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言文字应用 (共4题;共12分)
1. (6分) (2019高二下·定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嫦娥四号构型特殊,月面工作环境也特殊,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刘福全的团队没有退缩,________,攻克了多项总装难题。
嫦娥四号发射时正值冬季,海拔8000米到1.2万米之间的高空风将成为影响发射的重要因素。
世界航天发射史上,因高空风问题导致失败的案例不在少数。
陈政作为发射系统的指挥员,负责协调整个发射任务流程和进程控制。
发射时机________,容不得任何疏忽和失误。
嫦娥四号发射时,工程师何龙的任务是按下发射按钮。
何龙的工位前有屏幕,()。
那些岗位上,所有的操作手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确保自己的工作________。
嫦娥四号任务圆满完成,中继星“鹊桥”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不到30个月的时间里交付这一世界首颗地月中继通信卫星,完成从方案设计到生产、集成、测试和试验的全部工作,进度之紧、难度之大________。
“鹊桥”研制工作一启动,项目团队就进入了冲刺状态。
整个任务研制流程,“鹊桥”研制团队没有耽误一个重要节点,没有出现一次低层次质量问题,按时保质完成了全部研制任务。
“鹊桥”搭造起地月通信之桥,把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稳定可靠的中继通月链路,嫦娥四号实现了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的生举。
而随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完成,中国也成为首个在月球背面实施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逆水行舟稍纵即逝十拿九稳空前绝后
B . 迎难而上昙花一现十拿九稳空前绝后
C . 逆水行舟昙花一现万无一失前所未有
D . 迎难而上稍纵即逝万无一失前所未有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200多盏闪烁的状态灯在屏幕上,每盏状态灯的另一端,都连着一个操作岗位
B . 屏幕上有200多盏闪烁的状态灯,每盏状态灯的另一端,都连着一个操作岗位
C . 屏幕上有200多盏闪烁的状态灯,一个操作岗位被一盏状态灯连着
D . 200多盏闪烁的状态灯在屏幕上,一个操作岗位被一盏状态灯连着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鹊桥”搭造的地月通信之桥,使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稳定可靠的中继通信链路,帮助嫦娥四号实现了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的壮举。
B . “鹊桥”搭造起地月通信之桥,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稳定可靠的中继通信链路,成为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的壮举。
C . “鹊桥”搭建的地月通信之桥,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稳定可靠的中继通信链路,帮助嫦娥四号实现了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的壮举。
D . “鹊桥”搭建的地月通信之桥,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稳定可靠的中继通信链路,嫦娥四号实现了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的壮举。
2. (2分) (2019高三下·浙江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智能时代的开启,使人工智能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蓬勃发展,不仅冲击着各行各业,也改善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B . 经过一年多的整治,上海水务部门已全面解决中小河道黑臭,劣V类河道数已降至1.1万条左右,劣V 类水体占比从去年的38.7%下降到18%。
C . 今年紫禁城首次于夜间向预约公众免费开放,它举办的“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异常火爆,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在乾清宫前丹陛上竖起了“天灯”和“万寿灯”。
D . 对照北京、深圳,甚至全球顶尖的科技创新城市,上海虽然以独特的综合优势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枢纽,但还是缺乏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领军企业。
3. (2分)(2020·江苏模拟)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是()
A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 .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C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D .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4. (2分)(2017·南通模拟) 阅读下面的图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7年中国网民春节网络红包问题调查
A . 收发网络红包,已成为中国绝大多数网民认可的一种春节娱乐方式。
B . 如果网民一味沉迷于收发网络红包,那么传统的年味就变淡了。
C . 热衷收发网络红包,对身体健康、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会有一定的影响。
D . 支付平台在依靠网络红包拓展用户市场的同时,也应该履行其社会责任。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5. (16分) (2019高三上·富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聂文蔚书(节选)
王阳明
忽承笺惠,反复千余言,读之无甚浣慰,中间推许太过,盖亦奖掖之盛心,而规砺真切,思欲纳之于贤圣之域,又托诸崇一以致其勤勤恳恳之怀,此非深交笃爱何以及是!知感知愧,且惧其无以堪之也。
夫人者,天地之心。
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
后世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
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诡辞以阿俗,娇行以干誉。
忿以相胜而犹谓之徇义,险以相倾而
犹谓之疾恶。
相陵相贼,自其一家骨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藩篱之形而况于天下之大民物之众又何能一体而视之则无怪于纷纷籍籍而祸乱相寻于无穷矣。
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
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亦不自知其量者。
天下之人见其若是,遂相与非笑而诋斥之,以为是病狂丧心之人耳。
呜呼,是奚足恤哉!吾方疾痛之切体,而暇计人之非笑乎?
