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耳朵叫醒(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在青歌赛上听到⼀个傣族⼥孩婉转质朴的歌声后,我便对这原⽣态的声⾳深深着了迷。
好不容易盼到了⼀个暑假,便兴奋的随着爸爸妈妈⼀同去了云南,期待着与那种未经雕琢却莺声出啭般令我魂牵梦绕的声⾳再次邂逅。
刚驶⼊景区便再次听到了那期待已久的声⾳,不同的是这次那美妙的旋律不再是⼀枝独秀,⽽是此起彼伏地萦绕在我的⽿畔,空⽓中的每⼀处都溢满了悠扬动⼈的⾳韵。
导游笑说,咱们来的还真巧,今天游玩的地⽅是⼀个原⽣态的村落,刚刚被开放为景点,⼀草⼀⽊都没有被刻意雕琢过。
我望着前⽅隐约的⽚⽚鲜亮的⾐裳不禁感叹到,这真的是⼀个充满着浓浓⾳乐⾊彩的民族……
我们⾛在村落⾥被宽⼤的树叶遮掩着的⼩路上,路两旁是挨挨挤挤⽆序地散落着的⽵楼。
我拿起相机,镜头对准那泛着潮⽓的⽵楼,正要按下快门,便听到⼜⼀袭轻灵的歌声从⽵楼上飘过来。
我拉近了镜头,才发现⾼⾼的⾐服堆后⾯隐约有个穿着暗红⾊⾐服的⼥孩,也就⼗三四岁的样⼦,正蹲在那⾥洗着⾐服,瘦瘦矮矮的⾝躯⼏乎被⾐服遮挡住,歌声便从她那⾥飘荡出来的……这真的是⼀个会唱歌的民族,我寻思着,却有些别扭地将这⼀幕定格……
午饭是在当地的⼀户⼈家⾥吃的。
跪坐在旧旧的⽵楼上总让我有种不踏实的感觉,仿佛时刻有种要塌下去的危险。
我不敢乱动,便⽼⽼实实呆在原地,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屋⾥东西很杂,有种乱糟糟的感觉,⼜好像也可以收拾过了。
细数,也就⼀个⽴着的电扇,⼀台⽼款式的电视,⼀个⽊制的长桌,上⾯有两个红⾊的暖⽔瓶,⼏包⽩糖,和⼀些零零碎碎的⽊制品。
类似于书架的⽊台⼦上有⼏个打⽕机,⼏幅扑克牌,都⽐较新,好像是专为客⼈准备的。
看着看着却总感觉少了些什么……
这家⾥有两个⼥孩,⼀个⼗岁出头的样⼦,还有⼀个还⼩,⼤概四五岁。
她们俩都穿着红绿相间的裙⼦,头发低低地扎成⼀束,⼤点的有些乱遭糟的挽了起来。
两个⼈在我们不远的地⽅,紧贴着⽵墙站着,⼿背在后⾯,眼睛直溜溜地看着我们,我⼀看她们却⼜⽴马避开。
我⾛了过去,想跟她们聊⼏句。
我先跟那个⼤⼀点的⼥孩⼦搭了话:“你会唱歌吗?”“嗯。
”她轻点了头,眼睛⼀直没⽅向的乱转,就是不看我。
我便请求她唱了⼀⾸歌,⼜是那种美妙的声⾳,淡淡的,纯纯的,美到让我不敢相信是眼前这稚嫩的⾯孔所发出的,⼜是个会唱歌的⼥孩。
我有些激动地⿎起了掌,她羞涩的笑笑,头更低了。
“还会什么呢?”我⼜问。
她咬着嘴唇,似乎想了很久,⽤极⼩的声⾳说出了两个字:“唱歌。
”我不禁为她的天真笑了,却感觉笑的有些勉强。
“上什么学呢?”这次她答的挺快,声⾳也稍稍⼤了点:“没上学。
”“上学没⽤,会唱歌,做事就⾏。
”⼀旁的⼩⼥孩笑咧咧地冲我说,“我也会唱歌,要不要唱给你听呢?”显然,⼩⼥孩⽐姐姐活泼。
“嗯,好啊。
”我笑笑,却⽣⽣的感觉到⾃⼰笑的是那么僵硬。
⼩⼥孩的声⾳没有姐姐那么悦⽿动听,却也已经令⼈叹服不已。
我⿎掌,却不知道该如何结束这段对话,便拿起相机:“来,我给你们两个会唱歌的⼩丫头拍个照⽚!”两个⼥孩听了仿佛⽴马站直了,⼿依旧紧紧背在后⾯。
咔嚓……
回来的路上,⼤家都兴⾼采烈地聊着当地的⼩吃,当地的风景,当然还有刚刚邂逅的美妙歌声。
“这⾥是不是每个⼈都能唱出那么好听的歌啊?”有⼈问导游。
“那当然了,他们从⼩就学,这是个会唱歌的民族嘛……”车厢⾥⼀⽚洋溢着满⾜与开⼼的笑声。
我没作声,突然⼀阵⽿鸣,仿佛不太能听的清那歌声的美妙……
我打开相机,两个⼥孩规规矩矩地站着,天真的脸庞上泛着笑容,两个深深的酒窝陷在脸颊两侧,仿佛溢满着我所流连的歌声,在相⽚上投下⼀⼩⽚阴影……突然想起慈禧曾经看完洋⼈的照⽚后说的⼀句有些荒唐的话:“⼩孩⼦脸上怎么可以有阴影,还是画的像好……”
⽿边⼜回响起曾迷恋的⾳韵,却那么模糊,这次想把⽿朵叫醒,醒醒吧,⽿朵,听听那⾳韵是否迷⼈?听听那唱着歌的⼥孩是否已经醒来?听听还有多少⽿朵还在睡梦中陶醉于尘世旋律的浮华,陶醉于腐朽的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