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治疗肩周炎针刺即时疼痛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曹雪,张红娟,徐刚,等.开窍利咽四步针法联合神经肌肉
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针灸,2023,43(6):611-614,678.
[19]王文刚,王亚静,相希,等.三部开窍利咽针刺法配合辨证
取穴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1):1786-1789.
[20]杨佳佳,李志丹.开窍利咽棒配合穴位按摩在治疗脑卒中后
吞咽困难的临床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1):
188.
[21]陈璇,刘霞,张娜,等.开窍利咽按摩法联合舌压抗阻反馈
训练在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6):185-188.
[22]王珊珊,王文刚,王亚静,等.三部开窍利咽针刺法联合
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假性延髓性麻痹(风痰瘀阻证)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6):998-1001.
(收稿日期:2023-11-10)
*基金项目: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科研课题项目(XB2022085)①南平市人民医院 福建 南平 353000通信作者:林秋芳
腕踝针治疗肩周炎针刺即时疼痛的影响研究
*
张胜① 蔡守良① 张玲玲① 揭丽云① 曹俊颖① 许陆达① 林秋芳①
【摘要】 目的:探讨腕踝针干预治疗对肩周炎的效果及对针刺即时疼痛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就诊于南平市人民医院6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先行腕踝针干预治疗,再行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第1天、15天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第1天,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15天,两组VAS 评分较治疗后第1天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腕踝针治疗肩周炎针刺即时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对肩周炎病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腕踝针 肩周炎 针刺 即时疼痛 满意度
doi:10.14033/ki.cfmr.2024.08.0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4)08-0050-04 Study on Influence of Wrist and Ankle Acupuncture on Immediate Pain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ZHANG Sheng, CAI Shouliang, ZHANG Lingling, JIE Liyun, CAO Junying, XU Luda, LIN Qiufang.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4, 22(8): 50-5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rist and ankle 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for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and its influence on immediate pain of acupuncture. Method: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in who treated in Nanping People's Hospital from July 2022 to June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rist and ankle acupuncture first, and then with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pain scores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on the 1st and 15th day after treatment and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On the 1st day after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A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On the 15th day after treatment, the VAS scores of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n the 1st day after treatment, and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Wrist ankle acupuncture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immediate pain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in degree of patients,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and thus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 Wrist and ankle acupuncture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Acupuncture Immediate pain Satisfa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Nanping People's Hospital, Nanping 353000, China
腕踝针治疗肩周炎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其在针刺治疗中的即时疼痛影响是目前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其特征是肩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和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腕踝针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肩周炎的治疗中,其通过特定的穴位针刺手法,旨在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反应[1-2]。

然而,虽然腕踝针治疗肩周炎在许多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其对即时疼痛影响的机制和效果仍存在着较多争议。

腕踝针是否具备类似手术前的麻药作用,具有提前镇痛的作用,让患者更好地接受之后的普通针刺治疗而提前干预,提高患者满意度;在实际治疗中,一些患者表明在腕踝针刺时可能产生短暂的疼痛或刺激感,而这种即时反应是否与治疗效果有关,尚未得到充分的科学验证[3-4]。

为此,本文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就诊于南平市人民医院的60例肩周炎患者,对腕踝针治疗肩周炎针刺即时疼痛的影响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就诊于南平市人民医院6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对腕踝针等本次治疗方式无禁忌证,且耐受;(2)单肩发病。

排除标准:(1)近3个月内服用镇痛药;(2)合并肩骨折、韧带损伤等。

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本研究经南平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性别[例(%)]年龄
[岁,(x-±s)]
病程
[个月,(x-±s)]男女
观察组(n=30)17(56.67)13(43.33)60.67±5.64 3.15±0.45对照组(n=30)18(60.00)12(40.00)60.89±5.28 3.23±0.54χ2/t值0.0690.1560.623 P值0.7930.8770.536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取穴以局部选穴为主,主穴为肩髃穴、肩髎穴、肩前穴、肩贞穴、阿是穴,配穴为对侧条口透承山、阳陵泉,并根据疼痛部位在肩周局部选穴及阿是穴。

本次针刺所用针具为汉医牌针灸针(长春爱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吉食药监械生产许20150075号,规格:Φ0.30×25 mm),具体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健侧卧位,结合患者胖瘦体型及穴位选择进针方法,进针深度为1.0~1.5寸,本次针刺采用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0.5 h,1次/d,共治疗15 d。

