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2021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九江市2021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四)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的确(dí) 解剖(pōu) 不逊(xùn) 邮差(chāi)
B.泄漏(xiè) 瞥见(piē) 捕获(bǔ) 教诲(huǐ)
C.绯红(fēi) 芋梗(ɡěnɡ) 发髻(jì)系住(jì)
D.匿名(nì)霉菌(jūn)畸形(qí) 诘责(jié)
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她轻盈的舞步、优美的姿势,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B.小明成功偷取了办公室的模拟试卷,大家表达了由衷的赞赏。

C.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久久回荡在体育场的上空。

D.他作为学校教师队伍中的新秀,承担了大量的教科研任务。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矼长10余米,宽仅1米,两侧是千仞悬崖,深不可测
....,其形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鲫鱼之背,故名鲫鱼背。

B.在男子400m自由泳决赛的争夺中,孙杨惜败于霍顿屈居亚军,那天从赛场出来,孙杨抱着熟悉的记
者哭到不能自已
....。

C.从80年代中期起,一股对抗光辉道路的思想在潜滋暗长
....,它的源头是经济学家赫尔南多·德·索托。

D.驾车在S306蚌埠至沫河口段疾驰,路面坦荡如砥
....,阳光从树叶的间隙投射到道路上,给路面增添了许多斑斓色彩。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A.班上的同学几乎都对班长十分佩服,他们都认为她对工作十分尽职,也有能力胜任班长一职。

(删去“几乎”)
B.由于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网络付款方式的广泛运用,使交易变得更加便捷。

(将“便捷”改为“便利”)
C.这次复试成功,将决定她能否顺利考入这所大学。

(在“成功”前加上“能否”)
D.2017年2月,芝麻信用与深兰科技合作推出快猫无人值守便利店出现。

(删去“出现”)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B.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

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二、名句默写
6.(9分)填空。

(1)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

(杜甫《春望》)
(2)崔颢的《黄鹤楼》中写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殊的《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蕴含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龟虽寿》中表现曹操老当益壮,要积极进取,完成统一大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7.根据拼音写出句子括号处应填人的词语。

(1)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zǔ è()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2)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jū gōng ()。

(3)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zhāng huáng shī cuò()。

(4)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dàng rán wú cún()。

四、诗歌鉴赏
8.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9.(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
饱而身毙。

再者,不敢纵逸。

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

若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
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

朕既在九重④,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

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⑤。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

②存:抚恤。

③耽:沉溺。

④九重:深宫之内。

⑤存意:用心操
劳国事。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
(2)行弗.乱其所为(__________)
(3)犹割股.以啖腹(__________)
(4)若耽嗜.滋味(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管夷吾举于.世/皆以美于.徐公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时有物外之趣
C.曾益其.所不能/其.如土石何
D.故卿等为朕之.耳目/辍耕之.垄上
4)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3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5)(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_________,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
观点,然后从正反两面进行推论,最后概括出_________的中心论点。

(乙)文太宗认为“为君之道”首先要_________。

1)(甲)(乙)两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都提出了治国的观点,这些观点有何异同?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

10.阅读文言文《愚公移山》,回答小题。

(14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2分)
(1)惩.山北之塞 ( ) (2)甚矣,汝之不惠.。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3)本文语言简洁,但也生动。

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下面这一劳动场面
....描绘出来。

(3分)
(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_______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3分)
5)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
......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4分)
六、现代文阅读
11.(二)
我有一位好朋友,很苦恼,因为他与父亲的关系很僵,父子俩常面对面地坐着,一两个小时没一句话可说。

朋友认为父亲不理解他,换句时máo()的话来说,就是父子之间存在着很深的代沟。

最近,朋友受公司派qiǎn(),要到南非的开普敦去工作。

他回到家里,吃完饭,父子俩又面对面地坐在沙发上,谁也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儿子开口了:“爸,我想跟您谈一件事!”
“什么事?”父亲(平静、安静)地问。

“我要到开普敦去工作了。


“哦,我知道了。


停了一会儿,父亲问道:“什么时候走?”
“后天。


“哦,我知道了。


“那……什么时候回来?”父亲往前(挪了挪、靠了靠),急切地问。

“我不知道。


“哦,我知道了。

”父亲说这句话时,儿子看见父亲眼里(噙、含、闪)着泪花。

房间里又沉寂下来了。

过了一会儿,父亲颤巍巍地站了起来,摇晃着走向书房。

儿子看着父亲摇晃的背影,眼睛也有些湿润,想喊住父亲,但终究没有说出口。

过了一会,父亲从书房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本《世界地图册》和一支钢笔。

走到儿子面前,有些激动地问:“开普敦在哪里?”
儿子拿过地图册,指着说:“看,就在这里!”
“在这里……”父亲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用笔在开普敦所在的位里点了一个红点,又在镇江所在的位里
点了一个红点,然后画了一条红线,将镇江和开普敦连接起来。

