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8册-《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内容: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主备课文《中彩那天》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揣摩品味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感受人物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感悟人物形象,加深对诚信的理解,并能付诸行动。
单元教学重点:
1.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自主识字,理解词义,理清文章思路。
2.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语句来体会人物的品质。
3.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加深对文章的
理解。
单元教学难点:
1.通过揣摩品味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感受人物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感悟人物形象,加深对诚信的理解,并能付诸行动。
单元课时安排:10课时
5 《中彩那天》第一稿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讨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
(3)联系实际,交流一下对“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完成课后第二题;
2.通过合作解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生字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一位普通的母亲,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含义深刻的话,一起读读。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
——一位普通母亲
2、你知道这句名言出自哪里吗?
3、齐读课题:中彩那天
“中”该读几声?“中彩”是什么意思?
二、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然后提出自
学后不理解的词语。
2、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
3、指名全班交流。
三、自学反馈:
1、提示生字词学习的难点。
(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2)馈赠:赠送。
拮据:缺少钱,境况窘迫。
精湛:精深,课文指技术熟练、精通。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指导学生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的顺序,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找找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在讲述故事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呢?相机指导把课文分成三段。
3、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思考:父亲中彩后,“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各自试着把这种感情变化用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来。
(3)指名试读,评价,点拨。
4、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段,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
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写作特点,能复述课文,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学会诚实做人。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段,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写作特点,能复述课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一、导入
回顾课文内容:中奖本来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可这次中彩对这一家人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一)读读第一二自然段,看看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家人?
1 “ 拮据”怎么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读第一句:看出什么?(父亲负担重)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6人——1人结果是----很拮据)你能读出这种度日如年的感觉吗?
小结:认识到这家的一个特点——穷!
2 再读课文,还认识什么特点——富!你怎么理解?(精神富有)
出示句子:“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
读母亲的话。
母亲“常常”安慰家人,看出什么?还能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家境贫穷,但一家人诚实守信)
你能举个例子吗?----什么时候、什么事、母亲常说这句话。
创设情境朗读。
师创设情景导读:(当父亲感到身上担子重时,母亲常安慰父亲,说……
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时,母亲常安慰自己说……
当孩子抱怨没有玩具时,母亲常安慰孩子说……)
小结:这句话成了他们家做人的尺度,他们穷,却诚实守信。
(二)人生富有戏剧性,就是这样一家人,有一天,却中了一个大奖,这对他们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进行了一次巨大的考验。
1、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副板书:母亲——父亲~~~~~ 我()
在这样严峻的考验面前,我们的表现分别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读,再体会体会
生交流:
A、先看母亲:母亲的表现是怎样的?
(1)学生找表现母亲的句子,指名读,引导交流:
从母亲的言谈举止中,你读懂母亲的决定了吗?说说自己的理解。
(她没有隐瞒事实)她的态度是什么?(支持父亲不要车)
B、再看孩子又有怎样的表现呢?从哪看出
激动——兴奋,想与父亲分享——迷惑不解——叫起来
“库伯家富,我们家穷啊!”在车面前,年幼的我没有经受住考验。
C、再看父亲:又有怎样的表现?
(2)指名读描写父亲表现的句子。
师帮助梳理!
①中彩不高兴
②“K”字被橡皮擦掉掉
③打电话还车
④还车后高兴
句子找到了,如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应该先些什么?板书:
写“K”字;擦“K”字;开车;还车
课文先写了什么?这是什么写作顺序?---倒叙
2、指名读写“K”字的话(那我们先来看第一处,读读)
写“K”字代表什么?作标记的行为在干什么?-----表明一份约定、一份事实。
擦“K”字是干什么?如果你是父亲,你作为一家之主,在面对这分大奖时,你在想些什么?引导学生说说擦“K”字的理由:
[(1)、我们全家生活很拮据,可以用这辆车改善生活;
(2)、我是汽车修理工,梦想得到汽车;
(3)、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
(4)、库伯早就忘了买彩票的事,何况彩票是我帮忙买的;
(5)、扩音器喊着我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
(6)、家里人可能也在知道此事后,主张留下来。
]
种种理由,是父亲拿起橡皮使劲擦掉K字,所以,我看了又看,才看到淡淡的K 字。
朗读此部分句子。
(相信父亲在拿起橡皮的时候心情一定是相当沉重的吧,读出父亲复杂的内心活动来。
)(出示句子)
3、父亲多么希望那个K字不存在啊!带着这种心理,父亲开车去了。
师生合作读父亲开车的句子。
领到汽车了,父亲的表现却很反常,你找到了哪些引人深思的词句?
指导读“神情严肃”
严肃到什么程度?看图,再读,读出心情的沉重。
“把我赶了下来”说明什么?……烦
4、父亲开车去了,车得到了,为什么还这么烦?
(A他成了车的俘虏!
B虽然K字擦掉,但阴影永远擦不掉,一生将在不安中度过,将受到良心的谴责。
C 为了教育孩子的问题,心灵压上了一块石头。
D 擦掉K字,把自己一生诚实守信的心灵毁了……)
5、我们来看,在得与失面前,谁的比重大?
父亲得到车以后,会有什么结果?……失去信任、孩子的尊敬、快乐……
父亲不要车,又会得到什么?……道义、信任、友情、家人的尊敬……
小结:多年以后,也许得到的车已变得陈旧,但心灵却难于得到平静;唯有诚信,才应该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所以父亲权衡再三,决定把车还给库伯。
6、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库伯派人来开汽车了,一家人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如果你是库伯,你会说什么……
如果你是妻子,你会说什么……
如果你是孩子,你会说什么……
7 、齐读最后一段。
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这么说?
小结:幸运的中奖也许就这一次,而在这一刻,父亲和我们都坚持了诚信做人,所以说这一时刻是一生中最富有的时候。
8、读了课文,你有怎样的启发和感受呢?能像文中那位母亲一样用一句精炼的语言概括吗?
布置作业:
续写故事:当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会什么表现
呢?展开你的想象,写一写。
板书设计:
5 中彩那天
道德难题:留还是不留
诚实+信用=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