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拟退出统一高考招考分离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考试时间自由选择
高考改革减科目不分文理 外语一年多考

高考改革减科目不分文理外语一年多考
3月9日,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表示,高考改革将减少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将不分文科生、理科生,全部考生考的内容一样。
同时,外语仍然是高考统一科目,但考试方式会发生变化。
9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前,教育部长袁贵仁在人民大会堂接受采访时表示,高考改革是考试改革的重点难点,具体方案在加紧论证。
他说”高考改革内容是什么,我给大家做一个介绍,第一是考的内容,怎么考考什么?三中全会决定已经明确地指出,要减少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就是说还要高考,但科目会相应减少。
第二,不再分文理科,就是不再分文科考试、理科考试,考卷是一样的。
还有一个就是外语考试,利用社会化考试,仍然属于高考的科目,但是考试方式会有变化,一年多考。
袁贵仁表示,高考改革一方面是要解决怎么考、考什么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招生问题。
他介绍”高考录取,第一主要以统一考试科目成绩为基础,同时还要依据学生3年学业水平成绩,还要参考他综合素质的表现,比如说他参加志愿活动等能够表现他德智体美的综合素质。
袁贵仁同时表示,高考改革要管好考试安全的问题,不能出现作弊现象;关注招生公平问题,在考试工作上不允许弄虚作假,不允许徇私舞弊。
袁贵仁表示虽然一考定终身、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存在,但是35年的时间证明,高考制度总体是好的、需要坚持。
两会代表谈大学教育人物简介(陈丽芬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崔向群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
)建议国家取消”三本招生,并将其划入职业教育陈丽芬我们企业需要有真正技能的人才,不一定要求那么高学历。
现在不少毕业生,考不上研究生就复读,毕业一。
八问英语“退出”统一高考

军转干考试八问英语“退出”统一高考在我国,教育改革可谓万众期待,高考改革更是重中之重。
最近,教育部已制定完成有关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方案。
改革举措包括健全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制度、改革统一高考等,其中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一年多考。
一时之间,英语“退出”统一高考成为社会热门话题。
而由此引发的八大疑问,各方展开热烈辩论。
疑问一:能否转变“哑巴英语”现状?南宁市三中英语老师谭慧表示:“英语考试社会化,不是以后英语就不学了,而是学的方式会有所改变,不单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学生更多的是可以参与到社会机构的学习实践中来。
”她预计,今后外语学习会更注重口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毕竟学了外语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但在一家外企工作的朱先生表示,高考英语改革和改变“哑巴英语”现象没有必然联系。
“学英语是否能张开嘴,和个人学习习惯有关系。
有的人就是不喜欢张开嘴说,还有的人没有练习口语的条件,不知道找谁去对话,所以即使高考改革了,‘哑巴英语’依然有存在的土壤。
”疑问二:一年多考是减负还是增负?广西高中课改组专家成员兰瑛认为,一年多考,学生不再挤独木桥,可以走多座桥了。
这样,老师的压力没那么大,学生可多次选择,考试的心理压力小了许多。
广州市铁一中学高三英语科主任丁丹认为,作为语言工具,英语能力对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从学生角度来看,以社会化考试代替高考科目考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量体裁衣”。
改革一定程度上是为学生减负,可以让他们花更多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上。
上海建平中学英语教研组长徐子祥则有不同看法:“一旦学校推迟学英语、减少英语课时、降低英语教学要求,家长就会送学生参加校外辅导机构。
这样,真的是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了吗?”他还表示,如今的英语类培训,一年培训费动辄一两万元很普遍,还需家长专门接送,这不仅增加了孩子校外学习负担,还增加了家庭人力和经济开销成本。
更多军转资讯请关注:军转论坛军转干考试。
外语退出统一高考 不必喜大普奔