父亲眼噙着泪水,哽咽着对儿子说:“在我想你的时候,我就看看这张地图上的两个红点一条红线!”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时máo()派qiǎn()。

2)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在下面画线,使语句更加流畅。

3)文中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
4)全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如何理解?
5)试给选文起个题目:________
12.珍藏母亲的谎言
①母亲有时也说谎。

②当我们跌跌撞撞刚学会走路时,总会莫名地摔跤,趴在地上可怜巴巴地抬头瞅着跟前的母亲,渴望一双大手伸过来。

母亲却说:“别怕,站起来。

”自己趔趔趄趄地站起来,母亲已经退后了许多,伸着双臂在前方
等待,于是又开始向前蹒跚迈步。

③当我们整日被病痛折磨得哭天喊地时,母亲总会及时地端来一碗白开水,拿来药片。

望着那些药片,心里顿时紧张起来。

母亲却说:“别怕,一点儿都不苦。

”吃下药片,睡上一觉,果然又能活蹦乱跳了。

谁说药
一点儿不苦,其实只是自己强忍着不哭不叫罢了。

④当我们背上书包时,总是不愿离开温暖的家,站在家门口,多么希望母亲说一句“不想去就别去了”或者“要不我陪你去”。

可母亲却说:“必须自己去上学,别想赖在家里。

”自己只好怏怏地踏上上学的路,这一走就走了十几年。

其实母亲一直跟在身后,悄悄地目送、心送自己上学,这一送也送了十几年。

⑤当我们被学习成绩搞得焦头烂额之时,母亲总会在一旁默默地关注、鼓励着。

考得不错,拿着100分的
试卷,兴冲冲地横在母亲面前,她们会平静地说:“值得鼓励,别太骄傲,要再接再厉哟。

”其实,她们和自
己一样,早在心里或躲在角落里兴奋呢!考得不好,垂头丧气地和母亲诉苦,她们会满脸笑容地说:“没关系,别太难过,下次努力就是了。

”其实,她们和自己一样,早已万分着急,想着如何努力的办法。

⑥当我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失恋、婚姻不成当然在所难免。

经常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以泪洗面,或者整夜失眠。

母亲却似乎不懂自己的心思,在门外说着“风凉话”:“别难过了,咱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那
是你们没有缘分。

等缘分来了,谁都挡不住,不用着急。

”这么一说,心里还真敞亮了许多。

其实母亲早又托人去人家那里说情去了,为挽回这段姻缘跑前忙后地尽心尽力着。

⑦当我们被工作整得晕头转向时,总会忘记了远在家乡、守在家里的母亲,有时连续一个月电话都不打一次,甭说常回家看看了;有时母亲打电话过来,还会紧紧张张地说自己太忙,一会儿再打吧。

母亲强颜欢笑
地说:“忙吧,别惦记我们,忙就不用回来了,我们好着呢,放心吧。

”殊不知电话那头的母亲会多失落。

她们肯定是在数着日历、枕着回忆过日子,盼星星、盼月亮地盼儿女归来。

⑧当我们抽空回到家里团聚时,最高兴、最忙碌的肯定是母亲。

准备了一桌饭菜,等儿女、孙辈都坐好唤
母亲来吃时,她们却说:“你们先吃。

”转身又去忙活了。

吃完饭,母亲又靠前收拾起了那狼藉一片的餐桌。

我们过去帮忙,可她们说:“你们歇着去,不累。

”一把把我们推开。

走时,给母亲丢下些零用钱,她们却说:“你们在外需要钱,我们在家花不到钱,有钱。

”死活不要,只得悄悄地藏下。

其实,我们心里清楚,
母亲忙一天怎么会不饿、不累;上了年纪,挣不到钱,怎么会不缺?
⑨母亲的谎言还有许多,可就是这些谎言,让我们觉得无比幸福,受益终身;有时明知是受骗,却也暖意融融,母亲的谎言值得一辈子去享受、去珍藏。

1)文中写到的“母亲的谎言”有什么共同特点?
2)正如作者所说:母亲的谎言还有许多。

作者是怎样把这么多的“谎言”写得条理清晰的?
(提示:可从顺序、修辞等角度分析)
3)文中画线的句子,按“当我们……时,母亲……”的句式来写,请你按这样的表达修改第⑥段的第一个
句子。

