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仍然处于滞后现状,只有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才能进一步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同时有效带动农村人力资源整体开发,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农业农村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我县共有农业技术人才6384人(在职在岗农业专业技术人员76人,农村农业实用人才6308人)。

其中,正高级农艺师2人,副高级农艺师5人,中级职称42人,助理农艺师2411人,无职称的3924人;硕士研究生2人,大学本科24人,大学专科351人,中专以下学历6007人。

从年龄来看,50岁及以上2225人,36—49岁1631人,35岁及以下1028人。

根据调查分析,我县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以下特点:
1、人才数量持续增长。

两年来,我县专业技术人才数量稳步上升。

新增专业技术人员304人,其中,中级3人、初级213人。

新增专业技术人员523人,其中,高级2人,中级2人,初级405人。

2、人才结构渐趋合理。

我县在岗专业技术人员中的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比例为1:6:344,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到总量的
11.9%;高学历人员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专科以上人员所占比重达到15.3%;年轻化趋势比较明显,45岁以下人员的比重占到41.6%,中青年人员成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主体力量。

3、人才素质明显提升。

高层次优秀人才有所增加。

高级职称人员7人(其中正高级2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0.2%。

二、农业农村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经验做法、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县各级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在农业农村创新人才的培养、激励和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进一步落实完善农业科技配套政策,为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重视解决农业科技人员职称评定问题,具备高级职称的要积极向上争取职数及时评定;具备中级职称的,积极向门申请增加职数。

二是尽快启动并组织实施农村乡土人才工程,使农村中的田专家、土秀才、能工巧匠更好地发挥作用。

近年来,先后邀请郝管镇齐屯村倪久元、北三家子街道姜国义等“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介绍他们的典型事例及其取得的经济效益;通过这些工作,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以科技促致富。

三是重视解决好农业科技人员的下乡补助、交通工具等具体问题,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在农业科技战线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强化继续教育培训工程,突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有用人才,培养后备人才,提高全员素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在职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通过送出去培养、请进来讲学、结对子培养等多种形式,不断更新现有
2农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培养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养得起的人才队伍。

近年来,我县相继聘请我市农科院张振平、李德顺,XX省果树研究所王宏、宋哲、于年文,XX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崔锐、张宇等多
位专家现场技术指导实用人才1705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645场次,开展科技宣传咨询140多场次,帮扶培养种植业类农民技术员1950人。

抓紧抓好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有计划地安排10—20人去农业大学、辽阳机电学院脱产培训、100人左右去农科院外出进修、500人左右去XX市大石桥、锦州XX县区外出考察、10余次寒富士苹果栽培技术、大棚蔬菜栽培技术交流等活动,把技术带头人培养与知识创新和农业重点产业开发结合起来,重视培养选拔富有开拓精神的创新人才。

(三)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实施帮扶,促进实用人才快速成长。

围绕寒富苹果、花生、红薯、无公害蔬菜等重点产业开发,成立一支由50名中高级职称农技人才组成的巡回服务团,定期开展巡回服务活动。

三、农业农村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农业技术专业人才总量不足。

全县现有农业从业人员26.7万人,而农业技术专业人才仅占农业从业人员的0.68%;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18万亩,每万亩耕地从事农业技术人员仅15.3人。

与农业技术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

二是高层次人才数量偏少。

我县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偏少,副高以上人才仅占总量的0.38%,特别是领和拔尖人才较少。

三是专业结构不够合理。

果树种植、质量检测等专业人才稀缺。

四是培养能力不强。

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机制还不够灵活,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开发培养3手段缺乏。

五是乡镇农技人才总量不足。

目前,乡镇农技人才仅只占农业技术专业人才总量的20.5%,按照乡村农技实际需求,严重不足。

四、农业农村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培训效果。

要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经费的投入和扶持,设立专项培训资金,培训要注重实效,广泛开展以村为单位的农民培训工作,根据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传授科技知识,通过科学示范,让群众看得明,学得会。

(二)落实保障措施,加强农技推广。

认真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财政要逐步增加投入,保障和改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示范和推广。

同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业技术推广事业,逐步形成多渠道、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投入机制。

进一步加大对本地特色产业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

(三)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人才成长。

在政策上扶持给予农村实用人才政策倾斜,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办证办照上给予优惠照顾,在土地使用、资金信贷、项目引进等方面给予帮扶,要充分调动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积极性,鼓励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生产。

同时加大对现代农业贡献大、技术过硬、影响较大、科技成果突出的农村实用人才的奖励。

鼓励科研单位到农村创办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带动广大农民应用科技发展高效农业。

推行农民技术职称认定制度,鼓励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定期选拔一批农村各
4类拔尖的优秀实用人才予以表彰和奖励,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优秀实用人才的典型事迹。

基层组织也要关注思想进步、带动作用好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有计划进行重点培养,吸收入,
让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成为员,让农村员成为实用人才,使他们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