1.2.2 观察组 先行腕踝针干预治疗,再行常规针刺治疗,本组患者取穴参照《刺法灸法学》进行穴位选取,具体包括上4(腕背横纹上2寸,拇指侧的桡骨内外缘之间)、上5(腕背横纹上2寸,腕背中央,即外关穴处)、上6(腕背横纹上2寸,距小指尺侧骨缘1 cm处)穴位,本次针刺所用针具为汉医牌针灸针(长春爱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吉食药监械生产许20150075号,规格:Φ0.30×25 mm)[5],常规消毒后以15°~30°夹角方向在所选穴位进针至皮下,然后将针体放平,并继续沿皮下表层平刺入,进针后不捻针,留针0.5 h,1次/d,共治疗15 d。

腕踝针留针后,按照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方法,操作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治疗效果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制定疗效评估标准,治愈:疼痛消除,针刺时无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0分或1分;显效:针刺时有程度较轻的疼痛,VAS评分2分或3分;有效:疼痛与治疗前比较有一定减轻,VAS评分有所下降;未愈:VAS评分较治疗前无减少,甚至加重。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疼痛程度 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天、15天疼痛程度,在留针过程中(选择留针第15分钟)采用VAS对患肩自我感觉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分为无疼痛,10分为难以忍受的疼痛[7]。

1.3.3 满意度 采用本院自拟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
组患者满意度,总分100分,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一般满意,<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第1天,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5天,两组VAS 评分较治疗后第1天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治愈显效有效未愈总有效
观察组(n=30)21(70.00)5(16.67)3(10.00)1(3.33)29(96.67)对照组(n=30)17(56.67)3(10.00)4(13.33) 6(20.00)24(80.00)χ2值 4.043 P值0.044
表3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分,(x-±s)]
组别治疗后第1天治疗后第15天t值P值
观察组(n=30)7.21±1.18 1.35±0.2426.655<0.001
对照组(n=30)7.17±1.15 2.69±0.4619.811<0.001 t值0.13314.146
P值0.895<0.001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例(%)]
组别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
观察组(n=30)21(70.00)8(26.67)1(3.33)29(96.67)对照组(n=30)17(56.67)7(23.33) 6(20.00)24(80.00)χ2值 4.043
P值0.044
3 讨论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其发生原因包括多个方面,常见的包括过度使用肩部,如重复性的高频率动作,长时间承受重物,或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导致肩关节和周围组织的磨损和损伤,长期不良的姿势和工作习惯,如久坐或久站,也可能增加肩周炎的风险[8-9]。

肩周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最常见的症状是肩关节周围疼痛,疼痛会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影响日常的抬手、梳头、穿衣等基本动作,患者可能出现肩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进一步减弱肩部功能[10-11]。

在中医理论中,肩周炎的发病与“肩为宰阳、肝经所过、肝属木、其性急”等相关。

中医认为,肝经经过肩部,若肝气郁滞,或肝阳上亢,就会导致肩部气滞血瘀,进而引发肩周炎[12-13]。

中医对肩周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推拿、中药汤剂等,其疗效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针灸。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原理基于中医理论,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以达到缓解疼痛、消散炎症和促进康复的效果[14-15]。

针灸治疗肩周炎,常用的主穴包括肩髃穴、肩髎穴、肩前穴、肩贞穴、阿是穴等。

这些穴位位于肩部周围,与肩周炎症状相关的经络和腧穴相连,针灸时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促进肩部的气血流通,缓解局部气滞血瘀的情况,减轻疼痛和炎症。

同时,在针灸治疗中往往会选择对侧条口透承山、阳陵泉作为配穴,这些穴位可以辅助主穴,增强治疗效果[16]。

针灸可以调整肩部的气血流动,缓解炎症和肌肉的紧张,从而减轻疼痛和促进康复,但常规针灸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对于疾病本身会产生较重疼痛感的肩周炎患者而言,针刺会进一步引发或加重疼痛,使患者无法耐受或满意度低下,进而影响针刺治疗的顺利开展,最终影响治疗效果[1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第1天,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
不显著;治疗后第15天,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后第1天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可见腕踝针治疗肩周炎针刺即时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分析原因,腕踝针独特的治疗原理能从整体角度调整患者的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通过先行腕踝针干预治疗,可以调整患者的整体生理状况,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功能,为后续的常规针刺治疗创建良好的基础。

