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侨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工作细则。
我校按获得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和专业授予相应学位。
第二条凡我校研究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愿意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品行端正,并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所要求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水平者,均可按本细则的规定,申请硕士、博士学位。
第三条凡我校境外研究生,品行端正,并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所要求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水平者,也可按本细则的规定,申请硕士、博士学位。
第二章硕士学位课程及要求
第四条凡攻读我校有权授予学位专业的研究生,必须修读专业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习科目,修满规定学分(文科34学分,理工科30学分,学位课程学分不低于19学分),非本专业本科毕业考取的研究生及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须加修4学分,或加修两门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
修读学位课目含有第一外语、政治理论课二至三门;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三至四门。
上述课程的设置及考试要求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七条的规定。
凡学位课考试有一门不及格(60分以下)或两门不合格者(60—69),可在一年内重修重考,重考仍不合格,不得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第三章硕士学位申请
第五条凡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愿意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品行端正,并具有硕士学位所要求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水平者,均可按本细则的规定,申请授予硕士学位。
(一)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全部学习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并修满规定学分。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请参照《华侨大学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实施细则》(华大校研字[2001]1号文件)执行。
(四)申请者应按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初稿),经导师审阅后,导师认为申请者的论文符合硕士学位论文要求(要求见第四章)。
(五)在学期间独立完成或以第一作者在CN号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如申请提前毕业,须在CN号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文科3篇,理工科2篇,其中一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第六条学位申请每年进行两次。
上半年学位论文送审、答辩时间为4月至5月(研究生处盲审的学位论文于4月20日之前将学位论文交至研究生处,否则延期答辩)。
下半年学位论文送
审、答辩时间为10月至11月(研究生处盲审的学位论文于10月30日之前将学位论文交到研究生处,否则延期答辩)。
不能按期答辩者,应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导师签字,经培养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并报研究生处审核同意后,方可延期进行答辩。
第四章硕士学位论文要求
第七条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科研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具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不仅在内容上要有创造性和新颖性,在文字表达方式上也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一、论文封面要求
要求采用研究生处统一印制的学位论文封面。
二、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应说明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结论和意义,论文摘要应尽量突出学位论文中具有的创新性和新见解。
1.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字数为500—800字,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字数为1000—1500字;
2.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另设一页;
(1)在“论文摘要”(三号宋体加黑)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四号宋体),每段内容开头之前空二格,其标点符号占一格。
(2)在写完摘要内容后下空二行填写“关键词”(四号宋体加黑),关键词的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关键词的字数不超过6个。
三、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一致,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
1.英文摘要另设一页;
2.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
四、目录
1.“目录”两字(三号宋体加黑)居中,下空一行为章、节、小节和页码。
2.每章的标题为三号宋体加黑,每节的标题为四号宋体加黑,小节的标题为小四号宋体加黑。
五、引言
引言是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的开始,主要介绍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介绍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预期结果。
六、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采用小四号宋体)。
七、结论
结论是学位论文总体的总结,要求观点明确、精练、完整。
认真阐述自己研究的创造性成果及在本领域中的意义。
八、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按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序号置于方括号内。
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表示。
2.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注明序号,作者,题目,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
[1]朱亚杰,李锦堂.太阳能与可再生能源[J]太阳能,1995,4:2-6.
3.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 —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九、学位论文字数要求
按有关规定,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3万字;博士论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
第五章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
第八条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在规定的答辩时间之前3个月将学位论文送交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根据论文的学术要求,于两周内审完论文,并写出详细学术评语。
第九条硕士学位论文评阅由各学院组织至少由两位副教授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校外专家进行论文评审。
学位论文评阅书未全部收到之前不得进行论文答辩。
若两名评阅人的评语都是70-79分(合格),论文将进行重新修改,修改后方可组织论文答辩;若其中一名评阅人的评语低于70分,应由研究生处增聘一名评阅人;如两名评阅人的评语低于70分,则本次申请无效,重新进行学位论文开题。
申请者本人不得擅自与论文评阅人联系。
第十条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凡已同意受理硕士学位申请,并经论文评审后确认学位申请有效者,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一)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手续
学位论文答辩前一个月,各培养学院研究生秘书到研究生处领取或在研究生处网页下载《华侨大学硕士学位申请审批书》和《授予学位人员登记表》。
研究生本人、指导教师和学院秘书按顺序填写以下内容:
1、研究生本人认真填写《华侨大学硕士学位申请审批书》的1—3页和《授予学位人员登记表》。
2、指导教师填写《华侨大学学位申请审批书》的第5页。
3、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填写审核《华侨大学学位申请审批书》的6、7、11页。
4、答辩委员会秘书填写《华侨大学硕士学位申请审批书》的8-10页。
5、经各培养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华侨大学学位申请审批书》后,上报研究生处审核,主管校长签字后,方可组织答辩。
否则答辩结果不能上报学位评定委员会。
(二)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
1、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由学院聘请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5位以上具有副教授或以上的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一名外单位专家。