外语退出统一高考不必喜大普奔不必喜大普奔">外语退出统一高考不必喜大普奔王石川外语退出统一高考不必喜大普奔特约评论员王石川2013年12月08日7日,教育部披露了已经制定完成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的部分细节。
值得注意的是,将探索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袁振国解读称,“从世界趋势和个人发展来看,都需要改变外语在高考中和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局面。
”此次探索外语考试“社会化一年多考”,如果能够成功,还能为接下来继续打破“一考定终身”取得经验。
曾几何时,英语似乎成为全民公敌,学界炮轰,坊间排斥,甚至连新东方掌门人俞敏洪都忍不住抨击,中国人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评职称还考英语,这是很荒谬的事,“我的一个朋友学习古汉语的,却还要考英语!”千呼万唤始出来,此次高考改革力度不可谓不大,外语拟退出统一高考,无疑让抵触外语的人心花怒放。
在网上,有网友“喜大普奔”,甚至有人调侃:小伙伴,有没有恨自己生的太早啊!但是,且慢狂欢。
外语退出统一高考,未必如我们想象得那么美好。
如果不厘清一些似是而非的细节,外语退出统一高考就显得华而不实。
外语退出统一高考,中考呢?如果中考依然把外语奉若神明,家长岂敢掉以轻心,学校又岂会麻痹大意?淡化英语固然需要从高考做起,但必须从中考衔接,唯有形成上下一致的制度性安排,畸形的英语热才可降温。
此外,职能英语是不是也该取消?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指出:中国在学校教育和职称评定等方面过度重视英语的做法,正令这个国家30多年前兴起的英语热陷入一种自我折磨、自娱自乐的怪圈。
职称英语越来越像“怪胎”,面对外语退出统一高考的改革,职称英语的改革也该提上议事日程。
诚然,应改变外语在高考中和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局面,但是,如果外语依然被夸大其词,必然出现变相增加孩子负担的怪状,换言之,以后对英语教学的压力从学校移到民间组织和家长身上。
2021年高考英语退出统一解读

2021年高考英语退出统一解读2021年高考英语退出统一解读5月17日,中国教育学会前任会长顾明远表示,2021年全国执行高考新方案,语文、数学份量加重,英语不再参加统一高考。
“教育部前天刚举行相关会议,近期估计就要发文了。
在新高考方案里,英语不叫退出高考,而是改成社会考试。
也就是说,英语不再和以前一样,集中在6月7、8、9日统一考试,而是由社会机构组织考试,学生高中三年能够考多次,成绩和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样分等级,全国都如此。
高考招生时,不同的学校会对英语提出不同的等级要求。
不太会按照等级折算成分数,计入高考成绩,而是以等级为主。
”顾明远说,社会机构组织的英语等级考试,不意味就是现在的高中英语会考。
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是教育部专家咨询“常客”,其担任着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组组长、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顾明远的上述观点甫一公开,即被解读为“2021年英语将退出高考”,引发网友热议。
《新京报》报道,5月18日,顾明远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回应称,系媒体误读,一切要以相关部门正式公布为准。
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次考试是改革方向,但这并不等于英语退出高考。
当天,教育部发言人续梅表示,教育部正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制订和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方案确定后,我们一定会即时发布,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方便考生和家长了解。
”今年将出台高考改革“总体方案”据《南方周末》2021年12月报道,高考改革矛头具体直指英语,出现在“十八大”闭幕后,教育部党组召开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专题会议,并在2021年1月下发了《关于2021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
这份教育部今年的“一号文件”除了再次提出制定颁布高考改革方案,还明确要研究“英语一年多考”的实施办法。
部分省市已相继制定高考改革方案。
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主要的做法是取消了高考时的听力考试,放在平时考。
而2021年10月公布的北京高考方案更进一步,没有拆分听力与笔试,学生能够多次考试,取分计入高考成绩。
天津高考改革方案天津高考改革方案:取消文理分科英语一年两次考试

天津高考改革方案:取消文理分科英语一年两次考试取消文理分科。
这个举措可是个大动作,以前的高考,文科和理科就像两条平行线,互不相交。
但现在的学生,谁不想全面发展呢?取消文理分科,意味着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不再被固定在某个领域。
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出个性化的人才。
然后,英语考试一年两次。
这个改革可谓是与时俱进,以前的高考英语考试只有一次机会,如果发挥不佳,那就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
现在好了,一年两次考试,给了学生们更多的机会。
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英语考试,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详细说一说这个方案的亮点。
一、取消文理分科,让学生自由选择科目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科目,有利于培养个性化人才。
2.打破传统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增加学生自主选择权,提高教育公平性。
二、英语考试一年两次,提高学生英语水平1.给学生更多机会,提高英语成绩。
2.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3.促进英语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当然,这个方案的实施也需要克服一些困难。
1.教育资源分配问题。
取消文理分科,意味着教育资源需要重新分配,如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是个挑战。
2.教师队伍建设。
取消文理分科,教师队伍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如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个问题。
3.学生心理适应。
取消文理分科,学生需要适应新的教育模式,如何帮助学生顺利过渡,是个关键。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1.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提高教育公平性。
政府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通过培训、选拔等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帮助学生顺利过渡。
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适应新的教育模式。
天津高考改革方案:取消文理分科英语一年两次考试,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改革举措。
天津高考综合改革详解 取消分科 英语一年两考