4)文中第⑧自然段加点的“其实”一词用得很妙,你能说说它有什么作用吗。

七、语言表达
13.根据材料写出对联的下联。

“……哟呦鹿鸣,食野之蒿。

仅有嘉宾,德音孔昭。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和张宝艳夫妻的颁奖词让人眼前一亮,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诗经》《宋词》等国学经典。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养分。

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上联:读经典丰富人生
下联: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14.“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自然万物皆能容纳,一个人、一个国家何尝不应如此呢?容纳是包容,是接纳,是一种胸怀和气度……它是一个人人格完善的根本,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前提。

请以“容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己立意;③自选文体,但要文体明确;④全文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6.(1)浑欲不胜簪(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字词书写
7.(1)阻遏(2)鞠躬(3)张皇失措(4)荡然无存
四、诗歌鉴赏
8.1)“蓬草”随风飞转,古代诗文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出身不由己的感慨,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愤懑。

2)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所见风光,表达了他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心情。

五、文言文阅读
9.2)使……痛苦违背(意愿大腿喜欢,特别爱好
3)B
4)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

5) A:列举事例;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先抚恤百姓(心存百姓)。

1)同:都强调了治国需贤臣辅佐这一内因。

甲文强调朝廷要有严格执法、直言敢谏的贤士;乙文强调贤臣犹如君主的耳目,要用心操劳国事。

异:甲文还强调外因也能导致亡国的观点,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国家就会灭亡。

而乙文没有涉及外因。

10.1)每小题各1分)(1)惩:苦于(2)惠:聪明,现在写作“慧”
2)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九十岁了,面对大山而居住。

3)参考: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稍长的三人挑着担,拿着镐上了山,凿岩石,挖泥土,挥汗如雨,号声震天,再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山路上踏下的那一道道足迹成了山脊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加入描绘语句的给3分,只翻译的给2分。


4)嘲讽、怀疑(1分)语言、动作(1分)
5)启示(示例):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在当代社会,充
满了机遇和挑战。

我们如果想建立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发扬“愚公精神”
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现代文阅读
11.1)髦遣
2)平静;挪了挪;噙。

3)铺垫、伏笔;文中写朋友认为与父亲有很深的代沟,认为父亲不能理解他,其实是自己对父亲的了解太少。

4)全文叙述了朋友将要去开普敦工作,告诉父亲即将远行,父亲尽管言语简单,可是表现出了他对儿子的牵挂、疼爱与思念。

父爱与母爱是有区别的,父爱常常不善表露,但更显深沉。

所以不应责怪父亲对
自己不理解,应从自身思考是否对父亲的关爱太少。

5)父爱
12.1)都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顽强成长,工作生活的顺心顺意的呵护与关爱,都让孩子觉得无比幸福,受
益终身。

2)按时间顺序,用排比的段落,选取“我”人生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七个阶段来写。

3)示例:当我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面临失恋、婚姻不成的困境时,母亲总会跑前忙后尽心尽力(或“总
会好言宽慰”)。

4)“其实”说的是“母亲”的真实行为与做法,这个词语与前文写到的“谎言”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母亲的爱,表现母亲看似“无情”的语言中其实隐含着深挚的关爱。

七、语言表达
13.爱国学完善自我品美文润泽心灵
八、作文
14.容纳是一种养生境界
我住的家属院中,有一位老人,他活到了99岁,还耳不聋、眼不花地坐在自家门前,和过路邻居笑着打招呼.遇到星期天,他还主动招呼邻里听他唱一嗓子戏.人人都稀罕这位老人的乐观人生,有人问老人的养生妙诀,老人笑笑,接着就说些诸如诸葛亮与周瑜的故事给大家听.
老人说,他的长生秘籍就是“容纳”二字,容纳别人等于释放自己,容纳别人有路走,自己走路就没有绊脚石.
可见,容纳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养生境界.在充斥物欲的社会,身边的大小纷争总会不断.但只要在心中保持
一份容纳,一份宁静,说不定“退一步海阔天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体现了容纳的至理.有一个叫张英的人,写下“让他三尺又何妨”,与邻居化干戈为玉帛,就有了以容纳别人闻名的“六尺巷”.
作为时下的我们,心中似乎缺少了这份宽容.在日常生活中,总有些人,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耿耿于怀,与身边的上司、同事、同学、朋友相互摩擦,矛盾不断,反目成仇,甚至还有人大打出手,不计后果.这些人在处理身边的人和事时,从不审视自己到底是做得对,还是错.一些人不愿放下高傲的架子,不愿用容纳的心,去面对周围的纷杂.
我们打造和谐家庭,和谐社会,还有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非常需要人人学会容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