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历史考前特训加试30分特训:特训3 必修3加试考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训3必修3加试考点
一、选择题
1.(加试题)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当权者热情接待各派学者,向他们咨询治国方略。
这表明()
A.民本思想得到践行B.无为而治广受推崇
C.以法治国成为共识D.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2.(加试题)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这反映了()
A.科举制下知识分子以安定天下为己任
B.古代知识分子以读书为唯一理想归宿
C.古代知识分子不愿从事科学技术研究
D.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社会意识
3.(加试题)钱穆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
……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
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 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
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
4.(加试题)隋唐时期在思想文化上承魏晋,出现了新的趋向,对后世影响深远。
唐代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
A.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B.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C.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份D.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
5.(加试题)理学的出现,承担了重建儒学价值体系的职能,使传统儒学通过理学而得以复兴,故理学也被称为“新儒学”。
其“新”体现在()
A.提出“三纲五常”B.关注社会伦理问题
C.吸收、扬弃佛道思想D.强调“民本”思想
6.(加试题)两宋政府大力推行社会福利救济,人民也自觉进行社会互助,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A.文化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高B.儒学复兴,社会财富充盈
C.经济发展,贫富分化渐趋缓解D.政权并立,民族矛盾尖锐
7.(加试题)(2016·10月浙江选考)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目录标题分别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墨翟”。
《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以中西杰出人物为标杆树立人生新坐标
B.考订黄帝、墨翟、卢梭和华盛顿的历史地位
C.利用报刊媒介进行民主革命的舆论动员
D.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历史人物
8.(加试题)(2016·金华十校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古今中外思想家的思想,有的倾向于唯物主义,有的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下列思想中,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有()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②“求知是人的本性”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④“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加试题)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历史上曾经有皮黄等称呼B.以徽戏和汉戏为基础逐渐形成
C.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D.徽戏进京标志着京剧正式形成
10.(加试题)诞生于120年前的电影艺术,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下列有关电影事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1896年北京徐园“又一村”第一次放映了“西洋影戏”
B.《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C.查理·卓别林是“默片时代”的代表人物
D.1927年《爵士歌手》标志电影技术进入有声电影彩色时代
11.(加试题)(2016·宁波市九校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作为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美术流派,它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这种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也是达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极致。
下列作品中属于该美术流派的是
()
《自由引导人民》《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A B
《向日葵》《格尔尼卡》
C D
12.(加试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A.七大、十五大、十六大、十八大
B.遵义会议、十四大、十六大、十八大
C.七大、十四大、十七大、十八大
D.遵义会议、十五大、十七大、十八大
13.(加试题)“从某些方面看,1977年甚至可以用国歌里的一句话来形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这句话最有可能指的是()
A.“四人帮”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
B.“双百”方针继续贯彻,各种观点盛行
C.高考制度中断十年,出现“人才断层”
D.“大跃进”蓬勃兴起,严重破坏生产力
14.(加试题)(2016·4月浙江选考)有学者认为:“在康德那个时代,启蒙意味着一种觉醒,从自然王国中发现真理,用真理取代宗教迷信;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启蒙意味着一种背叛,要求砸碎几千年以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纲常礼教的枷锁。
”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欧洲启蒙运动源于对宗教神权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旨在“背叛”封建纲常礼教
C.启蒙思想家因“觉醒”与“背叛”的矛盾而求索
D.思想启蒙的历史蕴涵着“觉醒”与“背叛”的变奏
15.(加试题)(2016·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10月联考)下图为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作品《以马忤斯的晚餐》。
它描绘的是耶稣复活后在一次见面会上向他的门徒现身的情景,画中卡拉瓦乔没有把耶稣的门徒描绘成光辉的圣徒,而是描绘成卑贱的普通农民。
据此判断此画的创作背景是()
A.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
C.启蒙运动的开始D.欧洲开始早期殖民扩张
二、非选择题
16.(加试题)古代中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行虽如桀纣,到(位次)从必尊……以世(世系)举贤,虽欲无乱,得乎哉?——《荀子·君子》材料二(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适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三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
——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是哪一种选官制度?据材料一,分析荀子反对它的原因。
(2)归纳材料二中选官制度的演变特点(不得摘抄原文)。
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17.(加试题)17~19世纪欧洲无数学者和思想家在发展和表达一些新的思想。
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以至可以说是一场思想革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作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作人类的成员。
他们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
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刘宗绪《世界近代》材料三达尔文的革命是19世纪科学中的主要革命。
它摧毁了以人为宇宙中心的宇宙观,而且“在人的思想中引起了一场比自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得以再生以来任何其他科学的进步更伟大的变化”……达尔文进化论的巨大的革命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于超出科学之外的内容,产生于人们所说的并存的思想革命。
——科恩《科学中的革命》
请回答:
(1)结合所学,列举“哲人们”发现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哲人们”发现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有何内在一致性?