天津高考综合改革详解取消分科英语一年两考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1年根本建立科学、公平,符合教育规律,顺应开展要求,具有天津特点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视有力的体制机制。
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改良招生方案分配方式,进一步促进时机公平。
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更好地引导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安康成长。
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标准高考加分、自主招生,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改良录取方式。
四是改革监视管理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强考试招生全程监视。
五是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改革考试科目设置,探索依据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程度、促进学生全面安康开展、防止严重偏科的一项制度设计。
本次改革进一步提升考试的公平性、标准性、平安性和科学性。
一是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必修课程,防止严重偏科。
二是继续坚持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考、统一评卷,完善考试管理方法,确保考试平安有序、成绩真实可信、评价更加科学。
三是合理安排考试时间,为高中学校和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为高中学校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展教学改革、办出学校特色创造条件,详细安排在每学年末,实行全科开考。
每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学生一般只能报考一次。
对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再提供一次考试时机,与该科目下一次合格性考试同时进展。
等级性考试限参加当年高考的学生参加,考试安排在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末举行。
每门科目的等级性考试,学生只能报考一次。
高考综合改革主要涉及到考试科目和招生录取机制的调整。
一是改革考试科目设置。
从xx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取消文理分科。
从2021年起,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份。
英语明年要退出高考统考

英语明年要退出高考统考?主管部门回应:确实在进行英语高考调研,但只是听力改为“一年多考”“听说高考英语要改了,不参加统考。
”“我也听说了这个消息,难道今后高考只考语数两门?”最近,江苏不少中学盛传,江苏高考英语要改革了,可能会退出高考统考科目,改为“一年多考”,也就是说,学生一年可以考几次英语,取成绩的最高值。
昨天,记者从江苏省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到,江苏的确正在进行英语高考的调研,目前来看,并不是英语学科全部推行社会化考试,而是从英语听力开始推行。
更为具体的细则目前还未出台,但主管部门希望从明年开始正式推行。
英语将推行社会化考试?昨天,有关人士透露,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江苏省教育厅几位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英语社会化考试”。
大家都推测,英语可能会从高考统考中撤出来,变成社会化考试,这将是大势所趋,而这可能成为高考改革的重大突破。
一位教育界知情人士透露,传统的高考英语考试、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都可能被社会化等级考试取代。
“英语可以说是工具学科,等级考试的操作性更强,实施的可能性大。
”“一直都有说法称,英语考试要分九个等级,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英语是江苏高考的三个计分科目之一,如果按等级,这个步子会不会迈得太大?”一位执教中学多年的老师表示,现在高考480分当中,英语的分值是最低的,120分,但毕竟也是计分科目。
而物化生和政史地等学科已经以等级计了,如果英语再以等级计,并且社会化,那严格意义上的高考计分科目仅剩两门了。
“江苏的高考总分本来就非常低了,如果再减掉120分,只剩300多分,这样学生之间拉不开距离,分数更加密集,也会给招生带来困难。
更重要的是,现在三门计分已经带来学生高三集中攻计分三门的后果,如果只计两门的分,大家是不是只学语文、数学,而不学英语了?”上述资深中学教师说。
可能先从英语听力开始英语科目真要全部实行社会化考试?“不是!”昨天,江苏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看来,只会从英语听力部分开始推行。
干货:外语退出统一高考四大猜想和五大疑问.