昔者孔子之在当时,有议其为谄者,有讥其为佞者,有毁其未贤,诋其为不知礼,而侮之以为东家丘者,有嫉而诅之者,有恶而欲杀之者。
然而夫子汲汲遑遑,若求亡子于道路,而不暇于暖席者,宁以蕲人之知我、信我而已哉?盖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疾痛迫切,虽欲已之而自有所不容已。
呜呼!此非诚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孰能以知夫子之心乎?
仆之不肖,何敢以夫子之道为己任?顾其心亦已稍知疾痛之在身,是以彷徨四顾,将求其有助于我者,相与讲去其病耳。
嗟乎!今诚欲求豪杰同志之士于天下,非如吾文蔚者,而谁望之乎?如吾文蔚之才与志,诚足以援天下之溺者,今又既知其具之在我,而无假于外求矣,循是而充,若决河注海,孰得而御哉?
临歧执笔,不觉累纸,盖于相知之深,虽已缕缕至此,殊觉有所未能尽也。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盖亦奖掖之盛心奖掖:奖励提拔。
B . 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致:传达,表达。
C . 诡辞以阿俗,矫行以干誉干:牵连;涉及。
D . 有毁其未贤,诋其为不知礼毁:诋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此非深交笃爱何以及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B .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而卒莫消长也
C . 天下之人见其若是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D . 宁以蕲人之知我、信我而已哉先妣抚之甚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在第一段写收到聂文蔚信时的感受,觉得文蔚对自己赞许过多,但情意真挚,让自己感激而愧疚,生怕自己辜负了心意。
B . 良知人人具有,圣人与常人无异,过去和现在一样;良知能让人公正辨别是非,具有共同的好善厌恶之心,有助于国家治理。
C . 作者在信中书写了当时种种非良知的表现,表达了决意像古人一样传达良知的意愿和苦闷,其中也有对聂文蔚的赞许和期望。
D . 本文列举孔子生前所遭受的批评、诋毁、侮辱、咒骂等,只为表达对孔子因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体而不为流言所动的景仰之情。
(4)用“/”给文中划线的文字断句。
自其一家骨肉乏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藩篱之形而况于天下之大民物之众又何能一体而视之则无怪于
纷纷籍籍而祸乱相寻于无穷矣。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②盖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疾痛迫切,虽欲已之而自有所不容已
三、古诗词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9高一上·山丹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歌,完成下面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释】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对本诗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
B . 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
C . 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
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D . 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
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
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四、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8分)
7. (8分) (2015高一上·乐山期中) 补出下面名句名篇空缺部分
①吾师道也,________?
②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用心躁也。
③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④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
⑤恰同学少年,________;书生意气,________。
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功在不舍。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8. (12分)(2020·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鼻子底下就是路
张晓风
①走下地下铁,只见中环车站人潮汹涌,是名副其实的“潮”,一波复一波,一涛叠一涛。
在世界各大城市的
地铁里香港因为开始得晚,反而后来居上,做得非常壮观利落,但车站也的确大,搞不好明明要走出去的却偏偏会走回来。
②我站住,盘算一番,要去找个人来问话。
虽然满车站都是人,但我问路自有精挑细选的原则:
③第一,此人必须慈眉善目,犯不上问路问上凶煞恶神。
④第二,此人走路速度。
必须不徐不急,走得太快的人你一句话没说完,他己窜到十公尺外去了,问了等于白问。
⑤第三,如果能碰到一对夫妇或情侣最好,一方面“一箭双雕”,两个人里面至少总有一个会知道你要问的路,另方面大城市里的孤身女子甚至孤身男子都相当自危,陌生人上来搭话,难免让人害怕,一对人就自然而然地胆子大多了。
⑥第四,偶然能向慧黠自信的女孩问上话也不错,她们偶或一时兴起,也会陪我走上一段路的。
⑦第五,站在路边作等人状的年轻人千万别去问,他们的一颗心早因为对方的迟到急得沸腾起来,哪里有情绪理你,他和你说话之际,一分神说不定就和对方错过了,那怎么可以!
⑧今天运气不错,那两个边说边笑的、衣着清爽的年轻女孩看起来就很理想,我于是赶上前去,问:
⑨“母该垒,(不该你,即对不起之意)‘德铺道中’顶航(顶是“怎”的意思,航是“行走”的意思)?”我用的是新学的广东话。
⑩“啊,果边航(这边行)就得了(就可以了)!”
⑪两人还把我送到正确的出口处,指了方向,甚至还问我是不是台湾来的,才道了再见。
⑫其实,我皮包里是有一份地图的,但我喜欢问路,地图太现代感了我不习惯,我仍然喜欢旧小说里的行路人,跨马走到三岔路口,跳下马唱声喏,对路边下棋的老者问道:
⑬“老伯,此去柳家庄悦来客栈打哪里走?约莫还有多远脚程?”
