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燕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1

合集下载

2019-北京市燕山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带答案-word范文模板 (15页)

2019-北京市燕山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带答案-word范文模板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北京市燕山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带答案中考一模在命题形式和特点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考的方向,所以学生要好好重视中考一模,多做语文试卷,提高语文分数。

小编为大家力荐了北京市燕山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以及答案解析,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北京市燕山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基础•运用(19分)中/华-资*源%库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6题。

(共14分)①万里长城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浑堪称世界奇迹。

②作为居庸关重要前哨的八达岭长城,典型地代表了万里长城雄伟险峻的风貌。

作为北京的屏障,这里山峦重叠,形势险要。

气势磅礴的城墙南北盘旋延伸于崇山峻岭之中,两侧展开的悬崖上有古人所书的“天险”二字,真实地反甲 (应映)了八达岭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③长城城墙上还分布着数百座雄关、隘4口,其中规模最大的当数嘉峪关。

嘉峪关素有“天下雄关”的美称。

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嘉峪关。

这三道防线之间形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

在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

④古往今来,无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也因长城而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乙 (城征)人未还。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借助万里长城,诗人们或赞叹祖国山河的壮丽,或控诉战争的残酷,或表达浴血沙场报效祖国的决心……长城因诗歌的点缀而更加寓意丰富。

⑤万里长城蜿蜒曲折、奔腾起伏的身影点缀着中华大地的锦绣河山。

登临长城,脚踏历史的方砖,品丙 (味位)中华民族千年沧桑历史,感悟千百年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我们祈祷:愿万里长城永远灿烂,祝福我们的祖国万年长青!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和划线句的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隘口(ài) 万字的笔顺是:B.隘口(yì) 万字的笔顺是:C.隘口(ài) 万字的笔顺是:D.隘口(yì) 万字的笔顺是:2.对文中甲乙丙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反映长征品位B.反应长城品味C.反应长城品位D.反映长征品味3.请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用恰当的关联词将第③段划线句组合成一句话。

北京市燕山地区初中语文毕业年级质量监测一模试卷

北京市燕山地区初中语文毕业年级质量监测一模试卷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 Aspose Pty Ltd.一、基础·运用(共16分)季,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中华民族经历了一场特殊的“考试”。

为更好地认识疫病,学校组织了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某小组对中国的防疫史比较感兴趣,下面是他们查阅资料后形成的一段介绍文字,请根据要求完成(1)-(4)题。

(共8分)人类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与疫病①斗争的历史。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甲】里,疫病几.乎【乙】。

我国有文字明确记载的疫病从商朝开始,甲骨文中就有不少关于“疾年”的记载,这可以说是中国明确记载疫病流行的最早资料。

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严重的传染病都有,种类也各式各样。

目前资料记载较.多、较清晰的是明清时期。

清朝共267年,据《清史稿》记载,出现疫病的年份就有134年,而实际绝不②这些。

有专家估计,单万历七年至十六年的鼠疫就造成山西、河北500万人的死亡。

……从历史上看,疫病一直是和人类共生的。

人类战胜了老的疫病,有了预防措施,新的又不断冒出来,给人类造成麻烦、带来灾难。

三千年来的历史说明,中国是一个勇于并善于抗击疫情的国度。

③。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几.乎(jǐ)较.多(jiào)B.几.乎(jī)较.多(jiào)C.几.乎(jī)较.多(jiǎo)D.几.乎(jǐ)较.多(jiǎo)(2)在这段文字横线的①②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做②止B.①作②止C.①做②只D.①作②只(3)文中【甲】【乙】两处所填的词语都正确的一项()(2分)A.【甲】进程【乙】如影随形B.【甲】进展【乙】形影不离C.【甲】进程【乙】形影不离D.【甲】进展【乙】如影随形(4)结合语境,在横线③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疫病让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同舟共济,战胜了疫情,发展繁衍至今。

2022年北京燕山区初三语文一模(word版含答案)