干货:外语退出统一高考四大猜想和五大疑问2013-12-15最近,教育部已制定完成有关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在高考改革中,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一年多考。
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一时之间,英语“退出”统一高考成为社会热门话题。
新浪教育邀请行业专家聚焦高考招生改革,共同探讨外语退出统考的N大猜想。
全部内容请点击查看论坛实录。
四大猜想猜想一:语文、数学或将实现一年多考龚亚夫(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现在的高考标准化考试,也是从英语开始首先改革的,学习美国做标准化考试,比较公平、比较客观。
其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早就提出来了考试要做改革。
高考改革实是整个考试改革的一部分,英语现在条件比较成熟,有很好的国际经验借鉴,所以率先实现一年多考,可能以后的语文、数学可能也会实现一年多考。
猜想二:外语考试将更加注重对应用化考核祝云天(高考名师、新浪高考十大博主):2014年高考英语将继续降低难度,减少480个单词,取消开放性,增加应用式的作文写作,包括感谢信、求职信、道歉信这些信件的撰写,官方的出发点是好的,英语将从原来的应试化到应用化转变。
猜想三:外语退出统考给家长更多选择自由王耀宁(环球雅思总校校长):认为中国的家长,不论是在教育消费还是在其他的消费上,都是一种前提性的消费,主见性没有那么强。
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让外语往实用方向和功能方向走让,家长可以根据你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对他的英语进行相应的这种课程。
不是说孩子学英语,一定要过英语考专业八级,这是一种扭曲的模式。
猜想四:外语考试或成“刷分大战”王专(新东方优能品牌推广中心主任助理):对中国学生来说排名是很重要的过程,如果都是尖子生,假设100分,正常高考考98分他很满意,但是如果高考前就知道分数,我带着98分去考试,会发现别的同学带着100分,在进考场的那一刹那,已经不是同一起跑线了。
高考“去外语化”的前世今生

高考“去外语化”的前世今生作者:刘尧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2014年第05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明确要求。
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
教育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一切改革的举措和行动,毫无疑问都要自觉围绕这一总目标、落实这一总要求,从教育部门自身改起,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形成高水平的教育治理能力。
今年的重中之重是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部将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
由此可见,教育部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高考改革方案的轮廓基本清晰,高考“去外语化”已是大势所趋。
笔者期望,高考“去外语化”改革,能开启“外语为大众”之门。
一、高考“去外语化”的历史背景外语一直是我国教育的敏感问题。
说它敏感,是因为在过往的岁月里,教(学)不教(学)外语,主要教(学)何种外语,始终与国际风云变幻紧密联系。
从洋务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向西方学习,外语主要教(学)英语。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需要,我国向苏联学习,外语主要教(学)俄语。
后来随着与苏联关系的变化,一直到“文革”结束前,干脆什么外语都不教(学)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向西方学习渐渐成为主流,外语又主要教(学)英语。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外语教育,但很少有哪个国家把外语教育置于母语教育之上。
然而,我国从1977年只是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加试外语,后来外语分数比重由10%起逐年递增,到1983年以后外语成绩100%计入总分。
不仅大学和中学要学外语,小学也把外语作为必修课,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也学外语;不仅高考“3+X”把外语与汉语和数学并驾齐驱,而且大学外语考级与学位直接挂钩……结果是耗尽了学习者的工夫,也只会应付答卷而不能听、不会说,在工作中也少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英语“一年多考”

英语“一年多考”作者:李小宁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年第06期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放到了重要的位置,明确提出了未来高考改革的方向: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1]。
高考改革方案指出:英语将退出统一高考,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考生可自主选择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
考试的灵活性、自主性、适应性进一步加强。
高考考试社会化是大势所趋,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把学生从疲于奔命的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的需要。
然而,在众多的考试科目中,为什么英语成为高考改革的“第一刀”?其理论基础是什么?“一年多考”有什么样的利与弊?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一、理论基础高考英语首先推行社会化考试,实行“一年多考”,推进了高考改革的破冰之旅。
这一以促进教育公平、减轻学生负担为宗旨的高考改革,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1.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个性、价值、尊严,注重对个体的整体考查。
人本主义的教育目的强调人的自我实现。
这一教育目的观就为高考制度改革、推进考试社会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年多考”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考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选择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高考紧张的气氛得以缓解,考试的公平性有所提高,更有利于学生考试适应能力的调节,从而更好地发挥真实水平,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壁垒,使高考更加人性化,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实现”,也更利于高等学校和社会选拨优秀的人才。
2.情感过滤假说克拉申认为,必要的可理解性输入和情感过滤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
有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并不代表学习者就习得了目的语,二语习得过程还要受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
语言输入必须经过情感过滤才可能变成吸入的语言。
学习者只有降低情感过滤,也就是降低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才能有效地吸入语言。
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引发的思考