⑭老者抬头,骑者一脸英气逼人,老者为他指了路,无限可能的情节在读者面前展开……我爱的是这种问路,问路几乎是我的碰到机会就要发作的怪癖,原因很简单,我喜欢问路。
⑮至于我为什么喜欢问路,则和外婆有很大的关系。
外婆不识字,且又早逝,我对她的记忆多半是片段的,例如她喜欢自己捻棉成线,工具是一只筷子和一枚制钱,但她令我最心折的一点却是从母亲听来的:⑯“小时候,你外婆常支使我们去跑腿,叫我们到××路去办事,我从小胆小,就说:‘妈妈,那条路在哪里?
我不会走啊!’你外婆脾气坏,立刻骂起来,‘不认路,不认路,你真没用,路——鼻子底下就是路。
’我听不懂,说:‘妈妈,鼻子底下哪有路呀?’后来才明白,原来你外婆是说鼻子底下就是嘴,有嘴就能问路!”
⑰我从那一刹立刻迷上我的外婆,包括她的漂亮,她的不识字的智慧,她把长工短工田产地产管得井井有条的精力以及她蛮横的坏脾气。
⑱由于外婆的一句话,我总是告诉自己,何必去走冤枉路呢?宁可一路走一路问,宁可在别人的恩惠和善意中立身,宁可像赖皮的小幺儿去仰仗哥哥姐姐的威风。
渐渐的才发现能去问路也是一种权利,是立志不做圣贤不做先知的人的最幸福的权利。
⑲每次,我所问到的,岂只是一条路的方向,难道不也是冷漠的都市人的一颗犹温的心吗?而另一方面,我不自量力,叩前贤以求大音,所要问的,不也是可渡的津口可行的阡陌吗?
⑳每一次,我在陌生的城里问路,每一次我接受陌生人的指点和微笑,我都会想起外婆,谁也不是一出世就藏有一张地图的人,天涯的道路也无非边走边问,一路问出来的啊!
(1)下列对这篇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作者的叙述中,她是向两个边说边笑、衣着清爽的年轻女孩子问的路,她们不仅告诉了作者该怎么走,还将作者送到了正确的出口,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B . 第⑭段“怪癖”一词,本来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但在文中作者借用这个词,突出了她对“问路”这种做法与众不同的态度和极度的喜欢。
C . “每一次,我在陌生的城里问路,每一次我接受陌生人的指点和微笑,我都会想起外婆”,因为问路是直接从外婆那儿学来的。
D . 最后一段中作者所说的“一出世就藏有一张地图的人”指的是无所不知的人。
(2)请赏析第⑱段中的划线句。
(3)作者为什么喜欢问路?文中交代了三条理由,请逐条概述。
9. (18分) (2015高一上·江西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杏花
安海
杏树是我国古老树种之一,北方居多,南方也不稀有。
因而,杏花作为一种意象而多次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
如北宋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南宋陆游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以及宋朝志南和尚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诗境都很美。
但我感觉大都写的是南方的杏花。
花虽都是一样的花,但意趣却终究是不同的。
南方的杏花能以枝来卖,说精巧、纤弱、柔媚应该都是不为过的,这也是与南方温润气候相关的,这种美是与北方杏花的美完全不同的。
北方杏花的美以一个“壮观”统领着,说妩媚有一点儿,但绝不纤弱。
我想,如果诗人们面对北方的万亩杏花,会做如何的感想呢?
杏花是造物主献给北中国灿烂春天的一份礼物。
杏花开了,开在北方春寒料峭的时节里,她应该是花色贫瘠的北方春天里第一枝灿烂的花朵,因此给她贯之以“造物主献给北中国春天的礼物”并不为过。
花开时节,这些满山满园壮观的美色不仅有蜂蝶欣赏,也正在有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像蜂蝶一样跑来欣赏。
他们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蛰伏了整整一个冬天,春天一到便迫不及待地跑到乡下,亲近泥土,续接地气。
聪明的地方领导也便适时地迎合着城里人的这种寻春行为,“杏花节”便这样诞生了。
城里的赏花者盯着满田野的杏林花海,举办者则盯着城里人的腰包。
杏花则什么都没盯着,她只是兀自开放着,迎接着扑向她们的蜂蝶。
过不了多久,你如果留心一下,会在某些场合,看到一些城里人吟咏杏花的文字,或柔媚,或雄壮,或平和,或激荡。
这些文字其实流通的范围很小很小,根本抵达不了开满杏花的乡村;流通的时间也很短很短,在文字的海洋中转眼就沉了底,顶多做为一种浮力,托举着那些流传了千古的经典文字。
你如果再留心一下,还会发现,在杏乡的某些公文里,会罗列着“杏花节”的种种成绩:有多少城里人外地人来此参观,那些城里人喝掉了多少矿泉水,吃了多少当地的小吃,带动了多少当地的经济指标……杏花依然不管这些,她们只管自己开放着,她们知道自己前面的路有多长。
花开有期,在那些城里人走了没多久,万亩杏园就已经是落英缤纷、蕾生叶长了。
和众多的赏花者一样,我也曾是家乡杏花的欣赏者。
每年的春天,我和家人一起徜徉在杏花带来的春色中。
至今我的相册里还保存着众多与杏花相伴的瞬间。
但现在我却感到我们其实只是一群很肤浅的赏花人,我们只是蛊惑于杏花的美色,沉迷于杏花的芬芳,感叹于杏花的壮观,我们并没有真正读懂杏花。
那一年到有名的杏乡观看了万亩杏林花海之后,一场冰雪忽然于夜间降临,覆盖了家乡的广袤田野,冰冻了杏花的一场春梦。
我回到家乡的老村后,看到乡亲们面对受冻的杏花而流露出来一种深深的无奈,那是一种欲哭无泪的表情。
这表情深深地刺痛了我,那一刻,我忽然感到了自己的浅薄,感到了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
事实上,这众多的杏树正是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种植出来的,如果说杏花是北中国春天使者的话,那么这使者也是乡亲们派遣的。
种植杏树,从育苗、植苗,到锄草、裁剪、驱虫,哪一步没有浸透着他们的心血呢?
