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第二单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在哪里(1)
主备人:李秀梅备课日期9.26 上课日期: 序号:6 【教学目标】
1、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2、感受活动、创作的快乐,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重难点】
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

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日历上的秋天。

1、请学生小组合作,在日历上寻找秋天的话题——立秋。

2、探讨“立秋”的含义。

二、校园里的秋天。

1、将学生分成7个小组。

2、从校园植物的变化中找秋天。

(例如:菊花开了、地上有落叶等。


3、从同学们的衣着变化中找秋天。

4、画或写《观察记录》。

5、进行汇报与评比,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三、秋天的发现。

1、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大自然中寻找秋天的发现。

例如:介绍自己秋天去某某公园看到的景象,介绍自己居住小区的秋景等。

2、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发现,教师在黑板上用文字和简笔画形式记录。

3、让学生将自己从电视里听到的天气预报和记录班里温度计的情况报告给大家,并请大家说说现在的温度与夏天相比有什么不同?温度是一天天地慢慢升高还是降低。

4、总结秋天的发现。

四、描述秋天。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秋天的资料、图片,尝试从色彩入手描述秋天。

2、小组派代表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本地及外地秋天的情况。

并在全班同学面前描述秋天,说说自己在色彩方面的感受。

五、活动小结、评价。

1、今天大家都表现很好,老师要奖励同学们,介绍“灵活星、智多星、团结星、能说会道星”。

2、根据大家的表现,小组里评一评每个同学能得到什么星?
3、说说今天的收获。

秋天在哪里(2)
主备人:崔维红备课日期9.26 上课日期: 序号:7
【教学目标】
1、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2、感受活动、创作的快乐,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重难点】
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

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我为秋天画张像。

教师带领学生们把自己看到、想到的秋天美景,通过手中的画笔以“我眼中的秋天”为主题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

二、美丽的秋叶娃娃。

1、将准备好的树叶做成面具,每人一个。

做法:⑴将较大的树叶直接盖住脸部,在眼睛处挖洞。

⑵形状较小的树叶贴在硬纸板上,眼睛处挖洞。

2、自我介绍。

学生一个一个地戴着面具出场,向大家介绍自己叫什么叶子、什么形状、有何特点等。

3、树叶知识竞赛。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

如:杨树的叶子什么样?
柳树的叶子什么样?
哪些树的叶子变黄?
哪些树的叶子变红?
哪些树的叶子还是绿的?
三、小制作创意大赛。

1、教师鼓励学生想出各种方法,进行留住秋天的美工活动。

⑴树叶印画:把树叶蘸上颜料,压在白纸上,轻轻拿起树叶后,就会出现一幅美丽的树叶画。

⑵树叶贴画:利用各种形状的树叶拼摆粘贴成各种图案。

⑶种子贴画:用瓜子、花生、红豆等制作各种贴画。

⑷制作项链:用树叶把各种小红果或树叶穿成一串做成项链。

⑸制作小乌龟:用半个核桃和橡皮泥一起做小乌龟。

⑹制作小橘灯:把橘子轻轻地捏软,用刀平切带把的一面,利用筷子等工具把橘子瓣掏出来,用线在橘子开口的一面把橘子拴起做提手,放上一小节蜡烛。

⑺花生耳环:用花生壳做耳环。

做法:沿花生开口的地方轻轻挤开一个口,然后夹在耳朵上做耳环。

秋天的收获
主备人:崔丽芳备课日期9.26 上课日期: 序号:8
【教学目标】
1、观察并参与秋天的收获,体验丰收的喜悦,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

2、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

3、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

【重难点】
观察并参与秋天的收获,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

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过程】
一、收获的季节。

1、课前准备:让学生通过观察、访问、看电视、亲身体验等多种形式,了解本地区秋天的收获情况,感受秋天收获的喜悦。

2、小组交流:同学们将自己观察、访问、看电视、亲身体验等情况和感受进行交流。

可采取模拟表演等方式进行。

二、珍惜劳动成果。

1、围绕丰收果实是怎样得来的,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2、学习古诗、古训。

古人诗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首《悯农》道出了先人对于粮食的珍惜与重视。

多么朴实的感情,多么实在的道理啊!节约是美德。

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这首诗,珍惜粮食,爱惜食物,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不要浪费粮食。