2014年第1期《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这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高考改革从内容改革向方式改革迈进的重要标志。
这项政策一出台,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公众呼唤多年的高考改革终于有了破冰之意,但兴奋之余,更多的应是对高考改革如何实施的思考。
一、“一年多考”核心在“减负”而非“增负”从表面看,高考外语实行“一年多考”,可以减少考试的偶然性,有利于测试出考生的真实外语水平。
但其更深层次在于打破应试教育的壁垒,推行素质教育,以外语“一年多考”为试验,给考生更多的机会和选择,进而破除“一考“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引发的思考姻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浩波动学校文化特有的功能发挥,对学校文化将起到导向、凝聚、规范、激励的作用,产生一种巨大的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
学校党建工作要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先导,运用多种方式,切实提升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素养和能力,不断为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使思想引领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动机”;要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的长效机制,激发党员强烈的责任感,使党员干部把学校文化建设内化为自觉行动,从而凝聚起广大师生投身学校文化建设的力量;要加强学校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以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引领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带动学校文化健康向上发展。
(三)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学校文化建设增添活力挖掘、积淀、传承与发展学校文化,干部教师队伍的素质与能力是关键因素。
基层学校党组织要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学校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是关键,“打铁还须自身硬”,学校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学习,始终站在教育改革和文化建设前列,树标杆、指方向、带队伍、聚力量,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政治上关心、事业上关怀、生活上关爱,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先锋作用;要加强党员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专业素养和文化品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导广大教师践行师德规范,感召广大教师敬业爱岗、教书育人,把学校文化的内涵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使传承和发展学校文化成为自觉的教育行为;要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引导骨干教师引领和参与教学研究,为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学术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高考改革已具雏形—文理分科将取消外语先行一年多考 (1)

文理分科将取消外语先行一年多考高考改革已具雏形教育部: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制定完成,即将公开征求意见日期:[2013年12月6日] 版次:[AA01] 版名:[封面]千呼万唤的高考改革方案即将浮出水面。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部已经完成制定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完善之后即可实施。
刘利民向记者透露,在总体方案的框架下,将陆续出台包括小升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和高考改革办法等多个配套实施意见。
南都记者从多方获悉,目前,高考改革的大体方向是:取消文理分科、英语等科目实行一年多考。
而以等级制取代百分制为改革方向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与高考一并成为高招录取的参考因素。
外语先行一年多考探索外语科目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也是高考改革的方向之一。
“我们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一门课程可以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同时计最好成绩。
”刘利民称。
教育部2010年开始提出探索一年多考的考试方式。
次年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此明确。
3年已过,这一“探索”最终落脚于外语。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唐盛昌认为,选择英语着手,是由于目前英语考试的技术水平最为成熟。
目前,英语在国际上已有多种考试,比如雅思、托福等,相较其他学科,有了成熟的测试能力。
曾在方案制定中被征求意见的中央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则建议,技能型科目都可以执行一年多考。
“考了后不会发生变化,都可以采取此做法。
比如骑自行车,只要会骑了,就不会忘”。
他表示。
未来将取消文理分科刘利民称,将探索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
这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内容之一。
事实上,取消文理分科可谓老生常谈。
此前,全国多地都曾有过尝试,最后无果而终。
比如山东,从2011年开始便率先实行文理不分科,但在2014年山东省高考网上报名时,高考科目却仍有文史方向和理工方向。
广东也于1999年起尝试文理不分科,但在2010年便以“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方式得以呈现。
2021英语是否退出高考暂无定论 改革方案将提前3年出台

2021英语是否退出高考暂无定论改革方案将提前3年出台一则“2021年英语将退出高考”的新闻最近备受注重。
随后消息的“透露者”——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称,这是“被媒体误读”。
实际上,高考英语改革或将与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样,分成若干等级,高考招生时,不同的高校和专业会对英语成绩提出不同的等级要求。
澄清:改革方案将提前3年出台顾明远在解读中称,英语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次考试是改革方向,但这并不等于英语退出高考。
英语成绩不再以具体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而是以等级为主,高考招生时,不同的高校会对英语成绩提出不同的等级要求。
当前,教育部正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和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
方案力求充分考虑高考改革的复杂性、周期性和长期性,先试点再推广,以积极稳妥有序推动。
“方案确定后,我们一定会即时发布。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按照“3年早知道”的原则,方案会即时公布,方便考生和家长即时了解。
声音:担心学校会不会减少英语课程?对于高考中的英语改革,本届初三学生持不同的态度。
其中,有未来出国留学计划和英语成绩比较好的“学霸”,对英语改革不是太欢迎。
正上初三的袁同学表示,自己特别喜欢英语,并且未来准备出国留学。
如果高考的英语真的做出了传说中的改革,高中可能会减少英语课程,“要是一年多考的话,那英语学得好的岂不是要吃亏?比如考99分的和考80分的都分为一个级别,那多考19分的,在考试中就只能算是白考了19分。
这不公平!”而平时英语不太好,但注重英语实际应用水平的学生,则认为英语改革的利大于弊。
“我对英语学习也没有很大兴趣,现在有点课余时间就要上培训班学英语。
要是高考实行改革,以后上高中时就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喜欢的科目上了。
”大多受访家长认为高考的改革,可能会影响他们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他们让孩子学习英语的方式,但不会所以让孩子松懈对英语的学习。
老师:一年多考减轻学生负担在高考英语改革方面,我省早已有尝试。
2022年高考英语改革最新方案