2022年北京燕山区初三语文一模(word版含答案)

燕山地区2022年初中毕业年级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2022年04月一、基础运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语文老师带领班级同学开展“关注冬奥学语文”读报活动。

1.课堂常规环节,轮值的第一组同学推荐了北京日报迎冬奥主题文章。

阅读文本,完成(1)-(3)题。

(6分)当世界的冬奥与中国的春节相遇迎四方宾朋、展“东方之礼”,克服疫情影响,排除噪音杂音,如期为世界贡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既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坚持守诺,也在向世界传递中国之道,讲述一个更加自信的东方、一个“强起来”的中国、一个蓬勃焕新的北京。

春节脚步日渐临近,大街小巷张灯结,千家万户忙年辞岁。

一派喜乐祥和中,北京2022冬奥会也即将开幕,外国客人陆续抵达,冬奥村正式开村,赛事安排、首金归属等成为热门话题。

中国年与奥运会的相逢,让壬寅新春分.外不同。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新春佳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而奥运盛会,则是人类的盛大节日、全球的友谊聚会,展示着不同文化的绚.丽风。

时隔14年,当奥林匹克大家庭再次聚首北京,恰巧将亲历中华文化的浓情时刻——开幕日是虎年第一个节气“立春”,第12个比赛日恰逢元宵佳节。

这份特殊的缘分、文化的邂逅点燃了许多人对精彩“冬梦”的期待。

纯洁冰雪掩映热烈中国红,从前奏序曲中,已经能感受到鲜明的中国味儿【甲】会徽“冬梦”以中国书法【乙】冬字为主体,舞动线条充满韵律;接力火种灯以“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为灵感,典雅设计彰显追求光明希望的永恒信念。

起伏山峦间,“雪如意”“冰玉环”参考中国传统吉祥物件造型,融合着“国际范儿”与“中国风”;冬奥村里,院落景观设计灵感来自于清代乾隆年间名画【丙】冰嬉图,营造踏雪寻梅的古典园林意境……回望传统、聚焦当下,东道主迎四方宾朋、展“东方之礼”,全方位展示着中国式浪漫。

(1)文段横线处选填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2分)A.彩(fēn)xún 彩B.彩(fèn)xuàn 采C.采(fèn)xuàn 采D.采(fēn)xún 彩(2)对句子修辞使用判断不.正确..的是(2分)A.春节脚步日渐临近,千家万户忙年辞岁。

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

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

北京市燕山初中毕业暨一模考试语文试卷.05考生须知1.在试卷和答题纸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级名称、姓名。

2.本试卷8页,共六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将所选答案字母项填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倔.强(jué)模.样(mú)安然无恙.(yànɡ)B.脂.肪(zhī)惩.罚(chéng)称.心如意(chèng)C.瞥.见(piē)附和.(hè)鲜.为人知(xiān)D.和煦.(xù)氛.围(fēn)脍.炙人口(kuà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遮蔽变幻莫测完壁归赵B.教悔两全其美一筹莫展C.书籍高屋建瓴走投无路D.踊跃悬梁刺骨各行其事3.下列句子中加点俗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一个人只有善于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

B.齐白石经过“不教一日闲过”的不懈努力,成为一代国画大师,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C.只有做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才能将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D.“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习围棋、象棋,如果只是看棋谱而不与高手交流,棋艺就很难提高。

4.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由此看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一种确实存在的现象。

他们能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计划执著前进,最终走向人生的凯旋门。

①这些来自农村或城市的穷苦孩子,其窘迫的家庭环境,赋予他们特殊的成长经历②苦难的经历锻炼出他们倍儿棒的身体素质,磨练出他们超强的韧性,成就了他们攀登高峰的动力与耐力③这使他们在未来能够承担更大的压力,产生更强的斗志④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⑤最终成为一个有恒心、有抱负的人⑥且从身体的内部、心灵的深处,激发出源源不绝的力量A.②①⑥③④⑤B.①④②③⑥⑤C.①②④⑤③⑥D.②①⑤⑥④③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你快点儿!”他急切地说,“要不我们就赶不上最后一班车了。

