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地理九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人教版地理九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试卷及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上形成了小麦区、玉米带、乳畜带等农业区,这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区域专门化B.高度工业化C.高度商品化D.高度机械化
2、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
A.西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D.东半球、南半球
3、《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哇……”家喻户晓。

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B.山脉交错纵横
C.地势西高东低D.山区面积广大
4、“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已成为城市居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从气候角度看,下列城市“共享雨伞”使用率最高的是()
A.乌鲁木齐 B.西宁C.哈尔滨D.长沙
5、“黑非洲”经济落后的最重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恶劣B.民族不团结
C.自然灾难频繁D.长期的殖民统治
6、我国铁路分布已形成网络,其分布特点是()
A.全国分布均匀B.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C.南部稠密,北部稀疏D.东部稀疏,西部稠密
7、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
A.土耳其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
C.马六甲海峡D.英吉利海峡
8、地球的平均半径约是()
A.6378千米B.4万千米C.6371千米D.8万千米
9、关于气温的变化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小B.南半球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
C.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D.同纬度地区,山区气温高于平原10、下列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B.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
C.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北部
D.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英语
11、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地区中的“三江”指的是()
A.珠江、长江、黑龙江B.黄河、长江、黑龙江
C.珠江、长江、澜沧江D.黄河、长江、澜沧江
12、下列诗句蕴含的地理知识,正确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越高,气温越低,花开越晚B.“北国正冰封,南天春意浓”——我国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长江上游落差小,水流平缓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深居内陆,距海远夏季风难以到达
13、下列农作物中,主要种植在北方地区的是()
A.水稻、甘蔗B.甜菜、大豆C.棉花、水稻D.小麦、甘蔗14、儿歌“插艾叶,桂香囊;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描述的传统节日是()
A.中秋节B.端午节C.元宵节D.重阳节
15、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
A.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
C.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D.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
16、“幽谷春风起,巅峰雪未消。

一山藏四季,谈笑有渔樵。

”该诗句主要体现了()
A.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B.由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C.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17、“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形成这种地理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B.纬度因素C.海陆因素D.人为因素
18、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显著的气候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D.季风气候
19、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20、某考察团在考察日本工业时,深深感受到其技术优势,但同时也发现其工业发展的弱点,就是()
A.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B.火山、地震的威胁大
C.岛国海岸线曲折D.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21、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是我国多雪地区,当地民居多为人字形屋顶、窗户较小的木屋,该民居结构主要功能是( )
A.防御风沙 B.防御台风 C.防御风雪 D.防御地震
22、G20杭州峰会成为世界关注焦点。

贝贝想在地图上查找各成员国的位置,最好查阅()
A.世界气候图B.世界城市图C.世界政区图D.世界地形图23、我国第二级阶梯的主要地形是()
A.高原、盆地 B.丘陵、盆地 C.平原、丘陵 D.高原、平原24、“龙江熟,天下足”,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冬寒漫长②雨热同期③水源充足④沃野千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反映的气候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读印度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印度大部分国土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带,其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

(2)图中城市C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____。

(3)印度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但粮食能够自给,这归功于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______”政策。

图中斜线示意的阴影部分是__________(粮食作物)分布区。

(4)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5)A、B两城市中,_______(填字母代号)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其形成和发展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
2、下图为甲乙两国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国工业分布都不均衡,甲国的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简析其最主要的两大原因________。

(2)乙国软件外包产业发源地城市A的名称是_____,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该城市气候宜人的原因_____。

(3)乙国中B地区分布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分析B地种植该作物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川藏铁路连接成都和拉萨,途经康定、林芝,全长1629千米,计划2026年全线通车。

铁路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坐火车仅需13个小时左右。

下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和成都、拉萨气候资料图。

(1)拉萨与成都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低于成都,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横断山区是地震多发地带,原因是位于_ 火山地震带上。

(3)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一年无四季”说明青藏高原_小,“一日见四季”说明青藏高原_大。

(4)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气候类型为________;成都平原自古有“______”的美誉,农业发达,这里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两点)
(5)川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修建难度最大的铁路,结合所学知识和地图,分析川藏铁路修建困难的原因__________。

(写出两点)
4、读“竖版世界地图”,回答问题。

(1)B地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

(2)C国的居民主要要使用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这种语言是________。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D地所属的板块是________板块。

(4)B地所在国家与C国间的合作称为________。

(5)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A
2、B
3、C
4、D
5、D
6、B
7、B
8、C
9、C
10、B
11、D
12、D
13、B
14、B
15、C
16、C
17、A
18、D
19、A
20、D
21、C
22、C
23、A
24、B
25、B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1)热北回归线穿过北部,大部分地区在10°N----23.5°N之间。

(2)德干高原
(3)绿色革命水稻
(4)西南季风不稳定造成的。

(或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容易造成水灾;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容易造成旱灾)
(5)A 位于黄麻产区,原料丰富。

2、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沿海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便于进口原料与燃料,出口工业产品;该地区是日本国内市场较广阔的地区班加罗尔位于德干高原上,海拔较高,气候较凉爽小麦地形平坦、有恒河灌溉,水源丰富
3、海拔高(或地势高)地中海—喜马拉雅气温年较差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亚热带季风气候天府之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水热充足地势起伏大(或穿越大江大河,或穿越崇山峻岭,或跨越地势两级阶梯);
4、黑色人种;英语;太平洋;南北对话;0°,75°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