2022年高考英语改革最新方案2022年高考英语改革最新方案2022年英语不再参加统一高考”成为近日的热门话题。
据称,新方案里英语不叫“退出高考”,而是改成社会考试。
即英语不再集中于6月7-9日统一考试,而是由社会机构组织考试。
学生高中三年可以考多次,成绩不会折算成分数计入高考成绩,而是以等级为主。
关注一:能否转变“中式哑巴英语”现状,增强口语交流能力席莹滢老师表示:“英语考试社会化,不是以后英语就不学了,而是学的方式会有所改变,学生不单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更多的是参与到社会机构的实践中。
”她预计,今后外语学习会更注重口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毕竟学习外语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关注二:是否会削弱雅思托福英语的地位不论高考英语如何改革,英语始终还是英语,是流行于世界、代表着先进科技文化和潮流、易用性更强的语言。
就是把英语在高考中的分数缩减到50分,将来要出国、要留学的人还是会拼了命地去学习。
雅思和托福考试不会因为中国高考政策的调整而变化,反而会更加重视,因为这些考试成绩是作为留学生是否拥有出国留学与世界接轨能力的一个分水岭和硬性指标。
关注三:能否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资源合理分配这次英语高考改革具有破冰意义。
此举推广后,能提供多渠道成才途径,推进教育公平。
对于有出国意向的学生和家长能够提早寻找社会机构来强化雅思托福学习;而愿意报考国内大学的同学更能集中精力和享受学校更多的教学资源,做到因人施教。
关注四:外语培训热是否会降温有家长认为,英语在高考中权重降低,会使一部分家长降低孩子英语学习的要求,从而导致培训机构遇冷。
但席莹滢老师认为,在新的英语考试模式下,曾经一次性的英语应试培训需求,会在整个高中阶段放大,使得对出国前端的雅思托福英语培训机构获得更多的培训量。
而高考英语改革,可能会使主打应试英语培训的需求降低,但反而会刺激以实用英语为主的教育培训。
最后席莹滢老师建议:“小孩如有出国留学的计划,家长就要做长远规划。
外语拟退出统一高考

外语拟退出统一高考
佚名
【期刊名称】《共产党员:下半月》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教育部披露高考改革细节,将探索高考时不再统一考外语,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
未来三年内参加高考学生不受影响。
【总页数】1页(P55-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474
【相关文献】
1.外语退出高考 [J],
2.教育部拟规定高考不考外语 [J],
3.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莫拟试卷[3] [J],
4.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莫拟试卷[2] [J],
5.对英语将退出统一高考发出的感叹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语真的退出高考了吗

