢卧于草丛中苦思,想出好的诗句,便一跃而出,遇之者无不惊骇。
齐白石古稀之年的传世之作,据说大多数腹稿都是卧思而成。
棋圣聂卫平,每逢重大比赛的前夕,总爱闭目养神,制定方案。
③卧思何以益智?科学研究表明,卧思是一种承上启下、最大限度地开发潜意识、开拓智慧的思维形式。
人的思维可分为三种类型:睁眼思维、梦思维和临界思维(卧思)。
睁眼思维是主要的思维形式,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如声音、光线、气味的干扰,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深度。
梦思维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它是通往无意识境界的捷径,多呈随机性,有时还近乎荒唐。
而临界思维,即卧思,处在睁眼思维和梦思维的临界状态。
正是这一特殊状态,为敏感而又活跃的思维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一,排除了外界事物对大脑的综合干扰。
脑研究专家指出,人脑 10 秒钟可接受 1000 万个信息,其中 400 万个来自视觉, 500 万个来自皮肤, 100 万个来自听觉、嗅觉和味觉。
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大脑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少,精力异常集中,便于挖掘思维的潜力。
第二,大脑营养充足。
正常成年人的脑血流量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即每分钟 750 毫升;但有报告认为,静卧时脑血流量有增加的趋势,这时大脑血液供应充足,营养充分,精神状态最佳,记忆能力最好,为思维活动提供了最佳的物质基础。
第三,大脑细胞活动步调一致。
脑电图显示,这时绝大多数脑细胞的电活动同步:同时放电和同时停止放电。
正常脑电活动是思维过程所必需的,而大多数细胞的共同运作,可促使大脑的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提高思维的深度。
不过,这种最佳思维的出现只在片刻之间,所以应尽快笔录或录音,否则,将会失之交臂。
④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让我们抓住卧思这一思维中的奇葩,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吧!10 .第②段采用了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
11 .阅读第③段,回答问题。
( 1 )本段在行文顺序上,先说明,又说明,最后重点分析。
( 2 )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A .下定义B .举例子C .列数字D .分类别E .作比较F .打比方G .画图表( 3 )本段中“最大限度”一词的作用是。
能否去掉?为什么?( 4 )本段说明的中心是。
三、作文( 40 分)12 .以“绿化好处多”为题,写一篇 500 字以上的事理性说明文。
参考答案1 . zhu ó sh è w ě i p ì n q ī m ì n è n n á o x ī n zh é2 .( 1 )按其门类,就其次序。
也指按照部署,依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