三、举办丰收展。

1、请学生将自己准备的秋天的果实拿出来。

2、每个学生在集体前面介绍自己带来的果实的名称、特点等。

3、将准备好的秋天的果实分类摆放在一起,举办丰收展。

4、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方法将这些秋天的果实留下来。

四、大家来品尝。

1、小组合作,洗净手和水果后,削皮切块或去壳。

2、每组做1个水果拼盘,比一比谁的拼盘有创意,水果色彩搭配得当。

做拼盘时,不允许用手直接拿水果,必须用筷子。

3、品尝水果拼盘。

请学生蒙住眼睛品尝,并说说自己品尝的是什么水果,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

秋游去
主备人:李秀梅备课日期9.26 上课日期: 序号: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外出秋游的物品,不攀比,不盲从。

2、了解一些出行的安全常识,培养守秩序、爱护环境等基本的文明行为。

【重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适合秋游的物品,了解一些出行的安全常识。

培养守秩序、爱护环境等基本的文明行为。

【教学过程】
一、秋游的准备。

1、同学们,这个星期四我们就要去秋游了,秋游时,你打算带什么东西去呢?
2、请几名学生说说自己准备带的物品。

3、小组讨论:秋游带多少东西才适量?
4、小组合作:大家互相商量,设计出行的物品清单。

5、小组派代表像大家介绍本组准备的物品以及选择这些物品的理由。

二、闯关游戏。

1、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负责把守一道关,围绕守关内容,小组同学讨论问题答案。

教师巡视,作适当补充。

⑴秋游出发前要检查什么?
如:水是否够,衣服、鞋是否合适等。

⑵乘车时应注意什么?
如:上下车守秩序、互相谦让等。

⑶游玩时怎样防止丢失和掉队?
如:和集体一起活动,掉队的应急措施等。

⑷大家一起游玩时,怎样做到互相关心和帮助?
如: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

⑸怎样保护旅游点的环境?
如:不乱丢垃圾等。

⑹秋游完,回家路上应注意什么?
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等。

2、每个小组推荐2至3个同学闯关,其他同学把守本组负责的关口。

3、闯关的同学走到第一道关口,回答问题,守关的同学做裁判,全部答对进入第二关,没能答全时,该组这名同学被罚下,其他成员继续依次闯关。

(被罚下的同学,可以在其他组同学没能答全时,补充正确答案,再加入闯关。


4、最后,看哪组闯关同学全部过关、安全回家,则获得“小小旅行家”奖。

三、活动延伸。

说说这个星期四秋游时你会如何做?
秋天的节日
主备人:崔维红备课日期9.26 上课日期: 序号: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们秋季里的民族传统节日,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说,同时了解人们为了团圆而过中秋节。

2、通过学习采访他人、观看网上资料等多种方法了解月亮的基本概况和人类探究月亮的相关信息。

3、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

【重难点】
知道中秋节是我们秋季里的民族传统节日。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忆中秋——激发学生爱家庭的情感。

1、师:同学们,你们刚过完中秋节,还记得今年的中秋节是哪一天吗?
2、学生回答。

(出示日历表,看看学生说得对不对)
3、师问:你对中秋节有哪些了解?
先请学生说说。

(阿拉伯数字下面的汉字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农历,农历八月十五正好在秋季的中间,所以叫中秋。

它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是我国独有的传统节日。


4.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年的中秋节你是怎样和家人过中秋节的?”
在学生介绍的时候,教师适时指导。

5、上网了解其他班的同学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6. 中秋节除了有这么多的传统活动以外,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你知道有哪些传说吗?
请两名学生先说说。

其他同学补充。

7、听配乐故事:嫦娥奔月。

听后回答:人们为什么要拜月呀?
二、了解月球——愿意探究月亮的奥秘。

1、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
2. 你对月亮有什么了解?
3.让我们一起到月亮上看一看,进一步了解一下月亮。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登上火箭了,就要到月亮上了,请大家争开眼睛看一看。

(放录像)
4. 看完录像你对月亮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5. 课后延伸
导语:人们对月亮的探索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越来越了解月亮了。

你还想了解月亮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