英语真的退出高考了吗英语退出统一高考了?是的。
英语分等级计成绩据媒体报道,中国教育学会前会长顾明远17日在杭州参加第九届亚洲比较教育学会年会时透露,新的高考方案将从2017年开始执行,英语改为社会化考试后,将以等级计入高考成绩,而不是具体分数。
其实,顾明远所说的“英语不再与其他科目一起在6月7、8、9日考试,而是由社会机构组织考试,学生高中三年可以考多次,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成绩”,与此前披露的高考改革方向大体相同。
不过,顾明远还透露了两方面新内容:一是全国执行新高考方案的时间是2017年,而不是日前所传言的“2016年”;二是英语成绩不再以具体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而是以等级为主,“像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样分成若干个等级”,高考招生时,不同的高校会对英语成绩提出不同的等级要求。
英语退出统一高考,有利还是有弊?促进英语教育本质回归考试政策,是英语教育的“指挥棒”,对英语教育具有导向作用。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英语的沟通属性大打折扣,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升学就业的“敲门砖”。
应试化的英语教学背离了英语教育的初衷。
因此,英语不纳入高考总分或不统一高考,将有助于英语远离应试,回归交流工具的功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死胡同”。
促进英语教学和测试研究英语高考社会化,要求相关的教育部门和机构,在教学层面上,就课程设置、师资匹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不利于学生掌握英语知识,阻碍国家对人才的培养高考一年多考不利于学生掌握语言,语言的学习需要长期持续性,反复学习使用。
若一个学生在高一就通过优秀等级,在高二高三暂停英语的学习,这两年学习的缺失有可能让他的英语水平退回到起点。
英语应该退出高考吗这个政策出台的意图:表面上是要减负,那是胡扯,因为,你的竞争对手一个也没少这个也有政治考虑,就是,英语国家过度重视了,导致大家出国留学,等于在给美帝免费培养人才还有一个考虑,也挺人性化的,就是设立等级,因为99和100,水平没多少差距,可是,高考上就差之千里了虽说退出高考,但是还是要考,只是设立了等级,好的大学,对等级有要求还有,大学的46级考试,也没有取消,你上了大学,要是4级不过,可是学士帽戴不上的。
拟取消高考统考外语