北京市燕山区中考模拟语文考试卷含答案.doc

北京市燕山区中考模拟语文考试卷含答案.doc

北京市燕山区中考模拟语文考试卷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4题)评卷人得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治家格言》、《朱子家训》。

作者朱用纯(1617-1688),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

其父朱集璜是明末学者。

朱氏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

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

康熙曾多次征召,均为先生所拒绝。

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纳集》。

《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

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

因此,____________。

《朱子家训》仅522字,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公平厚道、与人为善,力戒色欲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谄媚权贵等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1.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征__________________(zhāo)报__________________(yīng)__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__世(wéichǔ)B.苛求(kē)报__________________(yìng)__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__世(wèichù)C.__________________心(qián)报__________________(yīng)__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__世(wèichù)D.箴言(zhēn)报__________________(yìng)____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__世(wéichǔ)2.在第一段横线处补充句子,次序比较恰当的一项是()①很为士绅、官宦和书香门第乐道②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③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④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③④D.④③②①3.某大户人家新筑大屋,拟将《朱子家训》中的一个句子挂在厅堂里训示子孙勤俭持家。

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燕山初四毕业暨一模考试语文试卷5月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所有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答。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卑鄙(b?)折本(shé)着落(zhuó)载歌载舞(zài)B.自诩(xǔ)颈椎(jìng)称职(chèng)茅塞顿开(sè)C.剔透(tì)呜咽(yè)赈灾(zhèn)牵强附会(qiáng)D.畸形(qí)怪癖(pì)联袂(mèi)毛遂自荐(suì)2.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正确的一项是A.炒作——一鼓作气解释:“作”有“起”的意思。

判断:“炒作”指反复宣传扩大影响;“一鼓作气”指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勇气。

B.本色——追本溯源解释:“本”有“原来”的意思。

判断:“本色”指本来面貌;“追本溯源”指探寻事物原来的样子。

C.鼎盛——人声鼎沸解释:“鼎”有“正当,正在”的意思。

判断:“鼎盛”指正当兴盛或强壮;“人声鼎沸”指人声喧闹,像正在煮沸的水一样。

D.绝境——深恶痛绝解释:“绝”有“断绝”的意思。

判断:“绝境”指出路断绝;“深恶痛绝”指厌恶、痛恨到了断绝往来的程度。

北京燕山区中考一模试卷

北京燕山区中考一模试卷

北京燕山区中考一模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疫情阻隔了亲友团聚的机会,一位同学想向远在他乡的亲人表达思念和祝福之意,下面四个选项最合适的一项是()A.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下面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书法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严谨工整。

B. 【乙】的字体属于隶书,字形扁方,蚕头燕尾。

C. 【丙】的字体属于行书,俊秀洒脱,灵动顺畅。

D. 【丁】的字体属于草书,结构匀称,潇洒飘逸。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3.(1)夕阳西下,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3)锦帽貂裘,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与楼相关的诗篇,除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你还能想到关于“楼”的一句古诗是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4.阅读文章《去灵宝看苹果花》,完成各题。

去灵宝看苹果花王剑冰①春天来了,灵宝的朋友邀我去看苹果花。

②人们喜欢看杏花,看桃花、油菜花,还没有听说这么兴师动众地说看苹果花的,我有些不以为意。

可是朋友口气很坚定,说来看看,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③想起大学时期到灵宝实习,正是秋风爽爽的时节,周日去到街上,到处散发着苹果的甜香。

