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高三5月模拟理综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高三5月模拟理综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共7题)
第(1)题
《大国重器Ⅲ》节目介绍了GIL输电系统的三相共箱技术,如图甲所示,三根超高压输电线缆平行且间距相等。

截面图如图乙所示,截面圆心构成正三角形,上方两根输电线缆AB圆心连线水平,某时刻A中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B中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电流大小均为I,下方输电线缆C中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电流大小为2I,电流方向如图,则( )
A.A、B输电线缆相互吸引
B.A输电线缆所受安培力斜向左下方,与水平方向夹角60°
C.A输电线缆在AB圆心连线中点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上
D.正三角形中心O处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向左
第(2)题
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靠近赤道)发射场之一,与甘肃省酒泉市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北纬41°)相比,文昌航天发射场低纬度选址的优点是( )
A.向心加速度较小B.随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
C.重力加速度较大D.随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
第(3)题
雨滴落在平静水面上的S处,形成一列水波向四周传播(可视为简谐波),A、B两点与S在同一条直线上,C、S在另外一条直线上。

图示时刻,A在波谷,B、C在不同的波峰上。

已知波速为,A、B连线在水平方向的距离为。

则( )
A.水波的波长为
B.A点振动频率为
C.到达第一个波峰的时刻,C比A滞后
D.从图示时刻起,经过的时间,B、C之间的距离增大了
第(4)题
2023年1月,“中国超环”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维持和调节超过1000秒的超长时间持续脉冲的核反应堆。

其核反应方程为,反应中释放出γ光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核反应在高温高压下才能发生,说明该核反应过程吸收能量
B.γ光子来源于核外电子的跃迁
C.的比结合能大于的比结合能
D.X是中子,该核反应为衰变
第(5)题
一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垂。

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线圈内磁通量随时间t变化如图所示,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B.t2时刻ad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
C.t3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
D.t4、t5时刻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相同
第(6)题
2022年4月“神舟十三”号乘组人员将回到地球家园,3位航天员出色的完成了出舱任务以及其他太空实验,为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做出杰出贡献。

已知空间站离地面的高度约为400km,地球半径为6400km,则()
A.空间站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80分钟
B.空间站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空间站的向心加速度大于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D.如果空间站外的物体脱落,将沿指向地心的直线落向地面
第(7)题
2021年中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创造了新的纪录。

为粗略了解等离子体在托卡马克环形真空室内的运动状况,某同学将一小段真空室内的电场和磁场理想化为方向均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如图),电场强度大小为E,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若某电荷量为q的正离子在此电场和磁场中运动,其速度平行于磁场方向的分量大小为v1,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分量大小为v2,不计离子重力,则()
A
.电场力的瞬时功率为B.该离子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为qv1B
C.v2与v1的比值不断变大D.该离子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二、多选题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是氧气分子在0℃和100℃的速率分布规律图。

纵坐标表示某一速率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横坐标表示速率。

对于一定质量的氧气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速率为零的氧气分子个数越少
B.温度越高,低速率分子占比越小,氧气分子总动能越大
C.温度越高,高速率分子占比越大,氧气的压强越大
D.温度越低,占比最大值所对应的速率越小,氧气体积可能不变
第(2)题
一杂技运动员从高处A点扔出一个可看成质点的球,另一运动员在空中的秋千上飞出后在空中B点接住该球。

若点连线与水平地面夹角为,且在A点扔出球时速度方向恰好与连线垂直。

球到B点的竖直距离为y,从球在A点抛出时开始计时,球的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时图像的斜率大小为,g取,,。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A点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B.从抛出到落到B点共用
C.B点到A点的距离为
D.落到B点的速度约为
第(3)题
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在水平面内,z轴竖直向上。

坐标原点O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空间中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

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A,绕z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A的速度大小为v0,小球与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r,O点和小球A 的连线与z轴的夹角θ=37°。

重力加速度为g,m、q、r已知。

(cos37°=0.8,sin37°= 0.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A与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
B.从上往下看带电小球只能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
C.v0越小所需的磁感应强度B越小
D.时,所需的磁感应强度B最小
三、实验题 (共2题)
第(1)题
某幼儿园欲建造一个滑梯,根据空地大小和安全需要,对制作滑梯的板材与儿童裤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有一定要求。

小明同学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板材与儿童裤料间的动摩擦因数μ。

他先取一种板材水平固定在桌面上,物块(用儿童裤料包裹)受重物的牵引在板材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细绳始终与桌面平行。

当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在板材上,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记录了物块的运动的情况。

(1)图丙为小明同学选取重物落地后的一段纸带,1、2、3、4、5是他选取的5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图上注明了他对各计数点间的测量结果,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利用纸带测得的数据可求出打第2个计数点的速度大小为___m/s,该物块在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____m/s2。

(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板材与儿童裤料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

第(2)题
现有一特殊电池,它的电动势E约为5V,内阻r约为40Ω,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40mA。

为了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准备了如下器材:
A.待测电池;
B.电压表V:量程0~15V,内阻R V≈15kΩ;
C.电流表A:量程0~1mA,内阻R A=156Ω;
D.电阻箱R:0~999.9Ω;
E.定值电阻R1=4Ω;
F.定值电阻R2=39Ω;
G.定值电阻R3=50Ω;
H.定值电阻R4=90Ω;
I.开关、导线若干。

(1)该同学设计的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中保护电阻R0应选择器材中的_________(填写器材前的选项字母);
(2)选择合适的器材,将虚线框中的电路补充完整,并在电路中注明所选器材的符号________;
(3)将电阻箱的阻值调整到______(填“最大”或“最小”),闭合开关;
(4)调节电阻箱的电阻,使所选电表指针指到某一位置,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和所选电表的读数x,电表读数用国际单位(A 或V)作单位;
(5)重复步骤(4)获取多组R和x的值;
(6)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7)根据所得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线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为_____V,内阻r为____Ω。

(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四、解答题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1.8kg的长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0.9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粗糙长木板的右端,在木板右侧的地面上固定着一个弹性挡板,挡板下方的空隙刚好可以让木板无接触地穿过。

现使木板和物块以v0=9m/s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物块与挡板发生完全弹性碰撞,而木板穿过挡板下方的空隙继续向右运动。

已知物块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物块离开挡板的最大距离为x1=13.5m。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数字可以保留分数形式)
(1)求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要保证物块不会从长木板上滑落,求长木板的最短长度L0;
(3)若物块与挡板第n次碰撞后,物块离开挡板的最大距离为,求n。

第(2)题
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绝缘水平直线轨道上方h高度的P点,固定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轨道上的A点以初速度v0沿轨道向右运动,当运动到P点正下方B点时速度为v。

已知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在A点的电势为φ(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PA连线与水平轨道的夹角为60°。

静电常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物块在A点时受到轨道的支持力大小;
(2)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在B点的电势;
(3)物块能获得的最大速度。

第(3)题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两平行金属导轨倾斜固定,与水平面的夹角,导轨间距为L,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中(图中没有画出)。

两个导体棒P和Q垂直导轨放置,相距为,Q紧靠两个小立柱静止于导轨上。

每根
导体棒的长度为L、质量为m、电阻为R。

时刻,对P施加一方向沿导轨向上的拉力,使其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时刻Q开始运动,之后P所受的拉力保持不变,时刻Q的速度为v.两导体棒与两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两导轨电阻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取。

求:
(1)时刻导体棒P的速度;
(2)时刻导体棒P所受拉力的大小;
(3)时刻两导体棒之间的距离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