而做为杏花本身来讲,它是杏树生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实际上就是杏树的繁殖器官,它的美色和芬芳其实是专为蜂蝶而释放的,它是杏树通往杏果的一条生命的必经之路。
我们许多人只是垂涎于杏花的美色,往往忽略了杏树的生命存在,就像我们过多关注于人的漂亮颜面而忽略了她们本身一样。
而只有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
音,他们不仅懂得欣赏杏花的美,更懂得欣赏杏树的美,他们非常清楚,杏花美只是杏树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四月的杏花美只是杏树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流露出的美的一角而已,是杏树在春天丢给人们的点点希望罢了。
杏树的大美在七月流火的季节,缀满红杏的杏树表露出来的美才是一种成熟的美、完满的美。
因此,乡亲们才会在面对杏花时,既能欣赏到杏花的美色,更能领会到寓于美色中的那一种生命的气息和希望。
他们会将杏花的花事常挂在口头嘴边,挂在街头巷议,挂在地角旮旯。
他们会说“今年空花少、实花多,杏树能丰收”,会说“今年空花多、实花少,是树太瘦了”,会说“去年杏结得太多,今年该休枝了”,会说“可不要再下冷雨了,不然杏花该冻了”……说这些话时,好像面对的不是杏花、不是杏树,而是他们精心哺育的孩子,语气中流露的是一种为父为母者对子女的无边的牵挂。
这种深邃诚挚的情思,是众多的赏花者难以企及的。
(选自《散文百家》2015年第8期,有删改)
(1)首段引用三位诗人的诗句,有何好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 强调了南国杏花的精巧、纤弱、柔媚之美;
B . 强调了南国杏花美远胜北国杏花之美,但二者各有千秋。
C . 引用诗句激活了人们心中关于杏花的审美情绪,表明南国的杏花比北国的杏花更值得赞美,
D . 引用诗句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说明了不论是哪个朝代,哪个地域的人,对杏花都有同样的喜爱之情。
E . 为下文突出北国杏花的壮观美作了反面的铺垫。
(2)请简要说出第4段最后一句“但现在我却感到我们其实只是一群很肤浅的赏花人,我们只是蛊惑于杏花的美色,沉迷于杏花的芬芳,感叹于杏花的壮观,我们并没有真正读懂杏花”的作用。
(3)文中5,6两段写到“乡亲们才是杏花真正的知音”,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理由。
(4)文章通过抒写杏花节赏花、杏花知音等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6高二上·嘉峪关期中)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4年3月19日第五届中国电影年度最差影片奖——“金扫帚奖”揭晓,但获奖者都没有出席颁奖典礼。
演员景甜一听到“金扫帚”三个字就立即挂断了电话;杜海涛因录制节目不能出席,但给主办方发来了获奖感言。
影片《快乐到家》的导演傅华阳也特意发来一段获奖感言:“获得金扫帚奖确实振聋发聩,我开始发现我十年来失去初心,为名为利身不由己,这正好给了一个反思检讨的机会。
”工作人员还透露,由于获奖演员的不支持,此项评选活动明年将无法办下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应用 (共4题;共12分)
答案:1-1、
答案:1-2、
答案:1-3、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答案:5-1、
答案:5-2、
答案:5-3、
答案:5-4、
答案:5-5、
考点:
解析:
三、古诗词鉴赏 (共1题;共7分)
答案:6-1、
答案:6-2、
考点:
解析:
四、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8分)
答案:7-1、
考点:
解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考点:
解析:
答案:9-1、答案:9-2、
答案:9-3、
答案:9-4、
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