拟取消高考统考外语
针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内容,以及面向2020年的中国教育改革方向,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8日再次详解了部分政策细节:外语考试交由社会机构来承办,高中学生将拥有自己独立的课表,高校录取不由招生办主任说了算……据新华社
焦点1 外语考试承办社会化
王定华:外语考试将交由社会机构来承办,但是在过渡阶段肯定还是各级考试中心来承办,学生可以选择多次考试,考试结果是分数呈现,外语的分值以120分为宜。
“比如,有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参加了社会化的英语考试,觉得满分120分,我考了115分,我满意了,说高二高三英语课我不听了行不行?完全可以。
他可以去操场上跑步,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可以搞一些课题研究,这些恰恰是大学看重的。
”
“此前专家探讨成绩等级制”
解读: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征求意见稿,计划2016年实施新的高考方案,将英语由150分降至100分,并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
此外,目前大部分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还没公布。
昨日,参与此轮高考改革设计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回忆,此前在参与改革探讨时,原有的方案是成绩实行等级制,由高校确定自己招收级别标准。
但根据王定华的介绍,在过渡阶段,外语考试仍以分数呈现,从大部分省份采用的150分总分,降至120分。
尽管理想模式是培育具备竞争性的第三方社会机构组织考试,但在过渡阶段,他认同应由考试中心承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昨日,教育部网站披露了已经制定完成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的部分细节。
而在高考改革中,将探索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而进行社会化一年多考。
值得注意的是,将探索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
昨日,教育部网站披露了已经制定完成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的部分细节。
总体方案和高考改革等配套实施意见将于明年上半年出台。
根据“三年早知道”原则,不会对未来三年内参加高考的学生产生大影响。
配套实施意见现行试点,2017年正式推广实施,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而在高考改革中,将探索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而进行社会化一年多考。
【高考改革】外语将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针对高考改革,此次教育部计划推出的考试招生总体方案提出,要对考试评价制度和招生录取制度进行系统设计。
其中,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将重点推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及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将探索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
“从世界趋势和个人发展来看,都需要改变外语在高考中和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局面。
”对此,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袁振国解读称,此次探索外语考试“社会化一年多考”,如果能够成功,还能为接下来继续打破“一考定终身”取得经验。
【招生改革】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有专家担心,高考改革如果只是局限于科目调整,却不对招生制度也进行改革,可能令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昨日,教育部网站披露,在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方面,重点分成两个方面,一是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由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参与此次高考改革设计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此前表示,从趋势上看,研究性大学优秀人才招生和大面积的普通学校招生之间,也将有所区别。
不过,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袁振国表示,高校在此轮招生改革中的动力稍显不足,因为按目前高招机制,高考后留给高校选拔优秀学生的时间太少,很难实现在考察考生高考成绩同时,参考面试、高中综合评价等方面,所以,他认为,央属部属高校招生办法的出台十分必要。
【政策实施】各地最迟明年底出台实施办法对于高考等重大教育改革,教育部一般都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将方案提前一段时间公布,确保改革有序进行。
2014年上半年,教育部将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改革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方案要求,各省(区、市)最迟要在2014年年底前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
实际上,一些地方已在先行探索,如浙江,2011年,便已推行“三位一体”招生,将考生高中学业水平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和高考成绩三者,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最终成绩。
云南、浙江、天津等地也已在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时,率先尝试外语一年多考。
■改革路径有条件可9年一贯制办学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介绍,目前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主要有七条路径,贯穿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
1、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多种实现形式,包括小学初中对口直升;合理划分学区,学生在学区内直接进入初中;有条件的地区新建校实行9年一贯制办学等等,综合有效治理一些大城市择校过热问题。
2、推进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包括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中等职业学校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实行注册入学。
3、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4、建立健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
5、改革统一高考,建立普通本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6、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选拔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包括探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分类考试;扩大培养单位和导师团队的招生自主权;建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录取制度。
7、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的机会,建立多种学习成果转换认定制度。
据新华社外语拟退出统一高考学生自定考试时间及次数.羊城晚报讯记者林世宁报道: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即将公开征求意见,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如何?怎样推进改革?6日,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就改革方案进行了解读,并表示,高考改革办法将于明年上半年发布,部分省份先行试点,2017年全面推行。
广东会否成为改革试点,尚未有确定消息。
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刘利民表示,现行考试招生制度存在着评价标准相对单一、选拔方式相对单一、入学通道相对单一等“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基础教育应试教育倾向,学生“考什么、学什么”,学校招生“唯分数论”等问题,难以适应国家对各类人才的选拔培养需要,难以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难以适应高等学校多样化办学、特色办学的需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全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条件已基本具备,教育部已经部署、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在一些重点领域进行改革试验,积累了可供借鉴的改革经验。
同时,进行了系统调研,广泛听取、吸纳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招生机构、校长、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各方面对改革的基本思路有了较高的认同。
招考分离多次选择据悉,此轮改革不同以往。
“它不是单项、局部地改,而是系统性、综合性地改”。
此次改革贯穿小学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包括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多种实现形式;推进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统一高考,建立普通本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等。
刘利民介绍说,2020年,将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主要包括3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可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未来高校选拔学生将不再只以一张高考成绩单为凭据,而要来一次‘综合评价’。
评价的等级表达不再采取百分制而避免分分计较。
同时学生也根据个性,根据优势,根据兴趣选择一些科目来参加考试,这能够更加客观的反映这个学生的特点,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为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优势的课程,今后将探索减少高考考试科目、文理不分科、外语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招生录取规范公平据了解,新的改革方案将进一步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大家不要担心,不要以为招生自主权给了学校就会出现什么问题,只要我们制度设计好,我们强调招生纪律,强调招生规范,而且把招生置于大众监督之下,阳光招生,我想这个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高考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还要最大程度地兼顾公平,刘利民指出:我国将继续向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重点给予招生倾斜,并落实外地务工人员子女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能在当地升学高考。
广东将按部署落实刘利民表示,2014年上半年,国家将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
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
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
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实现改革总体目标。
各省(区、市)最迟2014年年底前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
恢复高考35年来,广东一直都是高考改革的“先锋军”,承担了多次先行先试的任务。
广东此次会否再次成为高考改革的试点,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无法给出确定的答复,该负责人表示,“广东会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并结合广东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安排实施时间表。
”这意味着,广东最迟也将于2017年实施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即明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将首先体验新的高考政策。
教育部日前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完成有关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方案,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该方案,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此轮改革的主要举措包括七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制度。
这是义务教育体现公益性、公平性的法定要求,要多措并举,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多种实现形式,包括小学初中对口直升;合理划分学区,学生在学区内直接进入初中;有条件的地区新建校实行九年一贯制办学,等等,综合有效治理一些大城市择校过热问题。
二是推进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适应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
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引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实行注册入学。
三是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四是建立健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
五是改革统一高考,建立普通本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六是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选拔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
主要举措包括:探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分类考试。
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重点考查专业素养和创新潜质;对职业型专业硕士研究生重点考查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扩大培养单位和导师团队的招生自主权。
建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录取制度,使选拔更加重视专业素养、研究能力、创新潜质。
七是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的机会。
重点举措包括:拓宽社会成员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渠道。
为各行各业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业绩的在职人员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建立多种学习成果转换认定制度。
在社会高度关注的高考改革方面,方案提出对考试评价制度和招生录取制度进行系统设计,推进综合改革,目标是建立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考试招生制度。
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程,并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课程,充分发展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同时引导学生参加公益服务和社会实践等。
二是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探索“减少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等改革,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