以致实习结束,大包小包都塞满,个个都像搞批发的。

那时顾不得到山上去。

一晃三十年过去,一直没有见过朋友说的不一样的惊喜。

在这样的好奇心驱使下,我踏上了旅途。

④漫山遍野的苹果花,无始无终。

就像农家刚刚染出的花布,大块地晾在阳光下。

又像是一山的精灵,睡了一冬,猛然间闹嚷嚷地醒了。

其实山野间还是静得出奇。

一片花瓣被风吹着舞,接着就是一群地舞。

后来才看清,那不是花瓣,是蜜蜂。

北京燕山中考一《语文》模试题及答

北京燕山中考一《语文》模试题及答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3.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答题卡上,第一大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惬意(qiè)瞥见(piě)广袤(mào)高屋建瓴(línɡ)B.贮藏(zhù)履行(lǚ)哺育(bǔ)中流砥柱(dǐ)C.蓓蕾(bèi)踱步(duó)翘首(qiáo)随声附和(hé)D.鸟瞰(kàn)邮购(yōu)阔绰(chuò)刚正不阿(ē)2.依据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豁达———豁然开朗解释:“豁”有“开阔”“xx”的意思。

判断:“豁达”指性格开朗、通达;“豁然开朗”指由狭隘昏暗一变为开阔敞亮。

B.日益———相得益彰解释:“xx”有“更加”的意思。

判断:“日益”指一天比一天更加;“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补充,更加显出好处。

C.厚重———厚此薄彼解释:“厚”有“重”“大”的意思。

判断:“厚重”指(利润或价值)大;“厚此薄彼”指一方利润大,另一方利润小。

D.xx———轩然大波解释:“xx”有“高”的意思。

判断:“轩敞”指(房屋)高大宽敞;“轩然大波”指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塑造了杨二嫂这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B.景山公园里人潮如织,随波逐流,游客们尽情欣赏着园中的美景。

C.老师祝愿学生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力争中考取得好成绩。

北京燕山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解析

北京燕山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解析

北京燕山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解析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共10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惩处(chéng)堤岸(dī)称心如意(chèng)B.涨红(zhàng)脑髓(suǐ)扣人心弦(xuán)C.可怕(qiè)教诲(huì)随声附和(hè)D.承诺(rǔn)憎恶(è)一碧万顷(qǐng)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吵作忙碌柔嫩再接再厉B.游弋陪伴琐屑历历在目C. 急燥安祥阴晦声色俱厉D.联袂掺扶犀利变本加利3.下列句子不属于病句的一项是()A.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看、善于摸索、善于制造的水平。

C.在经济社会快速进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D.人类历史进展的过程,确实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某一地区特定时刻内游客数量超过其接待能力,是造成该地区旅行业种种问题的重要缘故。

接待能力若不提高,再美的湖光山色也会黯然无光,,再好的微笑服务也会丧失魅力。

A.再好的投入和开发也无济于事B.再浓厚的游玩爱好也会逐步消逝C.再迷人的青山绿水也会索然无味D.再多的人文景观也会失去风采5.下列作家、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①《陋室铭》②《钱塘湖春行》③《过零丁洋》④《行路难》⑤王安石⑥王维⑦陶渊明⑧范仲淹A.①②④⑥B.③⑤⑥⑦C.①④⑥⑧D.②⑤⑦⑧。

北京燕山初三语文一模试卷

北京燕山初三语文一模试卷

北京燕⼭初三语⽂⼀模试卷 北京的初三同学们,⼀模考试迫在眉睫,语⽂复习得如何?该背的都背了吗?快来做份往年的⼀模语⽂试卷吧。

下⾯由店铺为⼤家提供关于北京燕⼭初三语⽂⼀模试卷,希望对⼤家有帮助! 北京燕⼭初三语⽂⼀模试卷题⽬ ⼀、基础•运⽤(19分) 阅读下⾯⽂段,完成第1-6题。

(共14分) ①万⾥长城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其⼯程之浩繁、⽓势之雄浑堪称世界奇迹。