2、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设主席一名(答辩者的导师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的主席)。
答辩委员
会主席由具有教授职称的校外专家担任。
论文答辩委员会应设秘书一名。
3、学位论文答辩时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一般采用公开方式举行。
(三)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学位论文答辩会议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会议的整个程序都应当有记录。
1、答辩会议主席致词宣布答辩程序;
2、导师介绍申请者培养计划执行结果、课程成绩及学位论文等情况;
3、学位申请人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阐明见解,就论文的创新点作充分的说明,时间不超过30分钟;
4、答辩委员会委员提问,申请人答辩(可休会15-20分钟,让申请人作准备,也可以不休会);
5、由秘书宣读指导教师的推荐意见和论文评阅人的评语;
6、委员要充分交换意见,商定评定论文的标准,对论文做出评价,并就答辩者可否毕业和可否授予学位分别进行表决,表决应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经全体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通过;
7、主席宣布投票结果,论文评语及决议;
8、答辩秘书应详细负责记录答辩过程,记录要求做到准确、完整。
答辩的主要情况要记入《华侨大学学位申请审批书》,记录应由秘书和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名。
9、论文评阅人及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名单和评阅意见书的内容,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应保密,有关材料需指定专人保管。
10、学位论文答辩的组织接待工作由培养学院负责安排落实,严禁学位申请者本人参与答辩委员会的组织接待工作。
第六章博士学位课程及要求
第十一条凡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修读学位课程学分应不低于12学分,总学分不低于18学分。
课程按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应包括:
1、马克思主义理论;
2、基础理论课及专业课;
3、两门外国语。
博士学位课程的考试,按培养计划进行。
博士学位课程考试的成绩合格(70分以上),方能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能补考,不得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辨。
第七章博士学位申请
第十二条凡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愿意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品行端正,并具有博士学位所要求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水平者,均可按本细则的规定,申请授予博士学位。
1、在本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在学科或专门技术领域中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学位论文在理论或实践上对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意义。
4、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全部学习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并修满规定学分。
第一外国语要求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第二外国语要求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5、在学期间有独立完成或以第一作者公开在CN号刑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3篇,其中1篇为由学校认定的本学科研究方向权威学术期刊(由各导师组指定5-8种)。
如申请提前毕业,博士研究生须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文科5篇,理工科4篇,其中至少有2篇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上。
第十三条博士学位申请每年进行两次,上半年学位论文送审、答辩时间为4月至5月。
下半年学位论文送审、答辩时间为10月至11月。
不能按期答辩者,应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导师签字,经培养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并报研究生处审核同意后,方可延期进行答辩。
第八章博士学位论文要求
第十四条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本人独立完成。
(一)学位论文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二)论文内容要求,参照本细则第四章第七条。
博士论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中英文摘要10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是中文翻译。
第九章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
第十五条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在规定的答辩时间之前3个月将学位论文送交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根据论文的学术要求,于两周内审完论文,并写出详细学术评语。
第十六条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在答辩前2个月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由指导教师提供10位校外送审专家名单(包括专家姓名、职称、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及电话号码、专业和研究方向)。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应聘请五位校外同行专家(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进行论文评阅,研究生处负责送审。
学位论文评阅书没有全部收到之前不得进行论文答辩。
若5位评阅人的评语都是肯定的,才能组织论文答辩;若其中一名评阅人的评语是否定的,应由研究生处增补一名评阅人。
如两名评阅人的评语是否定的,则本次申请无效。
第十七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凡已同意受理博士学位申请,并经论文评审后确认学位申请有效者,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一)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手续
学位论文答辩前一个月,各学院研究生秘书到研究生处领取或在研究生处网页下载《华侨大学博士学位申请审批书》和《授予学位人员登记表》。
填写内容如下:
1、研究生本人认真填写《华侨大学博士学位申请审批书》的1-3页和《授予学位人员登记表》。
2、指导教师填写《华侨大学博士学位申请审批书》的第5页。
3、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认真填写审核《华侨大学博士学位申请审批书的6、7、11页。
4、答辩委员会秘书认真填写《华侨大学博士学位申请审批书》的8-10页。
5、经各培养学院主管领导认真审核《华侨大学博士学位申请审批书》后,上报研究生处审核,主管校长签字后,方可组织答辩。
否则答辩结果不能上报学位评定委员会。
(二)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
1、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由学院聘请相近专业5-7名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2名校外专家,4名博士生导师。
参加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专家,要坚持标准,保证论文答辩的质量。
答辩结束后,委员们就答辩者可否毕业和可否授予学位分别进行投票。
须获2/3以上票数方视为通过。
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校外专家担任。
2、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工作由答辩委员会秘书办理,申请人应回避评阅人和答辩委员。
3、学位论文答辩时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一般采用公开方式举行。
答辩委员会工作程序,可参照本细则第十条第(三)项。
第十章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十八条博士、硕士学位最终审批权属于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一)审查通过接受申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二)确定硕士学位考试科目、门数和博士学位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考试范围,审批答辩委员会成员的名单;
(三)通过学士学位获得者名单;
(四)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五)审核新增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六)审批申请博士学位人员免除部分或全部课程考试的名单;
(七)作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
(八)通过授予名誉博士学位的人员的决定;
(九)作出撤消违反规定而授予学位的决定;
(十)研究和处理授予学位的争议和其它事项
第十一章其他
第十九条论文答辩的组织工作
研究生论文的组织答辩工作,由申请者所在的学院具体负责,申请者本人不能参与组织接待工作。
接待工作的具体内容如下:
1、负责落实答辩的具体日期及布置答辩会场。
2、负责安排校外专家的接送、食宿。
第二十条答辩经费
答辩经费包括论文评阅、答辩委员和工作人员的酬金等费用。
经费从研究生培养费中支出,不足部分,由各学院统筹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