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为一大事来》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为一大事来》读后感
永恒的话题永远的追求——读《人生为一大事来》有感难得的假期难得的空闲终于放缓了马不停蹄的脚步停下了批改作业的红笔可以坐在书桌前静静地看看书享受阅读的乐趣收获一份精神大餐。
《人生为一大事来》是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所写有近50万字500页是《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里的第一本。
刘彭芝的教育思想很突出她雄才大略一心要争一流要把人大附中办成世界一流的中学包括具有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老师队伍、一流的学生来源、一流的课程深度和广度、低于世界水平的师生比例、一流的硬件设施、充足的财源、毕业生能有考入一流大学的较高的比例、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以及一流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气质。
这十个“一流”是刘彭芝校长1997年提出来的她自当“领跑员”不歇脚地为此奔跑了7年结果是她跑成功了。
书中列举了相当多的例子描写人大附中怎样把外国名校在不同领域里比了下去以及许多学生夺得了世界级的金奖人大附中真的成了世界一流真是了不起呀!读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的新作《人生为一大事来》我一直被一种浓得化不开的爱所
感动。
她爱事业、爱学生、爱同事、爱朋友、爱家人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她的人生那就是“爱”。
她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因为她认为教育是塑造人灵魂的事业教育是编织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快乐的、幸福的。
她欣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人生为一大事来”在他眼里做一名好教师、当一名好校长就是人生的大事为这一大事而奋斗即使呕心沥血即使衣带渐宽也是快乐的、幸福的。
正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热爱使她站在“领跑人”的位置瞄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领着全校教职员工不停地奔跑领着一茬又一茬的孩子不停地奔跑。
在奔跑中破旧的校舍不见了又潮又暗的食堂不见了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的操场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现代化的教学楼是宽敞明亮的食堂是整修一新、铺着塑胶跑道的体育场。
在奔跑中校园网建起来了远程教学教室建起来了鼠标代替了粉笔屏幕代替了黑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遨游世界就能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孩子听同一堂课讨论同一个问题。
在奔跑中一个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个性的舞台搭建起来了;鼓励学生走进科学研究前沿的科学沙龙、虚拟科学实验室建起来了。
她爱每一个学生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爱孩子们的每一声叹息、每一串笑声都会牵动着她的神经她会为他们的成功喜极而泣也会为他们遭遇挫折而忧心如焚。
正是对学生的这种爱使她要将学校建成孩子们最喜欢、最向往、最留恋的地方不仅要让他们通过现在的努力获得将来的幸福还要让他们现在的成长过程充满幸福和快乐。
于是学校为敢于竞争、敢于表现的学生搭建主持人大奖赛的舞台为敢于张扬个性、希望展示才华的人搭建竞选的舞台为文艺爱好者搭建表演的舞台为体育爱好者搭建让梦想成真的舞台。
一个个追梦少年在人大附中实现了自己的梦想——15岁的少女举办了个人音乐舞蹈专场;上高三的学生举办了自己的个人摄影展;17岁的男孩成为世界三大F1车队之一的迈凯轮车队的签约车手。
正是对学生的这种爱使她要让学生享受到一流的教学。
于是先后有16位博士走进了校园走上了讲台;全校100多间教室都装上了多媒体视听系统每一间教室都能跟网络连接每一间教室都能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奔跑。
正是对学生的这种爱使她要让学生的思维自由放飞让他们成为思想的主人而不人云亦云;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在研究性学习中自己找到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于是学校创建了研究性
学习的网络平台办起了超常教育实验基地开辟了人才成长的快车道。
对爱刘彭芝校长有着自己的诠释。
她说:爱是自然流溢出来的奉献。
有了爱教育工作者才能视学校为家庭视学生为子女视同事为手足;才能有信念、有责任、有激情;才能拒绝平庸、追求卓越、出类拔萃;才能把教育事业当做人生大事全心全意坚定不移无怨无悔。
吕梅芸 20__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