②作为居庸关重要前哨的⼋达岭长城,典型地代表了万⾥长城雄伟险峻的风貌。

作为北京的屏障,这⾥⼭峦重叠,形势险要。

⽓势磅礴的城墙南北盘旋延伸于崇⼭峻岭之中,两侧展开的悬崖上有古⼈所书的“天险”⼆字,真实地反甲 (应映)了⼋达岭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③长城城墙上还分布着数百座雄关、隘4⼝,其中规模最⼤的当数嘉峪关。

嘉峪关素有 “天下雄关”的美称。

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了⼀个完整的嘉峪关。

这三道防线之间形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体。

在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楼、阁楼、闸门楼共⼗四座。

④古往今来,⽆数帝王将相、⽂⼈墨客也因长城⽽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如“秦时明⽉汉时关,万⾥长⼄(城征)⼈未还。

”“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故⼈。

”借助万⾥长城,诗⼈们或赞叹祖国⼭河的壮丽,或控诉战争的残酷,或表达浴⾎沙场报效祖国的决⼼……长城因诗歌的点缀⽽更加寓意丰富。

⑤万⾥长城蜿蜒曲折、奔腾起伏的⾝影点缀着中华⼤地的锦绣河⼭。

登临长城,脚踏历史的⽅砖,品丙 (味位)中华民族千年沧桑历史,感悟千百年来⾃强不息的奋⽃精神,我们祈祷:愿万⾥长城永远灿烂,祝福我们的祖国万年长青! 1.对⽂中加点字读⾳和划线句的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项是(2分) A.隘⼝(ài) 万字的笔顺是: B.隘⼝(yì) 万字的笔顺是: C.隘⼝(ài) 万字的笔顺是: D.隘⼝(yì) 万字的笔顺是: 2.对⽂中甲⼄丙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全都正确的⼀项是( )(2分)A.反映长征品位B.反应长城品味C.反应长城品位D.反映长征品味 3.请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恰当的关联词将第③段划线句组合成⼀句话。

北京市燕山区2021届初中语文毕业暨一模考试试题(1)

北京市燕山区2021届初中语文毕业暨一模考试试题(1)

北京市燕山区2021届初中语文毕业暨一模考试试题一、基础·运用(17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⑴--⑷题。

(8分)①2010年上海世博会所建的中国馆,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

自建成以来,一直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

②自从有巢氏构木为巢,人类就开始了营造自己居处的历史。

《易传系辞下》中说道:“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意思是,圣人按照“大壮”这一卦的形象(其卦象为上有雷雨,下有御雨之圆盖)建造了上栋下宇的房屋,为人们遮蔽风雨,改变了穴.居野处.的生活状况。

由此,“上栋下宇”也就成为了中国传统房屋建筑的基本特点。

③在我国古代,“上栋下宇”常常作为房屋的代称。

其中,“栋”包括支撑屋顶的檩子、椽子等结构;“宇”则是支撑屋顶的梁、柱的总称。

上栋下宇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重要特征——以木梁和木柱承重,“栋”的重量由“宇”来支撑。

中国民间流传的“墙倒屋不塌”的说法,正是因为梁柱取代墙壁成为了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

④我国木结构建筑还有一种特殊的结构——斗.拱。

“斗”和“拱”是位于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支撑构件。

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作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作斗。

斗拱是一种承重结构,它能将屋檐的重量过渡到立柱上。

斗拱也具有审美价值:一方面,它的形状和图案本身颇具美感;另一方面,它让屋檐更大程度地向外伸展,呈现飞动之势。

所以,我们往往可以在一些经典建筑中欣赏到漂亮的斗拱和飞檐。

⑴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青睐.lài穴.居野处xué斗.拱飞檐dǒuB 青睐.lái穴.居野处xuè斗.拱飞檐dòuC 青睐.lái 穴居野处.chǔ斗.拱飞檐dòuD 青睐.lài 穴居野处.chù斗.拱飞檐dǒu⑵给下面句子添加标点断句。

