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礼仪教育实施方案(二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开展礼仪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体现“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___国务___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在我校掀起一股学《守则》、《规范》、学礼仪见行动的良好风气和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潮,使全校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行为习惯、常规礼仪、道德修养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将来成为有良好素质的社会公民,学校决定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

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培养良好说话习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水平。

二、活动领导: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教师
三、活动具体安排:
(一)宣传学习
1、德育处负责制定学生礼仪教育实施方案。

2、安排每周一国旗下讲话时进行小学生“行为礼仪修养”教育。

3、各班在班队会时间给学生进行活动安排,提出要求,作好活动开展的思想动员工作。

4、各班___同学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

要求学生对照检查、约束自己的行为。

5、利用礼仪课对学生进行礼仪常规教育。

6、辅导员教师在主任的带领下认真研究实施方案,按照学校的安排认真开展工作,指导全班同学积极参与活动,并负责本班同学的活动质量。

4、德育处、少先大队利用好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提高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保证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二)行为习惯培养
1、能严格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不做违反校纪校规的事。

2、能按照学校宣传的礼仪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尊师礼仪、同学交往礼仪、仪表礼仪等。

3、在辅导员的指导下,每个同学找出自己在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逐步改进。

(三)卫生习惯培养
1、本阶段卫生习惯培养,在前一阶段卫生整治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将放在用眼卫生、个人卫生习惯培养、个人卫生保持三个方面。

2、在用眼卫生方面,让学生学习保护眼睛的知识,坚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作好眼保健操。

3、在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和个人卫生保持方面,开展“小白鸽”评比活动。

即在同学中开展个人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的比赛活动,按各个班级和同学们做的情况,根据检查每周在全校评出___个“小白鸽”卫生先进班级,每周在各班评出___个“小白鸽”卫生先进个人。

在活动结束时,根据班级和个人获“小白鸽”次数的多少,最终在全校确
定___个“小白鸽”卫生先进班级和___个“小白鸽”卫生先进个人奖励。

“小白鸽”卫生先进班级要求:①教室、区域卫生清扫彻底,及时,无死角;②教室、区域卫生保持好;③教室内桌椅、物品摆放整齐;④公共设施无损坏;⑤学生个人卫生好;⑥无乱扔乱丢现象。

“小白鸽”卫生先进个人要求:①衣服、书包、红领巾干净;②头发勤洗、勤理;③指甲常剪、手脸干净;④书桌内无杂物、垃圾;
⑤无乱扔乱丢习惯;⑥能监督别人的不良卫生习惯,能捡起自己遇到的垃圾;⑦能注意用眼卫生,有良好的用眼习惯;⑧饭前便后洗手,注意疾病预防。

(四)说话习惯培养
1、进一步加强说普通话、用文明语的教育,要求学生进入学校必须说普通话,能大方地与人交谈,坚持在平时也说普通话,坚决杜绝粗话、脏话。

2、知道“一言为重百金轻”、“一言九鼎”与“一言出口驷马难追”的道理,养成重承诺、说话算数的良好习惯。

学校开展礼仪教育实施方案(二)
一、制定目标
目标是明确的方向,确定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守时、守规、守纪、守礼,形成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校园规范和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通过健康、良好的交往和沟通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尊重他人的品质和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自信心。

通过礼仪教育,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修养,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制定课程体系
礼仪教育的内容可包括日常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社交礼仪等。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和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

1. 日常礼仪培养。

通过教育学生吃饭、穿衣、行走、站立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2. 公共场合礼仪培养。

通过教育学生进教室、进图书馆、进食堂等公共场合的礼仪规范,培养学生在公共场合表现得体、得体的能力。

3. 社交礼仪培养。

通过教育学生在社交场合中的着装、言行、礼貌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

三、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实施方案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与实施方案的目标相一致,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具体能力和素质。

2. 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应根据课程体系,将各个方面的礼仪规范分解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实践等。

3. 制定教学进度和时间安排。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期安排,确定每堂课的教学进度和时间安排。

四、组织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是保证实施方案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教师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礼仪教育的理论知识。

教师应通过培训学习礼仪教育的理论知识,了解礼仪教育的目标、意义和内容。

2. 教学方法和技巧。

教师应通过培训学习礼仪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掌握讲解、示范和实践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案例分析和实践。

教师应通过学习案例分析和实践,了解礼仪教育的实际操作和应对策略。

五、开展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实施方案的核心环节,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礼仪素质。

教学实践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讲解和演示。

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礼仪知识和技巧。

2. 学生示范和练习。

学生通过演示和练习,模仿教师的示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礼仪能力。

3. 教师评价和指导。

教师通过评价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和不良习惯,促使学生改正并进一步提高。

六、评估和总结
评估和总结是测查实施方案效果的重要环节。

评估和总结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学生综合素质评估。

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了解学生在礼仪教育方面的进步情况,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提供依据。

2. 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了解教学实施方案的实际效果,为进一步优化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3. 教师教学评估。

通过对教师教学的评估,了解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和教学效果提供依据。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案,学校可以有效开展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礼仪素质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