因此,腕踝针治疗与常规针灸治疗相结合,能在治疗肩周炎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提高综合治疗效果;其次,腕踝针治疗通过独特的腧穴刺激,可以调整全身的气血运行,缓解全身的气滞血瘀症状,有助于缓解疼痛,从而降低了针刺的即时疼痛程度,提高了患者的耐受度,进而提高了治疗效果;此外,腕踝针治疗能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身体的抵抗力,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肩周炎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而常规针灸治疗则更侧重于局部的治疗效果,对肩关节和周围组织的炎症和疼痛有直接的缓解作用。

因此,腕踝针治疗与常规针灸治疗相结合,能在综合治疗和局部治疗两个方面促进肩周炎的康复。

黄铝等[18]研究表明,腕踝针疗法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针刺疗法,该方法是在传统经络学说、耳针、穴位和针刺法的基础上逐步探索而来,延续了传统针刺疏经通络、通调气血的效应机制,对疼痛类疾病具有优势镇痛的作用。

该疗法将人体分为6个区域,包含12个进针点,这些点根据中医的三阴三阳理论,与相应的经脉、皮部有密切联系。

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区域,与五脏六腑有紧密联系,刺激皮部可以治疗全身疾病。

腕踝针的十二个刺激点位于腕踝关节附近,相当于本部和根部,因此可以主治全身各部病症。

本研究结果也与这一结论相符,进一步证实了腕踝针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腕踝针治疗肩周炎针刺即时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降低疼痛程度,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亮,高明,于丽文,等.条口透承山针刺配合局部取穴对
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1,36(7):1133-1135.
[2]陈健祥,陈文明.“肩三针”针灸、手法松解及理疗综合治
疗慢性期肩周炎的效果及对患者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的影
响[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12):88-90.
[3]杨思奇,刘路,罗瑜瑞.温针灸肩三针联合寒痹散穴位贴敷
对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疼痛介质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8):115-118.
[4]邹庆波,陈建列,严帮吉.小针刀联合温针灸对粘连期肩周
炎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VA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7):96-99. [5]韩丽,赵百孝,邬继红,等.浅谈《刺法灸法学》操作技能
教学中针刺基本能力的培养[J].中国针灸,2018,38(11):1215-1217.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
大学出版社,1994:198.
[7]丁影,丁翔云,何伟兰,等.黄帝内针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
临床效果评价及其红外热像的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2):44-48.
[8]马利辉,郜浩凯,张威.温针灸联合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对
肩周炎患者肩关节活动及疼痛情况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22,39(1):55-59.
[9]谢素军,崔改琴,闫应西.针刺 刮痧配合邵氏无痛手法治疗
肩周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3,38(10):1926-1928.
[10]刘侃,林章彩,陈永忠,等.推拿联合温针灸对肩周炎(冻
结期)患者疼痛程度及活动度的影响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15):101-103,107.
[11]黄淑兵,彭新华,练红珍.针灸联合电脑中频电疗治疗肩周
炎的临床疗效及对IL-1β、TNF-α、关节功能的影响[J].
医学信息,2023,36(10):146-149.
[12]韦冰心,张晶晶,黄梦婷,等.基于“火郁发之”理论采用
毫火针针刺治疗风湿热型肩周炎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药,2023,46(1):23-26.
[13]张洋,程少丹,葛程,等.超声监测下全麻手法松解结合银
质针温针灸治疗重度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13):96-99.
[14]王善建.温针灸结合激痛点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气滞血瘀
证的疗效及对局部症状、肩关节功能及血清CRP、NO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2,40(9):198-202.
[15]李俊,吴涛,余鸿斌.药酒外用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寒
湿凝滞型肩周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9):129-131.
[16]高乾,刘武军,邓成明.针刺夹脊穴联合肩三针对冻结期肩
周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喙肱韧带厚度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22,39(8):1032-1036.
[17]欧阳敏凤,孙璐鹭,曾秋霞.温针灸联合功能锻炼对肩周炎
(寒凝筋脉证)患者疼痛程度、血清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2022,41(6):94-95.
[18]黄铝,朱满华,邓昌茂,等.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联合一
针疗法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的疗效[J].医疗装备,2023,36(5):49-50,54.
(收稿日期:2023-09-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