(2)根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启蒙运动对欧美政治文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什么“达尔文的革命是19世纪科学中的主要革命”?举例说明达尔文进化论影响下中国所产生的思想革命。
答案精析
1.D[根据材料“热情接待各派学者,向他们咨询治国方略”说明了众多的当权者都礼贤下士,给各派学说的存在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故D项正确。
]
2.D[材料无法体现科举制下知识分子以安定天下为己任,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古代知识分子以读书为唯一理想归宿,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古代知识分子不愿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故C项错误;据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可知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社会意识,故D项正确。
]
3.C[秦、汉初以军功选官,故A项错误;魏晋南北朝,实施九品中正制,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与材料“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累世经学。
……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相应,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唐宋时期,一改魏晋以来以门第取士的方式,实行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明清承袭隋唐以来的科举制,故D项错误。
]
4.C
5.C[理学兴起于北宋,提出“三纲五常”思想的人是汉代的董仲舒,故A项错误;汉代的董仲舒就开始关注伦理问题,故B项错误;魏晋南北朝玄学盛行,在唐代佛、道思想盛行,但是南宋的朱熹却完成了新儒学的改革。
朱熹的深刻之处在于,把孔孟置于正宗,同时又把董仲舒阴阳五行,以及佛学高度一元化的哲学和道家无为的思辨精神,加以整理,故C项正确;强调“民本”思想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故D项错误。
]
6.B[政府大力推行社会福利救济,与人们受教育程度高无关,故A项错误;政府大力推行社会福利救济反映出社会财富充盈,人民也自觉进行社会互助,是儒学复兴,理学道德教化的结果,故B项正确;经济发展,与人民也自觉进行社会互助无关,故C项错误;这一状况与民族矛盾尖锐无关,故D项错误。
]
7.C[“根本目的”多从阶级属性及其核心追求方面去解读,1905年《民报》创立,其是宣传民主革命思潮的主阵地,从这一角度分析备选项,可知C项最佳。
]
8.C[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西方思想的演变。
“人是万物的尺度”指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特征,①符合题意。
“求知是人的本性”强调求知的重要性,带有理性主义的特色,②不符合题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体现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③不符合题意。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指细微的东西和更渺小的东西相
比具有大的属性,人们眼中巍峨的泰山和广阔的宇宙相比就显得很小,体现出相对主义特征,④符合题意,故C正确。
]
9.D[清代乾隆年间徽戏进京是京剧形成的重要过程,但京剧正式形成是此后各剧种融合的结果,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
10.C[1895年底电影才诞生,不可能传入中国这么快,故A项错误;《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故B项错误;查理·卓别林是“默片时代”的代表人物,故C项正确;1935年《浮华世家》拍摄成功,标志电影技术进入有声电影彩色时代,故D项错误。
] 11.C[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绘画艺术。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它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描述的美术流派为印象画派,而《向日葵》是印象画派的代表作,故C项正确。
《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画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属于现实主义画派;《格尔尼卡》属于现代主义美术,故A、B、D项错误。
]
12.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思想被写入党章是在中共七大,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是在中共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是在中共十六大,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是在中共十八大,A项符合题意。
]
13.C[“文化大革命”于1976年结束,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双百”方针继续贯彻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新时期的文化政策,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77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故C项正确;“大跃进”开始于1958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
14.D[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源于对宗教神权的“觉醒”;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C表述不正确。
故选D项。
]
15.B[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把耶稣的门徒描绘成卑贱的农民,使得上帝更容易接近和理解,突出宗教与普通人生活的关联性,符合宗教改革的内涵,故B项正确。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文艺复兴的原因,故A项错误。
启蒙运动彻底批判宗教特权,提倡理性,故C项错误。
早期殖民扩张在图片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 16.(1)制度: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原因:选官不以品行为依据,只看出身(血缘);容易造成政治黑暗、混乱。
(2)特点:历代沿用;不断完善(逐渐规范) ;趋于公平(公正)。
作用:打击门阀士族(豪强宗法势力);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17.(1)列举: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三权分立、法律至上等。
一致性:理性。
(2)影响: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如法国大革命;为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如美国1787年宪法。
(其他例子亦可)
(3)原因:①摧毁了以人为宇宙中心的宇宙观,否定了神创论;②促进科学发展;③推动思想解放。
说明:对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