(2分)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⑶《醉翁亭记》中,作者笔下的醉翁亭体现“斗拱飞檐”建筑风格的句子是(2分)⑷园林建筑里,亭台楼阁的楹联是重要的装饰,彰显了强烈厚重的文化气息。

2019年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19年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任选其中两则完成《论语》篇章接龙。
①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
④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名同学写的游学日记。阅读这些文字,完成小题。
诵《论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培养热爱国学经典的情怀;游“三孔”,近距离体验和感受孔子思想,修身立志。走进先贤,不仅让我们对儒家思想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甲),还增加了对祖国文化的崇敬与热爱之情。而今天的参观活动,更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学校组织这次游学活动的意义。
3.小刚、小明和小强三名同学在论语碑苑参观时,面对一块碑刻起了争执。仔细阅读下面图片,你来裁判一下三个人谁是对的。
附图片:
A.小刚:右边第一列标题“乙未年祭孔文”的字体是草书,写得无拘无束,灵动飘逸;正文用隶书,整体均匀整齐。
B.小明:第一列标题“乙未年祭孔文”的字体是草书,字体瘦长,均匀整齐;正文楷书,字形横长竖短,方正典雅,端庄大气。
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
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
(1)上片中划线句子“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一句提到了哪几个人物?这中间有什么故事?
一天的参观,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真实的孔子。他的一生走得艰难,走得孤独,但却从来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他永远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朝着自己理想而迈进的“不舍昼夜”的行者。本次游学,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感悟国学经典,拓宽了视野,感受到国学经典的温情,加深了对国学经典的敬意。愿我们薪火相传,都能做好中国文化的(乙)!

2023年北京燕山区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年北京燕山区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燕山地区2023年初中毕业年级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2023年04月考生须知1.本试卷试题10页,答题纸2页。

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清明节临近,拟定了“清明专题”语文学习实践活动。

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相关材料,请你协助完成下列各题。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甲】。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乙】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以及【甲】【乙】两处字形完全正确的是(2分)A.物候(hóu)农彦纯粹供祭(gòng)B.物候(hòu)农谚纯粹供祭(gòng)C.物候(hòu)农谚纯萃供祭(gōng)D.物候(hóu)农彦纯萃供祭(gōng)2.结合语境,解释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

2022燕山语文初三一模

2022燕山语文初三一模

2022燕山语文初三一模1、1《窦娥冤》是我国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1“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

这样的代称很多,如“桑梓”指家乡,“庙堂”指朝廷,“汗青”指史册。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令尊”“令堂”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读音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嗜好(正确答案)B、麻痹C、刚愎自用D、包庇5、修辞手法选择:白云在山里依然游来游去。

[单选题] *夸张比喻拟人(正确答案)比拟6、补全句子:荡胸()层云[单选题] *升生(正确答案)盛胜7、在食物丰富的季节保持身体的灵活和力量。

对下面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

[单选题] *如果有一天忽然有一天一天之间(正确答案)8、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荔枝(lì)吹嘘(xū)B、奶酪(lào)珊瑚(shān)C、贮藏(chǔ)嘲讽(zhāo)(正确答案)D、渣滓(zǐ)雌雄(cí)9、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绰号(chuò)亘古(gèng)粗犷(guǎng)藏污纳垢(gòu)B.坍塌(tān)蛮横(hèng)荣膺(yīng)自惭形秽(huì)(正确答案)C.柠檬(ling)滞留(zhi)驰骋(chéng)怒不可遏(é)D.虬枝(qiú)簇新(chù)倜傥(tǎng)悲天悯人(mǐn)10、下列关于《红楼梦》中的情节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燕山2013年初中毕业暨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将所选出答案字母序号写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巢穴..(xué)着.落(zháo)既往不咎(jiù)B.哺.育(bǔ)邮戳..(yóu)刚正不阿.(ē)C.堤.岸(dī)粘.贴(nián)载.歌载舞(zài)D.干涸.(hé)贮.藏(chǔ)杳.无音信(yǎo)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A.作为一个团队,我们在集体活动中应该听从指挥,互相配合,而不是各行其(是、事)。

“是”有“对的、正确的”的意思,“事”有“事情”的意思,横线处应填“事”。

B.“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越是遇到突发情况越要保持冷静,急(燥、躁)冒进只能把事情办砸!”老班长如是说。

“燥”有“干燥”的意思,“躁”有“不冷静、性急”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躁”。

C.午后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在地上洒下一片斑驳的树影,树下老人坐在藤椅上织布一件发白的旧衣,面容安(详、祥)。

“详”有“稳重、从容”的意思,“祥”有“吉利、慈祥”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详”。

D.这次比赛他没有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以至于重蹈覆(折、辙),再一次与成功失之交臂。

“折”有“损失、弯曲”的意思,“辙”指“车辙”,横线处应填“辙”。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城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

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B.大家都说他歌唱得好,以前未曾听过,今天一番耳濡目染....,才真正心服口服!C.常言道,路遥知马力.....,相处的时间久了,我才真正感受到她虽不善言谈却有.....,日久见人心一颗金子般的心。

D.我们学校的篮球队在全区实力非凡,可是这次比赛因为配合上出现失误而与第一失之交臂,真是“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4.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两个画线病句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

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

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听到了美妙的声音。

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宏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

②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回忆。

A.①句“一部”放在“中华美食文化”之前②句应将“回忆”改为“回味”B.①句“一部”放在“中央电视台”之前②句应将“回忆”改为“回味”C.①句“一部”放在“中华美食文化”之前②句应将“回忆”改为“共鸣”D.①句“一部”放在“中央电视台”之前②句应将“回忆”改为“共鸣”5.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环境污染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排入环境,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所能包容的最大范围负荷)和环境自净能力(在容量范围内,环境自身通过降解污染物达到净化的能力),使环境质量恶化,影响和破坏生物的健康发育的现象。

人类,会造成环境质量下降或自然环境枯竭,进而影响和破坏生态系统的发展及可更新资源的持续利用,这就是环境破坏。

A.摄取环境中的资源,同时大量排放污染物。

当超过一定限度时B.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同时大量摄取环境中的资源。

当接近一定限度时C.摄取环境中的资源,同时大量排放污染物。

当接近一定限度时D.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同时大量摄取环境中的资源。

当超过一定限度时6.下列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饮酒》——刘禹锡——东晋B.《岳阳楼记》——范仲淹——宋C.《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宋D.《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二、填空(共9分)7.默写(6分)(1),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1分)(2)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纱》)(1分)(4),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分)(5)《曹刿论战》中,曹刿论述最佳追击时机的句子是:,。

(2分)8.名著阅读(3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民歌作品,共计305篇,故又称“①”。

《诗经》作品按照诗歌内容分为②三部分,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蒹葭》篇中,由蒹葭引出③,就属于典型的“兴”的手法。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日前,有关“网络安全”的新闻报道引起了某校校园电视台的关注,电视台准备就此话题制作有关“网络安全”的专题宣传片,请你帮助完成下列任务。

9.结合以下材料内容,说明中国等国家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的原因。

(4分)【材料一】2010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监测发现,共近48万个木马控制端IP,13782个僵尸网络控制端IP,近3.5万家网站被黑客篡改。

2013年1月1日至2月28日不足60天的时间里,境外6747台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190万余台主机;境外5324台主机通过植入后门对中国境内11421个网站实施远程控制。

【材料二】新时期下互联网面临着严重的新安全威胁。

这些新安全威胁,攻击目标明确、动用资源巨大、攻击对象精确、攻击技术复杂、攻击手段精巧、攻击行为隐蔽,正是目前引发安全界广泛重视的高级持续性威胁(APT)。

APT窥视的都是国家基础设施、主要信息系统、有高价值的商业机构或科研部门等。

【材料二】近年来,许多国家因为网络信息泄露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

据埃瑞市场咨询机构与腾讯电脑管家联合发布的《2012年个人网络安全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仅中国就有84.8%的网民遭遇到个人资料泄露、网购支付等网络不安全事件,总人数达到4.56亿,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4亿元,人均损失553.1元。

10.结合以下材料内容,概括当前维护网络安全的措施。

(每项限8个字)(4分)如何解决当前网络中普遍存在的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首先,可以通过加快研究防病毒技术、防火墙技术、防攻击入侵检测技术、加密与认证技术等先进技术进行有效防范。

其次,互联网具有超越国界的国际化特征,大量的互联网安全问题需要各个国家之间的通力合作与紧密配合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我们应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切实维护网络安全。

第三,网络安全问题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复杂问题,不可能由哪一方单独解决。

应整合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社会公众三方的力量,建立多元监管模式,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11.请你为这部宣传片拟一个恰当的标语作标题。

(2分)(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关注网络安全,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核舟记》(节选),完成第12-14题。

(2分)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2)其两膝相比.者比: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翻译:(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翻译:14.阅读划线语句,具体分析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表现刻舟者高超的雕刻技艺的。

(4分)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白发》,完成第15-17题。

(共15分)白发①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②习惯于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

”③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开始渐渐下坡来。

或者再努力,往上登一登。

④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一下子回到了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坐,窗子敞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一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一根白发!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好似对我召唤。

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事啊!我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怀里。

母亲不知出了什么事,问我,用力想托我起来,我却紧紧抱住母亲,好似生怕她离去……事后,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这究竟为了什么。

最浓烈的感情难以表达出来,最脆弱的感情只能珍藏在自己心里。

如今,母亲已是满头白发,但初见她白发的感受却深刻难忘。

那种人生感,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树枝上去……⑤当妻子把一小酒盅染发剂和一支扁头油画笔拿到我面前,叫我帮她染发,我心里一动,怎么,我们这一代生命的森林也开始落叶了?我瞥一眼她的头发,笑道:“不过两三根白头发,也要这样小题大做? ”可是待我用手指撩开她的头发,我惊讶了,在这黑黑的头发里怎么会埋藏这么多的白发!我竟如此粗心大意,至今才发现才看到。

也正是由于这样多的白发,才迫使她动用这遮掩青春衰退的颜色。

可是她明明一头乌黑而清香的秀发呀,究竟怎样一根根悄悄变白的?是在我不停歇的忙忙碌碌中、侃侃而谈中,还是在不舍昼夜的埋头写作中?是那些年在大地震后寄人篱下的茹苦含辛的生活所致?是为了我那次重病内心焦虑而催白的?还是那件事……几乎伤透了她的心,一夜间骤然生出这么多白发?⑥黑发如同绿草,白发犹如枯草;黑发像绿草那样散发着生命诱人的气息,白发却像枯草那样晃动着刺目的、凄凉的、枯竭的颜色。

我怎样做才能还给她一如当年那一头美丽的黑发?我急于把她所有变白的头发染黑。

她却说:“你是不是把染发剂滴在我头顶上了? ”⑦我一怔。

赶忙用眼皮噙住泪水,不叫它再滴落下来。

⑧一次,我把剩下的染发剂交给她,请她也给我的头发染一染。

这一染,居然年轻许多!谁说时光难返,谁说青春难再,就这样我也加入了用染发剂追回岁月的行列。

谁知染发是件愈来愈艰难的事情。

不仅日日增多的白发需要加工,而且这时才知道,白发并不是由黑发变的,它们是从走向衰老的生命深处滋生出来的。

当染过的头发看上去一片乌黑青黛,它们的根部又齐刷刷冒出一茬雪白。

任你怎样去染,去遮盖,它还是茬茬涌现。

人生的秋天和大自然的春天一样顽强。

挡不住的白发啊!开始时精心细染,不肯漏掉一根。

但事情忙起来,没有闲暇染发,只好任由它花白。

染又麻烦,不染难看,渐而成了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